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传统的Max-Log-Map译码算法时效性差、存储空间开销大的特点,本文对传统的Max-Log-Map译码算法进行了改进。改进的算法对前、后向度量使用了蝶形结构图,便于DSP实现;将原始帧均分为多个子块,设计子块间的并行运算以减小系统延迟;子块内采取进一步地优化措施,以减小数据存储量并提高译码速率。在DSP C6416平台上的仿真结果表明了算法的可实现性与可靠性。
标签: Max-Log-Map DSP 译码算法
上传时间: 2013-11-08
上传用户:a296386173
系统基于声波到达时间差技术,采用相位匹配算法,对两个传声器采集的声音信号进行分析。通过算法仿真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并将算法在DSP上实现。
上传时间: 2013-12-11
上传用户:yanqie
针对使用硬件描述语言进行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FPGA并采用DSP Builder作为设计工具的数字信号处理器设计方法。并按照Matlab/Simulink/DSP Builder/QuartusⅡ设计流程,设计了一个12阶FIR 低通数字滤波器,通过Quartus 时序仿真及嵌入式逻辑分析仪SignalTapⅡ硬件测试对设计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所设计的FIR 滤波器功能正确,性能良好。 Abstract: Aiming at the problems in designing DSP using HDL,a method of designing DSP based on FPGA which using DSP Builder as designed tool is pointed out.A 12-order low-pass FIR digital filter was designed according to the process of Matlab/Simulink/DSP Builder/QuartusⅡ, and the design was verified by the timing simulation based on QuartusⅡand practical test based on SignalTapⅡ. The result shows the designed filter is correct in function and good in performance.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lo25643
在综合分析谐波励磁无刷同步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对其励磁控制策略进行了研究,开发了一套基于DSP( TMS320F2812) 控制的新型柴油发电机励磁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参数自适应模糊PID 控制励磁,选用交流采样方式实时检测各信号的瞬时特性,系统仿真结果以及在1 台25 kW 工频柴油发电机上的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控制器具有较好的电压调节特性,系统稳态和暂态性能完全满足发电机对励磁系统的要求。关键词:励磁调节;模糊PID 控制;数字信号处理器;交流采样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analysis of the excitation cont rol system of the harmonious wave excitation brushless synchronous generator and it s characteristics ,a new type of diesel generator excitation cont rol system based on DSP( TMS320F2812) was designed. An adaptive fuzzy PID cont rol of excitation is used in this system. To detect the t ransi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ignals in a timely manner ,AC sampling was applied.The system simulation result s and the testing result s f rom a 25 kW diesel generator (50 Hz) can prove that the voltage regul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xcitation cont rol system are very well ,and both the steadyOstate performance and the t ransient performance of the generator are also good.Key words :excitation cont rol ;fuzzy PID cont rol ;digital signal processor (DSP) ;AC sampling
上传时间: 2013-10-29
上传用户:fxf126@126.com
为提高聚光光伏发电的太阳能利用率,提出了一种环形轨道式光伏发电双轴跟踪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采用DSP控制伺服电机的方法,利用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SVPWM)技术,形成了闭环的位置伺服控制。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速度环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较好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上传时间: 2013-10-10
上传用户:Vici
提出了一种基于TI公司TMS320C6713 DSP和移频法抑制声反馈的有效方法。该方法采用能与之无缝连接的TLV320AIC23 Codec芯片作为语音采集和回放工具,然后基于在Matlab进行仿真达到抑制啸叫相当理想的基础上完成了在DSP上的实时实现。最后,采用主观法和客观法评估了输出语音的质量。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抑制再生混响干扰,明显提高了扩声增益,且显著改善了频响特性和声音清晰度。
上传时间: 2013-10-16
上传用户:chenlong
介绍了基于以太网的加载方法, 包括网络接口控制HPI接口控制,该技术灵活方便,可脱离仿真器实现远程,大容量的程序代码加载,快速完成DSP系统的软件更新
上传时间: 2013-11-20
上传用户:taiyang250072
为了实现快速准确地观测电机转速,在直接转矩控制系统的基础上,采用了基于电机转子磁链的MRAS速度辨识方法对系统进行速度估计,并通过DSP实现无速度传感器的直接转矩控制。利用Matlab对系统进行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的设计方法正确可行。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xjz632
Hyperlynx仿真应用:阻抗匹配.下面以一个电路设计为例,简单介绍一下PCB仿真软件在设计中的使用。下面是一个DSP硬件电路部分元件位置关系(原理图和PCB使用PROTEL99SE设计),其中DRAM作为DSP的扩展Memory(64位宽度,低8bit还经过3245接到FLASH和其它芯片),DRAM时钟频率133M。因为频率较高,设计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DRAM的数据、地址和控制线是否需加串阻。下面,我们以数据线D0仿真为例看是否需要加串阻。模型建立首先需要在元件公司网站下载各器件IBIS模型。然后打开Hyperlynx,新建LineSim File(线路仿真—主要用于PCB前仿真验证)新建好的线路仿真文件里可以看到一些虚线勾出的传输线、芯片脚、始端串阻和上下拉终端匹配电阻等。下面,我们开始导入主芯片DSP的数据线D0脚模型。左键点芯片管脚处的标志,出现未知管脚,然后再按下图的红线所示线路选取芯片IBIS模型中的对应管脚。 3http://bbs.elecfans.com/ 电子技术论坛 http://www.elecfans.com 电子发烧友点OK后退到“ASSIGN Models”界面。选管脚为“Output”类型。这样,一样管脚的配置就完成了。同样将DRAM的数据线对应管脚和3245的对应管脚IBIS模型加上(DSP输出,3245高阻,DRAM输入)。下面我们开始建立传输线模型。左键点DSP芯片脚相连的传输线,增添传输线,然后右键编辑属性。因为我们使用四层板,在表层走线,所以要选用“Microstrip”,然后点“Value”进行属性编辑。这里,我们要编辑一些PCB的属性,布线长度、宽度和层间距等,属性编辑界面如下:再将其它传输线也添加上。这就是没有加阻抗匹配的仿真模型(PCB最远直线间距1.4inch,对线长为1.7inch)。现在模型就建立好了。仿真及分析下面我们就要为各点加示波器探头了,按照下图红线所示路径为各测试点增加探头:为发现更多的信息,我们使用眼图观察。因为时钟是133M,数据单沿采样,数据翻转最高频率为66.7M,对应位宽为7.58ns。所以设置参数如下:之后按照芯片手册制作眼图模板。因为我们最关心的是接收端(DRAM)信号,所以模板也按照DRAM芯片HY57V283220手册的输入需求设计。芯片手册中要求输入高电平VIH高于2.0V,输入低电平VIL低于0.8V。DRAM芯片的一个NOTE里指出,芯片可以承受最高5.6V,最低-2.0V信号(不长于3ns):按下边红线路径配置眼图模板:低8位数据线没有串阻可以满足设计要求,而其他的56位都是一对一,经过仿真没有串阻也能通过。于是数据线不加串阻可以满足设计要求,但有一点需注意,就是写数据时因为存在回冲,DRAM接收高电平在位中间会回冲到2V。因此会导致电平判决裕量较小,抗干扰能力差一些,如果调试过程中发现写RAM会出错,还需要改版加串阻。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debuchangshi
指令集仿真器(ISS)是现代DSP产品调试的有力工具,但ISS的开发会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同时其正确性亦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ISS自动生成技术是解决以上问题的有效途径,论文描述了基于英飞凌公司Tricore的ISS自动生成的设计与实现,并对现有的自动生成技术做了一些优化,使自动产生的ISS具有更好的性能。
上传时间: 2015-01-02
上传用户:DXM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