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载的内容为随机信号处理的作业,具体是:其中W(t)为均值为零,方差为3的白噪声。 (1)产生若干组500个点长随机序列。 (2)找一个ARMA模型与(1)中的500个点匹配。 (3)在产生一个500个点长的随机序列校正。
上传时间: 2013-12-06
上传用户:yph853211
含有《数字信号处理-理论、算法与实现》一书中所涉及到的绝大部分算法,DSP_FORTRAN, DSP_C和DSP_MATLAB。DSP_FORTRAN和DSP_C各含有约40个信号处理的子程序。 用C语言编写的MA模型、ARMA模型及最小方差谱估计三个算法程序.
标签: DSP_FORTRAN DSP_C DSP_MATLAB 算法
上传时间: 2014-01-23
上传用户:watch100
程序所在目录:ex6_AD 板上引出的两路A/D 转换对应DSP 的A/D 模块分别是通道0 和通道8,输入电压0-5V 。 本开发板使用DA 的输出作为AD 的输入,因此需将5J2 的1-2,3-4 分别用短路子短接。 打开CC2000,进行如下操作: 1.Project->Open ,打开该目录中的工程文件。 2.Project->Rebuild ALL,编译链接 3.File->Load Program 4.光标移到Que()函数的asm(" NOP ")所处的行。 5. Debug->Toggle breakpoint (快捷键F9) 6. Debug->Animate (快捷键F12) 7. View->Watch Window ,在出现的watch 窗体中点右键分别插入变量AD_SIG0,AD_SIG8,则可看到所采到的这两路信号的电压值。 如果结果稍微不精确,请不要在意,这可能是因为没有采用专用基准源,以及信号不稳定的缘故。另外,TMS320LF2407 的内置A/D 的精度并不是很高。在前面两种情况已得到保证的情况下,变化幅度仍较大。( ^_^ 呵呵,外面好一点的一片A/D 芯片就不低于100 块,所以想想能凑合着用也就可以了。)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refent
一个基于51单片机的时钟电路设计源代码 时间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 显示时、分、秒; 有校时功能,可以分别对时及分进行单独校时,使其校正到标准时间; 计时过程具有报时功能,当时间到达整点前5秒进行蜂鸣报时; 为了保证计时的稳定及准确须由晶体振荡器提供表针时间基准信号。
上传时间: 2014-01-08
上传用户:wl9454
N分频器则是一个简单的除N 计数器。分频器对脉冲加减电路的输出脉冲再进行N分频,得到整个环路的输出信号Fout。
上传时间: 2017-05-04
上传用户:royzhangsz
分别读取两个信号,比较两个信号的时间周期,得出这两个信号的角度差。得出发动机的提前角。
上传时间: 2013-12-26
上传用户:ljmwh2000
分频器的vhdl描述,在源代码中完成对时钟信号CLK的2分频,4分频,8分频,16分频
上传时间: 2014-01-16
上传用户:奇奇奔奔
数字频率计的设计可以分为测量计数和显示。其测量的基本原理是计算一定时间内待测信号的脉冲个数,这就要求由分频器产生标准闸门时间信号,计数器记录脉冲个数,由控制器对闸门信号进行选择,并对计数器使能断进行同步控制。控制器根据闸门信号确定最佳量程。
上传时间: 2014-01-19
上传用户:1051290259
控制信号由接收机的通道进入信号调制芯片,获得直流偏置电压。它内部有一个基准电路,产生周期为20ms,宽度为1.5ms的基准信号,将获得的直流偏置电压与电位器的电压比较,获得电压差输出。最后,电压差的正负输出到电机驱动芯片决定电机的正反转。当电机转速一定时,通过级联减速齿轮带动电位器旋转,使得电压差为0,电机停止转动。当然我们可以不用去了解它的具体工作原理,知道它的控制原理就够了。就象我们使用晶体管一样,知道可以拿它来做开关管或放大管就行了,至于管内的电子具体怎么流动是可以完全不用去考虑的。
上传时间: 2013-12-13
上传用户:xmsmh
用VHDL语言实现一个能显示时、分、秒的时钟:可分别进行时和分的手动校正;12小时、24小时计时制可选,12小时制时有上下午指示;当计时到预定时间(此时间可手动设置)时,扬声器发出闹铃信号,闹铃时间为10秒,可提前终止闹铃。
上传时间: 2014-01-05
上传用户:hn8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