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uetooth Qualification Program Reference Document(PRD)是Bluetooth Qualification Program的主要参考文件,定义了其要求、功能和策略。蓝牙网站上提供PRD。通过蓝牙认证过程证明了一种措施因为产品没有经过测试本蓝牙规范的每一个方面,都不能保证合格顺从。通过蓝牙认证过程只满足一个条件许可证授予的条件。成员的最终责任是确保合格产品符合此蓝牙规范,并与其他产品互操作。
标签: 蓝牙协议栈
上传时间: 2021-11-16
上传用户:ttalli
有机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研究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的结构、性质和反应的学科。[1]结构的研究包括通过光谱、化学计算和计算机模拟等手段研究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特征。性质研究包括化合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以及化学反应性的预测。有机反应的研究包括各种有机化学反应机理;天然产物、药物和聚合物的化学合成策略等等。有机化学研究的化学物质范围不仅包括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也包含掺杂其他元素的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1][2][3] 特别是氧族(氮、氧、硫、磷)和卤族元素修饰的化合物。碳-金属成键的金属有机化合物也属于有机化学的研究范畴。一些过渡金属元素和稀土元素构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受到化学家的广泛关注和研究。有机化合物构成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基础,并且构成了大多数已知的化学物质。碳的成键模式有四种——形式上的单键、双键和三键,加上离域电子的结构——这使得有机化合物的种类结构多样,应用范围广大。它们构成包括药品在内的许多商业产品的基础或组成部分,石化产品和农用化学品,以及由它们制成的产品,包括润滑剂、溶剂、塑料、燃料和炸药。有机化学的研究与有机金属化学和生物化学相关,也与药物化学、高分子化学和材料科学相关。[1]
上传时间: 2021-11-30
上传用户:
目录前言4简介6 1 范围72 规范性引用文件73 术语和定义74 试验要求104.1 所需特性104.1.1 基本运动104.1.2 虚假运动104.1.3 信号容差114.1.4 振幅公差114.1.5 频率公差114.1.6 扫描124.2 控制策略124.2.1 单点/多点控制124.2.2 多参考控制134.3 安装135 严重程度135.1 频率范围145.1.1 低频f Hz 1415.1.2 高频f Hz 142
上传时间: 2021-12-11
上传用户:XuVshu
提出一种永磁同步电机新的宽范围弱磁控制策略,根据电机在不同转速段运行时的转矩特性,考虑逆变器的输出电压能力及电机的电流约束条件,以输出最大转矩为目标,分析得出全速范围内的电流矢量控制算法。该方法将全速段分为四个运行区间,可实现恒转矩运行与弱磁控制的快速平滑过渡,使系统在额定转速以下具有恒转矩输出,在高速运行时实现恒功率特性。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有效拓宽电机的转速运行范围,具有较快的动态响应性能。
标签: 永磁同步电机
上传时间: 2021-12-12
上传用户:
很不错的一本介绍电机控制的原理书籍,同时书中详细描述的电机控制策略的搭建过程,很值得学习。
上传时间: 2021-12-26
上传用户:
1.STM32 电机控制SDK 概述STM32 电机控制SDK 包含以下项目:• STM32 电机控制固件• STM32 电机控制WB• STM32 电机控制分析仪• 现有文档• STM32 电机控制固件的参考文档此软件包作为将上述所有项目安装在用户计算机中的可执行软件提供。STM32 电机控制 SDK 取决于STM32Cube 和STM32CubeMx。因此,必须在SDK 之前安装STM32CubeMx 版本4.24.0 或更高版本。有关STM32CubeMx 的更多信息,2.电机控制固件PMSM FOC 软件库提供了用于驱动永磁同步电机(PMSM)的高性能、完善的磁场定向控制(FOC)策略实现。借助这种方法可实现电磁转矩( Te )调节,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控制两个电流 iqs 和 ids 来实现弱磁控制功能,这两个电流值由定子的电流经数学变换得来。这种控制方式使PMSM 类似于直流电机控制那样简单,即两个控制电流量分别相当于直流电机的电枢电流和励磁电流。因此,可以这样说,FOC 包含与转子磁通同相位和正交相位的定子电流控制与定向。这也就意味着,要有一种有效的测量定子电流和转子位置的方法。FOC 算法的结构如图 5. 基本FOC 算法结构,转矩控制中所示。3.应用编程接口4电机控制项目的剖析
上传时间: 2021-12-28
上传用户:jason_vip1
1. 引言2. 概述3.3.1 100Mbps 以上的边缘速率3.3.2 99.999% 高可靠性和≤ 1ms 的超低时延3.3.3 1 个连接/ 平方米3.3.4 其他3.3.5 小结4.1.1 高频组网传播损耗与穿透损耗大,室外覆盖室内难4.1.2 无源分布式天线系统演进难、综合损耗大、互调干扰大3.1 5G 三大业务类型3.2 室内5G 业务及特征3.3 室内5G 业务对网络的需求4.2 多样化的业务要求网络具备更大的弹性容量4.3 行业应用要求网络具备极高可靠性4.4 四代共存网络及新业务发展要求网络具有高效运维、智能运营能力4.5 小结5.1 组网策略: 高中低频分层组网,提供更大容量5.2 MIMO 选择策略:标配4T4R,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5.3 方案选择策略:大容量数字化方案是必然选择5.4 容量策略:弹性容量,灵活按需满足业务需求5.5 可靠性策略:面向5G 业务的可靠性设计5.6 部署策略:端到端数字化部署,奠定网络运维和运营的基础5.7 网络运维策略:可视化运维,实现室内5G 网络可管可控5.8 网络运营策略:基于网络运营平台,支撑室内5G 网络智能运营5.9 小结
上传时间: 2022-01-30
上传用户:qdxqdxqdxqdx
H3C网络安全系统规划方案投标建议书.doc1.1. 方案设计原则在规划(————)信息系统安全时,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以这些原则为基础,提供完善的体系化的整体网络安全解决方案l 体系化设计原则通过分析信息网络的网络层次关系、安全需求要素以及动态的实施过程,提出科学的安全体系和安全模型,并根据安全体系和安全模型分析网络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针对这些风险以动态实施过程为基础,提出整体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l 全局性、均衡性原则安全解决方案的设计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信息资产的价值、所面临的安全风险,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根据信息资产价值的大小和面临风险的大小,采取不同强度的安全措施,提供具有最优的性能价格比的安全解决方案。l 可行性、可靠性原则在采用全面的网络安全措施之后,应该不会对(————)的网络上的应用系统有大的影响,实现在保证网络和应用系统正常运转的前提下,有效的提高网络及应用的安全强度,保证整个信息资产的安全。l 可动态演进的原则方案应该针对(————)制定统一技术和管理方案,采取相同的技术路线,实现统一安全策略的制定,并能实现整个网络从基本防御的网络,向深度防御的网络以及智能防御的网络演进,形成一个闭环的动态演进网络安全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2-23
上传用户:
网络安全技术-QoS技术白皮书摘 要:本文对Internet的三种服务模型(Best-Effort、IntServ和DiffServ),以及服务模型的 发展历程进行了简单介绍,较为详细地介绍了H3C系列数据通信产品所支持的QoS技 术,内容包括:流量分类和标记、拥塞管理、拥塞避免、流量监管与流量整形、链路 效率机制以及MPLS网络相关QoS技术,并且简要描述了在实际应用中的QoS解决方 案。网络运营商及行业用户等通过对这些QoS技术的灵活运用,可以在Internet或任何 基于IP的网络上为客户提供有保证的区分服务。1 概述 1.1 产生背景 在传统的IP网络中,所有的报文都被无区别的等同对待,每个转发设备对所有的报 文均采用先入先出(FIFO)的策略进行处理,它尽最大的努力(Best-Effort)将报 文送到目的地,但对报文传送的可靠性、传送延迟等性能不提供任何保证。 网络发展日新月异,随着IP网络上新应用的不断出现,对IP网络的服务质量也提出 了新的要求,例如VoIP等实时业务就对报文的传输延迟提出了较高要求,如果报 文传送延时太长,用户将不能接受(相对而言,E-Mail和FTP业务对时间延迟并不 敏感)。为了支持具有不同服务需求的语音、视频以及数据等业务,要求网络能够 区分出不同的通信,进而为之提供相应的服务。传统IP网络的尽力服务不可能识别 和区分出网络中的各种通信类别,而具备通信类别的区分能力正是为不同的通信提 供不同服务的前提,所以说传统网络的尽力服务模式已不能满足应用的需要。 QoS技术的出现便致力于解决这个问题。 1.2 技术优点 QoS旨在针对各种应用的不同需求,为其提供不同的服务质量。如: z 可以限制骨干网上 FTP 使用的带宽,也可以给数据库访问以较高优先级。 z 对于 ISP,其用户可能传送语音、视频或其他实时业务,QoS 使 ISP 能区分 这些不同的报文,并提供不同服务。 z 可以为时间敏感的多媒体业务提供带宽和低时延保证
上传时间: 2022-02-26
上传用户:kingwide
ALG技术白皮书1 概述 1.1 产生背景 在应用层协议中,有很多协议都包含多通道的信息,比如多媒体协议(H.323、 SIP等)、FTP、SQLNET等。这种多通道的应用需要首先在控制通道中对后续数 据通道的地址和端口进行协商,然后根据协商结果创建多个数据通道连接。在NAT 的实际应用过程中,NAT仅对网络层报文的报文头进行IP地址的识别和转换,对于 应用层协议协商过程中报文载荷携带的地址信息则无法进行识别和转换,因此在有 NAT处理的组网方案中,NAT利用ALG技术可以对多通道协议进行应用层的报文信 息的解析和地址转换,保证应用层上通信的正确性。 在传统的包过滤防火墙中,也会遇到类似问题。由于包过滤防火墙是基于IP包中的 源地址、目的地址、源端口和目的端口来判断是否允许包通过,这种基于静态IP包 头的匹配虽然可以允许或者拒绝特定的应用层服务,但无法理解服务的上下文会 话,而且对于多通道的应用层协议,其数据通道是动态协商的,无法预先知道数据 通道的地址和端口,无法制定完善的安全策略。ASPF利用ALG技术便可以解决包 过滤防火墙遇到的问题,实现对多通道应用协议的动态检测。 综上所述,ALG和NAT、ASPF特性的配合使用,可以解决这些特性遇到的应用层 协议的多通道问题,进而可以协助网络设备实现整体的网络安全解决方案。 1.2 技术优点 ALG和NAT、ASPF等特性配合使用,为内部网络和外部网络之间的通信提供基于 应用的访问控制,具有以下优点: z ALG 统一对各应用层协议报文进行解析处理,避免了 NAT、ASPF 特性对同 一类报文应用层协议的重复解析,可以有效提高报文转发效率。 z ALG 的状态检测是基于应用层协议的,能够监听每一个应用的每
标签: alg
上传时间: 2022-02-28
上传用户:201251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