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永磁同步电机多个参数同时辨识时会出现欠秩的情况, 介绍了在 dq 坐标系下采用最小二乘法将多个参数分开辨识的方法。在硬件在环平台上采用该方法对电阻、电感和磁链进行了辨识。最后进一步考虑到电阻和磁链受温度的影响大, 进行了考虑温升的电阻和磁链的辨识。经验证, 该方法可以比较准确地辨识出电机参数。
上传时间: 2019-12-05
上传用户:ni952777
本文提供了一个基于稳态运行时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这个方法可以很容易建立起 设计步骤
上传时间: 2020-09-18
上传用户:
同频异相锁相环应用,全球唯一应用案例
上传时间: 2021-01-06
上传用户:
针对全桥整流电路设计LC滤波器。分析了电感,电容对电流,电压波形的影响,并推到了元件参数与波形的数学关系。
标签: LC滤波器
上传时间: 2021-06-14
上传用户:lonelybag
如果 PCB 用排线连接,控制排线对应的插头插座必须成直线,不交叉、不扭曲。 连续的 40PIN 排针、排插必须隔开 2mm 以上。 考虑信号流向,合理安排布局,使信号流向尽可能保持一致。 输入、输出元件尽量远离。 电压的元器件应尽量放在调试时手不易触及的地方。 驱动芯片应靠近连接器。 有高频连线的元件尽可能靠近,以减少高频信号的分布参数和电磁干扰。 对于同一功能或模组电路,分立元件靠近芯片放置。 连接器根据实际情况必须尽量靠边放置。 开关电源尽量靠近输入电源座。 BGA 等封装的元器件不应放于 PCB 板正中间等易变形区 BGA 等阵列器件不能放在底面, PLCC 、 QFP 等器件不宜放在底层。 多个电感近距离放置时应相互垂直以消除互感。 元件的放置尽量做到模块化并连线最短。 在保证电气性能的前提下,尽量按照均匀分布、重心平衡、版面美观的标准优化布局。 按电路模块进行布局,实现同一功能的相关电路称为一个模块,电路模块中的元件应采用就近集 中原则,同时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分开; 定位孔、标准孔等非安装孔周围 1.27mm 内不得贴装元、器件,螺钉等安装孔周围 紧固件安装孔、椭圆孔及板中其它方孔外侧距板边的尺寸大于 3mm ; 发热元件不能紧邻导线和热敏元件;高热器件要均衡分布;
上传时间: 2021-06-25
上传用户:xiangshuai
BUCKBOOST电路原理分析uck变换器:也称降压式变换器,是一种输出电压小于输入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变换器。 图中,Q为开关管,其驱动电压一般为PWM(Pulse、width、modulation脉宽调制)信号,信号周期为Ts,则信号频率为f=1/Ts,导通时间为Ton,关断时间为Toff,则周期Ts=Ton+Toff,占空比Dy=、Ton/Ts。 Boost变换器:也称升压式变换器,是一种输出电压高于输入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变换器。 开关管Q也为PWM控制方式,但最大占空比Dy必须限制,不允许在Dy=1的状态下工作。电感Lf在输入侧,称为升压电感。Boost变换器也有CCM和DCM两种工作方式 Buck/Boost变换器:也称升降压式变换器,是一种输出电压既可低于也可高于输入电压的单管不隔离直流变换器,但其输出电压的极性与输入电压相反。Buck/Boost变换器可看做是Buck变换器和Bo
上传时间: 2021-10-18
上传用户:
适用于AD软件,常用的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级管,IC,LED,按钮,开关,蜂鸣器,晶振等,无论贴片和插件都有,并都带有3D模型,可以更好的检查自己的设计。
标签: Altium designer 元器件 3d封装
上传时间: 2021-10-23
上传用户:
东南大学所用计划包含了电子元器件识别及常用仪器使用、电子元器件参数测试、电子元器件参数测试、应用 Multisim 软件工具设计电路验证网络定理、双端口网络频率特性测试及谐振电路分析、一阶电路时域响应的研究、黑箱电路元件判别及参数测试、交流电路认识及参数测试、交流控制电路设计
标签: 电路
上传时间: 2021-10-28
上传用户:1208020161
ME2215是一款工作于连续模式的电感降压转换器,可以使用比LED电压高的电源,来驱动一个或数个串联的LED。ME2215可以使用6V-36V的电源,并通过外置可调电阻,最大实现1A的电流。设置合适的电源和外围器件,ME2215最大输出功率可以达到30W。ME2215电路包括内置开关和高侧电流检测电路,可以利用外置电阻来设置平均输出电流。通过控制VSET管脚,可以调节输出电流低于设定值。VSET管脚可以使用DC或者PWM信号来控制。可以通过在VSET管脚对地接入外置电容,实现增加软启动时间。当VSET电压低于0.2v,关断开关,器件进入低功耗的待机状态。
标签: ME2215
上传时间: 2021-11-05
上传用户:XuVshu
13.56MHz天线设计.pdf13.56M设计规范.pdf8-M1卡的安全问题及华东师大的应对策略.pdf8.6 谐振电路的品质因数.pptDES&RSA.pptDismantling MIFARE Classic.pdfht-ide3000.pdfMSP430 单片机与CPU 卡接口函数设计.pdfRC500-FM1702XX比较.pdfRC500天线设计资料RFID天线研究与设计.pdfRFID技术和防冲撞算法.pdfRFID电子标签防碰撞算法的研究.pdfRFID读写器天线的研究与设计.pdfRFID防碰撞技术的研究.pdf一种新颖的RFID防冲突算法.pdf低功耗无磁水表中射频卡读写器的设计.pdf基于MF RC500的RFID读写器的天线及匹配电路设计.doc基于TRF7960 读写器硬件部分设计中应注意的地方.pdf射频识别技术防碰撞算法的研究.pdf射频识别系统中的防碰撞算法设计.pdf无源电子标签读卡器防冲突检测及天线设计.pdf时隙ALOHA法在RFID系统防碰撞问题中的应用.pdf设计MF RC500 的匹配电路和天线的应用指南.pdf超高频RFID无线接口标准ISO_IEC18000_6C的研究.pdf近耦合射频识别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天线设计.pdf远距离RFID天线设计.doc阻抗匹配.doc高速和资源节约型数据加密算法设计.pdf
上传时间: 2021-11-08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