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232-C 是PC 机常用的串行接口,由于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与TTL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 电路连接。本产品(转接器),可以实现任意电平下(0.8~15)的UART串行接口到RS-232-C/E接口的无源电平转接, 使用非常方便可靠。 什么是RS-232-C 接口?采用RS-232-C 接口有何特点?传输电缆长度如何考虑?答: 计算机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可以采用串行通讯和并行通讯二种方式。由于串行通讯方式具有使用线路少、成本低,特别是在远程传输时,避免了多条线路特性的不一致而被广泛采用。 在串行通讯时,要求通讯双方都采用一个标准接口,使不同 的设备可以方便地连接起来进行通讯。 RS-232-C接口(又称 EIA RS-232-C)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讯接口。它是在1970 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联合贝尔系统、 调制解调器厂家及计算机终端生产厂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讯的标准。它的全名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该标准规定采用一个25 个脚的 DB25 连接器,对连接器的每个引脚的信号内容加以规定,还对各种信号的电平加以规定。(1) 接口的信号内容实际上RS-232-C 的25 条引线中有许多是很少使用的,在计算机与终端通讯中一般只使用3-9 条引线。(2) 接口的电气特性 在RS-232-C 中任何一条信号线的电压均为负逻辑关系。即:逻辑“1”,-5— -15V;逻辑“0” +5— +15V 。噪声容限为2V。即 要求接收器能识别低至+3V 的信号作为逻辑“0”,高到-3V的信号 作为逻辑“1”(3) 接口的物理结构 RS-232-C 接口连接器一般使用型号为DB-25 的25 芯插头座,通常插头在DCE 端,插座在DTE端. 一些设备与PC 机连接的RS-232-C 接口,因为不使用对方的传送控制信号,只需三条接口线,即“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和“信号地”。所以采用DB-9 的9 芯插头座,传输线采用屏蔽双绞线。(4) 传输电缆长度由RS-232C 标准规定在码元畸变小于4%的情况下,传输电缆长度应为50 英尺,其实这个4%的码元畸变是很保守的,在实际应用中,约有99%的用户是按码元畸变10-20%的范围工作的,所以实际使用中最大距离会远超过50 英尺,美国DEC 公司曾规定允许码元畸变为10%而得出附表2 的实验结果。其中1 号电缆为屏蔽电缆,型号为DECP.NO.9107723 内有三对双绞线,每对由22# AWG 组成,其外覆以屏蔽网。2 号电缆为不带屏蔽的电缆。 2. 什么是RS-485 接口?它比RS-232-C 接口相比有何特点?答: 由于RS-232-C 接口标准出现较早,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1) 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TTL 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 电路连接。(2) 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波特率为20Kbps。(3) 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 这种共地传输容易产生共模干扰,所以抗噪声干扰性弱。(4) 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50 英尺,实际上也只能 用在50 米左右。针对RS-232-C 的不足,于是就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接口标准,RS-485 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以下特点:1. RS-485 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 V 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 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C 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 且该电平与TTL 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 电路连接。2. RS-485 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3. RS-485 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4. RS-485 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4000 英尺,实际上可达 3000 米,另外RS-232-C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1 个收发器, 即单站能力。而RS-485 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 个收发器。即具有多站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利用单一的RS-485 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设备网络。因RS-485 接口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性,长的传输距离和多站能力等上述优点就使其成为首选的串行接口。 因为RS485 接口组成的半双工网络,一般只需二根连线,所以RS485接口均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 RS485 接口连接器采用DB-9 的9 芯插头座,与智能终端RS485接口采用DB-9(孔),与键盘连接的键盘接口RS485 采用DB-9(针)。3. 采用RS485 接口时,传输电缆的长度如何考虑?答: 在使用RS485 接口时,对于特定的传输线经,从发生器到负载其数据信号传输所允许的最大电缆长度是数据信号速率的函数,这个 长度数据主要是受信号失真及噪声等影响所限制。下图所示的最大电缆长度与信号速率的关系曲线是使用24AWG 铜芯双绞电话电缆(线 径为0.51mm),线间旁路电容为52.5PF/M,终端负载电阻为100 欧 时所得出。(曲线引自GB11014-89 附录A)。由图中可知,当数据信 号速率降低到90Kbit/S 以下时,假定最大允许的信号损失为6dBV 时, 则电缆长度被限制在1200M。实际上,图中的曲线是很保守的,在实 用时是完全可以取得比它大的电缆长度。 当使用不同线径的电缆。则取得的最大电缆长度是不相同的。例 如:当数据信号速率为600Kbit/S 时,采用24AWG 电缆,由图可知最 大电缆长度是200m,若采用19AWG 电缆(线径为0。91mm)则电缆长 度将可以大于200m; 若采用28AWG 电缆(线径为0。32mm)则电缆 长度只能小于200m。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时代电子小智
逻辑分析仪 PC发送到单片机的命令共7个字节: 第一字节是触发信号,每bit对应一路信号,1为高电平触发,0为低电平触发; 第二字节是触发有效信号,每bit对应一路信号,1为忽略,0为有效; 第三、四字节是采样时间,对应如下: 2us=0x0402,5us=0x0a02,10us=0x1402,10us=0x2802,50us=0x6402,100us=0xc802,200us=0x3203,500us=0x7d03,1ms=0xfa03,2ms=0x7d04,4ms=0xfa04,8ms=0x7d05,16ms=0xfa05; 第五、六字节是一样的,为预触发:8=0%,7=12.5%,6=25%,5=37.5%,4=50%,3=62.5%,2=75%,1=87.5% 第七字节为模式,0=普通模式;1=外部时钟,上升延;2=外部时钟,下降延;3=外部触发,上升延;4=外部触发,下降延;5=静态模式;6没有查到,不知道是什么;7为测试模式的二进制信号;8为测试模式的AA、55;9为测试模式的清零。
上传时间: 2013-12-12
上传用户:luke5347
在多数情况下,集成电路芯片的管脚不会全部被使用。例如74ABT16244系列器件最多可以使用16路I/O管脚,但实际上通常不会全部使用,这样就会存在悬空端子。所有数字逻辑器件的无用端子必须连接到一个高电平或低电平,以防止电流漂移(具有总线保持功能的器件无需处理不用输入管脚)。究竟上拉还是下拉由实际器件在何种方式下功耗最低确定。
上传时间: 2013-12-04
上传用户:bakdesec
概述 VK3602K 是一款两触摸通道带两个逻辑控制输出的电容式触摸芯片。具有如下功能特点和优势: 可通过触摸实现各种逻辑功能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可在有介质(如玻璃、亚克力、塑料、陶瓷等)隔离保护的情况下实现触摸功能,安全性高。 应用电压范围宽,可在2.4~5.5V之间任意选择。 应用电路简单,外围器件少,加工方便,成本低。 抗电源干扰及手机干扰特性好。EFT可以达到±2KV以上;近距离、多角度手机干扰情况下,触摸响应灵敏度及可靠性不受影响。 特性 LO1与LO2在上电后的初始输出状态由上电前OSC的输入状态决定。OSC管脚接VDD(高电平)上电,上电后LO1与LO2输出高电平;OSC管脚接GND(低电平)上电,上电后LO1与LO2输出低电平。 TI1触摸输入对应LO1逻辑输出,TI2触摸输入对应LO2逻辑输出。 按住TI1或TI2,对应LO1或LO2的输出状态翻转;松开后回复初始状态。
标签: 抗电源干扰及手机干扰特性好 可通过触摸实现各种逻辑功能控制。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上传时间: 2020-02-25
上传用户:shubashushi66
lm75A温度数字转换器 FPGA读写实验Verilog逻辑源码Quartus工程文件+文档资料,FPGA为CYCLONE4系列中的EP4CE6E22C8. 完整的工程文件,可以做为你的学习设计参考。LM75A 是一个使用了内置带隙温度传感器和模数转换技术的温度数字转换器。它也是一个温度检测器,可提供一个过热检测输出。LM75A 包含许多数据寄存器:配置寄存器用来存储器件的某些配置,如器件的工作模式、OS 工作模式、OS 极性和OS 故障队列等(在功能描述一节中有详细描述);温度寄存器(Temp),用来存储读取的数字温度;设定点寄存器(Tos & Thyst),用来存储可编程的过热关断和滞后限制,器件通过2 线的串行I2C 总线接口与控制器通信。LM75A 还包含一个开漏输出(OS),当温度超过编程限制的值时该输出有效。LM75A 有3 个可选的逻辑地址管脚,使得同一总线上可同时连接8个器件而不发生地址冲突。LM75A 可配置成不同的工作条件。它可设置成在正常工作模式下周期性地对环境温度进行监控或进入关断模式来将器件功耗降至最低。OS 输出有2 种可选的工作模式:OS 比较器模式和OS 中断模式。OS 输出可选择高电平或低电平有效。故障队列和设定点限制可编程,为了激活OS 输出,故障队列定义了许多连续的故障。温度寄存器通常存放着一个11 位的二进制数的补码,用来实现0.125℃的精度。这个高精度在需要精确地测量温度偏移或超出限制范围的应用中非常有用。正常工作模式下,当器件上电时,OS 工作在比较器模式,温度阈值为80℃,滞后75℃,这时,LM75A就可用作一个具有以上预定义温度设定点的独立的温度控制器。module LM75_SEG_LED ( //input input sys_clk ,input sys_rst_n ,inout sda_port ,//output output wire seg_c1 ,output wire seg_c2 ,output wire seg_c3 ,output wire seg_c4 ,output reg seg_a ,output reg seg_b ,output reg seg_c ,output reg seg_e ,output reg seg_d ,output reg seg_f ,output reg seg_g ,output reg seg_h , output reg clk_sclk );//parameter define parameter WIDTH = 8;parameter SIZE = 8;//reg define reg [WIDTH-1:0] counter ;reg [9:0] counter_div ;reg clk_50k ;reg clk_200k ;reg sda ;reg enable ;
上传时间: 2021-10-27
上传用户:
总结单片机的逻辑电路和寄存器资料下载[摘要]常用逻辑电路 在逻辑电路中,输入和输出只有两种状态,即高电平和低电平。通常以逻辑“1”和“0”表示电平高低。
标签: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21-10-28
上传用户:d1997wayne
FPGA片内FIFO读写测试Verilog逻辑源码Quartus工程文件+文档说明,使用 FPGA 内部的 FIFO 以及程序对该 FIFO 的数据读写操作。FPGA型号Cyclone4E系列中的EP4CE6F17C8,Quartus版本17.1。timescale 1ns / 1ps//////////////////////////////////////////////////////////////////////////////////module fifo_test( input clk, //50MHz时钟 input rst_n //复位信号,低电平有效 );//-----------------------------------------------------------localparam W_IDLE = 1;localparam W_FIFO = 2; localparam R_IDLE = 1;localparam R_FIFO = 2; reg[2:0] write_state;reg[2:0] next_write_state;reg[2:0] read_state;reg[2:0] next_read_state;reg[15:0] w_data; //FIFO写数据wire wr_en; //FIFO写使能wire rd_en; //FIFO读使能wire[15:0] r_data; //FIFO读数据wire full; //FIFO满信号 wire empty; //FIFO空信号 wire[8:0] rd_data_count; wire[8:0] wr_data_count; ///产生FIFO写入的数据always@(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begin if(rst_n == 1'b0) write_state <= W_IDLE; else write_state <= next_write_state;endalways@(*)begin case(write_state) W_IDLE: if(empty == 1'b1) //FIFO空, 开始写FIFO next_write_state <= W_FIFO; else next_write_state <= W_IDLE; W_FIFO: if(full == 1'b1) //FIFO满 next_write_state <= W_IDLE; else next_write_state <= W_FIFO; default: next_write_state <= W_IDLE; endcaseendassign wr_en = (next_write_state == W_FIFO) ? 1'b1 : 1'b0; always@(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begin if(rst_n == 1'b0) w_data <= 16'd0; else if (wr_en == 1'b1) w_data <= w_data + 1'b1; else w_data <= 16'd0; end///产生FIFO读的数据always@(posedge clk or negedge rst_n)begin if(rst_n == 1'b0) read_state <= R_IDLE; else read_state <= next_read_state;endalways@(*)begin case(read_state) R_IDLE: if(full == 1'b1) //FIFO满, 开始读FIFO next_read_state <= R_FIFO; else next_read_state <= R_IDLE; R_FIFO: if(empty == 1'b1)
上传时间: 2021-12-19
上传用户:20125101110
数字逻辑基础教程 PDF版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
可编程序逻辑控制器第六讲
上传时间: 2013-06-30
上传用户:eeworm
ALTERA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应用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