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chip推出的PIC18系列单片机由于采用改进型的哈佛结构及优化的硬件结构,内含三个间接寻址寄存器FSR0、FSR1和FSR2, RAM 和ROM 空间都比较大, 因此PIC18非常适合于采用C语言进行软件设计。C语言具有可读性强, 便于移植等优点。 虽然MPLAB-C18 C语言编译器的编译效率比较高, 但与汇编语言相比, C的效率终究差一些, 因此在某些应用场合, 如何优化C的效率, 减小代码, 提高执行速度, 是许多工程师们的追求目标。下面介绍MPLAB-C18 C编译器的一些优化技巧, 与大家共享。
上传时间: 2013-12-20
上传用户:jkhjkh1982
移位运算器SHIFTER 使用Verilog HDL 语言编写,其输入输出端分别与键盘/显示器LED 连接。移位运算器是时序电路,在J钟信号到来时状态产生变化, CLK 为其时钟脉冲。由S0、S1 、M 控制移位运算的功能状态,具有数据装入、数据保持、循环右移、带进位循环右移,循环左移、带进位循环左移等功能。 CLK 是时钟脉冲输入,通过键5 产生高低电平M 控制工作模式, M=l 时带进位循环移位,由键8 控制CO 为允许带进位移位输入,由键7 控制:S 控制移位模式0-3 ,由键6 控制,显示在数码管LED8 上 D[7..0]是移位数据输入,由键2 和1 控制,显示在数码管2 和1 上 QB[7..0]是移位数据输出,显示在数码管6 和5 上:cn 是移位数据输出进位,显示在数码管7 上。
上传时间: 2014-01-16
上传用户:wys0120
CLK 为其时钟脉冲 M 控制工作模式 CO 为允许带进位移位输入 S 控制移位模式0-3 D[7..0]是移位数据输入 QB[7..0]是移位数据输出 CN是移位数据输出进位
上传时间: 2014-12-21
上传用户:小儒尼尼奥
WM8976 的信号寄存器采集配置,IIS输入配置
上传时间: 2014-01-11
上传用户:66666
DOS下读取PCI配置寄存器的汇编源代码。
上传时间: 2017-07-16
上传用户:hanli8870
JTAG边界扫描的原理和教程 非常详细地介绍了边界扫描和寄存器设置的原理
上传时间: 2013-12-20
上传用户:ommshaggar
f930寄存器的各个地址,初始化设置。。。。。。。。。。。。。
上传时间: 2017-07-18
上传用户:1966640071
avrC语言 全局和局部变量 • 全局变量 – 在 startup 初始化 – 存储于 SRAM – 必须加载到寄存器堆中 • 局部变量 – 在函数初期初始化 – 存储于寄存器当中直至函数结束
上传时间: 2013-12-13
上传用户:songrui
ADuC845头文件 各寄存器及端口定义
上传时间: 2013-12-19
上传用户:zhouli
stc单片机程序开发包,用简单明了的宏或者函数来代替直接寄存器操作。使用了stc89c52和stc12c2052,做完后将程序整理了一下,stc单片机程序开发包。使用uVision3可以找到函数或者宏的定义。
上传时间: 2017-07-23
上传用户:ruixue198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