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pid控制的仿真和s函数 用s函数实现simulin仿真
标签: pid
上传时间: 2019-07-31
上传用户:crazy123
pid控制 #ifndef _PID_H #ifndef _PID_H #ifdef _PID_C #define PID_EXT #else #define PID_EXT extern #endif typedef struct PID { int SetPoint; unsigned char BitMove; float Proportion; float Integral; float Derivative; int iError; int iIncpid; int LastError; int PrevError; int Uk; }PID,*pPID; PID_EXT PID sPID; PID_EXT pPID sptr; void IncPIDInit(void); int IncPIDCalc(int NextPoint); #endif
上传时间: 2019-08-02
上传用户:stcwzy
用MATLAB,simulink搭建船舶航向pid控制模块,可以进行仿真
上传时间: 2020-01-09
上传用户:wzx123
此文档是关于电子设计大赛热点话题的PID算法
上传时间: 2022-02-10
上传用户:kent
两轮自平衡小车通过三轴加速度传感器ADXL345 获取当前加速度,然后采用了pid控制算法输出PWM,是小车快速达到稳定状态内部包含pid控制算法教程,数字滤波算法和电机驱动模块的使用,这份资料可以快速了解平衡车控制原理以及程序上所采用的实际控制方法,达到理论与实际相互验证的效果,分享给大家
标签: 自平衡小车
上传时间: 2022-02-12
上传用户:ttalli
在半导体制冷技术的工作性能及其优缺点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以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元件,以TEC1-12706为执行元件的半导体制冷温度控制系统。采用高精度分段式pid控制算法配合PWM输出控制的方法实现温度控制;选择数字传感器DS18B20为温度检测元件,还包含1602液晶显示模块、按键调整输入模块和H桥驱动模块等。实际测试表明,该系统结构简单易行,操作方便,工作性能优良,同时针对该系统专门设计的温控算法,使半导体制冷器能更好地适应不同工况而充分发挥其制冷制热工作特性。Based on the study of the performance and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rmoelectric cooler(TEC)technology,a thermoelectric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with single-chip microcomputer as the core control element and TEC1-12706 as the executive element was designed. High precision piecewise PID control algorithm combined with PWM output control method is adopted to realize temperature control. The digital sensor DS18B20 is selected as the temperature detection element. It also includes 1602 LCD module,key adjustment input module and H bridge drive module. The actual test shows that the system has simple structure,convenient operation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Meanwhile,the temperature control algorithm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system can make the semiconductor cooler better adapt to different working conditions and give full play to its refrigeration and heating characteristics.
上传时间: 2022-03-27
上传用户:
自抗扰控制是一种以pid控制为基础,并对其做出改进的环路控制方式。理论上控制效果好于PID,且能够替代pid控制
标签: 自抗扰控制
上传时间: 2022-04-19
上传用户:bluedrops
针对无刷直流(BLDC)电机应用要求的提高,设计了基于 STM32 单片机的双无刷直流电机闭环控制系统。 该系统分别根据各个电机的转速和电流反馈,采用 PID 控制算法,调节 PWM 输出信号,实现两台无刷电机的双闭环控制。 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硬件设计和软件控制,并给出系统运行数据,验证了该系统运行稳定、响应速度快、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
上传时间: 2022-05-06
上传用户:bluedrops
#define PI (3.14159265)// 度数表示的角速度*1000#define MDPS (70)// 弧度表示的角速度#define RADPS ((float)MDPS*PI/180000)// 每个查询周期改变的角度#define RADPT (RADPS/(-100))// 平衡的角度范围;+-60度(由于角度计算采用一阶展开,实际值约为46度)#define ANGLE_RANGE_MAX (60*PI/180)#define ANGLE_RANGE_MIN (-60*PI/180)// 全局变量pid_s sPID; // pid控制参数结构体float radian_filted=0; // 滤波后的弧度accelerometer_s acc; // 加速度结构体,包含3维变量gyroscope_s gyr; // 角速度结构体,包含3维变量int speed=0, distance=0; // 小车移动的速度,距离int tick_flag = 0; // 定时中断标志int pwm_speed = 0; // 电机pwm控制的偏置值,两个电机的大小、正负相同,使小车以一定的速度前进int pwm_turn = 0; // 电机pwm控制的差异值,两个电机的大小相同,正负相反,使小车左、右转向float angle_balance = 0; // 小车的平衡角度。由于小车重心的偏移,小车的平衡角度不一定是radian_filted为零的时候
上传时间: 2022-06-01
上传用户:
首先介绍一下原理,其实很简单,磁力对悬浮物的控制,其基本原理是:霍尔传感器在浮子的正下方,当检测到浮子向左运动时,两边的线圈一个吸一个拉,把它推向右;反之如果浮子想右运动,那么两个线圈的电流都反向,总共两组共四个这样的线圈,就可以把浮子限制在二维平面之内了。但是线圈产生的力是比较小的,因此只能够推动浮子在水平面移动,要克服浮子的重力让它悬浮起来,就要在四个线圈下面再加一个大的环形磁铁提供斥力。为了让悬浮更加稳定,我们采用了pid控制的平衡算法,对PID算法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对整个实验原理的理解,借用网上对PID的一段介绍:在工程实际中,pid控制是应用最为广泛的调节器控制机制。pid控制中得P代表比例,即proportion;I代表积分,即integral;D代表微分,即differential;因此,pid控制,即比例-积分-微分控制。当被控对象的结构和参数不能完全掌握,或者得不到精确的数学模型时,其他的控制方法难以采用,那么控制器的结构和参数必须结合经验和现场调试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采用PID调节最为方便。首先,比例控制是一种最简单的控制方式,就像胡克公式中的比例系数一样,当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信号成比例关系,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个比例系数。其次,积分控制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的误差信号的积分有关。就如同电路中的电感元件,某个时刻的电压与电流的积分有关。类似的,有时候信号的输出必须综合之前信号的输入,而这种综合往往是求和关系,因此使用积分控制简单易行。最后,微分控制是指控制器的输出与输入信号的微分有关。最简单的微分关系就是速度是位矢的微分。我们在控制悬浮物的平衡时,光知道悬浮物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从而采用比例控制是不够的,对于同样的偏离位移,悬浮物可能有不同的速度,那么要求我们对悬浮物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而恰恰速度是位矢的微分,于是我们可以通过对位移输入数据进行微分操作,来实现对悬浮物的精确实时控制。可见,pid控制器是一种那个动态的控制机制。 以上就是实现下推式磁悬浮的基本原理,借助以上的基本原理,结合一定的软件算法实现,我们就可以对悬浮物进行动态控制。
上传时间: 2022-06-07
上传用户:canderi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