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是基于氮化锌(GaN)器件射频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在s波段频率范围内,应用CREE公司的氮化稼(GaN)高电子迁移速率品体管(CGH40010和CGH40045)进行的宽带功率放大电路设计.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设计功放匹配电路。在2.7GHz~3.5GHz频带范围内,对中间级和末级功放晶体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设置其静态工作点,继而进行宽带阻抗匹配电路的设计。本文采用双分支平衡渐变线拓扑电路结构,使用ADS软件对其进行仿真优化,设计出满足指标要求的匹配电路。具体指标如下:通带宽度为800MHz,在通带范围内的增益dB(S(2,1)>)10dB、驻波比VSWR1<2.VSWR2<2,3dB输出功率压缩点分别大于40dBm46dBm,效率大于40%.其次,设计功放偏置电源电路。电路要求是负电压控制正电压并带有过流保护功能,借助Orcad模拟电路仿真软件,设计出满足要求的电源电路。最后,分别运用AutoCAD和Altium Designer Summer 08制图软件,绘制了功率放大电路和偏置电源电路的印制电路板,并通过对硬件电路的调试,最终使得整体电路满足了设计性能的要求。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通常的整流滤波电路实验是通过示波器观察实验电路板上器件产生的波形来了解电路的性质。实验电路传统的设计方法是首先通过设计人员的经验根据现有通用元器件搭建出电路,再进行反复调试达到规定的指标。如果改变电路板上的器件参数,则必须重新制作电路板。这种方法效率低,费用高,周期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在电子电路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Multisim10是美国NI公司推出的一款电子线路仿真软件1-2,利用Multisiml0系统工具的模拟功能对所搭建的电路环境和电路过程进行仿真,可以实现设计与实验同步进行,使整流滤波电路实验所需器件的种类和数量不受限制,无需反复制作电路板,降低了实验成本,提高了做实验的速度和效。并且通过仿真结果能够直观的观察到电路原理图、实验数据、测试参数和仿真曲线。为电子电路的学习者和设计者熟悉线路的特性和性能提供了良好的平台[5]1整流电路的仿真分析整流电路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来实现的,将大小和方向都随时间变化的工频交流转换成单方向的脉动直流。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
1引言随着CCD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时序发生器实现方法如单片机D口驱动法,EPROM动法,直接数字驱动法等,存在着调试困难、灵活性较差、驱动时钟频率低等缺点,已不能很好地满足CCD应用向高速化,小型化,智能化发展的需要。而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具有了集成度高、速度快、可靠性好及硬件电路易于编程实现等特点,可满足这些需要,而且其与VHDL语言的结合可以更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非常适合CCD驱动电路的设计。再加上可编程逻辑器件可以通过软件编程对其硬件的结构和工作方式进行重构,从而使得硬件的设计可以如同软件设计那样方便快捷,本文以东芝公司TCD1702C为例,阐述了利用CPLD技术,在分析其驱动时序关系的基础上,使用VHDL语言实现了CCD驱动的原理和方法。2线阵的工作原理及驱动时序分析TCD1702C为THOSHBA公司生产的一种有效像元数为7500的双沟道二相线阵CCD,其像敏单元尺寸为7um×7um×7um长宽高。中心距亦为7um.最佳工作频率IMHzTCD1702C的原理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由存储电极光敏区和电荷转移电极转移栅组成的摄像机构,两个CCD移位寄存器,输出机构和补偿机构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
CCD作为一种光电转换器件,由于其具有精度高、分辨率好、性能稳定等特点,目前广泛应用于图像传感和非接触式测量领域。在CCD应用技术中,最关键的两个问题是CCD驱动时序的产生和CCD输出信号的处理。对于CCD输出信号,可以根据CCD像素频率和输出信号幅值来选择合适的片外或片内模数转换器;而对于CCD驱动时序,则有几类常用的产生方法。1常用的CCD驱动时序产生方法CCD厂家众多,型号各异,其驱动时序的产生方法也多种多样,一般有以下4种:0)数字电路驱动方法这种方法是利用数字门电路及时序电路直接构建驱动时序电路,其核心是一个时钟发生器和几路时钟分频器,各分频器对同一时钟进行分频以产生所需的各路脉冲。该方法的特点是可以获得稳定的高速驱动脉冲,但逻辑设计和调试比较复杂,所用集成芯片较多,无法在线调整驱动频率。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
本文开发的上位机软件是在VS2010平台上基于MFC框架开发,并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分析、设计与实现。首先对边界扫描原理进行了研究,如TAP端口、TAP控制器、指令寄存器和数据寄存器等。在对原理有一定的了解后,分析了三种边界扫描测试电路扩展方式和边界扫描测试的流程。同时也对网表文件和BSDL文件的格式进行了分析,为之后对这两种文件进行读取做好准备。接着对边界扫描测试系统的总体设计进行了分析,同时对上位机软件的需求进行了分析。需求分析是软件开发的重要环节,能对之后的软件具体开发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后就是对上位机软件的具体设计和实现部分,本文把上位机软件主要分为4个模块:测试文件处理模块、测试矢量生成模块、USB通信模块和项目管理与界面设计模块。测试文件处理模块分为BSDL文件处理和网表文件处理,分别实现了对BSDL文件的通用性解析和对多种EDA软件导出网表文件的解析:测试矢量生成模块实现了对ID码指令、采样指令和外测试指令的测试矢量生成:USB通信模块利用Cypress(赛普拉斯)公司提供的CyAPI实现了USB通信类的编写,实现了与测试控制器的通信;项目管理与界面设计模块实现了工程文件的可移植性和友好的操作界面。最后通过对上位机软件、测试控制器和被测电路板进行联合调试,调试结果表明本文开发的上位机软件能够实现预期的需求,即ID码测试、动态显示管脚状态和设置管脚状态等功能。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
好吧,电路很简单,可是元件值如何选?射频器件差一点就差很多,是不是一定要用专用的射频元件?做为常温测试来说,普通器件就可以满足,当然,如果要考虑温度、谐波、灵敏度等,电感还是选用高Q的,电容选择COG材质的。看看PA元件如何选,AN435里写得很清楚。不想看原理的可以直接参考其值:按以上参考值出17-19dBm是可以的,但是要满打满的出到20dBm,或者大于20dBm则需要根据板子微调部分元件,在你不知道如果调试时,可以小范围调整一下CM以及天线开关后面的低通滤波器,如果还是不行,那就调电感吧。不想深究的可以跳过本节了,下面是AN435里对于PA匹配的原理性说明,感兴趣的可以继续往下面看,其实Sl4432的硬件手册里说得是很全的,多看手册可以学到很多。Sl4432内部的PA并非传统的A,B,C类放大器,也不是D类,而是E类放大器,其实就是一个开关而已。下图是AN435里一个开关类射频放大器的结构图。这个放大器理解起来很容易,比传统ABC类放大器容易多了。其中Lchoke为上拉电感,与三极管C极的电阻是一样的作用,在S0开关时,会给Cshunt充电,经过CO和LO组成的带通滤器器,滤除开关过程中产生的杂波及谐波,再经过Lx就可以得到一个正弦波。这类放大器只是提供一个方波,再通过LC选频。
上传时间: 2022-07-03
上传用户:bluedrops
STM32F030C8T6最小系统,包括了主控芯片、供电设计、晶振电路等,并且制作板子成功调试,可以使用。
上传时间: 2022-07-03
上传用户:fliang
采用56F803型DSP作为控制器。目前DSP已非常普遍,采用56F803型DSP作为控制电路的核心处理器.它内置2 KB SRAM,31.5 KB FLASH,同时,其40 MHz的CPU时钟频率比其他单片机具有更强的处理能力。6路PWM信号可以实现高频逆变电路开关管MOSFET的移相控制。12位A/D转换器采集可以实现电压和电流采样并满足采样数据精度的要求。利用56F803型DSP中定时器的捕获功能可以精确计算相位差大小,实现系统的频率跟踪控制。串行外设接口SPI与MCl4489配合使用可以实现对5位半数码管的控制.从而实现系统频率和功率的显示。另外,56F803还支持C语言与汇编语言混合编程的 SDK软件开发包.可以实现在线调试。
上传时间: 2022-07-09
上传用户:
本书首先概述了数字集成电路发展的历史与未来,指出了硬件描述语言 ( HDL) 在设计数字电路中所起的作用,并系统概要地讲解了Verilog HDL的语法要点。在此基础上,本书以 Verilog HDL为工具,介绍了几种描述电路的方法与技巧, 列举了几个典型电路的描述实例, 然后用80C51单片机、硬盘控制器和PCI总线控制器接口等子系统的设计实例分别讲解了自顶向下的层次化设计方法、同步与异步数据流的控制以及Master/Slave 状态机在总线控制等方面的设寸技巧。文中还对Verilog建模与调试、BJST电路的原理与 Verilog实现做了详细论述, 并提供了具体例子.最后以一个真实ASIC 例子的简单介绍作为全书的结尾。本书是Verilog HDL用于数字电路设计的中高级读本,可作为大专院校计算机、微电子学和半导体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数字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人员的参考书。
标签: 数字电路设计 verilog hdl
上传时间: 2022-07-11
上传用户:
文将简要地介绍基于Lattice FPGA(XO2/XO3/ECP3/ECP5/CrossLink)器件的,MIPI CSI/DSI调试心得。如有不足,请指正。第一步、确认硬件设计、接口连接1.1、可以使用示波器测量相关器件的MIPI输出信号(可分别在靠近输出端和靠近接收器件接收端测量,进而分析信号传输问题),来确认信号连接是否正常;1.2、如信号质量较差(衰减严重、反射现象等等),请先检查器件焊接是否牢靠,传输线上阻抗是否匹配等;1.3、如果信号一切正常,但是仍然无法找到SoT(B8),请确认差分线PN是否接反了;注:Lattice FPGA暂时未支持NP翻转功能,不能通过软件设置,实现类似SerDes支持的PN翻转功能。1.4、针对非CrossLink器件,请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具体请参考本文附件,以及Lattice各个器件的相关手册;1.5、如果是MIPI N进1出的设计(N合一),建议各个输入器件采用用一个时钟发生器(晶振),即同源。同时FPGA MIPI Tx所需要的时钟源,最好也与其同源。如果不同源,建议Tx的时钟要略高于Rx的时钟(如Pixel Clock);1.6、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通过示波器分析眼图,以获得更多的信号完整性信息。
上传时间: 2022-07-19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