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格式化工具。 其实就是linux下indent的windows版本。
上传时间: 2014-08-23
上传用户:hfmm633
indent为linux下代码自动格式化工具,可辨识C的原始代码文件,并加以格式化,以方便程序设计师阅读
上传时间: 2013-12-17
上传用户:lijinchuan
通过安装和调试ECG放大器,了解医学信号放大器的特点,并掌握放大器的有关指标。 安装和调试后的ECG放大器,应达到以下指标: 1?具有较高输入阻抗>1MΩ 2?放大器差动增益约为1000 3?具有较高共模抑制比(CMRR>80db) 4?等效输入噪声<10μV 5?频带范围0.05Hz~100Hz
上传时间: 2013-10-18
上传用户:taiyang250072
本文阐述电视机、显示器和微机等产品的谐波电流产生原因,介绍抑制谐波电流的方法及设计时应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谐波电流、抑制技术
标签: 谐波电流抑制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a673761058
2-1 何谓测量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什么? 在测量控制系统中,用来放大传感器输出的微弱电压,电流或电荷信号的放大电路称为测量放大电路,亦称仪用放大电路。对其基本要求是:①输入阻抗应与传感器输出阻抗相匹配;②一定的放大倍数和稳定的增益;③低噪声;④低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以及低的漂移;⑤足够的带宽和转换速率(无畸变的放大瞬态信号);⑥高输入共模范围(如达几百伏)和高共模抑制比;⑦可调的闭环增益;⑧线性好、精度高;⑨成本低。 2-2 图2-2a所示斩波稳零放大电路中,为什么采用高、低频两个通道,即R3、C3组成的高频通道和调制、解调、交流放大器组成的低频通道? 采用高频通道是为了使斩波稳零放大电路能在较宽的频率范围内工作,而采用低频通道则能对微弱的直流或缓慢变化的信号进行低漂移和高精度的放大。 2-3 请参照图2-3,根据手册中LF347和CD4066的连接图(即引脚图),将集成运算放大器LF347和集成模拟开关CD4066接成自动调零放大电路。 LF347和CD4066接成的自动调零放大电路如图X2-1。
标签: 信号放大电路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ysjing
随着高频微波在日常生活上的广泛应用,例如行动电话、无线个人计算机、无线网络等,高频电路的技术也日新月异。良好的高频电路设计的实现与改善,则建立在于精确的组件模型的基础上。被动组件如电感、滤波器等的电路模型与电路制作的材料、制程有紧密的关系,而建立这些组件等效电路模型的方法称为参数萃取。 早期的电感制作以金属绕线为主要的材料与技术,而近年来,由于高频与高速电路的应用日益广泛,加上电路设计趋向轻薄短小,电感制作的材质与技术也不断的进步。例如射频机体电路(RFIC)运用硅材质,微波集成电路则广泛的运用砷化镓(GaAs)技术;此外,在低成本的无线通讯射频应用上,如混合(Hybrid)集成电路则运用有机多芯片模块(MCMs)结合传统的玻璃基板制程,以及低温共烧陶瓷(LTCC)技术,制作印刷式平面电感等,以提升组件的质量与效能,并减少体积与成本。 本章的重点包涵探讨电感的原理与专有名词,以及以常见的电感结构,并分析影响电感效能的主要因素与其电路模型,最后将以电感的模拟设计为例,说明电感参数的萃取。
上传时间: 2013-11-20
上传用户:yuanxiaoqiang
目录 第一章 传输线理论 一 传输线原理 二 微带传输线 三 微带传输线之不连续分析 第二章 被动组件之电感设计与分析 一 电感原理 二 电感结构与分析 三 电感设计与模拟 电感分析与量测
标签: 传输线
上传时间: 2013-12-12
上传用户:浩子GG
I2C总线器件在高抗干扰系统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先对I2C总线协议进行了简要叙述,然后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抗干扰措施,最后提供了一个利用I2C总线器件24WC01组成的高抗干扰应用方案。 一、I2C总线概述 I2C总线是一双线串行总线,它提供一小型网络系统为总线上的电路共享公共的总线。总线上的器件有单片机LCD驱动器以及E2PROM器等。型号有:PCF8566T、SAA1064T、24WC01等。 两根双向线中,一根是串行数据线(SDA),另一根是串行时钟线(SCL)。总线和器件间的数据传送均由这根线完成。每一个器件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以区别总线上的其它器件。当执行数据传送时,谁是主器件,谁是从器件详见表1。主器件是启动数据发送并产生时钟信号的器件。被寻址的任何器件都可看作从器件。I2C总线是多主机总线,意思是可以两个或更多的能够控制总线的器件与总线连接。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1159797854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人类生产、生活及传统的产品设计和生产组织模式都带来了深刻的变革,随着计算机应用领域的日益扩大,涌现了许多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新兴学科,模具CAD/CAE/CAM便是其中之一。模具CAD/CAE/CAM是一门基于计算机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与机械设计和制造技术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多学科综合性的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控机床的广泛应用及相关软件的日益完善,CAD/CAE/CAM技术在电子、机械、航空、航天、轻工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上传时间: 2013-10-30
上传用户:u789u789u789
随着可携式及整合多项功能的电子装置日益增加,电池运行时间已成为产品差异化与客户满意度的关键因素。以下10项技术概述提供您提升行动装置 (如智慧型手机、平板电脑、无线感测器或胰岛素输液泵) 电池续航力的必备技巧。
上传时间: 2013-10-26
上传用户:fengweihao15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