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D(电荷耦合器)摄像头基本知识现在科学级的摄像头比前几年更尖端, 应用领域也更广了。在生物科学领域,从显微镜、分光光度计到胶文件、化学放光探测系统, 都用到了CCD 的摄像头。但是很多研究工作者对CCD 的指标仍云里雾里。下面对CCD 的一些常见指标进行表述。常见的CCD 一般指: CCD 摄像头和插在电脑的采集卡区别数字摄像头与模拟摄像头所有CCD 芯片都属于模拟的设备。当图像进入计算机是数字的。如果信号在摄像头、采集卡两部分完成数字化的,这个CCD 被认为是模拟CCD。数字摄像头事实上是由内置于摄像头的数字化设备完成数字化过程, 这样可以减少图像噪音。与模拟摄像头相比, 数字摄像头提高了摄像头的信噪比、增加摄像头的动态范围、最大化图像灰度范围。科学级的绝大多数的CCD 芯片都是由Kodak、Sony、SIT 制造。评价CCD 的基本指标信噪比SNR 真实体现摄像头的检测能力。所有的CCD 摄像头的厂家为提高摄像头的性能, 都尽力使信号(可达到满井电子的数目) 最大同时尽可能减少噪音。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xsr1983
在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发表以后,不少读者反映体系框架是一本很厚的报告,有大量的表格和图,很难理解它的概念和意义,也很难应用,本书就是为解决这个问题而编写的。本书是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方面的一本入门书,其主要的目的是为管理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了解什么是智能交通系统(或智能运输系统)的体系框架、它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要研究它以及它有什么用和怎么用。作者在论述过程中充分注意了智能交通系统及其体系框架的自然形成过程,从人的自然思维过程出发解释和分析了体系框架的形成、主要内容和方法以及应用方法。各章即有联系又各自独立,读者既可以顺序阅读,也可以单独阅读其中的某一章。通过本书的阅读,读者除了可以学习有关体系框架的有关知识外,还可以深入了解智能交通系统的产生背景、实质和发展方向,因此本书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本入门的书。但需要注意的是,本书不是全面介绍中国的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希望全面了解的读者可以参考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1月出版的《中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本书有关介绍中国智能运输系统体系框架的部分内容由齐彤岩执笔,有关电子收费的内容由蔡华执笔,其余由王笑京执笔。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黎明同志协助做了许多工作,帮助校对了全稿,张可博士提供了他最新的研究成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标签: 智能交通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7-05
上传用户:
龙芯系列微处理器是中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央处理器,中科院计算所从 2001 年开始研制龙芯系列处理器,于 2010 年正式成立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龙芯 1 号 CPU、龙芯 2 号 CPU 以及龙芯3 号 CPU。本书基于龙芯俱乐部与龙芯中科合作开发的,南京龙众创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承制的智龙开发板,围绕龙芯 1 号芯片 LS1C 进行嵌入式系统开发讲解。本书内容共分 3 篇。基础篇包含实验平台和开发环境的搭建。中级篇为 Linux 基础应用编程,包含线程、信号、网络等基本操作。高级篇包含开发板硬件编程、驱动程序编写等高级操作。附录为嵌入式常用资料和智龙开发板的电路原理图。本书结合实践案例及应用场景,按照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组织教材内容,使读者能熟练掌握从开发环境搭建到编写完整工程的流程。同时提供内核源码及实例代码,并给出测试结果,方便教师教学参考。本书不仅用于 MIPS 架构的龙芯 1 号芯片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还可用于基于 Linux 操作系统的嵌入式系统学习,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其中,在内核原理、应用程序编写方面,与同类 ARM 架构芯片相比,其开发过程是通用的,包括虚拟机编译、程序下载、调试、应用开发、内核裁减。本书适用于应用型本科、高职高专院校嵌入式系统的课程教学,也可作为相关开发人员的自学教材和参考手册。
上传时间: 2022-07-08
上传用户:
《现代通信系统盲处理技术新进展---基于智能算法》主要由以下8章组成: 第1章简要介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和发展概况,以及其盲处理算法的相关知识。第2章介绍人工神经网络及相应知识,从BP神经网络若手研究盲处理问题,同时给出复数域BP神经网络的信号盲处理方法和该类方法的优缺点说明。在第3章中介绍智能体的概念,并给出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盲处理方法。第4章介绍基于支持向量机框架下的盲处理算法,介绍支持向批机的原理,给出基于ε- 支持向量回归机的信道估计新方法,并介绍基千支持向批回归方法的MPSK和QAM的盲信号处理方法,然后引入星座匹配误差函数,并根据线性支持向搅回归和有序风险最小化原则,由恒模和星座匹配误差函数联合组成的新经验风险项构造一个新的代价函数,进而通过迭代求解优化问题获得均衡器。第5章介绍神经动力学和反馈神经网络的相关知识,特别地从神经动力学角度论述连续反馈神经网络可有效飞作的原因,论述反馈神经网络权值矩阵对吸引子和相轨迹的影响。并给出如何根据系统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子空间关系,构造一个适用于现代通信系统中的盲检测的特定性能函数和优化问题。第6章分别展示如何基于连续多阈值神经元Hopfield网络模型实现通信信号盲处理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多相制信号的特点给出两种连续相位多阙值激励函数形式,并分析讨论该两类激励函数参数的选择、分别给出连续多阈值神经元 Hopfield 网络工作于同步和异步模式下的新能队函数及其相关证明。介绍采用幅相连续激励法解决稀疏QAM 信号的盲检测思路,并针对 QAM 信号的特点,分别给出连续幅度和相位多阙值激励函数形式,分析讨论该类激励函数的特点。第7章则电在从另一个角度提出采用同相正交振幅连续激励法解决密集QAM信号盲检测方法。介绍如何从激励函数角度分析放大因子选择的范围;给出该特定问题的同步和异步运行模式下的新能量函数形式;并证明和分析所设计的能量函数部分定理;介绍在基于反馈神经网络的信号盲处理方法这一研究课题中发现的几类现象,包括当信号的统计信息缺失或失真情况下,连续多阈值神经元反馈神经网络的盲检测能力:通用高阶QMA的激励函数被使用作为低阶QAM信号盲检测问题时的适用性......
上传时间: 2022-07-09
上传用户:
内容简介本书提供了利用MATLAB在计算机上解决“现代通信系统”课程中涉及的各方面问题的分析思路,方法MATLAB脚本(或程序)文件和处理结果示例,还给出了许多可供学生自主学习和研讨的习题以及作业。全书内容共10章,分别讨论了信号与线性系统,随机过程,模拟调制、模拟-数字转换、基带数字传输、带限信道的数字传输,载波调制的数字传输,信道和编码,扩频通信系统以及数字调制方法的仿真等等。本书适合已具备MATLAB基本知识的通信工程、电子工程、电气工程、计算机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等专业方向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作为相关课程的参考书和补充教材,也可供有关的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上传时间: 2022-07-10
上传用户:kent
本书从实用的角度介绍了硬件描述语言Verilog-HDL。通过动手实践,体验Verilog-HDL的语法结构、功能等内涵。在前五章,以简单的实例列举了Verilog-HDL的用法,在后四章,以应用系统为例详细讲解了系统设计的全过程。书中的全部例子都给出了仿真结果,其源代码都在本书所附的CD-ROM中,并均经过验证无误。本书的前半部分特别适合于初学者,也可作为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内容.后半部分很适合工程开发 和研究人员参考。本书除了介绍 Verilog-HDL外,还涉及到VB 编程、vc++和 DLL的开发等知识,以及接口等领域的问题,书中都进行了详尽的讲解。
标签: Verilog-HDL
上传时间: 2022-07-11
上传用户:
本书的最大特点是以考试大纲规定的考核点及能力层次为线索 , 按最新试题结构分章节进行编写。每个章节均列出可能出现的考核知识点, 按考试题型编写对应的强化案例,以便读者能扎实、准确掌握本书所整理的知识内容。本书按最新试题结构编写了25 个嵌入式系统试题案例并给出了详细的要点解析,其中不仅就试题进行解题思路及步骤的讲解和推理,而且对其考点及难点进行了剖析。其中, 每一个案例都是融入作者在本门课程的教学经验并反复修改后定稿的,力求使读者的思路能从对庞杂的嵌入式系统工程知识点中得到升华。本书第 6 章紧扣考试大纲, 仿照 2006 年下半年考试真题的考核风格给出了两份模拟试卷, 以增强考生学习的方向性和目 的性,每份试卷均给出了相应的参考答案及要点解析。
标签: 嵌入式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7-16
上传用户:
本书共有8章。第1章对嵌入式系统的历史、分类、组成及特点进行了介绍,并就嵌入式系统设计、嵌入式网络及嵌入式应用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描述。第2章阐述了嵌入式操作系统的概念。第3章至第5章较详细地讲述了Linux基础、Linux内核以及Linux 编程。第6章介绍了嵌入式 Linux的有关知识。最后一章以信息家电为主描述了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标签: 嵌入式系统
上传时间: 2022-07-16
上传用户:
本书从内容上讲可以分为两大部分:第1章到第5章是关于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第6章到第9章是关于嵌入式系统的实验;还有一个附录,包含了一些相关的补充知识和补充材料。理论基础部分包含了“嵌入式系统概述”、“实时系统的基本理论”、“嵌入式系统硬件基础”、" VxWorks操作系统”和“嵌入式 系统开发环境”。其中“实时系统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关于实时系统的基本概念,特别是关于任务调度方面的一些算法。这些理论在VxWorks 等操作系统中实际上已经在应用,所以,我们觉得做一些介绍还是很有必要的。
上传时间: 2022-07-16
上传用户:fliang
本系统是鄙公司研发的一款类似国外智能相机的一款基于计算机的智能视觉系统,可以有效缩短一个视觉项目的开发周期,降低电气工程师的应用门槛,只需要掌握一些图像处理算法的应用,便可解决一个视觉项目,无需计算机软件知识,只需要简单设定一些参数便可,对于设备商无需花大价钱使用国外的智能视觉系统,也没有必要花高工资请一个视觉开发工程师,为设备商降低成本,缩短视觉检测设备研发周期,此系统集成了大量的机器视觉行业的图像处理算法,和本团队多年的实际项目处理经验,还有丰富的外围通讯接口,轻松实现数据交换Admin:密码888888 user:111111
上传时间: 2022-07-17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