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控制的交流调速系统所选用的微处理器、功率器件及产生PWM波的方法是影响交流调速系统性能好坏的直接因素。在介绍了正弦脉宽调制(SPWM)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以8098单片机作为控制器,以智能功率模块IPM为开关器件的变频调速系统。通过软件编程,产生正弦脉冲宽度调制波形来控制绝缘栅双极晶体管的导通和关断,从而达到控制异步电动机转速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可调频率调电压,稳定度高,调速范围宽,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 Abstract: AC variable speed with digital control systems used microprocessors, power devices and generate PWM wave is the direct factors of affecting the performance AC speed regulation system. On the basis of introducing the 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 (SPWM) technology,this paper designed variable speed system which used 8098 as a controller, intelligent power module IPM as switching device. Through software programming, resulting in sinusoidal pulse width modulation waveform to control the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turn on and off, so as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speed control of induction motor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ystem can adjust frequency modulation voltage, high stability, wide speed range, has a strong practical value.
上传时间: 2013-11-14
上传用户:ynwbosss
提出了采用两段式同轴波纹慢波结构实现双频高功率微波输出的相对论返波振荡器, 推导了该结构的TM0n模式色散方程,数值求解了两段式同轴波纹慢波结构TM0n模色散曲线,分析了该器件X波段双频高功率微波输出的产生机理, 分析中考虑了电子注在慢波结构第二段工作效率不变和下降时的双频工作点情况,并运用2.5 维全电磁粒子模拟程序验证了双频微波信号的可靠性。关键词高功率微波;双频;X 波段;相对论返波振荡器 当前, 应用于高功率微波效应的微波器件只有一个主频率,已有的实验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单频高功率微波用于攻击敌方的电子系统所需的功率远远大于单只高功率微波源所能产生的功率,即破坏阈值很高[1]。但是,如果用两个或多个频率相近的高功率微波波束产生拍频后用于攻击电子系统,那么所需的功率密度将大大减小,即效应阈值大大下降, 采用这种方式将有可能在现有的技术下使高功率微波实用化[2],但是双频及多频高功率微波源器件的研究目前是十分前沿的课题,处于刚起步阶段,在国内外极少有报道[2~4],因而,用单个微波源器件产生稳定输出的双频甚至多频高功率微波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学术价值,是高功率微波领域又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 在高功率微波武器和新体制雷达等方面将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kxyw404582151
摘要:介绍了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中枢,利用EXB841专用驱动及保护器件对功率模块绝缘栅双极晶体管(IGBT)进行驱动与保护的变频器设计方法。介绍了EXB841在应用中的一些原则性事项,阐述了AT89C51单片机产生正弦脉宽调制(SPWM)脉冲的算法及编程方法,描述了异步电动机在变压变频(VVVF)调速时的近似机械特性及变频调速方式下的主要对策以及带有反馈信号的输出控制方式的实现,最后给出了变频调速控制下的实际数据。关键词:IGBT;驱动;逆变;变压变频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kristycreasy
关于PCB封装的资料收集整理. 大的来说,元件有插装和贴装.零件封装是指实际零件焊接到电路板时所指示的外观和焊点的位置。是纯粹的空间概念.因此不同的元件可共用同一零件封装,同种元件也可有不同的零件封装。像电阻,有传统的针插式,这种元件体积较大,电路板必须钻孔才能安置元件,完成钻孔后,插入元件,再过锡炉或喷锡(也可手焊),成本较高,较新的设计都是采用体积小的表面贴片式元件(SMD)这种元件不必钻孔,用钢膜将半熔状锡膏倒入电路板,再把SMD 元件放上,即可焊接在电路板上了。晶体管是我们常用的的元件之一,在DEVICE。LIB库中,简简单单的只有NPN与PNP之分,但实际上,如果它是NPN的2N3055那它有可能是铁壳子的TO—3,如果它是NPN的2N3054,则有可能是铁壳的TO-66或TO-5,而学用的CS9013,有TO-92A,TO-92B,还有TO-5,TO-46,TO-52等等,千变万化。还有一个就是电阻,在DEVICE 库中,它也是简单地把它们称为RES1 和RES2,不管它是100Ω 还是470KΩ都一样,对电路板而言,它与欧姆数根本不相关,完全是按该电阻的功率数来决定的我们选用的1/4W 和甚至1/2W 的电阻,都可以用AXIAL0.3 元件封装,而功率数大一点的话,可用AXIAL0.4,AXIAL0.5等等。现将常用的元件封装整理如下:电阻类及无极性双端元件:AXIAL0.3-AXIAL1.0无极性电容:RAD0.1-RAD0.4有极性电容:RB.2/.4-RB.5/1.0二极管:DIODE0.4及DIODE0.7石英晶体振荡器:XTAL1晶体管、FET、UJT:TO-xxx(TO-3,TO-5)可变电阻(POT1、POT2):VR1-VR5这些常用的元件封装,大家最好能把它背下来,这些元件封装,大家可以把它拆分成两部分来记如电阻AXIAL0.3 可拆成AXIAL 和0.3,AXIAL 翻译成中文就是轴状的,0.3 则是该电阻在印刷电路板上的焊盘间的距离也就是300mil(因为在电机领域里,是以英制单位为主的。同样的,对于无极性的电容,RAD0.1-RAD0.4也是一样;对有极性的电容如电解电容,其封装为RB.2/.4,RB.3/.6 等,其中“.2”为焊盘间距,“.4”为电容圆筒的外径。对于晶体管,那就直接看它的外形及功率,大功率的晶体管,就用TO—3,中功率的晶体管,如果是扁平的,就用TO-220,如果是金属壳的,就用TO-66,小功率的晶体管,就用TO-5,TO-46,TO-92A等都可以,反正它的管脚也长,弯一下也可以。对于常用的集成IC电路,有DIPxx,就是双列直插的元件封装,DIP8就是双排,每排有4个引脚,两排间距离是300mil,焊盘间的距离是100mil。SIPxx 就是单排的封装。等等。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晶体管与可变电阻,它们的包装才是最令人头痛的,同样的包装,其管脚可不一定一样。例如,对于TO-92B之类的包装,通常是1 脚为E(发射极),而2 脚有可能是B 极(基极),也可能是C(集电极);同样的,3脚有可能是C,也有可能是B,具体是那个,只有拿到了元件才能确定。因此,电路软件不敢硬性定义焊盘名称(管脚名称),同样的,场效应管,MOS 管也可以用跟晶体管一样的封装,它可以通用于三个引脚的元件。Q1-B,在PCB 里,加载这种网络表的时候,就会找不到节点(对不上)。在可变电阻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daguogai
HT46R22单片机在电磁炉功率控制中的应用:介绍了电磁炉的基本工作原理,并提出了一种采用HT46R22 单片机实现电磁炉功率稳定输出的功率控制方法,最后简单介绍了该方法的软硬件设计过程。关键词:电磁炉;HT46R22;功率控制引言近年来,随着环保和节能意识的逐步提高,一种新兴的"绿色的厨具"--电磁炉正在家庭中普及。它改变了传统的明火烹调方式,利用电磁感应原理,使电流通过内置的线圈时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感应到铁制器皿,产生无数高速运动的小涡流,涡流产生的巨大循环能量转换为有效热能,使锅具自行高速加热,最终直接加热食物。电磁炉的热效率达到90%以上,同时它无烟无灰,无污染,不升高室温,不产生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安全环保。电磁炉还采用了微电脑控制,能够随意控制温度。正是由于上述种种优点,电磁炉在发达国家的家庭普及率已经达到80%以上。为了提高电热转换率,家用电磁炉一般采用的是高频电磁炉,须将工频电整流成直流电后再逆变成20kHz 以上的高频振荡电流,在高频下,稳定功率输出和实时检测就成了设计的难点和关键所在。采用Holtek 公司产的A/D 型单片机HT46R22 可以方便地实现定温控制、实时检测、报警检测和功率控制,本文着重介绍功率控制的实现。
上传时间: 2013-10-21
上传用户:colinal
单片机的功率接口
上传时间: 2014-04-28
上传用户:ca05991270
数字幅频均衡功率放大器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ggwz258
SRWF-501-50型微功率无线模块
上传时间: 2013-11-12
上传用户:风行天下
在无线通信中,为了对抗信道衰落,人们提出了分集技术。协作分集通过共享资源达到改善通信质量、提高通信性能的目的。研究了放大转发协作通信系统中的功率分配策略。对于协作通信系统的功率分配研究了3种方法:迭代法,直接计算法,理想的穷搜索法。研究表明,迭代法是最佳方案,因为这种方法的迭代次数可以人为控制,而且性能与理想的穷搜索法相差不大。
上传时间: 2013-10-26
上传用户:bruce5996
纳拓科技应用AR9331开发设计出一款高功率CPE,同时可以做高功率无线ap和网桥,在无线网络通信中有广泛应用
上传时间: 2013-11-17
上传用户:qiulin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