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三根杆子A,B,C。A杆上有若干碟子 2.每次移动一块碟子,小的只能叠在大的上面 3.把所有碟子从A杆全部移到C杆上 经过研究发现,汉诺塔的破解很简单,就是按照移动规则向一个方向移动金片: 如3阶汉诺塔的移动:A→C,A→B,C→B,A→C,B→A,B→C,A→C 此外,汉诺塔问题也是程序设计中的经典递归问题
上传时间: 2016-07-25
上传用户:gxrui1991
数据库要求:Access 2000 系统要求:Windows操作系统; 运行“安装程序”文件夹中的setup.exe文件,安装“往来账务管理管理系统”。 成功安装后,从“开始”-“程序”菜单中运行“往来账务管理系统”。 系统默认的用户名称:aa;密码:aa。 注意:安装成功后,请不要随意的移动“往来账务管理系统”文件夹中的数据库文件。否则系统不能够正常运行。
上传时间: 2016-07-27
上传用户:love1314
该算法连续系统的积分分离式PID算法,用MATlab开发,能够管直接运行,当控制量与设定值偏差较大时,取消积分作用,以免积分作用过大引起系统的稳定性降低。
上传时间: 2014-01-07
上传用户:ynzfm
测温控制系统(C程序),使用51单片机实现测温控制的系统,用c语言编制而成。
上传时间: 2016-10-25
上传用户:ruan2570406
使用配置: a) 如果将系统安装在网站的根路径下,直接拷贝即可使用; b) 如果将系统安装在一个虚拟路径下,请将bin、CuteSoft_Client、Templates、Uploads文件夹及移动到根路径下。 c) 如果WEB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不在一台服务器上,请将Web.Config中的
上传时间: 2016-11-07
上传用户:磊子226
学生综合评估管理系统多角色登陆控制,系统三层架构
上传时间: 2014-06-14
上传用户:lunshaomo
本文首先介绍 AGV 的结构组成及其系统组成,并对 AGV 控制系统中最主要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阐述了导航小车的导引方法,并确定以激光导引作为研究对象;其次对单台 AGV 路径规划优化技术进行研究,在建立电子地图的基础 之上,对 Dijkstra 算法进行改进和优化,通过缩小搜索范围提高搜索效率,通过加入评价指标使得优化后的算法搜索到的路径更适合实际运行,从而实现单 AGV 路径规划;然后针对多台 AGVs 的无碰撞路径规划问题,采用与时间窗原 理相结合的预先规划算法,并提出弹性时间窗的概念对于路径连续且时间连续的情况可直接进行路径规划,对于路径连续但时间不连续的情况,通过提供弹性时间窗方式以获取更多可以被搜索的时间段;由于弹性时间窗的引入会使得在路径规划中在某些节点产生时间冲突,本文采用两种策略来解决:1)重新搜索路径,避开时间窗冲突的节点;2)通过速度调节平移时间窗,从而实现了基于先验决策的 AGV 无碰撞路径规划。将改进的 Dijkstra 算法和时间窗相结合,按照优先级顺序规划各个 AGV 的路径,通过检测后续规划路径是否与已存在的规划路径发生空间和时间冲突,并调用优化算法和规避策略进行最优路径的选择,从而实现 AGV 的无碰撞路径规划;最后开发了 AGV 系统地面控制仿真系统平台,对单台和多台 AGV 路径规划优化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路径规划算法和冲突解决策略是可行的,为实际应用打下了一定基础。
标签: 多自动导引小车系统(AGVS)路径规划研究 智能算法
上传时间: 2016-04-01
上传用户:五块钱的油条
用android客服端+eps8266+单片机+路由器做了一个远程控制的系统,因为自己是在实验室里,所以把实验室的门,灯做成了远程控制的。 控制距离有多远------只能说很远很远,只要你手机能上网的地方,不对应该是只要能打电话的地方,不对应该是只要是移动网(我用的是移动的卡)覆盖的地方
标签: android 8266 eps 单片机 路由器 远程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16-05-07
上传用户:yangfengwu45
/*================================================================= 4扫16*16下入上出C语言程序, 低位起笔,数据反相。 预定义 **************************************************************/ #include #include //可使用其中定义的宏来访问绝对地址? bit ture=1; // 使能正反相位选择 bit false=0; // 使能反相 sbit SCK=P3^6; // EQU 0B6H ; 移位 sbit RCK=P3^5; //EQU 0B5H ; 并行锁存 //sbit P1_3=P1^3; //外RAM扩展读写控制,不能重复申明 sbit EN1=P1^7; //BIT sbit FB=0xD8; // FB作为标志 sfr BUS_SPEED=0xA1; //访问片外RAM速度设置寄存器 sfr P4SW=0xBB; //P4SW寄存器设置P4.4,P4.5,P4.6的功能 sfr P4=0xC0; // P4 EQU 0C0H sbit NC=P4^4; sbit CS=P4^6; //片选 sfr WDT_CONTR=0xC1; // 0C1H ;看门狗寄存器 sfr AUXR=0x8E; // EQU 08EH ;附件功能控制寄存器 sfr16 DPTR=0x82; sfr CLK_DIV=0x97 ; //时钟分频寄存器 const unsigned int code All_zk =256 ; // 0E11H ;原数据总字节 const unsigned int code am_zk =128 ; // 0E13H ;单幕数据量 const unsigned char code asp = 255; // asp数据相位字,如果是正相字,那么asp=0 bit basp=1; // asp数据相位字标记,如果是正相字,那么basp=0 const unsigned char code font[]= // 晶科电子LED数码(反相字) {0xBD,0x81,0xEF,0xFF,0xBD,0x81,0xF7,0xFF,0xEF,0xEB,0x80,0x9F,0xEF,0x8F,0xEF,0xEF,0x7F,0x7B,0x7B,0x7F,0xBF,0xEF,0xEF,0xFF,0x7F,0x00,0xFF,0xFF,0xFF,0x80,0xFE,0xFF, 0x81,0xBD,0x0F,0x0F,0x81,0xBD,0xF0,0xF0,0xEF,0xED,0xE7,0xE1,0xEF,0xE1,0xEE,0xEE,0x7F,0x7B,0x7B,0x7F,0xBF,0xEF,0xEF,0xFF,0x7F,0x7F,0x7F,0x03,0xFF,0xFF,0xFF,0xF0, 0xBD,0x81,0xEF,0xEF,0xBD,0x81,0xF7,0xF7,0xEF,0x2E,0xC7,0xEF,0xEF,0xEE,0xED,0xED,0xFF,0x03,0x03,0x7F,0x80,0xE0,0xE0,0xFF,0x5F,0x7F,0x7F,0xFF,0xFF,0xFF,0xFF,0xFB, 0xFF,0xBD,0xFF,0x0F,0xFF,0xBD,0xFF,0xF0,0xEF,0xEF,0xAB,0xEF,0xEF,0xEF,0xED,0xED,0xFF,0x7B,0x7B,0x03,0xFF,0xEF,0xEF,0xE0,0xBF,0x7F,0x7F,0xFF,0xFF,0xFF,0xDF,0xFD, 0xBD,0xFD,0xFD,0xFF,0xBD,0xED,0xBD,0xFF,0xDD,0xBD,0xDD,0xFF,0xFF,0xFF,0xFF,0xFF,0xCF,0xEF,0x00,0xEF,0xEB,0xEB,0x81,0xFB,0xC3,0xDA,0xF7,0xFF,0xDF,0xDF,0xEE,0xFF, 0x80,0xFD,0xFD,0xFF,0xC0,0xED,0xED,0xFF,0xE0,0xBD,0xBD,0xFF,0xFF,0xFF,0xFF,0xFF,0xB3,0x00,0xC7,0x6D,0x8D,0xEB,0xDD,0xF3,0xDB,0xDB,0xFB,0x40,0xDF,0xDF,0xEE,0xE0, 0xFF,0xFD,0xFD,0xFF,0xFF,0xFD,0xED,0xFF,0xFF,0xBD,0xBD,0xFF,0xFF,0xFF,0xFF,0xFF,0xFC,0xB7,0x2B,0xAB,0xDE,0xF7,0xDD,0xFB,0xFB,0x5B,0xC3,0xF7,0xEB,0xD0,0xEE,0xEF, 0xFF,0xFD,0xFD,0xF8,0xFF,0xBD,0xE1,0xC0,0xFF,0xBD,0xBD,0xE0,0xFF,0xFF,0xFF,0xFF,0xFF,0xD3,0xED,0xC7,0xFF,0xF7,0xDC,0xFB,0xFF,0xDB,0xD9,0xF7,0xF7,0xDF,0xC0,0xEE}; const unsigned char data xzL_data =0x08; //0603H;一幕一行字节数 const unsigned int data aL_data =0x20; //单幕单号线(单组线)数据量 const unsigned char data mov =0x03A ; //移动速度 const unsigned int data t_T =0x040A ; //0E0AH ; 05FAH; ;停留时间 const unsigned char data mu_num=0x02 ; //0602H ;幕数 unsigned int m; //m幕长变量<=am_zk unsigned char data_z; //数据寄存器 unsigned int xd; //数据指针寄存器 /*********************************************************************** 数据转移子函数 ===============================================================*/ char MOVD() { unsigned char f,nm; //nm幕数控制 unsigned char code *dptr; unsigned char xdata *xdptr = 0; f = asp ; for (m=0; m
上传时间: 2017-05-04
上传用户:sbfd010
针对现有方法的不足,本文从太阳能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出发,针对光伏阵列本身具有非线性、时变性和无法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的特征,以及传统模糊控制与PID控制难以满足精度高、鲁棒性好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PID控制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控制策略,并采用升压斩波电路(Boost电路)实现MPPT功能本文首先介绍了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分析了光伏阵列的工作特性,接着分析了Boost电路在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实现,最后概述了太阳能最大功率点跟踪的模糊控制策略中几种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利用Matlab/simulink进行仿真,分别搭建了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以及模糊PID控制器的模型,将这几种控制器应用于光伏发电系统。仿真结果表明,模糊PID控制方法不仅能快速响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有效消除传统模糊控制下最大功率点处的振荡现象,而且弥补了在PID控制下系统调节过渡时间较长的缺点,使光伏系统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提高了光伏系统的效率。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