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S.M.A.R.T

  • mcs-51指令集

    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A表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d表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c表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i表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j表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l表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m表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n表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i表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s表MCS-51系列单片机指令x表

    标签: mcs 51 指令集

    上传时间: 2014-03-27

    上传用户:chengxin

  • 提高PLC程序运行速度的几种编程方法

    PLC 以 其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配套齐全、功能完善、适应性强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各种控制领域。PLC作为通用工业控制计算机,是面向工矿企业的工控设备,使用梯形图符号进行编程,与继电器电路相当接近,被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接受。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何编程能够提高PLC程序运行速度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研究的问题。1 PLC工作原理PLC 与 计 算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即在系统程序的管理下,通过运行应用程序完成用户任务。但两者的工作方式有所不同。计算机一般采用等待命令的工作方式,而PLC在确定了工作任务并装人了专用程序后成为一种专用机,它采用循环扫描工作方式,系统工作任务管理及应用程序执行都是用循环扫描方式完成的。PLC 有 两 种基本的工作状态,即运行(RUN)与停止(STOP)状态。在这两种状态下,PLC的扫描过程及所要完成的任务是不尽相同的,如图1所示。 PLC在RUN工作状态时,执行一次扫描操作所的时间称为扫描周期,其典型值通常为1一100nis,不同PLC厂家的产品则略有不同。扫描周期由内部处理时间、输A/ 输出处理执行时间、指令执行时间等三部分组成。通常在一个扫描过程中,执行指令的时间占了绝大部分,而执行指令的时间与用户程序的长短有关。用户 程 序 是根据控制要求由用户编制,由许多条PLC指令所组成。不同的指令所对应的程序步不同,以三菱FX2N系列的PLC为例,PLC对每一个程序步操作处理时间为:基本指令占0.741s/步,功能指令占几百微米/步。完成一个控制任务可以有多种编制程序的方法,因此,选择合理、巧妙的编程方法既可以大大提高程序运行速度,又可以保证可靠性。 提高PLC程序运行速度的几种编程方法2.1 用数据传送给位元件组合的方法来控制输出在 PL C应 用编程中,最后都会有一段输出控制程序,一般都是用逻辑取及输出指令来编写,如图2所示。在图2所示的程序中,逻辑取的程序步为1,输出的程序步为2,执行上述程序共需3个程序步。通常情况下,PLC要控制的输出都不会是少量的,比如,有8个输出,在条件满足时要同时输出。此时,执行图2所示的程序共需17个程序步。若我们通过位元件的组合并采用数据传送的方法来完成图2所示的程序,就会大大减少程序步骤。在三 菱 PLC中,只处理ON/OFF状态的元件(如X,Y,M和S),称为位元件。但将位元件组合起来也可以处理数据。位元件组合由Kn加首元件号来表示。位元件每4bit为一组组合成单元。如KYO中的n是组数,当n=1时,K,Yo 对应的是Y3一Yo。当n二2时,KZYo对应的是Y7一Yo。通过位元件组合,就可以用处理数据的方式来处理位元件,图2程序所示的功能可用图3所示的传送数据的方式来完成。

    标签: PLC 程序 运行速度 编程方法

    上传时间: 2013-11-11

    上传用户:几何公差

  • 单片机系统“PC”失控的软件措施

    单片机系统“PC”失控的软件措施Software Measure of GettingO uto fC ontrolfo r“PC"in S ingleC hipC omputerS ystem谧 加 春 王 晓 基 雷 小 华(江 西 理 工 大 学机 电 工 程 学 院 ,赣 州 34 10 00)摘要单片机系统在实际工业现场中可能遇到各种干扰和自身的随机性故障。现场恶劣的环境有可能使计算机系统发生异常,计算机程序指针“PC”失控就是常见的故障之一,如果发生“PC”失控,将导致CPI工作混乱,酿成严重的事故。研究了“PC”失控的原因,并指出软件抗干扰的几种方法,有效保证单片机系统的正常工作。关键词单片机“PC”失控抗干扰Abstract Inp racticalin dustrialfi elds,th ereis v ariousin terferencea fectingo perationo fsi nglec hipc omputersy stemsa ndt hec omputersy stems。fac吨random faults饰themselves. It is very common that the severe environment makes the computer systems abnormal. The program counter "PC"gettingo utof co ntorlis on eo fth ec ommonfa ults.If th isoc curs,C PUw ouldb eru nningo utof or deran din torducesse riousan cient.T hec ausesof " PC"geting out of control, studied in this paper and some countermeasures of anti-interference师software are given to ensure single chip computer systemworking properly.Keywords Single。饰computer Porgramc ounter"P C" Anti-interfeernc 在设 计 和 开发单片机系统时,一般难以周全地预计单片机系统在实际工业现场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干扰和自身的随机性故障。因此,除了采取防止和抑制干扰的各项措施外,还应该借助于软件措施克服某些干扰,系统还应具备迅速自行恢复的能力。本文介绍的应对单片机系统PC失控的软件措施,设计灵活,节省硬件资源,能保证测控系统长期可靠地运行。MC S- 5 1单片机以其优良的性能价格比大量应用于工业现场测试和控制领域。但是,现场恶劣的环境有可能使计算机系统发生异常,计算机程序指针PC失控就是常见的故障之一,一旦发生PC“走飞”,计算机系统就会出现工作混乱,酿成严重的事故。为 了 在 CP 失控时尽量减少由此带来的不利影响,并尽快使系统恢复正常,需要采取一定的软件措施和硬件措施。常见的硬件措施有“看门狗”电路。软件措施设置的前提条件是:①在干扰作用下,微机系统硬件部分不会受到任何损坏,或者损坏部分设置有监测状态可供查询;②程序区不会受到干扰侵害。单片机系统的程序和表格以及重要的参数均设置在ROM区,不会因干扰的侵人而改变;③ RAM区中的重要数据不会被破坏,或者虽然被破坏,但是可以重新建立。

    标签: 单片机系统 软件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bhqrd30

  • RS232串行接口电平转接器

    RS-232-C 是PC 机常用的串行接口,由于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与TTL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 电路连接。本产品(转接器),可以实现任意电平下(0.8~15)的UART串行接口到RS-232-C/E接口的无源电平转接, 使用非常方便可靠。 什么是RS-232-C 接口?采用RS-232-C 接口有何特点?传输电缆长度如何考虑?答: 计算机与计算机或计算机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送可以采用串行通讯和并行通讯二种方式。由于串行通讯方式具有使用线路少、成本低,特别是在远程传输时,避免了多条线路特性的不一致而被广泛采用。 在串行通讯时,要求通讯双方都采用一个标准接口,使不同 的设备可以方便地连接起来进行通讯。 RS-232-C接口(又称 EIA RS-232-C)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串行通讯接口。它是在1970 年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联合贝尔系统、 调制解调器厂家及计算机终端生产厂家共同制定的用于串行通讯的标准。它的全名是“数据终端设备(DTE)和数据通讯设备(DCE)之间串行二进制数据交换接口技术标准”该标准规定采用一个25 个脚的 DB25 连接器,对连接器的每个引脚的信号内容加以规定,还对各种信号的电平加以规定。(1) 接口的信号内容实际上RS-232-C 的25 条引线中有许多是很少使用的,在计算机与终端通讯中一般只使用3-9 条引线。(2) 接口的电气特性 在RS-232-C 中任何一条信号线的电压均为负逻辑关系。即:逻辑“1”,-5— -15V;逻辑“0” +5— +15V 。噪声容限为2V。即 要求接收器能识别低至+3V 的信号作为逻辑“0”,高到-3V的信号 作为逻辑“1”(3) 接口的物理结构 RS-232-C 接口连接器一般使用型号为DB-25 的25 芯插头座,通常插头在DCE 端,插座在DTE端. 一些设备与PC 机连接的RS-232-C 接口,因为不使用对方的传送控制信号,只需三条接口线,即“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和“信号地”。所以采用DB-9 的9 芯插头座,传输线采用屏蔽双绞线。(4) 传输电缆长度由RS-232C 标准规定在码元畸变小于4%的情况下,传输电缆长度应为50 英尺,其实这个4%的码元畸变是很保守的,在实际应用中,约有99%的用户是按码元畸变10-20%的范围工作的,所以实际使用中最大距离会远超过50 英尺,美国DEC 公司曾规定允许码元畸变为10%而得出附表2 的实验结果。其中1 号电缆为屏蔽电缆,型号为DECP.NO.9107723 内有三对双绞线,每对由22# AWG 组成,其外覆以屏蔽网。2 号电缆为不带屏蔽的电缆。 2. 什么是RS-485 接口?它比RS-232-C 接口相比有何特点?答: 由于RS-232-C 接口标准出现较早,难免有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四点:(1) 接口的信号电平值较高,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又因为与TTL 电平不兼容故需使用电平转换电路方能与TTL 电路连接。(2) 传输速率较低,在异步传输时,波特率为20Kbps。(3) 接口使用一根信号线和一根信号返回线而构成共地的传输形式, 这种共地传输容易产生共模干扰,所以抗噪声干扰性弱。(4) 传输距离有限,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50 英尺,实际上也只能 用在50 米左右。针对RS-232-C 的不足,于是就不断出现了一些新的接口标准,RS-485 就是其中之一,它具有以下特点:1. RS-485 的电气特性:逻辑“1”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 V 表示;逻辑“0”以两线间的电压差为-(2—6)V 表示。接口信号电平比RS-232-C 降低了,就不易损坏接口电路的芯片, 且该电平与TTL 电平兼容,可方便与TTL 电路连接。2. RS-485 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为10Mbps3. RS-485 接口是采用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抗共模干能力增强,即抗噪声干扰性好。4. RS-485 接口的最大传输距离标准值为4000 英尺,实际上可达 3000 米,另外RS-232-C接口在总线上只允许连接1 个收发器, 即单站能力。而RS-485 接口在总线上是允许连接多达128 个收发器。即具有多站能力,这样用户可以利用单一的RS-485 接口方便地建立起设备网络。因RS-485 接口具有良好的抗噪声干扰性,长的传输距离和多站能力等上述优点就使其成为首选的串行接口。 因为RS485 接口组成的半双工网络,一般只需二根连线,所以RS485接口均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 RS485 接口连接器采用DB-9 的9 芯插头座,与智能终端RS485接口采用DB-9(孔),与键盘连接的键盘接口RS485 采用DB-9(针)。3. 采用RS485 接口时,传输电缆的长度如何考虑?答: 在使用RS485 接口时,对于特定的传输线经,从发生器到负载其数据信号传输所允许的最大电缆长度是数据信号速率的函数,这个 长度数据主要是受信号失真及噪声等影响所限制。下图所示的最大电缆长度与信号速率的关系曲线是使用24AWG 铜芯双绞电话电缆(线 径为0.51mm),线间旁路电容为52.5PF/M,终端负载电阻为100 欧 时所得出。(曲线引自GB11014-89 附录A)。由图中可知,当数据信 号速率降低到90Kbit/S 以下时,假定最大允许的信号损失为6dBV 时, 则电缆长度被限制在1200M。实际上,图中的曲线是很保守的,在实 用时是完全可以取得比它大的电缆长度。 当使用不同线径的电缆。则取得的最大电缆长度是不相同的。例 如:当数据信号速率为600Kbit/S 时,采用24AWG 电缆,由图可知最 大电缆长度是200m,若采用19AWG 电缆(线径为0。91mm)则电缆长 度将可以大于200m; 若采用28AWG 电缆(线径为0。32mm)则电缆 长度只能小于200m。

    标签: 232 RS 串行接口 电平

    上传时间: 2013-10-11

    上传用户:时代电子小智

  • I2C总线驱动程序

    1 /**————————————————————2 〖说明〗I2C总线驱动程序(用两个普通IO模拟I2C总线)3 包括100Khz(T=10us)的标准模式(慢速模式)选择,4 和400Khz(T=2.5us)的快速模式选择,5 默认11.0592Mhz的晶振。6 〖文件〗PCF8563T.C ﹫2001/11/2 77 〖作者〗龙啸九天 c51@yeah.net http://www.c51bbs.co /8 〖修改〗修改建议请到论坛公布 http://www.c51bbs.co m9 〖版本〗V1.00A Build 080310 —————————————————————*/1112 #ifndef SDA13 #define SDA P0_014 #define SCL P0_115 #endif1617 extern uchar SystemError;1819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20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21 #define Byte unsigned char22 #define Word unsigned int23 #define bool bit24 #define true 125 #define false 02627 #define SomeNOP(); _nop_();_nop_();_nop_();_nop_();2829 /**--------------------------------------------------------------------------------30 调用方式:void I2CStart(void) ﹫2001/07/0 431 函数说明:私有函数,I2C专用32 ---------------------------------------------------------------------------------*/33 void I2CStart(void)34 {35 EA=0;36 SDA=1; SCL=1; SomeNOP();//INI37 SDA=0; SomeNOP(); //START38 SCL=0;39 }4041 /**--------------------------------------------------------------------------------42 调用方式:void I2CStop(void) ﹫2001/07/0 443 函数说明:私有函数,I2C专用44 ---------------------------------------------------------------------------------*/45 void I2CStop(void)46 {47 SCL=0; SDA=0; SomeNOP(); //INI48 SCL=1; SomeNOP(); SDA=1; //STOP49 EA=1;50 }5152 /**--------------------------------------------------------------------------------53 调用方式:bit I2CAck(void) ﹫2001/07/0 454 函数说明:私有函数,I2C专用,等待从器件接收方的应答55 ---------------------------------------------------------------------------------*/56 bool WaitAck(void)57 {58 uchar errtime=255;//因故障接收方无ACK,超时值为255。59 SDA=1;SomeNOP();60 SCL=1;SomeNOP();61 while(SDA) {errtime--; if (!errtime) {I2CStop();SystemError=0x11;return false;}}62 SCL=0;63 return true;

    标签: I2C 总线 驱动程序

    上传时间: 2014-04-11

    上传用户:xg262122

  • 采用TÜV认证的FPGA开发功能安全系统

    This white paper discusses how market trends, the need for increased productivity, and new legislation have accelerated the use of safety systems in industrial machinery. This TÜV-qualified FPGA design methodology is changing the paradigms of safety designs and will greatly reduce development effort, system complexity, and time to market. This allows FPGA users to design their own customized safety controllers and provides a significant competitive advantage over traditional microcontroller or ASIC-based designs. Introduction The basic motivation of deploying functional safety systems is to ensure safe operation as well as safe behavior in cases of failure. Examples of functional safety systems include train brakes, proximity sensors for hazardous areas around machines such as fast-moving robots, and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s in process automation equipment such as those used in petrochemical plants. The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s standard, IEC 61508: “Functional safety of electrical/electronic/programmable electronic safety-related systems,” is understood as the standard for designing safety systems for electrical, electronic, and programmable electronic (E/E/PE) equipment. This standard was developed in the mid-1980s and has been revised several times to cover the technical advances in various industries. In addition, derivative standards have been developed for specific markets and applications that prescribe the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on functional safety systems in these industry applications. Example applications include process automation (IEC 61511), machine automation (IEC 62061), transportation (railway EN 50128), medical (IEC 62304), automotive (ISO 26262), power generation, distribution, and transportation. 图Figure 1. Local Safety System

    标签: FPGA 安全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1-05

    上传用户:维子哥哥

  • Employing a Single-Chip Transceiver in Femtocell Base-Station Applications

    Abstract: This application note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3G cellular femtocell base stations. The technicalchallenges for last-mile residential connectivity and adding system capacity in dense urban environments are discussed, with 3Gfemtocell base stations as a cost-effective solution. Maxim's 3GPP TS25.104-compliant transceiver solution is presented along withcomplete radio reference designs such as RD2550.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RD2550, see reference design 5364, "FemtocellRadio Reference Designs Using the MAX2550–MAX2553 Transceivers."

    标签: Base-Station Applications Single-Chip Transceiver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songrui

  • 6位数微电脑型计数器(48*96mm)

    特点 最高輸入頻率 10KHz 计数速度 50/10000脈波/秒可选择 四种输入模式可选择(加算,減算,加減算,90度相位差加減算) 90度相位差加減算具有提高解析度4倍功能 输入脈波具有预设刻度功能 计数暂时停止功能 3组报警功能 15BIT类比输出功能 数位RS-485界面 2:主要規格 脈波輸入型式: Jump-pin selectable current sourcing(NPN) or current sinking (PNP) 脉波触发电位: HI bias (CMOS) (VIH=7.5V, VIL=5.5V) LO bias (TTL) (VIH=3.7V, VIL=2.0V) 最高输入频率: <10KHz (up,down,up/down mode) <3KHz (quadrature mode) 输出动作时间 : 0.1 to 99.9 second adjustable 输出复归方式: Manual(N) or automatic (R or C) can be modif 继电器容量: AC 250V-5A, DC 30V-7A 显示值范围: -199999 to 999999 类比输出解析度: 15 bit DAC 输出反应速度: < 1/f+10ms(0-90%) 输出负载能力: < 10mA for voltage mode < 10V for current mode <[(V+)-7.5V]/20mA for two-wire mode 输出之涟波: < 0.1% F.S. 通讯位址: "01"-"FF" 传输速度: 19200/9600/4800/2400 selective 通信协议: Modbus RTU mode 显示幕: Red high efficiency LEDs high 14.22mm (.56") 参数设定方式: Touch switches 感应器电源: 12VDC +/-3%(<60mA) 记忆方式: Non-volatile E2PROM memory 绝缘耐压能力: 2KVac/1 min. (input/output/power) 1600Vdc (input/output) 使用环境条件: 0-50℃(20 to 90% RH non-condensed) 存放环境条件: 0-70℃(20 to 90% RH non-condensed) CE认证: EN 55022:1998/A1:2000 Class A EN 61000-3-2:2000 EN 61000-3-3:1995/A1:2001 EN 55024:1998/A1:2001

    标签: 48 96 mm 微电脑

    上传时间: 2013-11-23

    上传用户:redmoons

  • labview入门教程

    虚拟仪器(virtual instrumention)是基于计算机的仪器。计算机和仪器的密切结合是目前仪器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粗略地说这种结合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计算机装入仪器,其典型的例子就是所谓智能化的仪器。随着计算机功能的日益强大以及其体积的日趋缩小,这类仪器功能也越来越强大,目前已经出现含嵌入式系统的仪器。另一种方式是将仪器装入计算机。以通用的计算机硬件及操作系统为依托,实现各种仪器功能。虚拟仪器主要是指这种方式。下面的框图反映了常见的虚拟仪器方案。                 虚拟仪器的主要特点有: n         尽可能采用了通用的硬件,各种仪器的差异主要是软件。 n         可充分发挥计算机的能力,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功能,可以创造出功能更强的仪器。 n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定义和制造各种仪器。 虚拟仪器实际上是一个按照仪器需求组织的数据采集系统。虚拟仪器的研究中涉及的基础理论主要有计算机数据采集和数字信号处理。目前在这一领域内,使用较为广泛的计算机语言是美国NI公司的labview。 虚拟仪器的起源可以追朔到20世纪70年代,那时计算机测控系统在国防、航天等领域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PC机出现以后,仪器级的计算机化成为可能,甚至在Microsoft公司的Windows诞生之前,NI公司已经在Macintosh计算机上推出了labview2.0以前的版本。对虚拟仪器和labview长期、系统、有效的研究开发使得该公司成为业界公认的权威。 普通的PC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弱点。用它构建的虚拟仪器或计算机测试系统性能不可能太高。目前作为计算机化仪器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制定了VXI标准,这是一种插卡式的仪器。每一种仪器是一个插卡,为了保证仪器的性能,又采用了较多的硬件,但这些卡式仪器本身都没有面板,其面板仍然用虚拟的方式在计算机屏幕上出现。这些卡插入标准的VXI机箱,再与计算机相连,就组成了一个测试系统。VXI仪器价格昂贵,目前又推出了一种较为便宜的PXI标准仪器。 虚拟仪器研究的另一个问题是各种标准仪器的互连及与计算机的连接。目前使用较多的是IEEE 488或GPIB协议。未来的仪器也应当是网络化的。

    标签: labview 入门教程

    上传时间: 2013-10-15

    上传用户:gaoliangncepu

  • 多输入多输出天线系统MIMO分析

      多输入多输出(MIMO)天线系统是发送端和接收端同时采用多个天线单元的分集接收系统。具有T M 副发送天线、R M 副接收天线的MIMO 系统模型。

    标签: MIMO 多输入多输出 天线系统

    上传时间: 2013-10-31

    上传用户:tzrdcaa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