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本無人機.刷機用借助此實際應用程序,管理無人機的所有區域,例如電動機,GPS,傳感器,陀螺儀,接收器,端口和固件INAV-Chrome 的配置器中的新功能:修復了導致加速度計校準失敗的錯誤支持DJI FPV系統配置輸出選項卡中的怠速節氣門和馬達極現在可以在“混合器”選項卡中選擇“漫遊者”和“船用”平台。 固件方面的支持仍然有限!閱讀完整的變更日誌 在過去的幾年中,無人駕駛飛機取得了相當大的進步,越來越多的人能夠獲取和使用無人機。 不用說,無人機可以基於特定固件在一組命令上運行。 在這方面, 用於Chrome的INAV-Configurator隨附的工具可幫助您輕鬆配置無人機的各個方面。支持多種硬件配置首先要提到的一件事是,要求Google Chrome瀏覽器能夠訪問INAV-Chrome的配置器功能。 儘管它已集成到Chrome中,但它可以作為獨立應用程序運行,甚至可以脫機使用,而與瀏覽器無關。 您甚至可以從Google Apps菜單為其創建桌面快捷方式。不用說,另一個要求是實際的飛行裝置。 該應用程序支持所有支持INAV的硬件配置,例如Sirius AIR3,SPRacingF3,Vortex,Sparky,DoDo,CC3D / EVO,Flip32 / + / Deluxe,DragonFly32,CJMCU Microquad,Chebuzz F3,STM32F3Discovery,Hermit ,Naze32 Tricopter框架和Skyline32。該窗口非常直觀,並提供各種令人印象深刻的提示和文檔。 在上方的工具欄上,您可以找到連接選項,這些選項可以通過COM端口,手動選擇或無線模式進行。 您也可以選擇自動連接。 連接後,您可以在上方的工具欄中查看設備的功能,並在側面板中輕鬆瀏覽配置選項。管理傳感器,電機,端口和固件本。
标签: configurator 无人机
上传时间: 2022-06-09
上传用户:
笔者详细的谈论许多在整合里会出现的微妙思路,如:如何把计数器/定时器整合在某个步骤里,从何提升模块解读性和扩展性。此外,在整合篇还有一个重要的讨论,那就是 for,while 和 do ... while 等循环。这些都是一些顺序语言的佼佼者,可是在 Verilog HDL 语言里它们就黯然失色。整合篇所讨论的内容不单是循环而已,整合篇的第二个重点是理想时序和物理时序的整合。说实话,笔者自身也认为要结合“两个时序”是一件苦差事,理想时序是 Verilog的行为,物理时序则是硬件的行为。不过在它们两者之间又有微妙的 “黏糊点”,只要稍微利用一下这个“黏糊点”我们就可以非常轻松的写出符合“两个时序”的模块,但是前提条件是充足了解“理想时序”。整合篇里还有一个重点,那就是“精密控时”。实现“精密控时”最笨的方法是被动式的设计方法,亦即一边仿真,一边估算时钟的控制精度。这显然是非常“传统”而且“古老”的方法,虽然有效但往往就是最费精神和时间的。相反的,主动式是一种讲求在代码上和想象上实现“精密控时”的设计方法。主动式的设计方法是基于“理想时序”“建模技巧”和“仿顺序操作”作为后盾的整合技巧。不说笔者吹牛,如果采用主动式的设计方法驱动 IIC 和 SDRAM 硬件,任何一段代码都是如此合情合理。
标签: verilogl
上传时间: 2022-06-13
上传用户:
1、原始套接字透析之前言大多数程序员所接触到的套接字(Socket)为两类服务应用:(1)流式套接字(SOCK-STREAM):一种面向连接的Socket,针对于面向连接的TCP(2)数据报式套接字(SOCK-DGRAM):一种无连接的Socket,对应于无连接的UDP服务应用.从用户的角度来看,SOCK-STREAM,SOCK-DGRAM这两类套接字似乎的确涵盖了TCP/IP应用的全部,因为基于TCPIP的应用,从协议栈的层次上讲,在传输层的确只可能建立于TCP或UDP协议之上(图1),而SOCK STREAM,SOCK DGRAM又分别对应于TCP和UDP,所以几乎所有的应用都可以用这两类套接字实现。但是,当我们面对如下问题时,SOCK_STREAM,SOCK DGRAM将显得这样无助:(1).怎样发送一个自定义的IP包?(2)怎样发送一个ICMP协议包?(3)怎样使本机进入杂糅模式,从而能够进行网络sniffer?(4)怎样分析所有经过网络的包,而不管这样包是否是发给自己的?(5)怎样伪装本地的IP地址?这使得我们必须面对另外一个深刻的主题--原始套字(Raw Socket),Raw Socket广泛应用于高级网络编程,也是一种广泛的黑客手段。著名的网络sniffer、拒绝服务攻击(DOS),IP欺骗等都可以以Raw Socket实现。Raw Socket与标准套接字(SOCK STREAM,SOCK DGRAM)的区别在于前者直接置"根"于操作系统网络核心(Network Core),而SOCK STREAM.SOCK DGRAM则"悬浮“于TCP和UDP协议的外围,如图2所示: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第一节主界面说明1-1主界面M ain Interface图形操作界面是建模的最简单方法之一,当我们在模型浏览器(M odelNavigator)中设定好应用模式以后,会自动弹出图形操作界面。下图表示2D应用模式的图形操作界面:第二节文件莱单File$2-1新建New新建:开启模型浏览器,建立新模型52-2打开模型库O pen M odelL.brary打开模型库:打开模型库中已存在的例子$24打开open打开:载入已经建好的模型$25保存Save保存:储存模型$26另存为SaveAs另存为:在另一个路径下储存模型$2-7 打印Print打印:打印模型28生成报告Generate Report生成报告:生成一个能详细说明模型的应用模式、几何属性、材料和边界设置等的报告文件。其中,在Format中设定生:成报告的格式、存放的路径;在Contents中选择报告包含哪些部分.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nRF52832开发指南-下册,蓝牙 操作示例上册也已上传:http://dl.21ic.com/download/nrf52832-335621.html [本文档以艾克姆科技 IK-52832DK 开发板为硬件平台,针对 BLE 开发,从基本概念和新建 BLE 工程模板开始,一步步讲解蓝牙 BLE 程序框架及功能的实现]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前言:由于之前听过太多人抱怨移植FreeRTOS到STM32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小灯经过一年多对FreeRTOS的研究并在公司产品中应用, 多少有些心得, 接下来就由小灯以最新版的FreeRTOS为例一步一步移植到STM32F103 上,并提醒大家某些需要注意的事项。本文档为非正式技术文档,故排版会有些凌乱,希望大家能提供宝贵意见以供小灯参考改进。下面先以IAR 移植为例, 说明移植过程中的诸多注意事项, 最后再以MDK移植时不再重复说明,所以还是建议大家先花些时间看IAR 的移植过程,哪怕你不使用IAR,最好也注意下那一大堆注意事项!一、从官网下载最新版的FreeRTOS源码下面的网址是官方最新源码的下载地址:https://sourceforge.net/projects/freertos/files/latest/download?source=files目前官方提供的最新版本是v9.0.0 , FreeRTOS 源码在解压目录下的路径为FreeRTOS_V9.0.0rc2\FreeRTOS\SourceFreeRTOS组织为了抢用户也是拼了命的, 不信你打开Demo文件夹看看, 里面提供了FreeRTOS在各种单片机上已经移植好的工程,如果建工程时遇到什么问题,可以参考下这些Demo。不过小灯现在着重于自己动手移植FreeRTOS,考虑到原子哥@正点原子的用户比较多,绝大多数习惯了使用MDK来开发STM32,因此小灯分别以IAR 和MDK两种使用比较广泛的开发环境来移植FreeRTOS。说到IAR 和MDK,不得不提的是小灯自从用了IAR 之后就果断放弃了MDK,相信很多人有这个经历,哈哈!在开始移植FreeRTOS之前,先介绍下FreeRTOS的源码: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太阳能是当今发展速度居第二位的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过去15年平均年增长为15%到二十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更是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目前,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趋势是由小型独立户用系统问大型并网系统发展。由于太阳能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光伏电站输出的电能波动很大。随着这种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的容量越来越大,其输出功率的波动对电网的影响不容忽视。研究分布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与电网系统的相互作用,已成为国际上大规模光伏并网电站应用领域的研究热点,而计算机仿真技术则是研究这一内容的有效的技术手段。过去,光伏发电系统的仿真,大多是按照准稳态理论来对系统各部件建模[-2,对系统功率流进行计算,从而对系统的长期稳态性能进行评价。但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动态性能的研究中,上述模型不能反映当太阳能辐射强度、环境温度变化时,光伏电站运行状态的瞬态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电网的影响。这就需要建立光伏电站的动态仿真模型。光伏阵列是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系统的关键部件,其L-V特性是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和光伏模块参数的非线性函数。要实现光伏发电系统的动态伤真,首先一步是解决如何对光伏阵列1-V特性进行仿真模拟。该模型一旦建立,可用于模拟所研究系统的输入电源。简化的做法是把光伏阵列直接等效为直流电压源。但该模型不能实时跟踪太阳辐射强度、环境温度变化和光伏阵列参数的变化,因而这样的系统仿真不能反映上述参数变化对整个系统性能的影响。目前,有关这方面的工作,国内还未见公开发表的文献。国外虽有涉及这方面的公开文献,但所建模型主要针对特定的光伏模块1-41,因而缺乏通用性。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
仿人机器人是真正字面意义上或狭义的“机器人”,其研究和发展代表了机器人学的尖端水平。有关仿人机器人的工作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了,当时着重于双足步行机的研究和开发。只是自从10年前本田推出仿人机器人P2后,仿人机器人的研发才形成了一个热潮,至今方兴末艾。除了日本推出了QR1()、ASlM()和HRP-2等著名的仿人机器人以外,中国、韩国、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也成功地研制了各自的仿人机器人。虽然仿人机器人的研究已成为机器入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很多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却未见到系统地介绍和阐述仿人机器人的专著。在这种背景下,由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棍田秀司等人著的《仿人机器人》夺得了先声,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个空白。据译者所知,该书是第一部系统介绍仿人机器人的专著。书中既有对仿人机器人历史发展的简明扼要的介绍,又有基本理论和分析,还有对实际机器人系统的引用。内容包括仿人机器人学的运动学、ZMP和动力学,双足步态规划和全身运动模式的生成和动力学仿真等,是对10多年来仿人机器人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作者们的成果)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世界在仿人机器人上的最新发展和水平。这本学术专著并不是纯理论介绍,几乎所有的理论和算法都有实际机器人系统和平台的支持,书中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内容生动。本书的日文原著由四位作者共同写就,每位作者撰写其最擅长的专题。几位作者都是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属下的智能系统研究所仿人机器人HRP-2研发小组的主要成员。《仿人机器人》是他们多年的学术研究和系统开发的概括。除日文原著外,还计划推出英文、中文(即本书)、法文和德文版本,以五种文字向全世界出版发行。如果本书在中国的出版能对我国的机器人研究和开发有所启发、帮助和推动,那么译者的初衷和愿望也就实现了。本书的翻译主要基于英文手稿,并参考了日文原著。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随时与作者商讨,力术翻译准确到位。尽管如此,因译者的水平和时间所限,译文中难免会有不妥甚至错误之处,欢迎读者批评和指正。
标签: 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
4个10/100TXPoE以太网供电端口和2个10/100TX冗余上连端口输入电压DC24V,提供DC22VPoE输出(非标准PoE)输入电压DC48V,提供DC48V PoE输出(IEEE802.3af标准PoE)输入电压DC55V,每端口提供高达30W高电量输出(IEEE802.3at标准)合计输出功率高达100W(IEEE802.3at标准)支持强制供电模式支持IEEE 802.3af PoE设备检测和电量分级支持以小时为单位的周计划PoE排程管理支持LPLD,PD设备状态检测和自动重启功能支持专利多环冗余技术(MSRTM),系统自愈时间小于5ms内建WDT可让系统自动重启铝合金外壳符合IP-31工业防护标准支持-25~60℃宽温工作环境,适用恶劣工业现场JetNet 3706是一款智能Web管理型工业PoE Plus以太网供电交换机,针对工业PoE应用而设计,适合那些需要每端口30W电量输出,DC24V电源需求的应用,搭建IP监控系统或无线接入网。JetNet 3706不仅支持IEEE802.3af PoE标准,也满足IEEE802.3at PoE Plus准标准(802.3af加强版),使各PoE端口能提供高达30W电量。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
按照结构清晰、层次分明的原则,本书可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为数字电路基础篇。主要包括第一章。重点介绍了数字电路的一些基础知识,如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比较、数字电路的分类、数制与编码等,它们是分析和理解数字电路的基础。第二部分为逻辑门和组合逻辑电路篇。主要包括第二章、第三章。重点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基本门电路,如分立元件门电路、集成门电路等,它们是组成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逻辑单元;二是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显示译码器、数据选择器、加法器和数值比较器等,常见的组合电路目前已经制作成集成电路,应用十分广泛。第三部分为双稳态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篇。主要包括第四章、第五章。重点介绍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双稳态触发器电路,如基本RS触发器、同步触发器、主从JK触发器、边沿触发器、T型和T型触发器等;二是时序逻辑电路,简要分析了时序电路的特点及分类,并对几种典型的寄存器和计数器作了介绍。第四部分为脉冲波形的产生与整形电路篇。主要包括第六章。重点讨论了脉冲的产生和整形。在脉冲振荡器中,主要介绍在数字系统中最常使用的多谐振荡器;在整形电路中,主要介绍施密特触发器和单稳态触发器。并对一种在脉冲波形的产生和整形电路中应用十分广泛的多功能集成电路555定时器进行详细分析。第五部分是存储器和微控制器篇。主要包括第七章。重点介绍了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储器的结构和原理,并对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工作过程和应用作了简要分析。第六部分为DAC转换器和ADC转换器篇。主要包括第八章。DAC转换器和ADC转换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电路,它们是数字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用微控制器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就必须首先将被控制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才能送到微控制器系统中去进行运算和处理,然后又需将运算得到的数字量转换为模拟量,才能实现对被控参数的控制。
标签: 数字电子技术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jia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