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所得到的路面的裂缝图像中,由于裂缝和背景的对比度低,裂缝很难被直接测出来。我们常见的线性裂缝有横向裂缝和纵向裂缝,在对裂缝进行识别前,我们要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预处理的过程包括对图像进行灰度化处理。对图像进行直方图均衡化处理是图像变得平滑。使用中值滤波的方法对图像进行去除噪声干扰的处理。通过伽马变换的方法来增强裂缝图像的对比度。然后将预处理完的裂缝图像对应的灰度图像转化为二值图像,并且对所得的二值图像进行滤波,滤除其中对于裂缝识别有干扰的噪声。最后对裂缝进行识别,识别成功后可以将裂缝标记出来。本系统在matlab中使用GUI图形用户界面实现了预期的功能,并且能很好的将裂缝识别出来。
上传时间: 2022-06-18
上传用户:
在无线电测量中",经常碰到的问题是对网络的阻抗和传输特性的测量。这里所说的传输特性,主要是指:增益和衰减、幅频特性、相位特性和时延特性。最初,这些网络参数的测量采用的是点频测量的方法,即在固定频率点上逐点进行测量,测量较为简单,因此对测量设备的性能要求不是很高。随着系统及元器件逐步向宽频带方向发展,常常需要在所要求的宽频带内多个频率点上进行测量才能了解被测器件的宽频带特性。早期的测量设备不仅只能做点频测量,而且每个频率点测量所消耗的时间也比较长,这样在测量宽频带器件时就显得非常繁琐,工作效率低,并且常常会因为测量频率点选取的疏密不同而影响测量结果,特别是对于某些特性曲线的锐变部分以及个别失常点,很可能会由于测量频率点选取不到而使得测量结果不能反映真实结果。基于上述原因,扫频测量技术得以出现并飞速发展。在扫频测量中,用扫频信号--个频率随时间按一定规律,在一定频率范围内扫动的信号代替以往使用的固定频率信号,可以对被测网络进行快速、定性或定量的动态测量,给出被测网络的阻抗特性和传输特性的实时测量结果。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学的发展,微处理器在扫频测量装置中逐渐被采用,使扫频测量可以达到更高的则量精确度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XuVshu
本设计首先给出了基于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的总体方案描述了温度传感器DS18B20和湿度传感器HS1101的工作原理其次进行了硬件电路的设计包括温度测量电路湿度测量电路键盘与显示电路以及报警电路然后在硬件部分的基础上又进行了软件部分的设计包括主程序流程图按键扫描子程序流程图和温湿度程序流程图最后运用C语言对各个部分进行了编程通过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性能好操作方便等优点并且实现了对温湿度的测量显示调节和报警功能关键词 单片机 温度传感器 湿度传感器温湿度是衡量温室大棚的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栽培作物的的生长和产量为了能给作物提供一个合适的生长环境首要问题是加强温室内的温湿度的检测传统的方法是用与湿度表毛发湿度表双金属式测量计和湿度试纸等测试器材通过人工进行检测对不符合温度和湿度要求的库房进行通风去湿和降温等工作这种人工测试方法费时费力效率低且测试的温度及湿度误差大随机性大因此我们需要一种造价低廉使用方便且测量准确的温湿度测量仪本设计即是针对这一问题设计出了能够实现温湿度自动检测显示上下限报警等多功能的温湿度监测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
本文论述的蓝牙射频自动测试系统,以Visa构架的远程控制技术为理论基础,依据蓝牙国际标准和国家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发布的蓝牙技术测试标准,基于Visual Basic环境,集成测试T控机、频谱分析仪Agilent E4440、蓝牙综测仪Agilent 4010、射频切换单元等测试仪器,实现蓝牙终端型号核准射频性能的自动化测试。本测试系统由用户在工控机上操作自动化测试软件进行测试,包含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测试结果显示和自动生成测试报告等功能。1本文从理论入手,首先介绍了测试技术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方向,然后介绍了自动测试系统的设计原则和总体结构,接下来着重论述了蓝牙射频自动测试系统的硬件选择和软件开发。软件开发部分主要分为以下几项工作:1,上层操作界面的编写:2.底层仪表驱动函数的编写;3.测试用例的编写:4.后台数据库的编写。软件设计过程中充分利用虑拟仪器技术和平台化模块化设计方案保证系统的扩展性,移柏性和重用性。最后,本文给出了实际测试过程中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本蓝牙射频自动测试系统具有极强的稳定度和准确性,并且极大的提高了测试效率,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和时间资源,符合现代化测试的需求。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无线测温Modbus通讯说明概述保定市蛇高电气有限公司(蛇高电气)生产的YGWT-2008无线测温系统,其汇聚终端提供了Modbus接口,按口说明如下:1,汇聚终端提供两路独立的RS-485接口,第二路提供Modbus接口2.汇聚终端采用标准Modbus通讯协议(读写部分数据)3,数据格式为:8位数据位,无奇偶校验,1位停止位4,波特率的设置:可设置,默认96005.汇聚终端作为从设备,根据主设备的召唤做出回应6,采用RTU传输模式,定点传送,含1位小数,系数0.117,负数采用补码表示,例如-16.0传输码为FF6C—.ii模型1,通讯方式采用主从模式,主设备石唤数据,从设备(汇聚终端)相应召唤,回传数据。2,信息帧结构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
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过程中,流量测量必不可少,由于超声波流量计可以将超声换能器火装在管道外面进行非接触测量,无需中断管道,设计和安装方便,并且满足大部分工业生产的精度要求,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应用.本设计采用了多脉冲时差法测量技术,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性,改善了测量效果。系统的硬件部分以MSP430F155为控制核心,选用了高精度时间数字转换器TDC-GPI和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spl.S11032等芯片.充分发挥了ispL.S1032的在系统可编程性,设计了超声波退耦合脉冲定时器、抗干扰滤波器、数字单稳态触发器等电路,实现了多脉冲的时间差测量,进一步提高了硬件抗干扰性,并且完成了系统时钟同步和电平转换的任务。通过芯片内部的门电路传播时延实现系统传播时间的测量,可以达到较高的测量精度,与传统的通过高速数字计数器测时的方式相比,有很大的优势,可以在较低的频率下完成电路的设计,避免了高频电路设计中所带来的更繁杂的电磁兼容等方面的问题。软件设计是基于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Small RTOS 430的实现.Small RTOS 430是由IC/OS-I和Small RTOS 51经过改写和移植而来,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操作系统本身的代码量和所需的内存空间,整个软件系统以任务为单位,任务的实现相互独立,简化了软件的开发过程,缩短了开发周期,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本文设计的时差法超声波流量计,采用了TDC-GPI测量传播时间差,保证了较高的测量精度;使用ispLS1032完成了多脉冲情况下时间差的确定和超声波退耦合脉冲定时器、抗干扰滤波器等硬件抗干扰电路,改善了超声波流量计的测量效果.
标签: 超声波流量计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本文首先对黑体辐射理论和双波段比值测温理论进行研究,探讨在近红外区域对高温炉窑进行比值测温的可行性;针对工业高温炉窑辐射的峰值位置在中红外区域,近红外区域的辐射仍然比较低,且普通CCD在近红外区域响应很低的状况,综合考虑后选择近红外增强型CCD作为探测器;根据所选CCD本文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双波段测温系统的硬件框架,由Sony公司的近红外增强型黑白CCDICX255AL,10位输出模数转换器AD9991、带有USB接口的可编程增强型8051处理器芯片Cy7c68013和EEPROM存储器等完成功能,并提出双波段测温摄像机的分束和滤光系统的设计方案;由于光学分束镜和滤光片都需要定制镀膜,本文首先设计的硬件系统是单波段系统,本系统的硬件电路有两块线路板:以ICX255ALCCD和AD9991为核心的图像采集板和带USB接口的8051处理器芯片Cy7c68013为核心的控制板,这两块PCB均为2层电路板;还开发了相应的固件程序、设备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对所设计的各个功能模块分别进行了测试和调试,计算机能通过USB口读取图像并在屏幕上显示,获得了良好的效果;由于本文设计的硬件系统实际上是单波段的,为了验证双波段测温的效果,本文采用ASD FieldSpec HandHeld型光谱仪测量模拟黑体辐射源(工业炉密的炉膛也是个近似黑体辐射源)的辐射,用测得的光谱数据模拟计算,获得了良好的测温效果。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
光电跟踪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3-1 所示,从独立功能单体上分主要由激光测距仪、电视跟踪仪、红外跟踪仪组成;从功能模块分主要有传感器模块、转台及测角和信息处理单元组成。其中电视摄像仪、红外热像仪和激光测距主机为传感器模块,激光信息处理机、图像跟踪处理器、伺服控制和信息管理机为信息处理单元。图2-1 光电跟踪系统组成框图光电跟踪系统信息处理采用融合技术。在光电跟踪系统中,信息管理机、电视/红外图像跟踪处理器、激光信息处理机和伺服控制为信息处理单元。信息管理机既负责光电跟踪系统和火控台之间信息的交换,又负责光电跟踪系统内部各信息处理单元之间的信息融合和数据交流;图像跟踪处理器进行电视/红外跟踪仪的图像跟踪信息处理;激光信息处理机是激光测距仪的指控中心和数据处理中心;伺服控制系统实现伺服机动系统的调度。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canderile
高性能低成本的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在自动测量、设备检测、安全监控等工业测控领域需求巨大。相比于CMOS图像传感器,CCD图像传感器在灵敏度、分辨率、噪声控制以及技术成熟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发达国家对于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高性能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的开发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验和成功先例,而在我国,相关的技术开发还比较薄弱。因此,通过对基于CCD图像传感器的高性能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进行研究和开发,迅速掌握核心技术,积累必要的技术储备和经验,对满足我国在相关领域的需求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CCD图像传感器的发展历程、结构及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并与CMOS图像传感器进行了比较。详细分析了SONY公司的大面阵CCD图像传感器,并以此器件为核心完成了图像采集和处理系统的设计。选用CYPRESS公司的LC4256V型CPLD(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芯片和TI公司的MSP430F149型MCU(Micro Controller Unit)芯片共同构成系统的核心处理平台。以CPLD为设计载体,使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实现了驱动时序设计,完成了对CCD图像传感器的控制。对CYPRESS公司的CY7C68013型USB器件进行了固件程序、驱动程序和应用程序开发,实现了高速数据传输。硬件上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并充分考虑了抗干扰措施。实际测试表明,上述系统工作稳定,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kingwide
激光雷达是激光技术和雷达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工作原理与传统雷达基本相同,都是通过雷达发射信号,由接收系统收集从目标返回的信号,并对其进行观察和处理来发现目标、测量目标的坐标和运动参数等1-7].由于激光雷达发射的激光频率较微波高几个数量级,故频率的量变使得激光雷达技术产生了质的变革.因此,激光雷达在精度、分辨率、抗干扰性和某些特定参数测量能力方面都是普通雷达所无法比拟的.雷达系统的核心部分是三维成像激光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其处理的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因此,对信号处理系统的设计要求很高,由于FPGA运算速度快、实时性好,在数字信号处理方面有明显的优势,故设计一种基于FPGA和MCU的三维成像激光雷达信号处理系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成像激光雷达原理与系统方案设计激光雷达系统由雷达发射系统、接收系统、控制系统和信号处理系统等部分构成,其原理框图见图1.发射系统与接收系统用于发射一定的激光波束并接收目标的反射光信号,同时将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包括激光器、光电探测器、发射光学系统和接收光学系统几部分;信号处理系统是将光电探测器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并从信号中提取有用信息,然后将这种信息转化为所需要的信号形式,包括前置放大、信号处理和数据采集等部分;处理与显示系统是整个成像系统的终端部分,其功能是将采集到的数据形成图像并显示.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