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端双极输入信号的推荐电路如图 1 所示。Vs+ 是放大器的电源;负电源输入接地。VIN 为输入信号源,其表现为一个在接地电位(±0 V)附近摆动的接地参考信号,从而形成一个双极信号。RG 和 RF 为放大器的主增益设置电阻。VOUT+和 VOUT- 为 ADC 的差动输出信号。它们的相位差为 180o,并且电平转换为VOCM。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15527161163
時至今日,以太網供電 (PoE) 技術仍在當今的網絡世界中不斷地普及。由供電設備 (PSE) 提供並傳輸至受電設備 (PD) 輸入端的 12.95W 功率是一種通用電源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xmsmh
太阳能AC模块逆变器是近年来发展非常快的技术,本文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反激 变换器的逆变器拓扑结构。该电路结构简单,通过Zeta电路将功率脉动转换成小容量电容上的 电压脉动。大大减小了直流输入侧的低频谐波电流,实现了良好的功率解耦。相比较其他AC模 块逆变器中使用大电容进行功率解耦的方法, 既节省了成本又减小了体积。文中采用峰值电流控 制方案,使逆变器能够输出纯正弦的并网电流波形和单位功率因数。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数据验 证了所提新型逆变器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光伏系统 AC模块 反激变换器 功率解耦 1 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能源的需求 日益增长,传统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使全球面临着 能源危机l1-2]。因此世界各国正在致力于新能源的 开发和使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能 源形式都可以为人类所利用,而这其中太阳能以其 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可以再生以及不污染环境等 优点,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 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将太阳光辐射能通过光 伏效应,经太阳能电池直接转换为电能的新型发电 技术_3 。目前太阳能光伏系统主要分为分散式独 立发电系统和并网式发电系统l4j。其中后者省略 了直流环节的蓄电池组,对电能的利用更加灵活, 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在光伏并网系统中,逆变器 决定着系统的效率以及输出电流波形的质量,是整 个光伏发电系统的技术核心,因此研究开发新型高 效逆变器成为越来越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光伏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多种多样,过去主要是 集中式逆变器, 目前应用较多的是串联式逆变器和 多组串联式逆变器[5-7 3。AC模块逆变器是近几年 来比较热门的技术l8。 。在这种系统中,每组光电 模块和一个逆变器集成到一起,形成一个AC模 块,再将所有AC模块的输出并联到一起接入电 网。这样就消除了传统逆变器中,由于逆变器和光 伏模块不匹配而造成的功率损失。
上传时间: 2013-11-04
上传用户:liujinzhao
需要的可下载哦
上传时间: 2013-10-27
上传用户:小码农lz
电子发烧友网:本文是小编从电子发烧友网论坛上淘过来的,觉得内容还可以,所以在这里跟大家一起分享分享。电源设计专家亲授电源设计秘诀,助您的设计一臂之力! 一 反激式电源中的铁氧体磁放大器 对于两个输出端都提供实际功率(5 V 2 A 和 12 V 3 A,两者都可实现± 5%调节)的双路输出反激式电源来说,当电压达到 12 V 时会进入零负载状态,而无法在 5%限度内进行调节。线性稳压器是一个可实行的解决方案,但由于价格昂贵且会降低效率,仍不是理想的解决方案。我们建议的解决方案是在 12 V 输出端使用一个磁放大器,即便是反激式拓扑结构也可使用。 为了降低成本,建议使用铁氧体磁放大器。然而,铁氧体磁放大器的控制电路与传统的矩形磁滞回线材料(高磁导率材料)的控制电路有所不用。铁氧体的控制电路(D1 和 Q1)可吸收电流以便维持输出端供电。该电路已经过全面测试。变压器绕组设计为 5 V 和 13 V 输出。该电路在实现 12 V 输出± 5%调节的同时,甚至还可以达到低于 1 W 的输入功率(5 V 300 mW和12V零负载)
上传时间: 2013-10-30
上传用户:lwq11
这是 输出电压电流均可调的高效DC电源:本作品是基于开关电源基本拓扑之一的正激拓扑设计而成的输出小电压,大电流DC-DC开关稳压电源,通过电压反馈环节对主电路的输出进行稳压,本 文所设计的开关电源输入为DC41-57开关频率为75kHz,实现输出电压0-30V可调,恒流限制0-3A可调。单管正激变换器具有外围电路简单,效率高,抗过载能力强,输入与输出隔离等优点,适合低压、中小功率的电能变换,恒压过程采用OP07作为比较器,改变基准电压,从而实现输出电压可调,原副边用光耦隔离,恒流部分也采用比较器,但是电流采样采的是负压,这样只调节电位器就可改变OP07输入端的电压大小,从而调节恒流限制。
标签: 2012 输出可调 直流稳压电源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
上传时间: 2013-10-12
上传用户:1142895891
所谓光猫,是泛指将光以太信号转换成其它协议信号的收发设备。光猫也称为单 端口光端机, 是针对特殊用户环境而设计的产品, 它利用一对光纤进行单 E1或单 V.35 或单10BaseT 点到点式的光传输终端设备。该设备作为本地网的中继传输设备,适用 于基站的光纤终端传输设备以及租用线路设备。 而对于多口的光端机一般会直称作“光 端机”, 对单端口光端机一般使用于用户端, 工作类似常用的广域网专线(电路)联网用 的基带 MODEM,和有称作“光 MODEM”、“光猫”、“光调制解调器”。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ming52900
用二端口S-参数来表征差分电路的特性■ Sam Belkin差分电路结构因其更好的增益,二阶线性度,突出的抗杂散响应以及抗躁声性能而越来越多地被人们采用。这种电路结构通常需要一个与单端电路相连接的界面,而这个界面常常是采用“巴伦”器件(Balun),这种巴伦器件提供了平衡结构-到-不平衡结构的转换功能。要通过直接测量的方式来表征平衡电路特性的话,通常需要使用昂贵的四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射频应用工程师还需要确定幅值和相位的不平衡是如何影响差分电路性能的。遗憾的是,在射频技术文献中,很难找到一种能表征电路特性以及衡量不平衡结构所产生影响的好的评估方法。这篇文章的目的就是要帮助射频应用工程师们通过使用常规的单端二端口矢量网络分析仪来准确可靠地解决作为他们日常工作的差分电路特性的测量问题。本文介绍了一些用来表征差分电路特性的实用和有效的方法, 特别是差分电压,共模抑制(CMRR),插入损耗以及基于二端口S-参数的差分阻抗。差分和共模信号在差分电路中有两种主要的信号类型:差分模式或差分电压Vdiff 和共模电压Vcm(见图2)。它们各自的定义如下[1]:• 差分信号是施加在平衡的3 端子系统中未接地的两个端子之上的• 共模信号是相等地施加在平衡放大器或其它差分器件的未接地的端子之上。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叶山豪
电机驱动交流输入50W隔离反激电源,伺服驱动器主电源可将高电压交流输入(110V 到 690V)或直流链路电压转换为单个隔离式24V直流,正激、反激式、双端开关电源高频变压器设计详解
上传时间: 2018-04-05
上传用户:yuwei664
随着材料技术以及开关电源技术的进步,照明领域开启了新的时代。IFD照明作为第四代光源具有节能、环保、高效、长寿命的特点,其正在逐步替代传统白炽灯作为LED灯具的核心部分,LED驱动电源一直是国内外集成电路设计公司重点研究的领域。LED灯具应用于家庭中小功率照明场合时,用户希望其电源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性能稳定、效率高、安全性高的优点,而市场上现阶段能满足这一特点的ACDC型LED驱动电源不多,因此该类型驱动电源也成为当前研究的重点本文主要任务是根据项目要求对ACDC型LED恒流驱动驱动电源模型进行分析,然后利用 SIMetrix软件对模型进行建模与仿真,通过对驱动电源模型的研究促进集成电路设计人员对恒流驱动电源工作原理的理解进而加快产品研发速度以及提高产品的质量。在建模过程中,首先通过分析和总结不同的恒流控制方式及电路拓扑结构,确定驱动电源模型采用的控制方式为单闭环峰值电流控制模式,其拓扑结构为反激式拓扑结构。然后通过对不同状态下驱动电源的逻辑分析,设计驱动电源的逻辑和功能电路结构。针对当前众多电力电子软件在电子电路建模方面存在的弊端,如仿真收敛性差仿真速度慢、占用系统资源等,本文选用 SIMetrix软件对驱动电源进行建模仿真,该软件可以很好地克服其他软件在仿真收敛性、仿真速度以及占用系统资源等方面的缺点。仿真结果表明驱动电源模型正确。最后,设计基于该驱动模型流片样品的驱动电源测试电路,并搭建测试平台。对驱动电源进行的相关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驱动电源的负载电流控制精度可达5%,其实测最大效率可达782%,不同故障状态下的功能测试结果表明电源能准确启动保护。因此,根据测试数据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该驱动电源在恒流特性、保护功能及效率都满足设计要求,同时通过仿真结果与测试结果的对比分析,也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关健词:LED恒流驱动拓扑结构逻辑分析 SIMetrix建模断续模式
上传时间: 2022-03-16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