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ATtiny15/L是一款基于AVRRISC的低功耗CMOS的8位单片机。通过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一条指令,ATtiny15/L可以取得接近1MIPS/MHz的性能,从而使得设计人员可以在功耗和执行速度之间取得平衡。AVR核将32个工作寄存器和丰富的指令集联结在一起。所有的工作寄存器都与ALU算逻单元直接相连,允许在一个时钟周期内执行的单条指令同时访问两个独立的寄存器。这种结构提高了代码效率,使AVR得到了比普通CISC单片机高将近10倍的性能。ATtiny15/L具有4个单端及一个20倍增益的差分ADC通道。高速PWM输出使得ATtiny15/L十分适合于电池充电器应用和电源调节电路。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yinglimeng
摘要:介绍了智能语音、避障小车的一种制作方法,给出了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部分主要包括控制器、传感器和电机控制电路。控制器采用16位SPCE061A单片机;避障小车的驱动采用直流电机驱动;使用特定人语音来控制小车动作,采用脉冲调制的传感器检侧障碍物;供电电源采用双电源供电。关健词:SPCEA61A单片机;智能避障;传感器;电动机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gundamwzc
使用Stellaris(群星)单片机制作自动小车 本文讲述如何使用Stellaris(群星)单片机制作自动小车
上传时间: 2013-10-24
上传用户:xmsmh
本设计是基于EasyFPGA030的模拟开小车的设计,用EasyFPGA030开发套件,用6个发光二极管模拟6个汽车尾灯(汽车尾灯左右各3个),用2个开关作为转弯控制信号,一个左转,一个右转。当汽车前进时,6个灯全灭,右转,右边3个尾灯从左到右循环点亮,左边3个灯全灭,左转弯时,左边3个灯从左到右循环点亮,右边3个全灭,当汽车需要停止和紧急刹车时,6个尾灯同时明,暗闪烁。
上传时间: 2013-10-12
上传用户:15736969615
机器人的前身是智能遥控小车,它在军事、航空、探险等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本文以SPCE061A单片机为控制核心、无线电遥控为人车通讯手段、传感器为小车感官,实现了对智能遥控小车的硬件和软件设计,结果表明达到了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13-12-30
上传用户:浩子GG
STM32的SD卡驱动及液晶驱动源代码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xinzhch
以微型足球机器人小车子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当前各支足球机器人队伍的小车系统控制器使用的CPU 的利弊。提出一种新的cPu 解决方案。基于CygnalC8051高速单片机依次给出小车子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并对控制算法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通过阶跃响应曲线证实了这种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上传时间: 2014-12-28
上传用户:xingisme
本设计是基于EasyFPGA030的模拟开小车的设计,用EasyFPGA030开发套件,用6个发光二极管模拟6个汽车尾灯(汽车尾灯左右各3个),用2个开关作为转弯控制信号,一个左转,一个右转。当汽车前进时,6个灯全灭,右转,右边3个尾灯从左到右循环点亮,左边3个灯全灭,左转弯时,左边3个灯从左到右循环点亮,右边3个全灭,当汽车需要停止和紧急刹车时,6个尾灯同时明,暗闪烁。
上传时间: 2013-11-11
上传用户:jesuson
本文列举了单片机在热处理炉中的一个实际应用,并对设计的WDY-1 温控仪的组成及主要电路的作用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关键词:单片机;控制;温度。单片微型计算机是随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而诞生的,由于它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性价比高等特点,所以广泛应用于电子仪表、家用电器、节能装置、军事装置、机器人、工业控制等诸多领域,使产品小型化、智能化,既提高了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又降低了成本,简化了设计。本文主要介绍单片机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东风汽车公司变速箱厂热工科无罐炉,主要用于变速箱齿轮、轴类零件的渗碳热处理工序。原来用XWB 型自动平衡记录仪控制温度,二位式控温方式,使得具有大惯量性的无罐炉温度波动大,误差达±10℃左右。并且仪表使用环境教恶劣,油烟、灰尘常使仪表的机械传动部分卡死,不但维修工作量大,而且产品质量不易保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汽车工业不断壮大,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优胜劣汰。由此,我们经过认真的调研和设计,寻求了一种更好的控温方法,亦即本文介绍的WDY-1 温控仪取代XWB 型自动平衡记录仪。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panpanpan
P C B 可测性设计布线规则之建议― ― 从源头改善可测率PCB 设计除需考虑功能性与安全性等要求外,亦需考虑可生产与可测试。这里提供可测性设计建议供设计布线工程师参考。1. 每一个铜箔电路支点,至少需要一个可测试点。如无对应的测试点,将可导致与之相关的开短路不可检出,并且与之相连的零件会因无测试点而不可测。2. 双面治具会增加制作成本,且上针板的测试针定位准确度差。所以Layout 时应通过Via Hole 尽可能将测试点放置于同一面。这样就只要做单面治具即可。3. 测试选点优先级:A.测垫(Test Pad) B.通孔(Through Hole) C.零件脚(Component Lead) D.贯穿孔(Via Hole)(未Mask)。而对于零件脚,应以AI 零件脚及其它较细较短脚为优先,较粗或较长的引脚接触性误判多。4. PCB 厚度至少要62mil(1.35mm),厚度少于此值之PCB 容易板弯变形,影响测点精准度,制作治具需特殊处理。5. 避免将测点置于SMT 之PAD 上,因SMT 零件会偏移,故不可靠,且易伤及零件。6. 避免使用过长零件脚(>170mil(4.3mm))或过大的孔(直径>1.5mm)为测点。7. 对于电池(Battery)最好预留Jumper,在ICT 测试时能有效隔离电池的影响。8. 定位孔要求:(a) 定位孔(Tooling Hole)直径最好为125mil(3.175mm)及其以上。(b) 每一片PCB 须有2 个定位孔和一个防呆孔(也可说成定位孔,用以预防将PCB反放而导致机器压破板),且孔内不能沾锡。(c) 选择以对角线,距离最远之2 孔为定位孔。(d) 各定位孔(含防呆孔)不应设计成中心对称,即PCB 旋转180 度角后仍能放入PCB,这样,作业员易于反放而致机器压破板)9. 测试点要求:(e) 两测点或测点与预钻孔之中心距不得小于50mil(1.27mm),否则有一测点无法植针。以大于100mil(2.54mm)为佳,其次是75mil(1.905mm)。(f) 测点应离其附近零件(位于同一面者)至少100mil,如为高于3mm 零件,则应至少间距120mil,方便治具制作。(g) 测点应平均分布于PCB 表面,避免局部密度过高,影响治具测试时测试针压力平衡。(h) 测点直径最好能不小于35mil(0.9mm),如在上针板,则最好不小于40mil(1.00mm),圆形、正方形均可。小于0.030”(30mil)之测点需额外加工,以导正目标。(i) 测点的Pad 及Via 不应有防焊漆(Solder Mask)。(j) 测点应离板边或折边至少100mil。(k) 锡点被实践证实是最好的测试探针接触点。因为锡的氧化物较轻且容易刺穿。以锡点作测试点,因接触不良导致误判的机会极少且可延长探针使用寿命。锡点尤其以PCB 光板制作时的喷锡点最佳。PCB 裸铜测点,高温后已氧化,且其硬度高,所以探针接触电阻变化而致测试误判率很高。如果裸铜测点在SMT 时加上锡膏再经回流焊固化为锡点,虽可大幅改善,但因助焊剂或吃锡不完全的缘故,仍会出现较多的接触误判。
上传时间: 2014-01-14
上传用户:cyln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