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背包问题 package problem 1. 问题描述 假设有一个能装入总体积为T的背包和n件体积分别为w1 , w2 , … , wn 的物品,能否从n件物品中挑选若干件恰好装满背包,即使w1 +w2 + … + wn=T,要求找出所有满足上述条件的解。例如:当T=10,各件物品的体积{1,8,4,3,5,2}时,可找到下列4组解: (1,4,3,2)、(1,4,5)、(8,2)、(3,5,2)。 2. 基本要求 读入T、n、w1 , w2 , … , wn 3.提示: 可利用递归方法:若选中w1 则问题变成在w2 , … , wn 中挑选若干件使得其重量之和为T- w1 ,若不选中w1,则问题变成在w2 , … , wn 中挑选若干件使得其重量之和为T 。依次类推。 也可利用回溯法的设计思想来解决背包问题。首先将物品排成一列,然后顺序选取物品装入背包,假设已选取了前i 件物品之后背包还没有装满,则继续选取第i+1件物品,若该件物品“太大”不能装入,则弃之而继续选取下一件,直至背包装满为止。但如果在剩余的物品中找不到合适的物品以填满背包,则说明“刚刚”装入背包的那件物品“不合适”,应将它取出“弃之一边”,继续再从“它之后”的物品中选取,如此重复,,直至求得满足条件的解,或者无解。 注:没压缩密码
上传时间: 2014-01-18
上传用户:yxgi5
HMM(Hidden Markov Model),狀態數目N=3,觀察符號數目M=2,時間長度T=3。 (a) Probability Evaluation: 給定狀態轉換機率A、狀態符號觀察機率B、和起始機率 ,求觀察序列 出現的機率。 (b) Optimal State Sequence: 給定狀態轉換機率A、狀態符號觀察機率B、起始機率 、和觀察序列 ,求一個狀態序列 使得O出現的機率最大。 (c) Parameter Estimation: 給定狀態轉換機率A、狀態符號觀察機率B、起始機率 、和觀察序列 ,求新的A、B、 ,使得O出現的機率最大。
上传时间: 2014-08-28
上传用户:heart520beat
用matlab写的三个径向基神经网络程序,分别为基于聚类的RBF,基于梯度法的RBF ,基于OLS 的RBF神经网络
上传时间: 2015-07-15
上传用户:wl9454
通过LU分解求矩阵的逆矩阵,可应用于反幂法的实现
上传时间: 2013-12-21
上传用户:jhksyghr
基于PQ分解法的电力系统潮流计算,计算速度优于基于牛顿法的潮流计算程序
上传时间: 2015-08-19
上传用户:xiaodu1124
上下文无关文法(Context-Free Grammar, CFG)是一个4元组G=(V, T, S, P),其中,V和T是不相交的有限集,S∈V,P是一组有限的产生式规则集,形如A→α,其中A∈V,且α∈(V∪T)*。V的元素称为非终结符,T的元素称为终结符,S是一个特殊的非终结符,称为文法开始符。 设G=(V, T, S, P)是一个CFG,则G产生的语言是所有可由G产生的字符串组成的集合,即L(G)={x∈T* | Sx}。一个语言L是上下文无关语言(Context-Free Language, CFL),当且仅当存在一个CFG G,使得L=L(G)。 *⇒ 例如,设文法G:S→AB A→aA|a B→bB|b 则L(G)={a^nb^m | n,m>=1} 其中非终结符都是大写字母,开始符都是S,终结符都是小写字母。
标签: Context-Free Grammar CFG
上传时间: 2013-12-10
上传用户:gaojiao1999
这是我用matlab编写的,利用蚁群算法(ACO)求连续函数最优解的源码。是对段海滨《蚁群算法原理及应用》一书中,网格策略法的实现。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Pzj
基于卡尔曼的视频序列帧图像的跟踪程序,还有condense算子法的跟踪,可动态读取序列帧并对其进行估计跟踪,非常好的程序。
上传时间: 2015-10-31
上传用户:xzt
Lakey这是一个免费的CW练习/收/发软件,供大家共同学习研究,有需要源码的朋友可以给我发邮件或加为MSN索取。在未来,我会不断更新其功能和修正错误。之前计划2006年底前拿出的正式版本,由于个人工作和精力等原因,不得已推迟。今天发布的版本,增加了对Koch练习法的支持。但仍然是一个BETA版。 本软件的目标是设计成一个使用简便,能够尽量利用一般PC本身具有的硬件功能和性能(主要指CPU的运算和声卡的音频捕捉/播放能力),实现不用另接特殊外围接口电路,不用改/加装电键等,即可让PC具有摩尔斯电码(Morse Code)的收发能力软件。未来可逐渐通过对PC硬件性能的挖掘,实现对音频信号进行分析、过滤、处理。 这是第一个非正式发行版本,因此很多功能与设计目标还有很大差距。希望大家多提意见!
上传时间: 2014-09-02
上传用户:dsgkjgkjg
单片机RS232/RS485串行发送实验(双机通讯)。 实验步骤: (1),准备两台598K实验机,确定1号机为发送,2号机为接收; (2),当作RS232接口实验时,1号机和2号机的P3.0和P3.1交叉相连,且两机共地; (3),当作RS485接口实验时,1号机和2号机的A、B作对应连接,同时1,2号机的R/TEN接P1.0, P3.0接R0, P3.1接DI。 (4),先运行2号机,键入[27]-->[EV]使2号机处于接收状态P。,后运行1号机[26]-->[EV]使1号机处于发送状态,P。会闪烁,在1号机键盘上按动数字键,在2号机的数码管上应显示对应的数字键值。
上传时间: 2015-11-27
上传用户:thin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