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的模电解析,有助于入门提高
标签: 模电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zhang97080564
利用Multisim 10仿真软件对共射极放大电路进行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和仿真。运用直流工作点对静态工作点进行了分析和设定;利用波特图示仪分析了电路的频率特性;对电压增益、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进行了仿真测试,测试结果和理论计算值基本一致。研究表明,Multisim 10仿真软件具有强大的设计和仿真分析功能,可以缩短设计周期,保障操作安全,方便调试、节省成本和提高设计质量等。
上传时间: 2014-12-23
上传用户:dianxin61
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后再进行处理,是当前信号处理普遍使用的方法,模数转换器(ADC)就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器件,所以计算其有效转换位数对系统性能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文中结合项目工程实践,讨论了ADC有效转换位数的两种测试方法:噪声测试法和信噪比测试法,并对两种方法进行了仿真与分析。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1184599859
采用电流模脉宽调制控制方案的电池充电芯片设计,锯齿波信号的线性度较好,当负载电路减小时,自动进入Burst Mode状态提高系统的效率。整个电路基于1.0 μm 40 V CMOS工艺设计,通过Hspice完成了整体电路前仿真验证和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振荡电路的性能较好,可广泛应用在PWM等各种电子电路中。
上传时间: 2014-12-23
上传用户:kangqiaoyibie
介绍了基于AD549高精度快响应低漂移微电流放大器的工作原理、电路设计和制造工艺、词试技术,该微电流放大器是核反应堆反应性测量的关键部件之一,其低噪声、快响应与低漂移技术是精确测量反应性重要因数之一。
上传时间: 2013-10-25
上传用户:boyaboy
给出了两种应用于两级CMOS 运算放大器的密勒补偿技术的比较,用共源共栅密勒补偿技术设计出的CMOS 运放与直接密勒补偿相比,具有更大的单位增益带宽、更大的摆率和更小的信号建立时间等优点,还可以在达到相同补偿效果的情况下极大地减小版图尺寸. 通过电路级小信号等效电路的分析和仿真,对两种补偿技术进行比较,结果验证了共源共栅密勒补偿技术相对于直接密勒补偿技术的优越性.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gengxiaochao
讯号路径设计讲座(9)针对高速应用的电流回授运算放大器电流回授运算放大器架构已成为各类应用的主要解决方案。该放大器架构具有很多优势,并且几乎可实施于任何需要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当中。电流回授放大器没有基本的增益频宽产品的局限,随着讯号振幅的增加,而频宽损耗依然很小就证明了这一点。由于大讯号具有极小的失真,所以在很高的频率情况下这些放大器都具有极佳的线性度。电流回授放大器在很宽的增益范围内的频宽损耗很低,而电压回授放大器的频宽损耗却随着增益的增加而增加。准确地说就是电流回授放大器没有增益频宽产品的限制。当然,电流回授放大器也不是无限快的。变动率受制于晶体管本身的速度限制(而非内部偏置(压)电流)。这可以在给定的偏压电流下实现更大的变动率,而无需使用正回授和其它可能影响稳定性的转换增强技术。那么,我们如何来建立这样一个奇妙的电路呢?电流回授运算放大器具有一个与差动对相对的输入缓冲器。输入缓冲器通常是一个射极追随器或类似的器件。非反向输入是高阻抗的,而缓冲器的输出(即放大器的反向输入)是低阻抗的。相反,电压回授放大器的2个输入均是高阻抗的。电流回授运算放大器输出的是电压,而且与透过称为互阻抗Z(s)的复变函数流出或流入运算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的电流有关。在直流电情况下,互阻抗很高(与电压回授放大器类似),并且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单极滚降。
上传时间: 2013-10-19
上传用户:黄蛋的蛋黄
本文阐述电视机、显示器和微机等产品的谐波电流产生原因,介绍抑制谐波电流的方法及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谐波电流、抑制技术
标签: 谐波电流抑制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a673761058
共发射单级放大电路 1.掌握其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 ; 2.掌握静态工作点的设置及其对电路参数的影响。
上传时间: 2013-10-24
上传用户:破晓sunshine
共集电极放大电路 共基极放大电路 放大电路三种组态的比较
上传时间: 2014-12-23
上传用户:JIEWEN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