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欧洲杯

  • 监控用CMOS与CCD图像传感器对比

    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图像传感器(以下简称CCD)和CMOS图像传感器(CMOS Image Sensor以下简称CIS)的主要区别是由感光单元及读出电路结构不同而导致制造工艺的不同。CCD感光单元实现光电转换后,以电荷的方式存贮并以电荷转移的方式顺序输出,需要专用的工艺制程实现;CIS图像感光单元为光电二极管,可在通用CMOS集成电路工艺制程中实现,除此之外还可将图像处理电路集成,实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更低的功耗。目前CCD几乎被日系厂商垄断,只有少数几个厂商例如索尼、夏普、松下、富士、东芝等掌握这种技术。CIS是90年代兴起的新技术,掌握该技术的公司较多,美国有OmniVision,Aptina;欧洲有ST;韩国的三星,SiliconFile,Hynix等;日本的SONY,东芝等;中国台湾的晶像;大陆地区的比亚迪,格科微等公司。由于CCD技术出现早,相对成熟,前期占据了绝大部分的高端市场。早期CIS与CCD相比,仅功耗与成本优势明显,因此多用于手机,PCCamera等便携产品。随着CIS技术的不断进步,性能不断提升;而CCD技术提升空间有限,进步缓慢。目前CIS不仅占据几乎全部的便携设备市场,部分高端DSC(DigitalStil Camera)市场,更是向CCD传统优势市场——监控市场发起冲击。下面就监控专用CIS与传统CCD进行综合对比。

    标签: cmos ccd 图像传感器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

  • 仿人机器人

    仿人机器人是真正字面意义上或狭义的“机器人”,其研究和发展代表了机器人学的尖端水平。有关仿人机器人的工作早在20多年前就开始了,当时着重于双足步行机的研究和开发。只是自从10年前本田推出仿人机器人P2后,仿人机器人的研发才形成了一个热潮,至今方兴末艾。除了日本推出了QR1()、ASlM()和HRP-2等著名的仿人机器人以外,中国、韩国、美国和欧洲等国家和地区也成功地研制了各自的仿人机器人。虽然仿人机器人的研究已成为机器入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有很多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和技术开发,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却未见到系统地介绍和阐述仿人机器人的专著。在这种背景下,由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棍田秀司等人著的《仿人机器人》夺得了先声,填补了这方面的一个空白。据译者所知,该书是第一部系统介绍仿人机器人的专著。书中既有对仿人机器人历史发展的简明扼要的介绍,又有基本理论和分析,还有对实际机器人系统的引用。内容包括仿人机器人学的运动学、ZMP和动力学,双足步态规划和全身运动模式的生成和动力学仿真等,是对10多年来仿人机器人的研究成果(尤其是作者们的成果)的总结,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今世界在仿人机器人上的最新发展和水平。这本学术专著并不是纯理论介绍,几乎所有的理论和算法都有实际机器人系统和平台的支持,书中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内容生动。本书的日文原著由四位作者共同写就,每位作者撰写其最擅长的专题。几位作者都是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属下的智能系统研究所仿人机器人HRP-2研发小组的主要成员。《仿人机器人》是他们多年的学术研究和系统开发的概括。除日文原著外,还计划推出英文、中文(即本书)、法文和德文版本,以五种文字向全世界出版发行。如果本书在中国的出版能对我国的机器人研究和开发有所启发、帮助和推动,那么译者的初衷和愿望也就实现了。本书的翻译主要基于英文手稿,并参考了日文原著。在翻译过程中,译者随时与作者商讨,力术翻译准确到位。尽管如此,因译者的水平和时间所限,译文中难免会有不妥甚至错误之处,欢迎读者批评和指正。

    标签: 机器人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

  • 在CodeWarrior编译环境下运行μCOS-Ⅲ

    Kinetis系列是飞思卡尔公司基于ARM Cortex-M4和Cortex-M0+内核的单片机,和CortexM3相比,M4内核主要增加了DSP运算指令和可选的浮点运算单元,同时保持了与Cortex-M3的兼容性,因此被寄予希望能逐步替代Cortex-M3。Kinetis也成为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新的硬件平台之一。社C/OS-III是Micrium公司推出的全新RTOS,特别适用于那些有计算前导零(CLZ)硬件指令的高端32位CPU,可大大加速就绪表查找速度。uC/OS-IⅡ的主要精华在于其巧妙的优先级软件查表算法,而对于有CLZ硬件算法指令的CPU,如MIPS、PowerPC、ARM11及以上系列,仍使用uC/OS1l就不那么合理了。uC/OS-l源代码公开,官方已提供对目前主流单片机的移植支持,并且针对几大主流单片机都提供相应的教材1时,Kinetis就是其中之一。Micrium官方提供的基于Kinetis平台的范例都是使用1AR作为集成开发环境的,考虑到飞思卡尔官方的CodeWarrior开发环境有着广泛的用户群,尤其是使用过S08/S12等单片机的用户,大多熟悉CodeWarrior。因此,本文将以Kinetis 平台为例,讲述如何使用CodeWarrior集成开发环境将uC/OSI运行起来,作为应用开发的基础,也便于那些教学中使用CodeWarrior编译器的师生,将C/OSII引入嵌入式系统教学。

    标签: CodeWarrior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jason_vip1

  • DeviceNet协议

    一、DeviceNet概述DeviceNet 规范由Rockwell 自动化公司开发,并将其作为一个基于 CAN协议的开放式现场总线标准而公布。最初的 DeviceNet产品在1995年初出现。DeviceNet协议特别为工厂自动控制而定制,它在美国和亚洲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欧洲,越来越多的系统方案使用 DeviceNet来实现。ODVA(Open DeviceNet Vendor Association)是所有DeviceNet产品开发者的组织,它成立于 1995年,并获得了Rockwell 自动化公司所有知识产权的转让。该组织按照公司的原则进行运作,并确保所有成员都有同等的发言权。它负责DeviceNet标准的制定和更新。此外,ODVA还致力于DeviceNet在全球的推广和市场化。开发基于DeviceNet的产品必须遵循 DeviceNet规范。DeviceNet规范分Volume 1,Volume Il两部分。用户可以从ODVA协会寻找关于 DeviceNet开发源代码的信息:基于 CAN-bus的硬件则可以从 PHILPS.Intel等半导体供货商那里获得

    标签: devicenet协议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

  • Arduino兼容stm32单片机四旋翼飞行器设计

    四轴飞行器拥有四个旋翼,属于多旋翼直升机。四轴飞行器具有四个成对称分布的旋翼。它通过控制四个旋翼的旋转速度而非机械结构来实现各种飞行动作。四轴飞行器具有成本低、机体结构简单、没有机械结构、飞行稳定性好、重量轻、有利于小型化无人化等特点。因此可以应用在人无法到达的一些复杂环境之中。目前四旋翼飞行器等多旋翼飞行器已经在很多行业比如航空拍摄、遥感勘测、实时监控、军事侦察、喷洒农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已经形成了相关产业。四旋翼飞行器具有非线性控制、控制量多、飞行姿态控制过程复杂等特性。本课题基于实现四轴飞行器低成本小型化通用化的思路,通过研究剖析四旋翼飞行器飞行的原理,根据其数学模型和控制系统的功能要求,在MCU上实现了四旋翼飞行器的姿态数据的获取、飞行姿态解算以及飞行姿态控制。本课题硬件上采用stm32系列STM32F103C8T632位处理器作为主控制器负责分析处理数据,根据姿态运算结果,输出电机控制信号;主要使用惯性测量单元MPU-6050等传感器模块用于姿态信息的检测;采用场效应管驱动电路来驱动空心杯电机;蓝牙模块负责和上位机进行通信以实时采集飞行数据便于分析测试。整个软硬件系统均基于模块化设计的思想。各传感器采集飞行器的传感器数据都使用通用数字接口和MCU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软件上,编写飞行姿态控制软件,在stm32单片机上实现了四元数法和卡尔曼滤波算法,解算出飞行器正确的姿态角,并使用PID控制进行姿态角的闭环控制,稳定飞行姿态。实验结果表明,本课题设计的四轴飞行器能够较好的自主达到稳定飞行状态,抗扰动能力强。飞行姿态控制算法完全实现了使四旋翼飞行器能在室内平稳飞行的控制要求。

    标签: Arduino stm32单片机 四旋翼飞行器

    上传时间: 2022-07-17

    上传用户:

  • 数字式称重仪及CANopen协议的研究与实现

    随着现代工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智能测量仪表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等领域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本文结合自动化仪表实验室的热工综合实验系统的建设,自主开发了带CAN总线接口的智能式称重仪。本文首先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背景,设计过程中所用到的原理及理论,然后详细描述了其软硬件的实现过程,同时对控制网路中的现场总线进行了系统的描述,最后进行了误差分析及对本论文进行了总结。现场总线部分主要集中在第二章和第五章,第二章中介绍了OSI参考模型及各种网络的概念及术语,第五章中则对引出的一种现场总线(CAN总线)进行了研究与实现,该章首先从其网络模型上入手,介绍了各层的功能及层次结构,然后重点转到其中的一层——应用层进行研究。应用层选取了在欧洲非常流行的CANopen协议,最后给出了数字式称重仪成为CANopen网络下最小能力节点的实现过程。本文的主要内容有:(1)智能称重仪硬件电路的设计,包括高精密参考电压源、小信号放大电路及其非线性补偿电路、串行口通讯及总线通讯电路等的设计:(2)软件编程及调试,实现了人机接口的参数设定、量程变换、去皮功能,数字滤波、分段线性化输出及串口通讯等功能;(3CANopen协议研究,给出了CANopen协议的详细描述,同时按其标准完成了CANopen协议下最小能力设备的实现过程。

    标签: 数字式 canopen协议

    上传时间: 2022-07-19

    上传用户:jiabin

  • Altium Designer 15.1.15 中文版,AD15绿色破解软件安装包2015版

    AD15是一款专业实用的电脑机械设计工具,AD15功能强悍,支持多边形铺铜检查、增强的Union功能、板框间隙检查、通孔阻焊扩展、测试点间隙检查、焊盘和过孔管理等多种实用功能,Altium Designer 2015操作简便,从设计到编辑再到测试,它都可以帮你统统搞定。AD15软件功能  多边形铺铜检查  我们增加了多边形铺铜的扩展检查。在铺铜过程中,将按照铺铜顺序自动检查相关性,避免生成重叠的多边形铺铜。  增强的Union功能  PCB面板新增了一个Union版块,协助您管理设计数据。Union面板会显示设计项目中所有的Union类型、Union以及Union数据基元,并与设计中的其它PCB对象完美兼容。  板框间隙检查  我们扩展了间隙检查选项,AD15支持PCB对象和定义的板框边缘之间的间隙检查。这能提供更精确的间隙检查,更好地控制元件放置。  Cypress CapSense  我们在集成库中增加了CapSense接触式传感器,您可以在原理图设计的库面板中轻松访问。  通孔阻焊扩展  我们新增了选项,用于定义过孔边缘或焊盘边缘的阻焊扩展,使您的PCB设计更加精确、更加可控。  测试点间隙检查  通过增强的测试点间隙检查选项,您可以更好地控制间隙检查,更容易检查测试点与通孔焊盘之间、以及测试点之间的距离。  焊盘和过孔管理  通过焊盘和过孔管理功能, 轻松创建模板,管理焊盘和过孔叠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复用工具,可以为PCB中的特定焊盘组创建便于复制的焊盘模板。  xDxDesigner Importer  将原理图设计从xDxDesigner导入至Altium Designer的新工具,AD15可以节省大量重建原理图设计的时间。AD15软件特色  在PCB设计领域有超过25年的研发经验  我们在设计工程开发领域有着卓越的成绩。  专注于利润的增长  我们致力于逐年提高我们的利润  拥有全球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我们营业收入的43%来自于美洲国家,38%来自于欧洲,12%来自于中国,还有7%源于亚太地区。  对于未来发展有良好的定位  电子以及PCB设计在我们的智能系统中处核心地位。  客户年度服务计划有力支撑着我们的营业额  47%的总销售额是通过客户年度服务计划来实现的  正在利用其研发科技的优势进军物联网设备的开发领域。  我们正在为中国的制造商合作伙伴提供IOT应用服务

    标签: Altium Designer软件下载

    上传时间: 2022-07-22

    上传用户:canderile

  • 24c02记忆开机次数代码(蓝桥杯单片机)

    蓝桥单片机开机次数记忆代码

    标签: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22-07-24

    上传用户:

  • 蓝桥杯程序设计题与客观题备考笔记

    本笔记整合了历届省赛真题的试题注意点以及编程的一些小技巧和做编程题的一些套路和习惯,同时整理出赛用开发板各个模块使用时的一些注意点,还有官方驱动的一些错误,最后奉上了历届客观题的备考笔记。

    标签: 蓝桥杯 程序设计

    上传时间: 2022-07-24

    上传用户:

  • 印刷电路板设计在真实世界中的EMI控制

    第一章印刷电路板之EMI/EMC设计简介第一节 EM/EMC介绍电磁干扰(EMI)与电磁兼容(EMC)最初是在1940及1950年代变成关切之议题,大多是因为马达之噪声,经由电源线之传导影响到其它敏感之器材。在此一时期,一直到1960年代,EMI/EMC主要是在军事上之考虑,确保器材之电磁兼容性。在一些意外事件中,如雷达之辐射造成武器之意外启动,或EMl造成导航系统之故障,所以,军事上首先关注到如飞机或船舰上之武器系统之问题。到了70及80年计算机科技发展,来自计算机器材之干扰对广播电视机及无线电接收造成严重之问题。美国政府因而对此些工业产品实行EMI之规范。美国联邦通讯委员会(FCC)发布了一系列之法规,以规范计算机器材之干扰强度,并定义了量测之方法。同样的,欧洲及其它地区之政府也开始限制计算机产品产生之干扰。在此一时期,EMI/EMC之控制只局限在计算机、外围器材、以及计算机通讯产品。

    标签: 印刷电路板 emi

    上传时间: 2022-07-27

    上传用户:jason_vi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