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电子钟是一种精确的计时工具,它精确显示秒、分、时,是一种比传统机械表更灵活方便的钟表。还可附加闹铃,报时等功能。因而在日常生活的各种领域应用广泛。数字电子钟由秒信号发生器、“时、分、秒”计数器,译码器及显示器,校时电路组成。秒信号发生器是整个系统的时基信号,作为秒脉冲送入计数器,计数结果通过“时、分、秒”译码器显示时间
上传时间: 2013-12-26
上传用户:hullow
时序定时信息恢复的Simulink仿真程序,主要在无线通信,微波领域应用
上传时间: 2014-11-27
上传用户:ayfeixiao
电动舵机(EMA)由于具有结构简单、重量轻、负载特性好和可靠性高等优点,因而在 无人驾驶飞机(UAV)、导弹、航天器等飞行器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传统 PID 控制以其实时性好、易于实现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只要正确设定参 数,PID 控制器便可实现其作用,但由于舵机系统存在着非线性、时变性等不确定因素,此 时,PID 的控制效果将难于达到预期的目标。而模糊控制对控制对象的非线性、时变性等具 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其灵活性和鲁棒性较好,并且控制简单,在电机控制领域应用非常广 泛。但在模糊控制的系统中很难完全消除稳态误差,一般情况下,控制精度不太理想。 针对上述两种控制器的特点,为了提高舵机位置伺服系统的控制性能,本文设计了一 种模糊自适应 PID 控制器,兼顾了两种控制方法的优点,通过模糊规则进行推理和决策, 在线整定 PID 控制器的三个参数,实验结果表明,该控制器结构简单,效果良好。
上传时间: 2016-04-27
上传用户:547453159
虚拟现实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许微虚拟现实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 许 微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信息工程学院 ,湖北 武汉 430074) 摘 要 :虚拟现实技术是一门新兴边缘的技术 ,研究内容涉及多个领域 ,应用十分广泛 ,被公认为是 21 世纪重要的发 展学科以及影响人们生活的重要技术之一。从虚拟现实的概念出发 ,对虚拟现实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充分论述 , 并展望了虚拟现实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虚拟现实 ;研究现况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 F061.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23198 (2009) 0220279202 1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 ,简称 VR) ,又译为临境 , 灵 境等。从应用上看它是一种综合计算机图形技术、多媒体 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网络技术、立体显示技术及仿真技术 等多种科学技术综合发展起来的计算机领域的最新技术 , 也是力学、数学、光学、机构运动学等各种学科的综合应用。 这种计算机领域最新技术的特点在于以模仿的方式为用户 创造一种虚拟的环境 ,通过视、听、触等感知行为使得用户 产生一种沉浸于虚拟环境的感觉 ,并与虚拟环境相互作用 从而引起虚拟环境的实时变化。现在与虚拟现实有关的内 容已经扩大到与之相关的许多方面 ,如“人工现实”(Artifi2 cial Reality) 、“遥在”( Telepresence) 、“虚拟环境”( Virtual Environment) “、赛博空间”(Cyberspace) 等等。 2 国外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现状 计算机的发展提供了一种计算工具和分析工具 ,并因 此导致了许多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的产生。虚拟现实技术的 产生与发展也同样如此 ,概括的国内外虚拟现实技术 ,它主 要涉及到三个研究领域 :通过计算图形方式建立实时的三 维视觉效果 ;建立对虚拟世界的观察界面 ;使用虚拟现实技 术加强诸如科学计算技术等方面的应用。 2. 1 VR 技术在美国的研究现状 美国是虚拟现实技术研究的发源地 ,虚拟现实技术可 以追溯到上世纪 40 年代。最初的研究应用主要集中在美 国军方对飞行驾驶员与宇航员的模拟训练。然而 , 随着冷 战后美国军费的削减 ,这些技术逐步转为民用. 目前美国在 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主要集中在感知、用户界面、后台软件和 硬件四个方面。 上世纪 80 年代 ,美国宇航局 (NASA) 及美国国防部组 织了一系列有关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 ,并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研究成果 ,美国宇航局 Ames 实验室致力于一个叫“虚拟 行星探索”(VPE) 的实验计划。现 NASA 已经建立了航空、
标签: 虚拟现实
上传时间: 2022-03-17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随着科技的发展,四轴飞行器在现代生活、工业等领域应用愈来愈多。本文采用二阶滑模控制算法将姿态角度和角加速度控制设计成一个环,改进了一般的双闭环控制方式。设计完成了电机驱动电路、无线通信、传感器模块、遥控器的硬件设计以及四轴飞行器的实物制作。
标签: 四轴飞行器
上传时间: 2022-05-07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仿真所模拟的对象变得越来越复杂,计算机仿真系统的规模也变得日益庞大,开发难度成倍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业界提出了分布交互仿真这一概念。分布交互仿真是指在设计仿真系统时采用协调一致的软件架构、网络协议和数据库,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仿真节点互连,形成一套统一的综合仿真环境。本论文采用分布式仿真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HLA技术,实现分布式仿真中的子模块互连功能。在本论文涉及的分布式仿真系统中,模块间互连的实现主要分为两种方法,一种是完全使用HILA/RTI运行支撑环境提供的各种服务,借由HLA协议规定的对象类和交互类实现分布式系统中各个子模块间的信息交互:另一种方法是将子模块的对外接口封装成符合HLA规则的联邦成员,再将封装好的联邦成员加载到HLA/RTI联邦执行中,这样,子模块对外交互的实现无需任何改动,即可实现系统内子模块间的信息交互。在实现分布式仿真系统互连功能时,可能还会遇到一些与项目需求相关的问题,如子模块间信息的分辨率不匹配,这就要求对某些仿真模块发出的信息进行聚合、解聚处理,在本论文中,对这一问题也有一定的关注。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
NEMA标准出版PS3.1(199x) 医学数字影像和通讯(DICOM) 前言 iii 0 介绍 0.1历史 0.2 DICOM标准 0.3未来的方向 1 应用程序的范围和领域 2 规范的参考 3 定义 4 符号和缩写 5 DICOM标准的目的 6 DICOM标准的内容概述 6.1 文档结构 6.2 PART 2:遵从性 6.3 Part 3:信息对象定义 6.4 Part 4:服务类的规范 6.5 Part 5:数据结构和语义学 6.6 Part 6: 数据字典 6.7 Part 7:消息交换 6.8 Part 8:消息交换的网络通讯支持 6.9 Part 9:消息交换的点对点通讯支持 7 标准各部分的关系
上传时间: 2013-12-08
上传用户:yan2267246
基于Snake 模型的图像分割技术是近年来图像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Snake 模型承载上层先验知识并融合 了图像的底层特征,针对医学图像的特殊性,能有效地应用于医学图像的分割中。本文对各种基于Snake 模型的改进算法和 进化模型进行了研究,并重点梳理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利于把握基于Snake 模型的医学图像分割方法的脉络和发展方向。
上传时间: 2014-01-23
上传用户:BIBI
人脸识别因其在安全验证系统、信用卡验证、医学、档案管理、视频会 议、人机交互、系统公安(罪犯识别等)等方面的巨大应用前景而越来越成为 当前模式识别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
上传时间: 2014-01-01
上传用户:小眼睛LSL
自适应均衡器的LMS算法实现及其仿真 :自适应均衡器已广泛应用于通信、雷达、声纳、控制和生物医学工程等许多领域,为克服多径衰落和信道失真 引起的码间干扰,实时跟踪移动通信信道的时变特性,笔者设计了一个基于LMS 算法的自适应线性均衡器,并通过改变步 长因子Δ来分析其收敛速度和均方误差特性.
上传时间: 2017-09-17
上传用户:lind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