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标准AHB总线对具有特定访问时序的设备数据传输效率较低的情况,提出一种新的实现方案。利用AHB总线突发传输时的组合信息,根据某种算法生成地址和控制信号,以提高慢速设备的总线访问效率。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lvzhr
版权声明 本文件所有内容受版权保护并且归中新软件所有。未经中新软件明确书面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传播本文件(全部或部分)。中新软件、JDFW、金盾抗拒绝服务系统是安徽中新软件有限公司注册商标,本文中涉及到的其它产品名称和品牌为其相关公司或组织的商标或注册商标,特此鸣谢。 本文件仅供技术学习参考,安徽中新软件不对本文件的内容及使用负任何责任或保证。另外,安徽中新软件对本文件保留修改权利。
上传时间: 2014-01-06
上传用户:gaojiao1999
提出一种在接收端结合最大比合并的发送天线选择新算法。该算法中,发送端从N个可用天线中选择信道增益最佳的L个天线,而接收端不进行天线选择并进行最大比合并(MRC)。并对该算法在准静态瑞利衰落信道的成对差错(PEP)性能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证明。尽管发送端天线选择对MIMO系统的分级阶数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伤,但同不进行天线选择O‘M)相比,应用该算法仍能获得较大的分级增益,并能明显提高相同频谱效率和相同分集阶效条件下空时码的性能。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a296386173
一致性认证:TD-SCDMA早期缺乏国际化的组织对终端进行一致性测试和验证、缺乏一致性测试仪表等因素,导致终端质量参差不齐,为兼顾终端能力部分网络新功能无法正常投入现网运营 产业投入:市场缺乏类似Iphone具有较大市场吸引力的高端终端、性价比较高的低端终端;部分国际上具有雄厚实力的芯片和终端制造商尚未推出TD-SCDMA产品
上传时间: 2013-11-23
上传用户:cc1915
摘要: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PLC(即可编程控制器)在工业控制领域内得到十分广泛地应用。PLC是一种基于数字计算机技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电子控制装置,它采用可编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存储用户指令,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输出,完成一系列逻辑、顺序、定时、记数、运算等确定的功能,来控制各种类型的机电一体化设备和生产过程。本文介绍了利用可编程控制器编写的一个五层电梯的控制系统,检验电梯PLC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实践证明,PLC可遍程控制器和MCGS组态软件结合有利于PLC控制系统的设计、检测,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电梯是随着高层建筑的兴建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多层厂房和多层仓库需要有货梯;高层住宅需要有住宅梯;百货大楼和宾馆需要有客梯,自动扶梯等。在现代社会,电梯已像汽车、轮船一样,成为人类不可缺少的交通运输工具。据统计,美国每天乘电梯的人次多于乘载其它交通工具的人数。当今世界,电梯的使用量已成为衡量现代化程度的标志之一。追溯电梯这种升降设备的历史,据说它起源于公元前236年的古希腊。当时有个叫阿基米德的人设计出--人力驱动的卷筒式卷扬机。1858年以蒸汽机为动力的客梯,在美国出现,继而有在英国出现水压梯。1889年美国的奥梯斯电梯公司首先使用电动机作为电梯动力,这才出现名副其实的电梯,并使电梯趋于实用化。1900年还出现了第一台自动扶梯。1949年出现了群控电梯,首批4~6台群控电梯在纽约的联合国大厦被使用。1955年出现了小型计算机(真空管)控制电梯。1962年美国出现了速度达8米/秒的超高速电梯。1963年一些先进工业国只成了无触点半导体逻辑控制电梯。1967年可控硅应用于电梯,使电梯的拖动系统筒化,性能提高。1971年集成电路被应用于电梯。第二年又出现了数控电梯。1976年微处理机开始用于电梯,使电梯的电气控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1电梯简介 1.1电梯的基本分类 1.1.1按用途分类 ⑴ 乘客电梯:为运送乘客而设计的电梯。主用与宾馆,饭店,办公楼,大型商店等客流量大的场合。这类电梯为了提高运送效率,其运行速度比较快,自动化程度比较高。轿厢的尺寸和结构形式多为宽度大于深度,使乘客能畅通地进出。而且安全设施齐全,装潢美观。
上传时间: 2013-10-16
上传用户:lili123
赛灵思选用 28nm 高介电层金属闸 (HKMG) 高性能低 功耗技术,并将该技术与新型一体化 ASMBLTM 架构相结合,从而推出能降低功耗、提高性能的新一代FPGA。这些器件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集成度和高带宽,为系统架构师和设计人员提供了一种可替代 ASSP和 ASIC 的全面可编程解决方案。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zengduo
Altium Designer 旨在帮助设计人员设计新一代智能、可互连的电子产品。为了实现上述目标,它统一了传统设计领域中的设计工作,提高了设计人员工作的抽象水平,为所有电子产品的核心部分,即器件智能化的设计和部署,提供了完整的解决方案。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落花无痕
PTC新的Wildfire用户模型• Wildfire用户模型定义了用户和软件之间的理想交互操作。• Wildfire用户模型在整个Pro/E中得到应用,它建立在用户熟悉的界面之上,既能充分发挥易学易用性,又能将加以扩展,以满足对3D产品设计苛刻要求的挑战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段璇琮*
讨论、研究高性能覆铜板对它所用的环氧树脂的性能要求,应是立足整个产业链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特别应从HDI多层板发展对高性能CCL有哪些主要性能需求上着手研究。HDI多层板有哪些发展特点,它的发展趋势如何——这都是我们所要研究的高性能CCL发展趋势和重点的基本依据。而HDI多层板的技术发展,又是由它的应用市场——终端电子产品的发展所驱动(见图1)。 图1 在HDI多层板产业链中各类产品对下游产品的性能需求关系图 1.HDI多层板发展特点对高性能覆铜板技术进步的影响1.1 HDI多层板的问世,对传统PCB技术及其基板材料技术是一个严峻挑战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新一代高密度互连(High Density Interconnection,简称为 HDI)印制电路板——积层法多层板(Build—Up Multiplayer printed board,简称为 BUM)的最早开发成果。它的问世是全世界几十年的印制电路板技术发展历程中的重大事件。积层法多层板即HDI多层板,至今仍是发展HDI的PCB的最好、最普遍的产品形式。在HDI多层板之上,将最新PCB尖端技术体现得淋漓尽致。HDI多层板产品结构具有三大突出的特征:“微孔、细线、薄层化”。其中“微孔”是它的结构特点中核心与灵魂。因此,现又将这类HDI多层板称作为“微孔板”。HDI多层板已经历了十几年的发展历程,但它在技术上仍充满着朝气蓬勃的活力,在市场上仍有着前程广阔的空间。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zczc
GAL(generic array logic)是美国晶格半导体公 司(gem 0udu or)最新推出的可电擦写、可重复编 程、可加密的一种可编程逻辑器件(PLD)。这是第二 代PAL, 亦是目前最理想的可多次编程的逻辑电路。 它不象PAL是一次性编程,品种乡 也不像EPSOM 需要用紫外线照射擦除。GAL 电路能反复编程 采用 的是电擦除技术 可随时进行修改,其内部有一个特殊 结构控制字,使它芯片类型少,功能全。目前普遍果用 的芯片只有两种:GAL16VS(20 g『脚)和GAL20V8 (24号『脚) 这两种GAL能仿真所有的PAL,并能按 设计者自己的需要构成各种功能的逻辑电瑞在研制 开发新的电路系统时 极为方便。
标签: GAL
上传时间: 2013-10-20
上传用户:9牛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