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级的电磁兼容设计:本应用文档从元件选择、电路设计和印制电路板的布线等几个方面讨论了电路板级的电磁兼容性(EMC)设计。本文从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电磁兼容性的概述第二部分:元件选择和电路设计技术第三部分:印制电路板的布线技术附录A:电磁兼容性的术语附录B:抗干扰的测量标准第一部分 — 电磁干扰和兼容性的概述电磁干扰是现代电路工业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为了克服干扰,电路设计者不得不移走干扰源,或设法保护电路不受干扰。其目的都是为了使电路按照预期的目标来工作——即达到电磁兼容性。通常,仅仅实现板级的电磁兼容性这还不够。虽然电路是在板级工作的,但是它会对系统的其它部分辐射出噪声,从而产生系统级的问题。另外,系统级或是设备级的电磁兼容性必须要满足某种辐射标准,这样才不会影响其他设备或装置的正常工作。许多发达国家对电子设备和仪器有严格的电磁兼容性标准;为了适应这个要求,设计者必须从板级设计开始就考虑抑制电子干扰。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lingfei
第二章 地线干扰与接地技术为什么要地线地环路问题与解决方法公共阻抗耦合问题与解决方法各种接地方法电缆屏蔽层的接地 安全地信号地地线引发干扰问题的原因导线的阻抗导线的阻抗金属条与导线的阻抗比较地线问题-地环路隔离变压器光隔离器共模扼流圈的作用平衡电路对地环路干扰的抑制地线问题-公共阻抗耦合单点接地对噪声的抑制接地方式种类单点接地串联单点、并联单点混合接地线路板上的地线长地线的阻抗多点接地混合接地
上传时间: 2013-10-15
上传用户:u789u789u789
在设计多层PCB 电路板之前,设计者需要首先根据电路的规模、电路板的尺寸和电磁兼容(EMC)的要求来确定所采用的电路板结构,也就是决定采用4 层,6 层,还是更多层数的电路板。确定层数之后,再确定内电层的放置位置以及如何在这些层上分布不同的信号。这就是多层PCB 层叠结构的选择问题。层叠结构是影响PCB 板EMC 性能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抑制电磁干扰的一个重要手段。本节将介绍多层PCB 板层叠结构的相关内容。
上传时间: 2013-11-08
上传用户:小小小熊
如何防干扰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1421706030
高性能光电传感器具有以下特性: 电源可选; 模式可选: Dark ON / Light ON; 输出形式: NPN / PNP / 继电器输出; 响应速度快; 预报警功能; 保护距离长; 抗干扰性强;输入回路保护; 输出回路短路保护;相邻多个传感器可并排使用相互之间不干扰
上传时间: 2015-01-02
上传用户:cknck
在某系统码相关测距中,每一个飞机的询问信号都可能会成为其他飞机的干扰。在有限的可用功率下,就需要一个可靠和高效的功率控制策略。纳什博弈(非合作博弈)理论是适合于功率控制问题的一种理论,是飞机在信噪比和功率利用之间选择一种均衡。文献[1]研究了这个问题的纳什博弈论策略,得到了一个非线性系统代数方程,并提出了一种定点迭代的功率控制算法。文中研究了一种新的基于牛顿迭代的功率控制策略来解决此类代数方程。仿真结果说明了牛顿迭代算法的效率明显提高。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AISINI005
——国际CE认证 ——国际船舶认证 ——德国技术合作 ——国际认可的中国品牌! ◆中国-五工W4GD高压大功率变频控制系统——节能,稳压,精度高,现场总线CPU、I/O控制技术,拒内对外干扰、抗外对内干扰能力强。
上传时间: 2013-11-25
上传用户:佳期如梦
为了解决电机设备发生故障引起事故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流水线结构微处理器的数据采集系统应用控制方案。利用自带DSP内核的高精度三相电能专用芯片,实现了对医用设备工作状况进行在线实时监测。通过对供电电源,信号采集通道,以及信号输出通道进行必要的抗干扰设计,采取CAN总线通讯,光电隔离,短路保护以及过载保护等措施,使系统很好的适应了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在现场的试运行中已得到很好的验证,该方案在电磁干扰很强的工作环境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3-11-11
上传用户:waizhang
人脸图像检测在实际运行中,复杂的背景、和人脸选择位置与大小都会影响到人脸识别率。为了克服这些因素并减少环境的干扰,设计了一种人脸图像检测与正规化的方法,详细论述了实现的关键技术。通过实验表明,人脸图像识别率和速度都有很大的改善,满足了实际环境中实时处理的需要。
上传时间: 2015-01-03
上传用户:大三三
针对红外温度传感器能灵敏感应天空地面热辐射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红外传感器测量无人机姿态信息的方法,相比传统姿态测量传感器,红外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无漂移、成本低等优点;针对该方法介绍了由三对正交安装的红外传感器测量姿态角的基本原理及能获得更好视场角的45°安装方式;并通过场地实验获得了红外传感器的对地倾角和输出电压的函数关系;通过推理得到无人机姿态测量算法,实现了根据红外传感器的差动输出信号计算无人机的姿态角;同时对太阳的干扰问题作了适当的研究;为了验证算法的可靠性,进行了机载飞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测量无人机的姿态角。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wl9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