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准谐振

  • 基于CCD传感器的点光源动态跟踪系统

    系统是以TI公司的低功耗微控制器MSP430F149为核心,基于CCD传感器OV7670对点光源所在平面进行采样,利用微控制器将图像信息存储并进行简单的图像处理,显示在液晶上,再通过无线传输系统将信息反馈到追踪台上,步进电机在细分器的驱动下自动控制追踪台进行X/Y方向移动,以达到动态追踪点光源的目的。经过实际的测试和分析,CCD传感器采集信息准确,伺服控制系统运动精准,最终证实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标签: CCD 传感器 点光源 动态跟踪

    上传时间: 2014-12-29

    上传用户:aeiouetla

  • 基于激光传感器的智能车路径识别算法研究

    高精度、高速度、大前瞻的路径采集系统能为智能车提高更精准、更及时和更丰富的赛道信息,是智能车获取更大速度的关键。针对激光传感器的路径采集模块,设计了一种路径识别算法,经过实验,该算法可以使智能车准确、及时地获取赛道信息,提升了智能车的速度和稳定性。

    标签: 激光传感器 智能车 路径识别 算法研究

    上传时间: 2013-12-16

    上传用户:himbly

  • 光纤温度传感器在HERO电磁辐射对军械EED的危险性测试

    电磁辐射到军械上是危险的,潜在的电磁辐射对军工品或电子爆炸装置有不利影响,自从50 年代以来这就是众所周知的 问题。为了避免不必要的爆炸或电起爆装置(EID)从发射电磁能量增殖,这对于所有的防卫机构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伴 随着功率输出和发射设备频率范围的持续增加,减小此威胁变得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大炮和军火系统保持安全,在适当维护条件下,测量电子爆炸装置( EED)上电磁能量影响的测试设备有很大 发展。几年后基于光纤技术的新一代仪器取代了使用热电偶或红外探测的系统。光纤传感器( FOS)具有高精度和高准 确性,非常灵敏,提供的响应时间可满足高效的EED。由于电绝缘的特性,光纤传感器对电磁干扰(EMI)完全免疫,在 感应环境中可表现出来。由于此有利的参数,基于光纤技术的传感器现已成为HERO/RADHAZ 测试的标准。然而,什么 是该技术必要的条件以提供EED 装置可靠的辐射评估仍然没有明确,怎样去完全发挥此技术优势以完全获益呢?

    标签: HERO EED 光纤 温度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daijun20803

  • 机电类比法在传感器中的相关分析

    机电类比法是一种把机械量通过一定的计算等效类比为电量的方法,其在对电子机械系统的分析中应用非常广泛。它能够把一个较复杂的机械系统类比为我们熟知的电路系统来进行分析,从而使问题的分析得到简化。本文通过对振弦式传感器的分析介绍了机电类比法,并对使用电路进行了相关的分析。 Summary:The electromechanical analogy is assort of analysis which is to analogize the mechanical system by using circuit system , it applied widely in the filed of analysis the electronic-mechanical system. The analysis can take a complex mechanical system analogous to a circuitry that we well-known, which can simplify the problems. In the paper, the electro-mechanical analogy method is briefly introduced by analysis the vibrating wire sensor,and have a correlation analysis about the circuit we used.关键词: 机电类比法  振弦式传感器  频率  振荡  反馈Keyword:electro-mechanical analogy method,vibrating wire sensor,frequency,  oscillation, feedback 0  引言振弦式传感器是属于频率式传感器的一种。所谓频率式传感器就是能直接将被测量转换为振动频率信号的传感器,这类传感器一般是通过测量振弦、振筒、振梁、振膜等弹性振体或石英晶体谐振器的固有谐振频率来达到测量引起谐振频率变化的被测非电量的目的,其也称为谐振式传感器[1]。在分析该类传感器中,由于其涉及到频率,就容易让人联想到在电子技术中接触到的RLC振荡电路。因此可以尝试着用类比的方法使之对应起来分析,即机电类比法分析。

    标签: 机电 传感器 类比法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paladin

  • 新型传感器原理及应用pdf

    书籍名称:新型传感器技术及应用 作者:刘广玉  陈明 出版社: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书籍来源:网友推荐 文件格式:PDG 内容简介:本书系综合目前国内外有关文献及作者的研究成果编著而成。主要内容有:传感器敏感材料;微机械加工技术;传感器建模;硅电容式集成传感器;谐振式传感器;声表面波传感器;薄膜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场效应管型化学传感器;固态成象传感器;Smart传感器等十一章。从敏感材料、微机械加工技术到一些先进传感器的设计原理、应用和发展情况作了较全面、深入的讨论。 前言第一章 新型传感器综述第一节新型传感效应第二节新型敏感材料第三节新加工工艺第二章 新型固态光电传感器第一节普通光敏器件阵列第二节自扫描光电二极管阵列 SSPD第三节光电位置传感器 PSD第四节输液监测中的光电传感器第三章 电荷耦合器件 CCD第一节CCD的物理基础第二节CCD的工作原理第三节CCD器件第四节CCD在测量中的应用第四章 光纤传感器第一节光纤传感原理第二节常见光纤传感器第三节光纤传感器的应用第五章 集成传感器第一节集成压敏传感器第二节集成温敏传感器第三节集成磁敏传感器第四节集成传感器应用实例第六章 化学传感器第一节离子敏传感器第二节气敏传感器第三节湿敏传感器第四节工业废水拜谢的自动监测第七章 机器人传感器第一节机器人传感器的功能与分类第二节机器人视觉传感器第三节机器人触觉传感器第四节机器人接近觉传感器第九章传感器的信号处理第一节信号处理概述第二节传感器的信号引出第三节信号补偿电路第四节精密放大电路第十章新型传感器在几何量测量中的应用第一节光学透镜心偏差的测量第二节超光滑表面微观轮廓的测量第三节光学表面疵病度的测量附录参考文献

    标签: 传感器原理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mickey008

  • Kinetis K系列 MCU:全新的性能、功率和封装选择

    基于 ARM® Cortex™-M4内核的Kinetis 系列产品在K10到K50 MCU系列的基础上又添加了功耗更低、成本更优的新成员。这些MCU不仅提供32 KB到1 MB闪存、精准的模拟信号及出色的连接和HMI特性,还提供了一系列的小封装。本会议将简要介绍这些MCU的特性、产品计划及配套支持。

    标签: Kinetis MCU 性能 功率

    上传时间: 2013-10-17

    上传用户:ccclll

  • 基于HKT-80BK的一种伞降通信系统的研究

    通过研究HKT-80BK,设计了一种准双工声控对讲机。HKT-80BK是一款语音通信模块,其具有语音加密,自动消除尾音,静噪级别可调等功能,可以满足通话声音清晰的要求。此对讲机以微电子技术为基础,并给出了以HKT-80BK语音模块和ATmega16单片机的为核心的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系统具有成本小、可靠性高的特点。

    标签: HKT 80 BK 通信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2-25

    上传用户:671145514

  • 基于低频唤醒技术的半主动式电子标签设计

    文中介绍了半主动式电子标签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案,应用AS3933低频唤醒接收芯片实现了电子标签低频唤醒接收功能。针对低频唤醒接收模块,计算和讨论了其并联谐振电路相关的参数,并给出了电路和程序设计的方案。应用低频唤醒技术的半主动式电子标签可靠的低频通信距离可达3m以上,同时低频唤醒技术显著降低了电子标签的运行功耗。

    标签: 低频唤醒技术 主动式 电子标签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zhf01y

  • 应用于MIMO系统的天线选择新算法

      提出一种在接收端结合最大比合并的发送天线选择新算法。该算法中,发送端从N个可用天线中选择信道增益最佳的L个天线,而接收端不进行天线选择并进行最大比合并(MRC)。并对该算法在准静态瑞利衰落信道的成对差错(PEP)性能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证明。尽管发送端天线选择对MIMO系统的分级阶数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但同不进行天线选择O‘M)相比,应用该算法仍能获得较大的分级增益,并能明显提高相同频谱效率和相同分集阶效条件下空时码的性能。

    标签: MIMO 应用于 天线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a296386173

  • 软件无线电平台可重配置接口的实现

    实现了一种用于上位机和FPGA处理板之间通信的可重配置接口,详细介绍了该接口的包格式设计和FPGA逻辑设计。仿真结果表明,该可重配置接口能根据信令,实现准实时在线参数配置,满足多种主流通信体制的不同速率要求。

    标签: 软件 无线电平台 可重配置 接口

    上传时间: 2013-10-22

    上传用户:herog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