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信息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网络安全也逐渐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可以预言,今后的社会将进入全面的网络时代和信息共享时代,因此,网络安全极其重要,只有安全的网络才能保证网络生活能够有序进行、网络系统不遭破坏、信息不被窃取、网络服务不被非法中断等。为了保证计算机网络的可靠性、可用性、完整性、保密性和真实性等安全性,不仅要保证计算机网络设备安全和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还要保护数据的安全。对数据实施安全的加密算法是保护数据安全的有效手段。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是美国国家标准和技术研究所宣布采用的高级加密标准,可以预测,AES在今后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将会在信息安全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对AES算法实现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热点,它将会在信息安全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AES在实现方面具有速度快、可并行处理、对处理器的结构无特殊要求,算法设计相对简单,分组长度可以改变,而且具有很好的可扩充性。AES算法的这些特点使得选用FPGA来实现AES算法具有很好的优越性,本文就是针对AES算法的FPGA实现进行研究。本文介绍了用FPGA实现AES算法所用的开发工具、开发语言和所选用的芯片,还具体介绍了AES算法的硬件实现方式,在此基础上,着重阐述了AES算法FPGA实现的总体设计框图,并对各个部分的设计分别给与介绍,给出了实现加密解密的时序仿真和设计结果。
上传时间: 2022-06-18
上传用户:shjgzh
KT-F1278无线模块采用Semtech公司的SX1278器件,该器件采用了LoRa TM 扩频调制跳频技术,其通信距离,接收灵敏度都远超现在的FSK、GFSK 调制,且多个传输的信号占用同一个信道而不受影响, 使用这款模块就可大幅延长传输距离,在稀疏的环境覆盖范围可达到15 公里,在环境稠密的地区可达到3 公里以上,因此不需要中继装置及复杂的通信基础设施。由于传输距离增加,可以大幅减少中继器的使用,简化了系统设计,从而大幅降低成本。除此之外,模块末端节点采用的都是电量需求极低的设计,大幅延长了电池供电的时间。最大化了电池的寿命,改善了网络的容量和扩展性。模块还增强了信号的抗干扰性,与传统模式相比,数据的传输更加稳定。
上传时间: 2022-06-19
上传用户:zhaiyawei
(1)研究了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的总体设计,设计了射频IC读卡器的电路原理图,给出了PCB板,读卡器主要由射频天线、读卡模块、RS485通信接口及单片机控制系统组成,能读写Philips公司的Mifare非接触式智能射频卡,读卡距离约10cm.当没有卡进入读卡能量范围时,系统显示时钟,当有卡进入时则读卡内数据并将卡号信息显示在液晶显示器上.(2)深入研究RFID天线的EMC过滤器、接收电路以及天线匹配电路等构成,结合本设计采用了线圈天线,并从品质因素Q和调谐频率两方面设计读写器天线,设计优化了天线耦合电路.(3)针对设备组网应用要求,门禁终端通信采用RS485总线,同时结合门禁读卡器研究了RS485的网络拓扑结构,通过RS485接口与PC机组成通信网络系统。读卡器平时可独立工作,PC机会每隔一定时间访问读卡器,用PC机上的时钟统一校准读卡器上的时钟,并读取存储器内的读卡数据,以便读卡器中的数据得到及时处理.(4)设计单片机的包看门狗、液品显示、数据存储和实时时钟等在内的外围模块电路,采用串口设计如SPI.PC等,从而节约了单片机的vo接口.同时结合门禁系统设计门禁控制电路,完成设备的选材。(5)根据射频识别门禁系统总体设计要求,采用模块化软件设计方法,根据MF RC500的特性,系统地对MF RC500芯片的操作流程进行研究,设计主程序的流程图和各个模块子程序,使用Cs1语言开发了读写器的底层控制软件,并完成程序的调试,证明结果满足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简称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操作快捷方便。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在智能停车场上应用极为广泛。通过射频识别技术,可以实现一种自动的车辆辨识系统,使得车辆的停入和驶出能在一个快速的方式下处理,实现无人、安全、自动化。本文针对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在智能停车场上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先就智能停车场的设计思想进行系统的阐述,然后重点讨论了智能停车场的设计与实现过程中用到的相关模块:管理员的登录和注册模块、车辆具体信息查询模块、车辆的自动管理模块和其他信息模块等等。整个论文围绕基于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智能停车场如何对车辆进行管理做了大量论述。在对上述内容充分认识的基础上,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设计这样一个系统,使得在无人情形下可以对车辆进行动态的管理,尤其是对停车场注册的车辆的停入和驶出动作的电子不停车管理。关键词: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智能停车场,车辆管理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
广东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工学硕士) 基于FPGA的PCIE数据采集卡设计数据采集处理技术与传感器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PC机技术共同构成检测 技术的基础,其中数据采集处理技术作为实现自动化检测的前提,在整个数字化 系统中处于尤为重要的地位。对于核磁共振这样复杂的系统设备,实现自动化测 试显得尤为必要,又因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特殊性,对数据的采集有特殊要求, 需要根据各种脉冲序列的不同要求设置采样点数和采样间隔,根据待采信号的不 同带宽来设置采样率,将系统成像的数据采集下来进行处理,最后重建图像和显 示。因此本文基于现有的采集技术开发专门应用于核磁共振成像的数据采集卡。 该采集卡从软件与硬件两个方面对基于FPGA的PCIE数据采集卡进行了研 究,并完成了实物设计。软件方面以FPGA为核心芯片完成数据采集卡的接口控 制以及数据处理。通过Altera的GXB IP核对数据进行捕捉,同时根据实际需要 设计了传输协议,由数据处理模块将捕捉到的数据通过CIC滤波器进行抽取滤 波,然后将信号存入DDR2 SDRAM存储芯片中。在传输接口设计上采用PCIE 总线接口的数据传输模式,并利用FPGA的IP核资源完成接口的逻辑控制。 硬件部分分为FPGA外围配置电路、DDR2接口电路、PCIE接口电路等模 块。该采集卡硬件系统由Flash对FPGA进行初始化,通过FPGA配置PCIE总 线,根据FPGA中PCIE通道引脚的要求进行布局布线。DDR2接口电路模块依 据DDR2芯片驱动和接收端的电平标准、端接方式确定DDR2与FPGA之间通 信的各信号走线。针对各个模块接口电路的特点分别进行眼图测试,分析了板卡 的通信质量,对整个原理图布局进行了设计优化。 通过测试,该数据采集卡实现了通过CPLD对FPGA进行加载,并在FPGA 内部实现了抽取滤波等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各种接IsI和控制逻辑以及通过大容量 的DDR2 SDRAM缓存各种数据处理结果正确。经系统成像,该采集卡采集下来 的数字信息可通过图像重建准确成像,为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工程实现打下了良 好的成像基础。
上传时间: 2022-06-21
上传用户:fliang
第一章 RFID基础知识简介1.1 RFID的定义RFID是什么?RFID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缩写,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RFID其主要核心部件是一个电子标签,直径仅为2毫米不到,通过相距几厘米到几米距离内传感器发射的无线电波,可以读取电子标签内储存的信息,识别电子标签代表的物品、人和器具的身份。1.2 RFID射频识别技术的概念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埃森哲实验室首席科学家弗格森认为RFID是一种突破性的技术:"第一,可以识别单个的非常具体的物体,而不是像条形码那样只能识别一类物体;第二,其采用无线电射频,可以透过外部材料读取数据,而条形码必须靠激光来读取信息;第三,可以同时对多个物体进行识读,而条形码只能一个一个地读。此外,储存的信息量也非常大。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slq1234567890
产品品牌:VINKA/永嘉微电/永嘉微 产品型号:VK1072D 封装形式:SSOP28 产品年份:新年份 深圳市永嘉微电科技有限公司,原厂直销,原装现货更有优势!工程服务,技术支持,让您的生产高枕无忧!QT516 原厂直销,样品免费,技术支持,价格优势。 概述: VK1072D是一个点阵式存储映射的LCD驱动器,可支持最大72点(18SEGx4COM) 的LCD屏,也支持2COM和3COM的LCD屏。单片机可通过三条通信线配置显示参数和发送 显示数据,也可通过指令进入省电模式。 特点: • 工作电压 2.4-5.2V • 内置256 kHz RC振荡器(上电默认) • 偏置电压(BIAS)可配置为1/2、1/3 • COM周期(DUTY)可配置为1/2、1/3、1/4 • 内置显示RAM为18x4位 • 省电模式(通过关显示和关振荡器进入) • 3线串行接口 • VLCD脚调节LCD电压 • 软件配置LCD显示参数 • 写命令和写数据2种命令格式 • 写显示数据地址自动加1 • VLCD脚提供LCD驱动电压(<VDD) • 封装: SSOP28(150mil)(9.9mm×3.9mm PP=0.635mm)
标签: 1072D 1072 SSOP LCD 28 VK 计算器 方案 微电 液晶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2937735731
摘要 DAQmx驱动作为N公司的第三代数据飛集硬俘驱动程序,减少了传統数据采集硬件驱动程序帶来的编程复杂性,可被多种编程语言调用,程序接口功能强大,应用起来十分方便。研究并使用DAQmx驱动程序开发基于PX1总线的数采系统逐渐成为趋势。针对PXI总线数采系统开发中必须解决的采集同步、触发等关键技术问题,重点讲迷在LABVIEW中利用DAQmx驱动实现多块数采卡同步采集、多功能数采卡的横拟与数字信导同步采集的程序设计技术以及数字与模拟信号触发程序设计技术等。利用这些技术可解决大部分基于PX1总线的数据采集仪器设计问题。并结合工程实际,演示了利用DAQmx工具开发的32通道多功能PXI总线数据采集系统。DAQmx硬件驱动程序是N公司研制的第三代硬件驱动程序,在LABVIEW环境下使用可简化数据采集系统程序设计。且可被C++、VC++、以及LabWindows/CVI等程序调用,为应用其他开发语言的工程师提供了方便。DAQmx驱动程序在数据采集程序设计时具有如下特点:对多功能的数据采集卡都使用统一的编程界面,可编写模拟输入、模拟输出、数字10以及定时器/计数器程序,驱动程序完全支持多线程程序。利用Measurement&Automation(MAX)配置工具,可简化数据采集卡的配置。在异常条件下运行可靠,传统的DAQ驱动难以处理异常情况,而DAQmx定义并加强了异常条件处理方法,这比传统DAQ驱动更可靠,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是简化了采集同步的难题。传统DAQ中的设备同步实现起来相当复杂,必须通过软件编程路由RTSI总线或PFI信号线来完成,而DAQmx应用时不必为信号指定路由,只需确定同步信号,所有路由工作由DAQmx自动完成。本文结合工程开发实际介绍在LABVIEW环境下应用DAQmx驱动程序开发数据采集系统的技术,主要讲述利用DAQmx解决多块卡同步的问题,以及多功能数据采集卡的数字与模拟采集同步以及信号触发等问题。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
OBD(On-Board Diagnostics),即随车诊断系统,可以通过汽车上安装的随车诊断装置,实时监测汽车的运行状况。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制定的汽车OBD 1随车诊断系统,统一了故障诊断接口和故障代码的设置及含义。随车诊断系统的不足之处是只能提供某一特征故障的故障代码与某些故障数据,不能对维修人员给以更具体的指导。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方案是将专家系统与随车诊断系统相结合,设计出一种集故障代码与故障数据的采集、逻辑判断与维修指导为一体的,并具备用户经验知识库扩充功能的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能方便地指导维修人员较迅速、准确地找出电控汽车故障原因,从而提高汽车维修效率。[1]目前,OBD11随车诊断系统的连接器采用SAEJ1962标准的16引脚插座,数字信号主要采用ISO9141和SAEJ 1850规定的电平信号编码,读取诊断信息必须通过专用的OBD 11电缆及接口。利用蓝牙技术,将OBD11接口的电平编码进行无线电传输,不仅方便了OBD11随车诊断系统的信息交换,也将大大扩展OBD11随车诊断系统的应用领域。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ARM的线性CCD高速采集系统,系统中选择了高速线性CCD和高速ADC,因为ADC的采祥速度相对ARM的工作时钟频率较慢,所以使用CPLD和FIFO作为A/D和ARM之间的1/0接口,它使电路工作在更加平稳、简洁而易丁控制,同时也提高了ARM的工作效率。为了提高通信速度,这里采用通用申行总线(USB)技术米与PC进行通信。ARM是用来控制主处理器的数据采集,数据的计算和数据传输。结果证明,整个系统能高效运作。该系统可应用于高速数据采集及多路模拟信号的工作环境下。1引言在电气化铁路,为了扩大对电力机车受电弓的寿命,所以要使受电弓滑块磨损均匀,接触线的直线段(电气化铁路供电线)排列为曲折路线(弯段被安排成折线的形式)。之间的接触线的定位点和受电弓轨道中心线距离称为错开值,这是一种接触线的关键指标。错开值是不可忽视的,这个值过小会影响到受电弓滑块磨损的均匀性,从而影响到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比如陷入了激烈的风中),造成大范围的在屋部的横向运动(并且速度越快,受电弓的左右摆动越剧烈),按触线将在某些部分将会超过受电弓的有效工作长度,从而使错开,接触线值超出标准范围的错开值,导致了当前连接的破坏,甚至导致了会产生受电弓事故的错识运行。受电马与滑触线发生故障,将导致列车正常运行的中断,从而对铁路运输产生严亚的影响。为了避免这些情况,错开伯及其变化应经常性地予以测试。因此,一个机车的接触线式在线监测系统,及与其配套的数据采集系统被开发出来,它的工作是实时地、迅速地计算错开值。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kingw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