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移动系统

移动系统是一个“绿色迷你windows”,是个虚拟的windows系统。
  • 基于单片机的AFM纳米机械性能测试系统

    摘要:为解决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系统进行纳米机械性能测试中存在的不能够直接获得载荷?压深曲线以及不能够随意改变加载、保载、卸载时间等问题,对AFM系统进行了改造,开发了一套基于单片机的信号输入输出模块。将该模块与AFM控制系统相联,形成新的纳米机械性能测试系统。该系统信号输出精度为0.15mV,信号采集精度为0.3mV,工作台的移动灵敏度为1.53nm,可以动态改变垂直载荷,并实时获得载荷?压深曲线。通过单片机设置模拟信号的输出速率可以实现加载、保载和卸载速率的改变;结合二维微动精密工作台,可以实现较大范围内高精度的点阵压痕测试。通过在聚碳酸酯、聚二甲基硅氧烷等材料表面进行实验测试表明:该系统可以高速高精度地测量样品的纳米机械性能参数,包括对样品进行纳米压痕测试和对样品的纯弹性变形过程进行检测,如聚二甲基硅氧烷或者各种微梁等微小构件。关 键 词:原子力显微镜(AFM);单片机;纳米机械性能;载荷-压深曲线

    标签: AFM 单片机 纳米机械 性能测试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a296386173

  • 单片机自动巡线轮式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轮式移动机器人是机器人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内容.它集机械、电子、检测技术与智能控制于一体。在各种移动机构中,轮式移动机构最为常见。轮式移动机构之所以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是因为容易控制其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因此.有必要研制一套完整的轮式机器人系统。并进行相应的运动规划和控制算法研究。笔者设计和开发了基于51型单片机的自动巡线轮式机器人系统。

    标签: 单片机 自动 巡线 控制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4-08-22

    上传用户:dljwq

  • Keil C51开发系统基本知识3

    Keil C51开发系统基本知识3 1. 1. 专用寄存器include文件例如8031、8051均为REG51.h其中包括了所有8051的SFR及其位定义,一般系统都必须包括本文件。2. 2. 绝对地址include文件absacc.h该文件中实际只定义了几个宏,以确定各存储空间的绝对地址。3. 3. 动态内存分配函数,位于stdlib.h中 4. 4. 缓冲区处理函数位于“string.h”中其中包括拷贝比较移动等函数如:memccpy memchr memcmp memcpy memmove memset这样很方便地对缓冲区进行处理。5. 5. 输入输出流函数,位于“stdio.h”中流函数通8051的串口或用户定义的I/O口读写数据,缺省为8051串口,如要修改,比如改为LCD显示,可修改lib目录中的getkey.c及putchar.c源文件,然后在库中替换它们即可。3. 第三节 Keil C51库函数原型列表

    标签: Keil C51 开发系统 基本知识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smallfish

  • 基于Android的物联网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基于Android智能操作系统开发平台,以移动通信网为载体,利用短信方式和GPRS方式实现在系统客户端信息采集与传输、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等功能的物联网无线测控系统。用户通过Android设备终端,可以随时随地查看环境数据并进行实时检测与控制,实现物联网嵌入式的无线测控功能。

    标签: Android 物联网 控制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0-23

    上传用户:qitiand

  • 基于ZigBee的定位和人体跌倒检测系统

    提出了一个具有跌倒定位和远程报警功能的无线跌倒监控系统。跌倒监测是基于人体跌倒过程中加速度曲线的变化特性,由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和ARM处理器实现;同时介绍了一种新颖的基于ZigBee的定位方法,当监测到人体跌倒时, 一个带有跌倒位置的报警信息将立即发送到医护人员的移动手机上。实验结果表明,本系统可以100%监测到人体跌倒,提供精度为1 m的精确定位,使医护人员在5 s内收到跌倒报警信息。

    标签: ZigBee 定位 检测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2-04

    上传用户:fhzm5658

  • 3G安全机制与移动端使用安全研究

    随着3G应用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系统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特别是针对安全敏感的应用。本文研究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信息安全机制, 包括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信息安全威胁等。在此基础上对以3G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的安全使用提出了一些方法。

    标签: 安全机制 移动

    上传时间: 2013-11-20

    上传用户:nairui21

  • 基于智能手机的智能电网实时监控系统设计

    互联网和无线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都在研发一种比较小巧、便携的监控设备。由于智能手机具有较强的移动性和很大的灵活性,在智能电网系统中结合智能手机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手机在智能电网中的实时监控系统的设计,该系统可以实时的随时随地对智能电网中的电力线路运行状况和用电量进行监控,很好的监控了电网的工作状态。

    标签: 智能手机 实时监控 智能电网 系统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lps11188

  • 扩频通信系统中Rake接收性能仿真研究

    在扩频通信中,Rake接收是抵抗多径衰落的有效方法。本文首先介绍无线移动通信的信道特性,然后对Rake接收的基本原理和接收机结构进行详细描述,并对Rake接收性能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在多径信道条件下,Rake接收方式能很好的改善接收系统误码性能;采用GOLD序列扩频比m序列扩频方式时,Rake接收方法性能提高的更明显。

    标签: Rake 扩频通信 仿真研究

    上传时间: 2013-11-16

    上传用户:whenfly

  • 互耦效应对双散射MIMO系统信道容量影响研究

    多入多出(MIMO)传输技术是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小尺寸间隔下天线阵元间的互耦效应则是有可能影响MIMO系统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文中首先研究分析了一种接近实际电波传输环境的、收发端皆存在散射体的双散射MIMO信道传输模型,然后将天线互耦效应引入此MIMO传输系统;接下来通过建立多天线系统等效互耦效应网络模型,推导了互耦效应影响下空间相关系数和信道容量表达式;最后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了双散射环境下天线阵元互耦对MIMO系统信道容量的影响。仿真实验表明:双散射环境下,互耦效应将降低MIMO系统信道容量。

    标签: MIMO 互耦效应 散射 信道容量

    上传时间: 2014-12-29

    上传用户:leyesome

  • 移动通信发展史

    世界移动通信发展历史概况 1897年,马可尼在陆地和一艘拖船上完成无线通信实验,标志无线通信的开始; 1928年,美国警用车辆的车载无线电系统,开始进入实用; 1946年,BELL实验室在圣路易斯建立第一个公用汽车电话网,后来统称做城市系统; 1974年,BELL实验室提出蜂窝移动通信的概念。

    标签: 移动通信 发展

    上传时间: 2013-12-09

    上传用户:klin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