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1.<b>2</b>

  • 电力电子变换器PWM策略与电流控制技术PDF电子书

     本书中,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电力电子变换装置及其PWM控制策略,具有内容系统全面、范例丰富详尽、原理深入浅出、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等特点。第1~9章主要关注脉宽调制技术;第10~16章主要关注电流控制技术。其中,第1章和第2章讲述两种基本的PWM控制策略;第3章介绍PWM控制中的三相逆变器的过调制问题;第4~6章是对不同PWM控制方法的详细介绍;第7章介绍了PWM控制中的电磁干扰问题;第8章和第9章讲述了多重与多相功率变换器的PWM控制策略;第10~15章分别以同步电机和直流电源为例详细介绍了各种不同的电流控制方法;第16章介绍了多电平变换器的电流控制方法。  译者序  引言  第1章用于两电平三相电压型逆变器的载波脉宽调制1  11引言1  12参考电压va ref、vb ref、vc ref3  13参考电压Pa ref、Pb ref、Pc ref6  14va、vb、vc与Pa、Pb、Pc之间的联系8  15PWM信号的产生8  151反锯齿波8  152传统锯齿形载波11  153三角形载波12  154说明16  

    标签: 电力电子变换器 pwm 电流控制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

  • 树莓派教程的PDF电子书

    树莓派教程的PDF电子书.pdf -  文件:1.为你的树莓派准备一张 SD 卡 .................................................................................................. 31.1 概览 .................................................................................................................................... 31.2 你需要的............................................................................................................................. 31.3 下载一个镜像..................................................................................................................... 41.4 选择一个操作系统............................................................................................................. 41.5 选择一个发行版................................................................................................................. 41.6 制作一张操作系统 SD 卡 – Windows Vista/7 版 ............................................................. 51.6.1 步骤 1....................................................................................................................... 51.6.2 步骤 2....................................................................................................................... 51.6.3 步骤 3....................................................................................................................... 51.6.4 步骤 4....................................................................................................................... 51.6.5 步骤 5....................................................................................................................... 61.7 制作一张操作系统 SD 卡 – Mac 版.................................................................................. 71.7.1 步骤 1....................................................................................................................... 71.7.2 步骤 2................................................................

    标签: 树莓派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kingwide

  • 新概念51单片机C语言教程.入门、提高和开发

    文件较大,存在网盘中,下载文件获取分享链接及提取码。本书从实际工程应用入手,以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为主导,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讲述使用C语言为51单片机编程的方法、51单片机的硬件结构和各种功能应用。本书不同于传统的讲述单片机的书籍,本书中的所有例程均以实际硬件实验板实验现象为根据,由C语言程序来分析单片机工作原理,使读者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从而帮助读者从实际应用中彻底理解和掌握单片机。另外,本书中大部分内容均来自作者科研及教学工作实践,内容涵盖作者多年来项目经验总结的精华,并且贯穿一些学习方法的建议。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许多C语言代码可以直接应用到工程项目中。本书配套附一张光盘,提供近30小时的单片机教学视频。同时,作者还开发了与本书配套的TX-IC单片机实验板,可帮助读者边学边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读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将视频和书互为参考,配合学习,并用单片机实验板进行实践,这样可以更快更好地掌握单片机应用知识和技能。本书适合作为大学电子信息类和机电类各专业本、专科单片机课程教材,或高校大学生创新基地培训教材,也适合51单片机的初学者和使用51单片机从事项目开发的技术人员,还可供从事自动控制、智能仪器仪表、电力电子、机电一体化等专业的技术人员参考。本书内容组织本书内容共分5篇,分别为入门篇、内外部资源操作篇、提高篇、实战篇和拓展篇。第1,2篇与本书配套光盘内容基本对应,内容组织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在知识介绍上,从原理到实践,再从实验现象进一步分析原理,对51单片机的主要功能及硬件结构做了详细介绍。第3篇在前两篇的基础上通过实验进一步扩展讲解了51单片机的其他功能应用,而且还特别将STC单片机与传统51单片机相比扩展了的功能逐一讲解。第4篇是作者教学和实际项目中精选出的具有代表性的真实项目,其知识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是作者开发经验的精华总结。第5篇为拓展部分,详细讲解了使用Protell软件绘制原理图、PCB图、元件库和元件封装的过程:详细介绍了常用的ISD400X系列语音芯片:分别讲解了直流电机、步进电机和舵机的原理及驱动方法;介绍了设计电路常用的元件;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直流稳压电源及开关电源;最后介绍运放的应用知识。

    标签: 51单片机 C语言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 基于FPGA的SPI接口设计.

    第一部分:什么是SPI SPI是一种在FPGA和其他芯片之间传输数据的简单有效的接口方式.SPI是允许一个器件同其他一个或多个器件进行通讯的简单接口。SPI是什么样的?首先让我们来看看两个芯片之间的S P 1接口是如何连接的。在两个芯片时间通讯时,SPl需要4条连线。正如你所看到的,他们是SCK,MISO,MOSI以及SSEL,其中一个芯片叫做主控芯片,另一个叫从芯片。SPI基础http://en.wikipedia.org/wiki/Serial_Peripheral Interface_Bus基本特点:1.同步2.串行3.全双工4·非即插即用5.一主多从更多细节:1,同步时钟有主控芯片产生,每个时钟传输一位数据2,数据在传输前,首先许要进行并转串,才能用一条线传输3,两条数据线,一条输入、一条输出4主从双方有关于SPI传输的先验知识,如比特顺序、数据长度等5,数据传输有主控芯片发起,每次只与一个从芯片通讯

    标签: fpga spi 接口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

  • 采用STM32单片机的红外非接触式体温计设计

     功能:显示学校及课题名称,时间,检测的温度按键1,长按开机,再长按关机。按键2,长按开始检测,开传感器电源,松开,显示值(几秒内的平均),保持不变,关传感器电源。同时按键1和2,进入调时间模式。按键1短按选择位,按键2变数。循环后推出。

    标签: stm32 单片机 体温计

    上传时间: 2022-07-01

    上传用户:

  • 红外控制小车(电机用PWM驱动)

    该程序是用pwm来驱动电机,可以通过红外遥控器控制小车实现前进,后退,左转,右转,加速,减速等功能。实验用开发板为普中HC6800-ES V2.0开发板。红外输入口为P3^2;红外遥控开关的1键为前进键,2键为后退键,4键为后左转键,5键为后右转键,>>|键为减速键,|<<键为加速键,pwm输出口为P2^0,P2^1,P2^2,P2^3,四个I/O口电机驱动芯片采用的是L9110模块,上面搭载了两枚L911sAU1827A芯片。

    标签: 红外控制小车 电机 pwm 驱动

    上传时间: 2022-07-05

    上传用户:

  • 智能称重系统的设计资料

    智能称重系统的设计资料要以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通过称重传感器实现对灌装气体重量的自动检测及控制,但普遍存在称重精度不高、功能不全等问题。本文旨在以高性能STC11F32XE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出高精度数据采集、宽温度工作范围的智能燃气灌装称重系统。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1. 1 整体硬件电路设计燃气灌装称重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信号采集、信号调理、灌装过程控制、数据显示等模块。其中的信号调理模块对传感器的mV 输入信号进行滤波、放大、A/D 转换后送入单片机STC11F32XE 进行处理; 电源电压电路给各模块电路提供数字5 V 和模拟5 V 直流电压; 数码管显示器、键盘、蜂鸣器及指示灯构成人机交互模块; 温度传感器DS18B20 采集环境温度供传感器温度补偿时使用( 见图1) 。1. 2 信号采集及调理电路据设计要求,称重传感器选用铝合金悬臂梁结构的应变片式传感器,其有效的最大输出在20 mV以内,为了拓展其A/D 转换器的满量程有效利用范围,需要对其进行差动放大。同时,为了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二阶低通滤波, IN -和IN + 为传感器输出的差动信号,S3 和S4 是磁珠,对高频干扰信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运算放大器采用精密双运放OP2177,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由R10、R31 和RG1 决定

    标签: 智能称重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7-24

    上传用户:

  • Linux 学习系列:开发环境搭建

    Linux 学习系列:开发环境搭建1.引言  2.虚拟机安装  3.虚拟机下 Ubuntu 系统安装 4.熟悉命令行操作 5.结束语  

    标签: linux

    上传时间: 2022-07-24

    上传用户:shjgzh

  • 在Altium软件中区分内电层是正片还是负片的方法.

    在Altium 软件中区分内电层是正片还是负片的方法通常情况下,大家都知道电路板的表层都是正片,负片特指内电层,然而内电层不一定都是负片,也有用正片的。电路板的内电层使用正片或是负片,是由设计电路板的人决定的,和个人习惯有关。下面就简单的说下,如何识别这个电气层是正片还是负片。方法一、在板层的显示和隐藏界面查看;进入板层颜色管理界面Design → Board Layers & Colors(快捷键L)有上图可以看出,中间上方的Signal Layers 栏所示的都是正片层,Internal Planes 栏所示的都是负片层。这里注意一点,使用负片层时,负片层是不允许用交互式布线命令走线的。方法二、看层叠结构;进入层叠管理,Design → Layer Stack Manager上图中右上角标注1 和2 的地方,1 处表示添加负片层,2 处表示添加正片层,执行此命令后,会在图中的层叠处看到添加后的效果。本例中,使用了4 个正片层和两个负片层;拿其中一种来说明问题,图二中的3 标号处为负片层,双击层名称,弹出对话框,参数如下图所示;Net name 项是不允许修改的,这是负片层参数的特征。

    标签: altium

    上传时间: 2022-07-27

    上传用户:shjgzh

  • 燃气灌装称重系统的设计资料

    介绍了基于 STC11F32XE 和 A / D 转换器 ADS1230 的燃气灌装称重系统,并提出了其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设计流程。该系统具有对传感器进行温度误差补偿、自动校准等功能。通过试验证明,该系统具有测量精度高、稳定可靠等优点。近年来,国内燃气灌装设备已部分实现智能化,主要以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通过称重传感器实现对灌装气体重量的自动检测及控制,但普遍存在称重精度不高、功能不全等问题。本文旨在以高性能STC11F32XE 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设计出高精度数据采集、宽温度工作范围的智能燃气灌装称重系统。1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1. 1 整体硬件电路设计燃气灌装称重控制系统主要包括: 信号采集、信号调理、灌装过程控制、数据显示等模块。其中的信号调理模块对传感器的mV 输入信号进行滤波、放大、A/D 转换后送入单片机STC11F32XE 进行处理; 电源电压电路给各模块电路提供数字5 V 和模拟5 V 直流电压; 数码管显示器、键盘、蜂鸣器及指示灯构成人机交互模块; 温度传感器DS18B20 采集环境温度供传感器温度补偿时使用( 见图1) 。1. 2 信号采集及调理电路据设计要求,称重传感器选用铝合金悬臂梁结构的应变片式传感器,其有效的最大输出在20 mV以内,为了拓展其A/D 转换器的满量程有效利用范围,需要对其进行差动放大。同时,为了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对传感器输出信号进行二阶低通滤波, IN -和IN + 为传感器输出的差动信号,S3 和S4 是磁珠,对高频干扰信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运算放大器采用精密双运放OP2177,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由R10、R31 和RG1 决定。调理电路如图2 所示。

    标签: 燃气灌装称重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7-29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