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谐波失真

谐波是指正常电流波形的一种失真,一般是由非线性负载发射的。谐波失真(HD)指的是目标谐波(二阶、三阶)等的均方根(RMS)值与信号电平均方根值的比值[1]。谐波失真是由于系统不是完全线性造成的。在音频应用中,通常表示为一个百分比,在通信应用中,则通常表示为dB。其测量方式是,将一个频谱纯净的正弦波应用于一个放大器,并用一个频谱分析仪观察放大器的输出。
  • 基于TMS320C5402芯片DSK平台的谐波测量与分析

    ·基于TMS320C5402芯片DSK平台的谐波测量与分析

    标签: C5402 320C 5402 TMS

    上传时间: 2013-06-17

    上传用户:gundamwzc

  • 交流电机低谐波绕组及程序设计

    ·交流电机低谐波绕组及程序设计

    标签: 交流电机 低谐波 绕组 程序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6-10

    上传用户:chitu38

  • 电子设计大赛:波形合成与分解(包含所有电路图讲解、程序代码)(853594759)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课题:波形的合成与分解) 1 任务 设计制作一个具有产生多个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并将这些信号再合成为近似方波和三角波功能的电路。系统示意图如图1所示: 2要求 2.1 方波振荡器的信号经分频与滤波处理,同时产生频率为1kHz和3kHz与5kHz的正弦波信号,这三种信号应具有确定的相位关系;产生的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幅度峰峰值分别为6V与2V和1.2V; 2.2制作一个由移相器和加法器构成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和3kHz正弦波信号,作为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一个近似方波,波形幅度为5V,合成波形的形状如图2所示。 图2 利用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的近似方波 2.3 再用5kHz的正弦信号作为5次谐波,参与信号合成,使合成的波形更接近于方波,波形幅度为5V; 2.4根据三角波谐波的组成关系,设计一个新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3kHz、5kHz各个正弦信号,合成一个近似的三角波形,波形幅度为5V; 2.5合成波形的幅度与直流电平能数字设置和数控步进可调,步进值为0.5V和0.05V; 2.6设计制作一个能对各个正弦信号的幅度进行测量和数字显示的电路,测量误差不大于5%; 2要求 2.1 方波振荡器的信号经分频与滤波处理,同时产生频率为1kHz和3kHz与5kHz的正弦波信号,这三种信号应具有确定的相位关系;产生的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幅度峰峰值分别为6V与2V和1.2V; 2.2制作一个由移相器和加法器构成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和3kHz正弦波信号,作为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一个近似方波,波形幅度为5V,合成波形的形状如图2所示。 图2 利用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的近似方波 2.3 再用5kHz的正弦信号作为5次谐波,参与信号合成,使合成的波形更接近于方波,波形幅度为5V; 2.4根据三角波谐波的组成关系,设计一个新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3kHz、5kHz各个正弦信号,合成一个近似的三角波形,波形幅度为5V; 2.5合成波形的幅度与直流电平能数字设置和数控步进可调,步进值为0.5V和0.05V; 2.6设计制作一个能对各个正弦信号的幅度进行测量和数字显示的电路,测量误差不大于5%; 2要求 2.1 方波振荡器的信号经分频与滤波处理,同时产生频率为1kHz和3kHz与5kHz的正弦波信号,这三种信号应具有确定的相位关系;产生的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幅度峰峰值分别为6V与2V和1.2V; 2.2制作一个由移相器和加法器构成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和3kHz正弦波信号,作为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一个近似方波,波形幅度为5V,合成波形的形状如图2所示。 图2 利用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的近似方波 2.3 再用5kHz的正弦信号作为5次谐波,参与信号合成,使合成的波形更接近于方波,波形幅度为5V; 2.4根据三角波谐波的组成关系,设计一个新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3kHz、5kHz各个正弦信号,合成一个近似的三角波形,波形幅度为5V; 2.5合成波形的幅度与直流电平能数字设置和数控步进可调,步进值为0.5V和0.05V; 2.6设计制作一个能对各个正弦信号的幅度进行测量和数字显示的电路,测量误差不大于5%; 2要求 2.1 方波振荡器的信号经分频与滤波处理,同时产生频率为1kHz和3kHz与5kHz的正弦波信号,这三种信号应具有确定的相位关系;产生的信号波形无明显失真;幅度峰峰值分别为6V与2V和1.2V; 2.2制作一个由移相器和加法器构成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和3kHz正弦波信号,作为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一个近似方波,波形幅度为5V,合成波形的形状如图2所示。 图2 利用基波和3次谐波合成的近似方波 2.3 再用5kHz的正弦信号作为5次谐波,参与信号合成,使合成的波形更接近于方波,波形幅度为5V; 2.4根据三角波谐波的组成关系,设计一个新的信号合成电路,将产生的1kHz、3kHz、5kHz各个正弦信号,合成一个近似的三角波形,波形幅度为5V; 2.5合成波形的幅度与直流电平能数字设置和数控步进可调,步进值为0.5V和0.05V; 2.6设计制作一个能对各个正弦信号的幅度进行测量和数字显示的电路,测量误差不大于5%; 一起学习交流 QQ:853594759

    标签: 853594759 电子设计大赛 波形合成 分解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chongchong1234

  • LC4256V-10T100I 汽车类双路 FET 输入低失真运算放大器

    汽车类双路 FET 输入低失真运算放大器

    标签: 4256 100 FET LC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fandeshun

  • MT-012 ADC需要考虑的交调失真因素

    交调失真(IMD)是用于衡量放大器、增益模块、混频器和其他射频元件线性度的一项常用 指标。二阶和三阶交调截点(IP2和IP3)是这些规格参数的品质因素,以其为基础可以计算 不同信号幅度下的失真积。虽然射频工程师们非常熟悉这些规格参数,但当将其用于ADC 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困惑。本教程首先在ADC的框架下对交调失真进行定义,然后指出将 IP2和IP3的定义应用于ADC时必须采取的一些预防措施。

    标签: 012 ADC MT 交调失真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Pzj

  • 数字预失真系统反馈通道增益平坦度的补偿

    针对数字预失真系统对反馈链路平坦度的要求,提出一种在不断开模拟链路的前提下,采用单音测量WCDMA&LTE混模基站射频拉远单元反馈链路的增益平坦度,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分别拟合射频、本振和中频的增益的方法。采用MATLAB工具产生滤波器系数,在基本不增加复杂度的基础上,通过DPD软件离线补偿中频的增益不平坦度。实际应用取得良好的补偿效果。

    标签: 数字预失真 反馈 增益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haohaoxuexi

  • 数字预失真(DPD)算法研发工具和验证方案

    在无线通信系统全面进入3G并开始迈向 4G的过程中,使用数字预失真技术(Digital Pre-distortion,以下简称DPD)对发射机的功放进行线性化是一门关键技术。功率放大器是通信系统中影响系统性能和覆盖范围的关键部件,非线性是功放的固有特性。非线性会引起频谱增长(spectral re-growth),从而造成邻道干扰,使带外杂散达不到协议标准规定的要求。非线性也会造成带内失真,带来系统误码率增大的问题。

    标签: DPD 数字预失真 算法 验证方案

    上传时间: 2013-10-19

    上传用户:yy_cn

  • 宽带射频功率放大器的数字预失真技术研究

    本课题主要研究对象为数字预失真技术中的功放模型的建立及数字预失真算法的研究。功放的数学模型主要分为无记忆模型和记忆模型,分析了不同模型的参数估计的方法。针对以往常见的模型反转数字预失真算法,课题分析并使用了新颖的间接学习(indirect learning)数字预失真算法,从而有效避免了无法对功放模型进行求逆的缺陷,并在此架构下仿真了不同功放模型的参数估计对于数字预失真效果的影响。针对WCDMA移动通信基站系统中使用的宽带功率放大器,使用ADS和MATLAB软件联合仿真的形式来评估整个DPD系统的性能并使用实际功放进行了测试。

    标签: 宽带 射频功率放大器 数字预失真 技术研究

    上传时间: 2013-10-12

    上传用户:问题问题

  • 自适应预失真前馈功率放大系统分析

    在本课题中,兼顾了效率及线性度,采用自适应预失真前馈复合线性化系统来改善高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由于加入自适应控制模块,射频电路不受温度、时漂、输入功率等的影响,可始终处于较佳工作状态,这使得整个放大系统更为实用,也更具有拓展价值。

    标签: 预失真 前馈 功率 放大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xauthu

  • ADC需要考虑的交调失真因素

      交调失真(IMD)是用于衡量放大器、增益模块、混频器和其他射频元件线性度的一项常用指标。二阶和三阶交调截点(IP2和IP3)是这些规格参数的品质因素,以其为基础可以计算不同信号幅度下的失真积。虽然射频工程师们非常熟悉这些规格参数,但当将其用于ADC时往往会产生一些困惑。本教程首先在ADC的框架下对交调失真进行定义,然后指出将IP2和IP3的定义应用于ADC时必须采取的一些预防措施。

    标签: ADC 交调失真

    上传时间: 2014-01-07

    上传用户:归海惜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