20 世纪70 年代以来,人们从工业过程的特点出发,寻找对模型精度要求不高而同样能实现高质量控制性能的方法,预测控制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发展起来的。预测控制技术最初由Richalet 和Cutler 提出[1 ] ,它最大程度地结合了工业实际的要求,综合效果好,已经在理论和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各种预测控制算法不断地产生并得到发展。预测控制算法具有三大本质特征:预测模型、滚动优化和反馈校正[2 ] 。它是不断滚动的局部优化,而非全局最优。预测控制的特点:建模方便 采用非最小化描述的离散卷积和模型,信息冗余量大,有利于提高系统的鲁棒性 采用滚动优化策略,使模型失配、畸变、干扰等引起的不确定性及时得到弥补,从而得到较好的动态控制性能 可推广到有约束条件、大迟延、非最小相位以及非线性等过程,对模型精度要求不高,跟踪性能良好,更适应于复杂工业过程控制。
上传时间: 2014-01-02
上传用户:csgcd001
NOKIA手机的测试模式(BTS TEST),通常又称工程模式,有比普通专业测试手机更强的测试功能,它包含了大量的无线参数、GSM系统信息以及数十项手机内部测试功能的显示,比如SIM卡的详细信息、电池的电压、放电电流、温度以及详尽的充电情况。手机的测试模式对于资金不够充裕的区县移动公司的无线基站维护测试工程师、优化工程师来说,可以在不增加任何投入的情况下,使维护人员能够在任意时刻了解所在基站的情况,对提高维护水平、加强维护力量大有好处。对手机维修人员和一般的无线电爱好者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下面将结合GSM网络的基础知识,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介绍NOKIA手机测试模式各项显示的专业解释。
上传时间: 2016-10-20
上传用户:sardinescn
采用误差校正算法改进的粒子滤波器,主要解决粒子滤波局部滤波发散的问题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tyler
人工鱼群算法(AFSA)是2002年李晓磊提出的基于鱼群行为的寻求全局最优 的新型搜索策略,该算法具有较优的全局收敛能力及较快的寻优速度。本文首次将 人工鱼群算法应用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学习,形成了人工鱼群神经网络模型,通过与 BP算法、模拟退化算法、进化算法训练的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比较,验证了人工鱼群 神经网络在全局寻优能力上的优势,进而利用人工鱼群神经网络进行电力系统短期 负荷预测,建立了人工鱼群神经网络预测模型。为了进一步提高算法的稳定性,以 及求得全局最优值的能力,文中给出了改进的人工鱼群算法。当人工鱼种群的最优 值在多代未变的情况下,加入了“跳跃”行为,改变人工鱼个体的参数,避免陷入 局部最优并提高了寻求全局最优解的能力。然后建立了新的预测模型,实际编程表 明,改进后的模型具有更好的全局最优化能力及稳定性。
上传时间: 2013-12-18
上传用户:BOBOniu
对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控制规律进行分析和数学抽象,建立局部数学模型,得到一些典型的控制环节。复杂系统是由典型控制环节组成的。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爺的气质
计算梯度下降法计算极值,只能找到局部最小点。可以通过调整步长实现全局最小
上传时间: 2014-01-07
上传用户:牛布牛
普通小公司宣传站,局部采用比较流行的AJAX技术,时候太更加快捷
标签:
上传时间: 2016-11-29
上传用户:jyycc
本书涉及的研究方法主要应用于油田生产的实际工作中,包括一般储层参数预测、薄互油藏参数预测、火山岩储层参数预测和储层随机模拟等问题,同时还涉及了石油工业中的油管缺损检测、海底输油管道腐蚀检测等应用问题,对污水处理絮凝过程的智能优化控制及移动机器人的全局和局部路径规划等问题的应用也进行了一定的研究。
标签: 应用于
上传时间: 2016-12-01
上传用户:Yukiseop
1、 采用原始变量法,即以速度U、V及压力P作为直接求解的变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离散方程系对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过对控制容积作积分而得出的,无论网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满足在计算区域内守恒的条件; 3、 采用区域离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体界面、再定节点位置 4、 采用交叉网格,速度U、V与其他变量分别存储于三套网格系统中; 5、 不同的项在空间离散化过程中去不同的型线假设,源项采用局部线性化方法;扩散——对流项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转化为中心差分、迎风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扩散系数采用调和平均法,而密度与流速则用线性插值; 6、 不稳态问题采用全隐格式,以保证在任何时间步长下均可获得具有物理意义的解; 7、 边界条件采用附加源项法处理; 8、 耦合的流速与压力采用SIMPLE算法来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对非线性问题,整个求解过程具有迭代性质;对于代数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并补以块修正技术以促进收敛。
标签: 变量
上传时间: 2013-12-18
上传用户:时代电子小智
1、 采用原始变量法,即以速度U、V及压力P作为直接求解的变量 2、 守恒型的差分格式,离散方程系对守恒型的控制方程通过对控制容积作积分而得出的,无论网格疏密程度如何,均满足在计算区域内守恒的条件; 3、 采用区域离散化方法B,即先定控制体界面、再定节点位置 4、 采用交叉网格,速度U、V与其他变量分别存储于三套网格系统中; 5、 不同的项在空间离散化过程中去不同的型线假设,源项采用局部线性化方法;扩散——对流项采用乘方格式(但很容易转化为中心差分、迎风差分或混合格式);街面上的扩散系数采用调和平均法,而密度与流速则用线性插值; 6、 不稳态问题采用全隐格式,以保证在任何时间步长下均可获得具有物理意义的解; 7、 边界条件采用附加源项法处理; 8、 耦合的流速与压力采用SIMPLE算法来求解; 9、 迭代式的求解方法,对非线性问题,整个求解过程具有迭代性质;对于代数方程也采用迭代法求解; 10、 采用交替方向先迭代法求解代数方程并补以块修正技术以促进收敛。
标签: 变量
上传时间: 2013-12-13
上传用户:qlpq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