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总线接口芯片CH375支持USB-HOST和USB-DEVICE,可以用于单片机读写U盘。本说明中的多数内容为建议性说明,而非强制性说明,建议的目的旨在提高最终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很多内容只是针对一般情况和大多数用户而言,而未考虑个别或者例外。本说明中列举了一些发生在某些品牌U盘上的怪现象,都是我们实际测试现象的描述,我们并没有以此评价U盘的优劣,因为实际上它们可能已经算是所有U盘中比较优秀的几种,而且,我们也不排除这仅仅是品牌U盘中的个别现象,只是正好被我们碰到而已。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yuzsu
概述 CH376是文件管理控制芯片,用于单片机系统读写 U 盘或者 SD 卡中的文件。 CH376 支持 USB 设备方式和 USB 主机方式,并且内置了 USB 通讯协议的基本固件,内置了处理Mass-Storage 海量存储设备的专用通讯协议的固件,内置了SD 卡的通讯接口固件,内置了FAT16和FAT32 以及 FAT12 文件系统的管理固件,支持常用的 USB 存储设备(包括 U 盘/USB 硬盘/USB 闪存盘/USB读卡器)和SD卡(包括标准容量SD 卡和高容量HC-SD 卡以及协议兼容的MMC 卡和 TF 卡)。 CH376 支持三种通讯接口:8 位并口、SPI 接口或者异步串口,单片机/DSP/MCU/MPU 等控制器可以通过上述任何一种通讯接口控制CH376芯片,存取U 盘或者 SD 卡中的文件或者与计算机通讯。 CH376的 USB设备方式与CH372 芯片完全兼容,CH376 的 USB 主机方式与CH375 芯片基本兼容。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sglccwk
单片机读写U盘方案开发手册 目录 1.芯片及模块手册资料2.应用电路图及封装3.SPI例程及UART例程4.其他外围应用电路5.232、电平转换资料6.芯片测试文档7.U盘支持列表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whymatalab
本文介绍了一个以嵌入式USB 主机接口芯片SL811HS 为核心,采用U 盘为存储介质的单片机低功耗海量存储系统。该系统实现了仪器的便携化,从而,为便携仪器或嵌入式系统的外挂式海量存储的发展开拓了新思路。近几年,随着Flash Memory 非易失存储技术的发展,基于USB 接口的闪存即U 盘现已得到广泛应用。从理论上讲,以U 盘作为便携式采集存储系统的存储载体完全能够满足长时间采集海量数据的要求。但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是,U 盘主要应用于PC 机系统中。以单片机等微处理器为核心的嵌入式系统的应用中,尚缺少与U 盘的直接接口技术。因此将单片机技术与U 盘存储技术两者结合起来,利用单片机直接读写U 盘,并通过总线方式与嵌入式系统的其它部分实现命令和数据的通信,从而实现便携仪器或者嵌入式系统的外挂式海量存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而以Cypress 公司的SL811HS 为代表的嵌入式USB 主机接口芯片为这种方案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无聊来刷下
U盘IC1114的电路图和C语言源程序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hanli8870
附件有51单片机加上sl811读写U盘的源程序和原理图 /*--------------------------------------------------------------------------AT89X52.H Header file for the low voltage Flash Atmel AT89C52 and AT89LV52.Copyright (c) 1995-1996 Keil Softwar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ifndef AT89X52_HEADER_FILE#define AT89X52_HEADER_FILE 1 /*------------------------------------------------Byte Registers------------------------------------------------*/sfr P0 = 0x80;sfr SP = 0x81;sfr DPL = 0x82;sfr DPH = 0x83;sfr PCON = 0x87;sfr TCON = 0x88;sfr TMOD = 0x89;sfr TL0 = 0x8A;sfr TL1 = 0x8B;sfr TH0 = 0x8C;sfr TH1 = 0x8D;sfr P1 = 0x90;sfr SCON = 0x98;sfr SBUF = 0x99;sfr P2 = 0xA0;sfr IE = 0xA8;sfr P3 = 0xB0;sfr IP = 0xB8;sfr T2CON = 0xC8;sfr T2MOD = 0xC9;sfr RCAP2L = 0xCA;sfr RCAP2H = 0xCB;sfr TL2 = 0xCC;sfr TH2 = 0xCD;sfr PSW = 0xD0;sfr ACC = 0xE0;sfr B = 0xF0;
上传时间: 2014-01-05
上传用户:lnnn30
针对固定码长Turbo码适应性差的缺点,以LTE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帧长可配置的Turbo编译码器的FPGA实现方案。该设计可以依据具体的信道环境和速率要求调节信息帧长,平衡译码性能和系统时延。方案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思想和“自底而上”的实现方法,对 Turbo编译码系统模块化设计后优化统一,经时序仿真验证后下载配置到Altera公司Stratix III系列的EP3SL150F1152C2N中。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健可靠,并具有良好的移植性;集成化一体设计,为LTE标准下Turbo码 ASIC的开发提供了参考。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d815185728
为满足TD-LTE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通过对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和物理层之间的实时性研究以及对操作系统Nucleus PLUS的机制分析,实现了MAC层子帧调度。根据TD-LTE无线综合测试仪中的设计要求,详细介绍了Nucleus PLUS任务循环调度以及MAC子帧调度的流程设计。在实现MAC层基本功能的同时满足了TD-LTE对系统实时性、子帧同步与任务资源管理的需求。
上传时间: 2013-11-10
上传用户:royzhangsz
参照3GPP LTE的E-UTRA物理层规范,提出了一种链路自适应方案。实时调整传输功率以补偿信道的衰落,建立SNR-BLER曲线,在给定满足一定业务的目标BLER的条件下,找到各个MCS的SNR切换门限值,从而实现链路自适应。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通信质量的前提下,自适应方案比固定MCS有着明显的频谱效率增益,使无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同时删减了频谱效率没有增益的MCS,降低系统复杂度。
上传时间: 2013-12-22
上传用户:xsnjzljj
为了实现LTE系统中RRC连接建立的需求,提出了一种对RRC层连接过程进行设计的方案,并完成系统的软件设计。该系统将RRC层的空闲状态和连接状态均细分为两个子状态,有效降低了系统设计的复杂度。软件采用Xilinx SDK工具集进行开发,通过在PC上分别模拟终端和基站进行测试,终端和基站能够成功接收到正确的RRC消息。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成功的建立RRC连接,达到了设计的要求。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sjy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