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PLC(即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内得到十分广泛地应用。PLC是一种基于数字计算机技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电子控制装置,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一系列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等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生产过程。本文介绍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编写的一个五层电梯的控制系统,检验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践证明,PLC可遍程控制器和MCGS组态软件结合有利于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等。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有在英国出现水压梯。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1967年可控硅应用于电梯,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筒化,性能提高。1971年集成电路被应用于电梯。第二年又出现了数控电梯。1976年微处理机开始用于电梯,使电梯的电气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电梯简介 1.1电梯的基本分类 1.1.1按用途分类 ⑴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主用与宾馆,饭店,办公楼,大型商店等客流量大的场合。这类电梯为了提高运送效率,其运行速度比较快,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轿厢的尺寸和结构形式多为宽度大于深度,使乘客能畅通地进出。而且安全设施齐全,装潢美观。
上传时间: 2013-11-18
上传用户:yuanyuan123
本文采用Altera公司的FPGA器件Cyclone III系列EP3C10作为核心器件构成了R-S(255,223)编码系统;利用Quartus II 9.0作为硬件仿真平台,用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_HDL实现编程,并且通过JTAG接口与EP3C10连接。R-S(Reed-Solomon)码是一类纠错能力很强的特殊的非二进制BCH码,能应对随机性和突发性错误,广泛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中和保密系统中。R-S(255,223)码能够检测32字节长度和纠错16字节长度的连续数据错误信息。
标签: CycloneIII RS编码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exxxds
赛灵思选用 28nm 高介电层金属闸 (HKMG) 高性能低 功耗技术,并将该技术与新型一体化 ASMBLTM 架构相结合,从而推出能降低功耗、提高性能的新一代FPGA。这些器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集成度和高带宽,为系统架构师和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可替代 ASSP和 ASIC 的全面可编程解决方案。
上传时间: 2013-10-10
上传用户:TF2015
为了在CDMA系统中更好地应用QDPSK数字调制方式,在分析四相相对移相(QDPSK)信号调制解调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QDPSK调制解调电路,它包括串并转换、差分编码、四相载波产生和选相、相干解调、差分译码和并串转换电路。在MAX+PLUSⅡ软件平台上,进行了编译和波形仿真。综合后下载到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EPM7128SLC84-15中,测试结果表明,调制电路能正确选相,解调电路输出数据与QDPSK调制输入数据完全一致,达到了预期的设计要求。 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better application of digital modulation mode QDPSK in the CDMA system, a sort of QDPSK modulation-demodulation circuit was design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QDPSK signal modulation-demodulation principles. It included serial/parallel conversion circuit, differential encoding circuit, four-phase carrier wave produced and phase chosen circuit, coherent demodulation circuit, difference decoding circuit and parallel/serial conversion circuit. And it was compiled and simulated on the MAX+PLUSⅡ software platform,and downloaded into the CPLD of EPM7128SLC84-15.The test result shows that the modulation circuit can exactly choose the phase,and the output data of the demodulator circuit is the same as the input data of the QDPSK modulate. The circuit achieves the prosp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design.
上传时间: 2014-01-13
上传用户:qoovoop
目前通信领域正处于急速发展阶段,由于新的需 求层出不穷,促使新的业务不断产生,因而导致频率资源越来越紧张。在有限的带宽里要传输大量的多媒体数据,提高频谱利用率成为当前至关重要的课题,否则将 很难容纳如此众多的业务。正交幅度调制(QAM)由于具有很高的频谱利用率被DVB-C等标准选做主要的调制技术。与多进制PSK(MPSK)调制不 同,OAM调制采取幅度与相位相结合的方式,因而可以更充分地利用信号平面,从而在具有高频谱利用效率的同时可以获得比MPSK更低的误码率。 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QAM调制仍存在着频繁的相位跳变,相位跳变会产生较大的谐波分量,因此如果能够在保证QAM调制所需的相位区分度的前提下,尽量减少 或消除这种相位跳变,就可以大大抑制谐波分量,从而进一步提高频谱利用率,同时又不影响QAM的解调性能。文献中提出了针对QPSK调制的相位连续化方 法,本文借鉴该方法,提出连续相位QAM调制技术,并针对QAM调制的特点在电路设计时作了改进。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凤临西北
给出了一个基于TMS320DM6437 DSP的嵌入式网络实现方案,对该DSP的网络控制模块和NDK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实现了NDK在不同外设的移植,并以SEED-DEC6437与PC之间网络通信为例,介绍了PC端Winsock与DSP的NDK开发流程。实验结果表明,使用移植过的NDK进行开发,可以有效地提高开发速度,减少开发时间。
上传时间: 2013-11-11
上传用户:tyler
当捷联惯组(SIMU)安装到载车上存在安装误差时,航位推算误差与安装误差、里程计刻度系数误差、初始对准误差有关。利用捷联惯导系统和航位推算系统构成组合导航系统可实现对上述误差的估计。为此,推导了惯组和载车间存在安装误差时的惯导/航位推算组合导航系统的系统方程。仿真分析表明,组合导航系统可有效估计出安装误差、水平陀螺随机常值漂移和加速度计随机常值偏置。
上传时间: 2013-11-20
上传用户:ruixue198909
出于提高船载测控通信设备监控系统信息化水平及模拟训练能力,在深入研究船载测控通信设备原理及组成的基础上,利用虚拟仪器技术与HLA技术,以网络为传输媒介,开发了船载测控通信设备监控模训综合系统。鉴于设备监控系统与模拟训练系统共同的特性,该系统利用SQL Server的ADO功能、Web服务和XML技术实现数据的汇总与跨网同步,选用LabWindows/CVI平台开发监控系统本地监控终端及模训系统界面,采用Ajax技术架构与VML语言完成数据的Web发布,最终使系统可靠性、接入便捷性、网络数量流量控制及构件重用性均达到最优。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风行天下
水下GPS定位精度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为得到精确的定位数据,需要分析各因素与定位误差的关系。文中介绍了水下GPS定位的系统组成和定位原理,详细分析了影响定位误差的各种因素,如基线长度、目标方位、浮标基元阵型、浮标姿态以及斜距和浮标坐标的误差等。通过仿真分析得出了各因素对定位精度的影响程度以及浮标姿态对坐标修正量的影响程度,对减小和消除误差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对提高水下GPS定位精度有一定借鉴意义。
上传时间: 2013-10-29
上传用户:huyiming139
基于以太网的组播速率较低,无法满足实时系统,且无拥塞控制机制,易出现丢包、乱序等现象;同时,基于以太网组播的应用程序不能直接移植到反射内存网。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反射内存网的组播实现方案,将组播技术与反射内存网技术相结合,实现了参与组播的各节点间的高速通信。该方案的实现,不仅提高了节点间的通信的可靠性,还提高了基于以太网组播的应用程序的可移植性。
上传时间: 2013-10-10
上传用户:skfreem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