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测试电路

  • 印制电路手册 第6版 英文版

    本书是PrintedCircuitsHandbook第6版的英文版。由来自世界各地的印制电路领域的专家团队撰写,内容包含设计方法、材料、制造技术、焊接和组装技术、测试技术、质量和可接受性、可焊性、可靠性、废物处理,也涵盖高密度互连(HDI)技术、挠性和刚挠结合印制电路板技术,还包括无铅印制电路板的设计、制造及焊接技术,无铅材料和无铅可靠性模型的**信息等,为印制电路各个相关的方面都提供**的指导,是印制电路学术界和行业内**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经验的总结。

    标签: 印制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5-19

    上传用户:shjgzh

  • 《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

    EMC技术是解决电磁干扰与被干扰相关问题的一门技术。EMC设计的目的是解决电路之间的相互干扰,防止电子设备产生国强的电磁发射及对外界干扰过渡敏感等问题。本书的大部分内容来自于作者在实际工作中碰到的EMC问题,每个案例都有较详细的理论分析过程,并从中得出参考经验。这些案例是作者积累的大量EMC案例中的一些典型,每一个案例的结果都形成了一个或多个EMC设计规则,这是值得借鉴与参考的。每个案例包括现象描述,原因分析,处理措施和思考与启示,可以较为深入的帮助理解现实项目中遇到的EMC问题,希望能帮助到各位同僚。《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第2版)》以EMC:案例分析为主线,通过案例描述、分析来介绍产品设计中的EMC技术,向读者介绍产品设计过程中有关EMC:的实用设计技术与诊断技术,减少设计人员在产品的设计与:EM(:问题诊断中的误区。书中所描述的EMC案例涉及结构、屏蔽与接地、滤波与抑制、电缆、布线、连接器与接口电路、旁路、去耦与储能、PCBLayout,以及器件、软件与频率抖动技术等各个方面。《EMC电磁兼容设计与测试案例分析(第2版)》是以实用为目的,以具有代表性的案例来说明复杂的原理,并尽量避免拖沓冗长的理论,可作为电子产品设计部门EMC方面必备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电子和电气工程师、EMC工程师、EMC顾问人员进行EMC培训的教材或参考资料。

    标签: emc 电磁兼容

    上传时间: 2022-05-24

    上传用户:shjgzh

  • 基于CPLD与MCU的激光雷达系统控制及信号处理电路研制

    作为一种全新的探测技术,激光雷达已广泛应用于大气、陆地、海洋探测、空中交会对接、侦察成像、化学试剂探测等领域。与传统雷达技术相比,激光雷达是一种通过发射特定波长的激光,处理并分析回波信号,实现目标探测的技术,具有高测量精度、精细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以及极大的探测距离等优点,目前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探测手段。激光雷达探测系统需采用硬件电路实现系统的控制以及回波信号的处理、分析,从而实现目标距离、速度、姿态等参数的测量,因此研制高速、高精度、性能稳定、性价比高、保密性强的处理电路,对提升激光雷达探测系统的整体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激光雷达系统控制及信号处理电路有多种实现方案,传统的MCU实现方案较为普遍,但受线程的带宽限制,且难以提高系统的精度与复杂性;采用 FPGA、ARM或DSP实现信号处理架构,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系统的带宽与复杂度,但成本较高,功耗较大,且开发周期较长。针对目前激光目标探测系统中,对系统控制复杂度,信号处理实时性,整体性能与功耗等要求,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CPLD与MCU架构的电路改进方案。该方案采用高速并行的现场可编程PLD器件,完成相关电路的控制与回波信号的实时处理、分析;同时选用线程处理优势较强的MCU,实现相关信号的控制与高速串口的收发,完成PC软件终端的通信。  本文结合所提出的基于 CPLD与 MCU架构的硬件电路设计方案,选用了Altera的MAX II CPLD器件EPM240T100C5N,以及宏晶科技公司的增强型单片机STC12LE5A60S2,实现了激光雷达系统控制及信号处理等功能。文中详细介绍了实验系统的设备资源与硬件电路的模块化设计,完成了相关外设的驱动控制,并采用 CPLD与 MCU完成了回波信号的采集、处理与分析,最终通过与所设计PC软件终端的通信,实现与硬件电路板的实时数据上传。  目前板卡在100MHz主频下工作,可完成10kHz激光器的触发,并行实现回波信号的实时处理与分析,以及921600波特率下的高速串口通信。结合激光雷达实验系统,多次进行硬件电路的测试与实验,表明本文设计的激光雷达系统控制及信号处理硬件电路功能正常,性能稳定,且功耗低,保密性强,符合设计的需求,实验证明本文所提出方案的具有一定的可...

    标签: cpld mcu 激光雷达

    上传时间: 2022-05-28

    上传用户:xsr1983

  • 通信应用中差分电路设计的相关技术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是1999年由Silicon Im-age、lntel(英特尔)、Compaq(康柏)、IBM、HP(惠普)、NEC、Fujitsu(富士通)等公司共同组成的数字显示工作组DDWG(Digital Display Working Group)推出的接口标准,其外观是一个24针的接插件(中-1。DVI接口采用高速串行的方式传输数据,在正常的使用情况下,DVI传输从计算机引出后直接连接到显示终蜡,中间只经过两对匹配的连接器和长度比较短的DVI线缆,DVI信号在这种情况下的传输一般都不会存在什么问题。当前在工业控制等恶劣环境领域DVI接口的使用频率也越来越频繁,在工业控制环境下,DVI传输需要经过除标准传输线缆外的其它环境,如底板、转接线等,传输线的长度也可能比较长,而且当前在工业控制领域基于DVI接口的电路基本上仍然采用原有的VGA接口电路的方式进行设计,在信号引出时仍采用传统连接器,而不是专用的差分连接器。以上这些情况都导致在工业控制环境下DVI信号传输经常出现信号完整性问题]。本文针对常见的DVI信号完整性问题,提出了基于电路仿真的解决方法,并结合具体的硬件平台详细说明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使用基于电路仿真的方法可以得到DVI传输的极限情况,合理为设计留有裕度。最后通过高速示波器对电路的测试验证了仿真方法

    标签: 通信 差分电路设计

    上传时间: 2022-06-18

    上传用户:

  • 高速ADC、DAC测试原理及测试方法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和数字电路工作速度的提高,以及对于系统灵敏度等要求的不断提高,对于高速、高精度的ADC、DAC的指标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比如在移动通信、图像采集等应用领域中,一方面要求ADC有比较高的采样率以采集高带宽的输入信号,另一方面又要有比较高的位数以分辨细微的变化。因此,保证ADC/DAC在高速采样情况下的精度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ADC/DAC芯片的性能测试是由芯片生产厂家完成的,需要借助昂贵的半导体测试仪器,但是对于板级和系统级的设计人员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验证芯片在板级或系统级应用上的真正性能指标。ADC的主要参数ADC的主要指标分为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2大类。静态指标主要有:Differ ential Non-Li nearity(DNL)ntegral Non-Li nearity(INL)Of fset Error ull Scale Gain Error动态指标主要有:

    标签: ADC DAC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

  • WCDMA基站射频电路及天线的设计

    随着个人通信和移动通信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人们对移动通信的服务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三大标准之一,因为具有优良的通信质量和较高的频谱利用率而被广泛应用.在WCDMA接收机中,射频前端电路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性能优劣直按影响着接收机的接收灵敏度以及后继信号处理部分的性能.因此,进行WCDMA射频电路的研究和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天线和低噪声放大器(LNA)是射频(RF)接收机芯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广泛查阅国内、外参考文献的基础上,对微带天线的宽频带技术和LNA的设计原理进行了深入地研究.综合多种宽频带技术,本文采用L形探针馈电与双E形槽贴片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一款适合于WCDMA基站的宽频带微带天线结构。利用电磁仿真软件HFSS对该天线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了天线贴片尺寸对天线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了适用于WCDMA基站的宽频带微带天线,并对其进行了加工、测试和分析,仿真和测试结果均表明,该天线-10dB回波损耗带宽为520MHz,天线在2GHz的增益为7.88dBi,满足WCDMA基站的要求.另外,本文还根据WCDMA基站对LNA性能的要求,利用仿真软件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设计了一款高线性的两级平衡低噪声放大器,给出了电路原理图,并制作了版图,结果表明,该低噪声放大器在1.92GH2~1.98GHz频段增益不低于30dB,噪声系数小于1dB,满足WCDMA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标签: wcdma 基站 射频电路 天线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 FDD+LTE基站收发模块射频性能测试与调试.

    随着现代移动通信系统在全球商用化的快速推进与蓬勃发展,以及通信系统日益增长的高速多媒体数据业务需求,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需要更多更先进的技术来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和系统容量,目前世界各国已将研究重点转入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和开发。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的长期演进(LTE)作为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主要研究技术方向,具有高速率、高系统容量、良好兼容性、应用更多先进技术等特点。基站收发机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特别是LTE基站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基站重要功能组成部分之一。收发机的射频性能直接决定了基站通信质量以及能否正常运行,在正常使用过程中,基站与其他通信设备之间是否互相影响与相互间是否造成干扰也是收发机射频应用部分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本课题将通过完成基站射频收发机项目的研发和应用,包括频分双工(FDD)LTE基站射频系统测试与调试,对射频收发模块关键技术指标与电路进行研究,对收发链路重要参数进行说明,并分析测试原理与意义,介绍测试系统与平台、测试方法和技术要点。在本文研究过程中,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工作:1)介绍FDD LTE基站收发模块系统的基本结构,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研究,比如收发射频链路,数字预失真等。

    标签: fdd lte 基站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fliang

  • 基于LTSpice仿真平台的电源冗余控制电路设计

    在电子电路设计中,电路仿真技术可以帮助设计者缩短设计周期,减少设计费用,优化和改进电路设计,提高电路的可靠性,因此电路的仿真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教常用的电路仿真平台有CadencelOrcad PspicAD,Multisim等,Ppice的前身是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推出的模拟集成电路仿真软件,可以做各种电路实验和测试,以便对电路进行修改和优化,这种技术为电路设计者提供了强大的计算机仿真方法。但是仿真的前提是要获取电路中各个器件的模型参数,而元件模型的获取是很难的事情,特别是新器件的模型,出于技术保密,大部分厂家一般不提供关键器件的Pspice模型,而自己建模只能针对一些简单器件,值得庆幸的是近些年来一些厂家依托于pspice仿真平台建立起自己的仿真环境,为我们进行电路仿真提供了便利,L-Spice就是Linear公司推出的仿真工具.

    标签: ltspice 电源冗余控制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jiabin

  • IGBT过流保护电路设计

    摘要:为解决绝缘栅双极性品体管(ICET)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的过流击穿问题,在分析了ICET过流特性和过流检测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过流时IGBT集电极电流的大小分别设计了过载保护电路和短路保护电路。过载保护电路在检测到过载时立即关断ICBT.根据不同的过载保护要求可实现持续封锁、固定时间封锁及单周期封锁ICBT的驱动信号;短路保护电路通过检测IGBT通态压降判别短路故障,利用降栅压、软关断和降顿综合保护技术降低短路电流并安全关断IGBT,详细阐述了保护电路的保护机制及电路原理,最后对设计的所有保护电路进行了对应的过流保护测试,给出了测试波形图。试验结果表明,IGBT保护电路能及时进行过流检测并准确动作,IGBT在不同的过流情况下都得到了可靠保护关键词: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过流保护;降棚压;软关断

    标签: igbt 过流保护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

  • 分立元件IGBT驱动电路的改进与测试

    摘要:本文在分析1GBT的动态开关特性和过流状态下的电气特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常规的IGBT推挽驱动电路进行改进,得到了具有良好过流保护特性的IGBT驱动电路。该电路简单,可靠,易用,配合DSP等控制芯片能达到很好的驱动效果Abstract:Based on the studies on the dynamic switching and over-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IGBT,this paper makes some improvments to the original push-pull driving circuit,obtains a new IGBT driving circuit which has a goo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function.The circuit is simple,reliable and easy to use.Combined with controlling chips such as DSP it will do a great job in driving applications.关键词:IBGT:开关特性;驱动;过流保护;Key Words:IGBT;switching characteristics;driving:over-current protection

    标签: 分立元件 igbt 驱动电路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