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率是电力系统运行质量和安全情况的最主要标志之一,集成保护与控制系统需集成低频减载等控制方式,测频是低频减载算法的核心,本文较全面地阐述了电力系统频率测量的重要意义和这些年来的研究成果。以测频主算法的数学原理为线索 ,对现有的各种测频算法进行了分类和评述,并提出了频率测量的发展方向。在考虑到现有条件的基础下,考虑算法的实时性以及精度问题,选用基于DFT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了matlab仿真。
上传时间: 2015-01-03
上传用户:baiom
针对帧差分法易产生空洞以及背景减法不能检测出与背景灰度接近的目标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将背景减和帧差法相结合的运动目标检测算法。首先利用连续两帧图像进行背景减法得到两种差分图像,并用最大类间与类内方差比法得到合适的阈值将这两种差分图像二值化,然后将得到的两种二值化图像进行或运算,最后利用图像形态学滤波得到准确的运动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简单、易实现、实时性强
上传时间: 2013-10-08
上传用户:yqs138168
检测运动物体需要无运动物体的背景图像,所以,首先应用多帧像素平均值法提取了运动视频序列的背景图,从背景图像中分离目标像素,获取目标的质心坐标,并应用质心跟踪法以灰色图像序列为基础,对运动的目标进行实时检测和跟踪。质心跟踪法的目标位置通过质点的中心来确定,该算法计算简单,计算量小,其稳定性与精度主要取决于序列图像的分割及其阀值的确定情况。文中给出了用Opencv实现算法的具体过程和关键代码,并且设计了跟踪运动车辆的控制界面,方便了实时监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视频序列中运动目标的识别,具有实时性、并能给出较好的识别效果。
上传时间: 2013-11-12
上传用户:虫虫虫虫虫虫
对传统混合高斯背景模型作了改进,消除了缓慢运动目标对背景模型的影响,其中提出了目标间差分方法区分出前后帧变化区,对不同区域采用不同的学习权重更新策略。通过实验证明,该改进算法提高了背景模型的健壮性,在跟踪系统中获得较好效果。
上传时间: 2015-01-03
上传用户:7891
为有效合理利用雷达资源和解决雷达测量值与运动状态间的非线性关系以及目标状态本身可能出现的非线性,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式多模型粒子滤波(IMMPF)的相控阵雷达自适应采样目标跟踪方法。将交互式多模型粒子滤波一步预测值的后验克拉美罗矩阵代替预测协方差矩阵,通过该矩阵的迹与某一门限值比较来更新采样周期以适应目标运动状态的变化。将该方法与基于量测转换的IMM自适应采样算法进行仿真实验,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1037540470
针对目标和背景具有空间连续性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核密度估计和马尔科夫随机场的运动目标检测方法。首先利用核密度估计计算像素点属于背景的概率密度,在特征向量中加入颜色空间运动矢量分量来提高对背景扰动和光照变化的鲁棒性;然后构造马尔科夫随机场,提出一种马尔科夫随机场能量函数代价项的构造方法,通过最小化其能量函数得到目标分割结果。实验结果证明,该运动目标检测算法对背景扰动和光照变化具有更好的鲁棒性,错误检测率更低。
上传时间: 2014-01-20
上传用户:solmonfu
给出了一种运动人体区域的检测及其对应的二维关键点的提取方法。首先运用帧差法构建一个自适应的背景模型以达到背景初始化和背景更新的目的。接着用减背景法实现二维运动人体区域的检测。最后将检测到的运动人体区域,通过运用APAR(anti-paralle lines)区域法实现对运动人体关键点的提取。
上传时间: 2013-10-25
上传用户:lz4v4
以新兴的盲均衡技术为理论基础,一些盲均衡算法相继提出。本文以高阶的QAM信号作为输入信号,针对常模算法、多模算法、加权多模算法存在的缺陷,最终引入一种性能优越的加入动量项的加权多模算法。通过计算机的仿真实验首次对这些算法进行依次比较,所得实验结果表明加入动量项的加权多模盲均衡算法在信道均衡上的性能明显优于前面几种算法,它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小的稳态误差,因此具有实用价值。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jkhjkh1982
笔者讨论基于Matlab/Simulink的涡轮增压器准线性模型的建模方法,并在Matlab/Simulink的仿真环境下实现了涡轮增压器的离线仿真,同时给出了仿真模型的结构图和瞬态工况下的仿真结果,分析得出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接近。
上传时间: 2013-11-18
上传用户:taiyang250072
基于探索 RLC二阶电路仿真实验技术的目的,采用Multisim仿真软件对RLC二阶电路暂态过程进行了仿真实验测试,给出了电路在过阻尼、临界阻尼、欠阻尼等情况下零输入响应及零状态响应的Multisim仿真方案,并介绍了不同工作条件下仿真时Multisim中信号源的选取及设置条件。结论是仿真实验可直观形象地描述RLC二阶电路的工作过程,将电路的硬件实验方式向多元化方式转移,利于培养知识综合、知识应用、知识迁移的能力,使电路分析更加灵活和直观。
上传时间: 2013-11-20
上传用户:谁偷了我的麦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