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点介绍A/D转换器的原理及其构成的单片机电压表工作原理
上传时间: 2013-10-16
上传用户:huanglang
增强型51单片机STC12C5A60S2的内部AD和PWM波以及时钟输出程序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wch1989
本资料是关于单片机电路设计的一些经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前言 MCU发展趋势 未来以及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单片机应用技术的发展趋势为: 1、全盘CMOS化 CMOS 电路具有众多的优点,如极宽的工作电压范围、极佳的本质低功耗及功耗管理特征,形成了嵌入式系统独特的低功耗及功耗管理应用技术。 2、最大化的SoC设计 目前单片机已逐渐向片上系统发展,原有的单片机逐渐发展成通用型SoC 单片机(如C8051F 系列)或SoC 的标准IP 内核(如DW8051_core),以及各种专用的SoC 单片机。 3、以串行方式为主的外围扩展 目前单片机外围器件普遍提供了串行扩展方式。串行扩展具有简单、灵活、电路系统简单、占用I/O资源少等优点,是一种流行的扩展方式。 4、8位机仍有巨大发展空间 电路常识性概念(1)-输入、输出阻抗 1、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是指一个电路输入端的等效阻抗。在输入端上加上一个电压源U,测量输入端的电流I,则输入阻抗Rin=U/I。你可以把输入端想象成一个电阻的两端,这个电阻的阻值,就是输入阻抗。 输入阻抗跟一个普通的电抗元件没什么两样,它反映了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 对于电压驱动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大,则对电压源的负载就越轻,因而就越容易驱动,也不会对信号源有影响;而对于电流驱动型的电路,输入阻抗越小,则对电流源的负载就越轻。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如果是用电压源来驱动的,则输入阻抗越大越好;如果是用电流源来驱动的,则阻抗越小越好(注:只适合于低频电路,在高频电路中,还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另外如果要获取最大输出功率时,也要考虑阻抗匹配问题。)
上传时间: 2013-11-08
上传用户:元宵汉堡包
简易电压表制作,可以精确测量0~5V的电压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786334970
LMD18200 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S)推出的专用于运动控制的H桥组件。同一芯片上集成有CMOS 控制电路和DMOS 功率器件, 峰值输出电流高达6A ,连续输出电流达3A ,工作电压高达55V ,还具有温度报警和过热与短路保护功能。主要应用于位置控制、速度控制、工业机器人和各种数控设备都需要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海陆空653
1602液晶显示电压proteus仿真,基于adc0804多量程电压表
上传时间: 2014-01-12
上传用户:朗朗乾坤
LED旋转显示器时基于视觉暂留原理,开发的一种旋转式LED显示屏。其在具有一定转速地载体上安装16个LED发光器件,各LED发光管等间距排位一条直线,随着旋转速度的加快,在计算机软件精确的时序控制下,不断扫描出预设的文字,图案等。使用一个光耦(U型槽的红外对管)作为定位传感器,当旋转一周时,挡光板遮挡光源,光敏三极管的集电极输出高电平,当离开挡光板时,集电极再次输出低电平,从而给单片机一个下降沿的跳变型号,产生一个中断,从而更新显示。供电部分,因为整个装置是在不停的高速旋转当中,所以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电刷装置,把220V的交流电通过变压器变成12V的交流电,再由桥式整流电路,和滤波电路,变为平滑的直流电,最后通过7805芯片输出我们需要的5V直流电源,通过电刷把电源和指针板上的单片机连接为其供电。而旋转载体因为需要12V的电压源,所以采用分别供电的方式。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时代电子小智
内涵基于CVAVR编译器的C源程序和Protues仿真,实现功能是当输入直流电压为0~2v时,输出直流电压为4v;当输入直流电压为2~4v时,输出直流电压为3v;当输入直流电压为大于4v时,输出直流电压为2v 功能无实际作用,就是加深对片内AD的理解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ouyangtongze
采用AT可编程器件,用ADC0809采集电压信号。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sunchao524
MK7A23P是带15 位(11bit+4bit)A/D转换器的RISC高性能8位微控制器。它内部包含2K字节的一次性可编程只读存储器、128字节数据存储器、定时器/计数器、中断、LVR(低电压复位)、I/O 口、比较器和PWM输出。
上传时间: 2013-12-07
上传用户:hull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