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基站误码率测试是基站射频测试中最为关键的测试项目之一,提出一种快速、高效的测试方法和测试架构。该方案采用基站射频板作为数据采集卡、完成上行链路的解调和模拟信号转换成I/Q数据功能,利用ADS、MATLAB搭建上行信道的同步、解码功能。测试表明该方案的测试精度达到 0.2dB,完全满足研发和生产中测试上行相关射频指标的功能需求, 同时本设计还具有开发周期短、投资成本低,操作简便、很强的跨系统移植能力。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xhwst
针对UHF读写器设计中,在符合EPC Gen2标准的情况下,对标签返回的高速数据进行正确解码以达到正确读取标签的要求,提出了一种新的在ARM平台下采用边沿捕获统计定时器数判断数据的方法,并对FM0编码进行解码。与传统的使用定时器定时采样高低电平的FM0解码方法相比,该解码方法可以减少定时器定时误差累积的影响;可以将捕获定时器数中断与数据判断解码相对分隔开,使得中断对解码影响很小,实现捕获与解码的同步。通过实验表明,这种方法提高了解码的效率,在160 Kb/s的接收速度下,读取一张标签的时间约为30次/s。 Abstract: Aiming at the requirement of receiving correctly decoded data from the tag under high-speed communication which complied with EPC Gen2 standard in the design of UHF interrogator, the article introduced a new technology for FM0 decoding which counted the timer counter to judge data by using the edge interval of signal capture based on the ARM7 platform.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FM0 decoding method which used the timer timed to sample the high and low level, the method could reduce the accumulation of timing error and could relatively separate capture timer interrupt and the data judgment for decoding, so that the disruption effect on the decoding was small and realizd synchronization of capture and decoding. Testing result shows that the metho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decoding, at 160 Kb/s receiving speed, the time of the interrogator to read a tag is about 30 times/s.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liufei
《无线通信FPGA设计》以Xilinx公司的FPGA开发平台为基础,综合FPGA和无线通信技术两个方向,通过大量的FPGA开发实例,较为详尽地描述了无线通信中常用模块的原理和实现流程,包括数字信号处理基础、数字滤波器、多速率信号处理、数字调制与解调、信道编码、系统同步、自适应滤波算法、最佳接收机,以及WCDMA系统的关键技术。
上传时间: 2014-01-23
上传用户:kernaling
为了能实时监控无人机的状态和提高无人机的安全可靠性,本设计利用FPGA高速率、丰富的片上资源和灵活的设计接口,设计了一套无人机多路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具备了将处于无人机不同位置的摄像机所采集的视频信息,传送给地面站控制设备,并在同一台显示器上实现同步显示的功能。仿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很好的保证监控视频的实时性、和高清度,确保无人机完成侦查任务。
上传时间: 2013-10-24
上传用户:baiom
Verilog HDL 数字设计教程【作者:贺敬凯;出版社: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本资料为ppt) 内容简介:介绍了Verilog HDL语言,状态机设计,仿真,还有好几个可综合设计的举例,除了常见的,还有空调控制器的设计,饮料自动售卖机的设计,AD采样控制电路等。 第1章 Verilog HDL数字设计综述 第2章 Verilog HDL基本概念 第3章 Verilog HDL常用建模方法 第4章 Verilog HDL常用电路设计 第5章 同步有限状态机设计 第6章 Verilog HDL仿真技术 第7章 Verilog HDL可综合设计举例 第8章 CPU结构及其设计
上传时间: 2015-01-01
上传用户:yare
为了对中频PCM信号进行直接解调,提出一种全新的数字化PCM中频解调器的设计方法。在实现过程中,采用大规模的FPGA芯片对位帧同步器进行了融合,便于设备的集成化和小型化。这种新型的中频解调器比传统的基带解调器具有硬件成本低和误码率低等优点。
上传时间: 2013-10-22
上传用户:liaocs77
为满足三维大地电磁勘探技术对多个采集站的同步需求,基于FPGA设计了一种晶振频率校准系统。系统可以调节各采集站的恒温压控晶体振荡器同步于GPS,从而使晶振能够输出高准确度和稳定度的同步信号。系统中使用FPGA设计了高分辨率的时间间隔测量单元,达到0.121 ns的测量分辨率,能对晶振分频信号与GPS秒脉冲信号的时间间隔进行高精度测量,缩短了频率校准时间。同时在FPGA内部使用PicoBlaze嵌入式软核处理器监控系统状态,并配合滑动平均滤波法对测量得到的时间间隔数据实时处理,有效地抑制了GPS秒脉冲波动对频率校准的影响。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www240697738
随着HDL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 硬件描述语言语言综合工具及其它相关工具的推广使广大设计工程师从以往烦琐的画原理图连线等工作解脱开来能够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功能实现上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任何事务都是一分为二的有利就有弊我们发现现在越来越多的工程师不关心自己的电路实现形式以为我只要将功能描述正确其它事情交给工具就行了在这种思想影响下工程师在用HDL语言描述电路时脑袋里没有任何电路概念或者非常模糊也不清楚自己写的代码综合出来之后是什么样子映射到芯片中又会是什么样子有没有充分利用到FPGA的一些特殊资源遇到问题立刻想到的是换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FPGA器件导致物料成本上升更为要命的是由于不了解器件结构更不了解与器件结构紧密相关的设计技巧过分依赖综合等工具工具不行自己也就束手无策导致问题迟迟不能解决从而严重影响开发周期导致开发成本急剧上升 目前我们的设计规模越来越庞大动辄上百万门几百万门的电路屡见不鲜同时我们所采用的器件工艺越来越先进已经步入深亚微米时代而在对待深亚微米的器件上我们的设计方法将不可避免地发生变化要更多地关注以前很少关注的线延时我相信ASIC设计以后也会如此此时如果我们不在设计方法设计技巧上有所提高是无法面对这些庞大的基于深亚微米技术的电路设计而且现在的竞争越来越激励从节约公司成本角度出 也要求我们尽可能在比较小的器件里完成比较多的功能 本文从澄清一些错误认识开始从FPGA器件结构出发以速度路径延时大小和面积资源占用率为主题描述在FPGA设计过程中应当注意的问题和可以采用的设计技巧本文对读者的技能基本要求是熟悉数字电路基本知识如加法器计数器RAM等熟悉基本的同步电路设计方法熟悉HDL语言对FPGA的结构有所了解对FPGA设计流程比较了解
上传时间: 2015-01-02
上传用户:refent
为实现设备中存在的低速数据光纤通信的同步复接/ 分接,提出一种基于FPGA 的帧同步头信号提取检测方案,其中帧头由7 位巴克码1110010 组成,在数据的接收端首先从复接数据中提取时钟信号,进而检测帧同步信号,为数字分接提供起始信号,以实现数据的同步分接。实验表明,此方案成功地在光纤通信系统的接收端检测到帧同步信号,从而实现了数据的正确分接。
上传时间: 2013-10-22
上传用户:rnsfing
第二部分:DRAM 内存模块的设计技术..............................................................143第一章 SDR 和DDR 内存的比较..........................................................................143第二章 内存模块的叠层设计.............................................................................145第三章 内存模块的时序要求.............................................................................1493.1 无缓冲(Unbuffered)内存模块的时序分析.......................................1493.2 带寄存器(Registered)的内存模块时序分析...................................154第四章 内存模块信号设计.................................................................................1594.1 时钟信号的设计.......................................................................................1594.2 CS 及CKE 信号的设计..............................................................................1624.3 地址和控制线的设计...............................................................................1634.4 数据信号线的设计...................................................................................1664.5 电源,参考电压Vref 及去耦电容.........................................................169第五章 内存模块的功耗计算.............................................................................172第六章 实际设计案例分析.................................................................................178 目前比较流行的内存模块主要是这三种:SDR,DDR,RAMBUS。其中,RAMBUS内存采用阻抗受控制的串行连接技术,在这里我们将不做进一步探讨,本文所总结的内存设计技术就是针对SDRAM 而言(包括SDR 和DDR)。现在我们来简单地比较一下SDR 和DDR,它们都被称为同步动态内存,其核心技术是一样的。只是DDR 在某些功能上进行了改进,所以DDR 有时也被称为SDRAM II。DDR 的全称是Double Data Rate,也就是双倍的数据传输率,但是其时钟频率没有增加,只是在时钟的上升和下降沿都可以用来进行数据的读写操作。对于SDR 来说,市面上常见的模块主要有PC100/PC133/PC166,而相应的DDR内存则为DDR200(PC1600)/DDR266(PC2100)/DDR333(PC2700)。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宋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