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单片机(入门篇.rar 想要学习单片机,建立一个单片机学习环境至关重要。为此既可以用传统的方式,也可以借助于网络,网络上有很多有用的资源,利用这些资源,爱好者可以廉价和快速地建立自己的软、硬件学习环境。网上学单片机的入门篇将带领大家走遍“五湖四海”,搜寻有用的资源。
标签: 单片机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181992417
C51原理及相关基础入门知识 第一章:C51 流程控制语句一、分类条件语句、循环语句和开关语句。下面将对这些语句作详细介绍。(1) 条件语句条件语句的一般形式为:if(表达式)语句 1;else语句 2;上述结构表示: 如果表达式的值为非0(TURE)即真, 则执行语句1, 执行完语句1 从语句2 后开始继续向下执行; 如果表达式的值为 0(FALSE)即假, 则跳过语句1 而执行语句2。所谓表达式是指关系表达式和逻辑表达式的结合式。注意:1. 条件执行语句中"else 语句2;"部分是选择项, 可以缺省, 此时条件语句变成:if(表达式) 语句1;表示若表达式的值为非 0 则执行语句1 , 否则跳过语句1 继续执行。2. 如果语句1 或语句2 有多于一条语句要执行时, 必须使用"{"和"}" 把这些语句包括在其中, 此时条件语句形式为:if(表达式){语句体 1;}else{语句体 2;}3. 条件语句可以嵌套, 这种情况经常碰到, 但条件嵌套语句容易出错, 其原因主要是不知道哪个if 对应哪个else。例如:if(x>20||x<-10)if(y<=100&&y>x)printf("Good");elseprintf("Bad");对于上述情况,规定: else 语句与最近的一个if 语句匹配, 上例中的 else 与 if(y<=100&&y>x) 相匹配。为了使 else 与if(x>20||x<-10) 相匹配, 必须用花括号。如下所示:if(x>20||x<-10){if(y<=100&&y>x)printf("Good");}
上传时间: 2013-10-24
上传用户:Sophie
单片机入门基础知识大全免费下载 单片机第八课(寻址方式与指令系统)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单片机内部的结构,并且也已经知道,要控制单片机,让它为我们干学,要用指令,我们已学了几条指令,但很零散,从现在开始,我们将要系统地学习8051的指令部份。 一、概述 1、指令的格式 我们已知,要让计算机做事,就得给计算机以指令,并且我们已知,计算机很“笨”,只能懂得数字,如前面我们写进机器的75H,90H,00H等等,所以指令的第一种格式就是机器码格式,也说是数字的形式。但这种形式实在是为难我们人了,太难记了,于是有另一种格式,助记符格式,如MOV P1,#0FFH,这样就好记了。 这两种格式之间的关系呢,我们不难理解,本质上它们完全等价,只是形式不一样而已。 2、汇编 我们写指令使用汇编格式,而计算机只懂机器码格式,所以要将我们写的汇编格式的指令转换为机器码格式,这种转换有两种方法:手工汇编和机器汇编。手工汇编实际上就是查表,因为这两种格式纯粹是格式不同,所以是一一对应的,查一张表格就行了。不过手工查表总是嫌麻烦,所以就有了计算机软件,用计算机软件来替代手工查表,这就是机器汇编。 二、寻址 让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我们学过的一些指令:MOV P1,#0FFH,MOV R7,#0FFH这些指令都是将一些数据送到相应的位置中去,为什么要送数据呢?第一个因为送入的数可以让灯全灭掉,第二个是为了要实现延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在用单片机的编程语言编程时,经常要用到数据的传递,事实上数据传递是单片机编程时的一项重要工作,一共有28条指令(单片机共111条指令)。下面我们就从数据传递类指令开始吧。 分析一下MOV P1,#0FFH这条指令,我们不难得出结论,第一个词MOV是命令动词,也就是决定做什么事情的,MOV是MOVE少写了一个E,所以就是“传递”,这就是指令,规定做什么事情,后面还有一些参数,分析一下,数据传递必须要有一个“源”也就是你要送什么数,必须要有一个“目的”,也就是你这个数要送到什么地方去,显然在上面那条指令中,要送的数(源)就是0FFH,而要送达的地方(目的地)就是P1这个寄存器。在数据传递类指令中,均将目的地写在指令的后面,而将源写在最后。 这条指令中,送给P1是这个数本身,换言之,做完这条指令后,我们可以明确地知道,P1中的值是0FFH,但是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可以直接给出数本身的。例如,在我们前面给出的延时程序例是这样写的: MAIN: SETB P1.0 ;(1) LCALL DELAY ;(2) CLR P1.0 ;(3) LCALL DELAY ;(4) AJMP MAIN ;(5) ;以下子程序 DELAY: MOV R7,#250 ;(6) D1: MOV R6,#250 ;(7) D2: DJNZ R6,D2 ;(8) DJNZ R7,D1 ;(9) RET ;(10) END ;(11) 表1 MAIN: SETB P1.0 ;(1) MOV 30H,#255 LCALL DELAY ; CLR P1.0 ;(3) MOV 30H,#200 LCALL DELAY ;(4) AJMP MAIN ;(5) ;以下子程序 DELAY: MOV R7,30H ;(6) D1: MOV R6,#250 ;(7) D2: DJNZ R6,D2 ;(8) DJNZ R7,D1 ;(9) RET ;(10) END ;(11) 表2 这样一来,我每次调用延时程序延时的时间都是相同的(大致都是0.13S),如果我提出这样的要求:灯亮后延时时间为0.13S灯灭,灯灭后延时0.1秒灯亮,如此循环,这样的程序还能满足要求吗?不能,怎么办?我们可以把延时程序改成这样(见表2):调用则见表2中的主程,也就是先把一个数送入30H,在子程序中R7中的值并不固定,而是根据30H单元中传过来的数确定。这样就可以满足要求。 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在数据传递中要找到被传递的数,很多时候,这个数并不能直接给出,需要变化,这就引出了一个概念:如何寻找操作数,我们把寻找操作数所在单元的地址称之为寻址。在这里我们直接使用数所在单元的地址找到了操作数,所以称这种方法为直接寻址。除了这种方法之外,还有一种,如果我们把数放在工作寄存器中,从工作寄存器中寻找数据,则称之为寄存器寻址。例:MOV A,R0就是将R0工作寄存器中的数据送到累加器A中去。提一个问题:我们知道,工作寄存器就是内存单元的一部份,如果我们选择工作寄存器组0,则R0就是RAM的00H单元,那么这样一来,MOV A,00H,和MOV A,R0不就没什么区别了吗?为什么要加以区分呢?的确,这两条指令执行的结果是完全相同的,都是将00H单元中的内容送到A中去,但是执行的过程不同,执行第一条指令需要2个周期,而第二条则只需要1个周期,第一条指令变成最终的目标码要两个字节(E5H 00H),而第二条则只要一个字节(E8h)就可以了。 这么斤斤计较!不就差了一个周期吗,如果是12M的晶振的话,也就1个微秒时间了,一个字节又能有多少? 不对,如果这条指令只执行一次,也许无所谓,但一条指令如果执行上1000次,就是1毫秒,如果要执行1000000万次,就是1S的误差,这就很可观了,单片机做的是实时控制的事,所以必须如此“斤斤计较”。字节数同样如此。 再来提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已知,寻找操作数可以通过直接给的方式(立即寻址)和直接给出数所在单元地址的方式(直接寻址),这就够了吗? 看这个问题,要求从30H单元开始,取20个数,分别送入A累加器。 就我们目前掌握的办法而言,要从30H单元取数,就用MOV A,30H,那么下一个数呢?是31H单元的,怎么取呢?还是只能用MOV A,31H,那么20个数,不是得20条指令才能写完吗?这里只有20个数,如果要送200个或2000个数,那岂不要写上200条或2000条命令?这未免太笨了吧。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我们只会把地址写在指令中,所以就没办法了,如果我们不是把地址直接写在指令中,而是把地址放在另外一个寄存器单元中,根据这个寄存器单元中的数值决定该到哪个单元中取数据,比如,当前这个寄存器中的值是30H,那么就到30H单元中去取,如果是31H就到31H单元中去取,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怎么个解决法呢?既然是看的寄存器中的值,那么我们就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让这里面的值发生变化,比如取完一个数后,将这个寄存器单元中的值加1,还是执行同一条指令,可是取数的对象却不一样了,不是吗。通过例子来说明吧。 MOV R7,#20 MOV R0,#30H LOOP:MOV A,@R0 INC R0 DJNZ R7,LOOP 这个例子中大部份指令我们是能看懂的,第一句,是将立即数20送到R7中,执行完后R7中的值应当是20。第二句是将立即数30H送入R0工作寄存器中,所以执行完后,R0单元中的值是30H,第三句,这是看一下R0单元中是什么值,把这个值作为地址,取这个地址单元的内容送入A中,此时,执行这条指令的结果就相当于MOV A,30H。第四句,没学过,就是把R0中的值加1,因此执行完后,R0中的值就是31H,第五句,学过,将R7中的值减1,看是否等于0,不等于0,则转到标号LOOP处继续执行,因此,执行完这句后,将转去执行MOV A,@R0这句话,此时相当于执行了MOV A,31H(因为此时的R0中的值已是31H了),如此,直到R7中的值逐次相减等于0,也就是循环20次为止,就实现了我们的要求:从30H单元开始将20个数据送入A中。 这也是一种寻找数据的方法,由于数据是间接地被找到的,所以就称之为间址寻址。注意,在间址寻址中,只能用R0或R1存放等寻找的数据。 二、指令 数据传递类指令 1) 以累加器为目的操作数的指令 MOV A,Rn MOV A,direct MOV A,@Ri MOV A,#data 第一条指令中,Rn代表的是R0-R7。第二条指令中,direct就是指的直接地址,而第三条指令中,就是我们刚才讲过的。第四条指令是将立即数data送到A中。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例子加以说明: MOV A,R1 ;将工作寄存器R1中的值送入A,R1中的值保持不变。 MOV A,30H ;将内存30H单元中的值送入A,30H单元中的值保持不变。 MOV A,@R1 ;先看R1中是什么值,把这个值作为地址,并将这个地址单元中的值送入A中。如执行命令前R1中的值为20H,则是将20H单元中的值送入A中。 MOV A,#34H ;将立即数34H送入A中,执行完本条指令后,A中的值是34H。 2)以寄存器Rn为目的操作的指令 MOV Rn,A MOV Rn,direct MOV Rn,#data 这组指令功能是把源地址单元中的内容送入工作寄存器,源操作数不变。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3294322651
51 单片机C 语言学习杂记学习单片机实在不是件易事,一来要购买高价格的编程器,仿真器,二来要学习编程语言,还有众多种类的单片机选择真是件让人头痛的事。在众多单片机中51 架构的芯片风行很久,学习资料也相对很多,是初学的较好的选择之一。51 的编程语言常用的有二种,一种是汇编语言,一种是C 语言。汇编语言的机器代码生成效率很高但可读性却并不强,复杂一点的程序就更是难读懂,而C 语言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机器代码生成效率和汇编语言相当,但可读性和可移植性却远远超过汇编语言,而且C 语言还可以嵌入汇编来解决高时效性的代码编写问题。对于开发周期来说,中大型的软件编写用C 语言的开发周期通常要小于汇编语言很多。综合以上C 语言的优点,我在学习时选择了C 语言。以后的教程也只是我在学习过程中的一些学习笔记和随笔,在这里加以整理和修改,希望和大家一起分享,一起交流,一起学习,一起进步。*注:可以肯定的说这个教程只是为初学或入门者准备的,笔者本人也只是菜鸟一只,第一课 建立您的第一个C 项目使用C 语言肯定要使用到C 编译器,以便把写好的C 程序编译为机器码,这样单片机才能执行编写好的程序。KEIL uVISION2 是众多单片机应用开发软件中优秀的软件之一,它支持众多不同公司的MCS51 架构的芯片,它集编辑,编译,仿真等于一体,同时还支持,PLM,汇编和C 语言的程序设计,它的界面和常用的微软VC++的界面相似,界面友好,易学易用,在调试程序,软件仿真方面也有很强大的功能。因此很多开发51 应用的工程师或普通的单片机爱好者,都对它十分喜欢。以上简单介绍了KEIL51 软件,要使用KEIL51 软件,必需先要安装它。KEIL51 是一个商业的软件,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爱好者可以到KEIL 中国代理周立功公司的网站上下载一份能编译2K 的DEMO 版软件,基本可以满足一般的个人学习和小型应用的开发。(安装的方法和普通软件相当这里就不做介绍了)安装好后,您是不是迫不及待的想建立自己的第一个C 程序项目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建立一个小程序项目吧。或许您手中还没有一块实验板,甚至没有一块单片机,不过没有关系我们可以通过KEIL 软件仿真看到程序运行的结果。首先当然是运行KEIL51 软件。怎么打开?噢,天!那您要从头学电脑了。呵呵,开个玩笑,这个问题我想读者们也不会提的了:P。运行几秒后,出现如图1-1 的屏幕。
上传时间: 2014-01-23
上传用户:yyyyyyyyyy
单片机的C 语言轻松入门随着单片机开发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人从普遍使用汇编语言到逐渐使用高级语言开发,其中主要是以C 语言为主,市场上几种常见的单片机均有其C 语言开发环境。这里以最为流行的80C51 单片机为例来学习单片机的C 语言编程技术。本书共分六章,每章一个专题,以一些待完成的任务为中心,围绕该任务介绍C 语言的一些知识,每一个任务都是可以独立完成的,每完成一个任务,都能掌握一定的识,等到所有的任务都完成后,即可以完成C 语言的入门工作。C 语言概述及其开发环境的建立学习一种编程语言,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练习环境,边学边练才能学好。Keil 软件是目前最流行开发80C51 系列单片机的软件,Keil 提供了包括C 编译器、宏汇编、连接器、库管理和一个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等在内的完整开发方案,通过一个集成开发环境(μVision)将这些部份组合在一起。在学会使用汇编语言后,学习C 语言编程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我们将通过一系列的实例介绍C 语言编程的方法。图1-1 所示电路图使用89S52 单片机作为主芯片,这种单片机性属于80C51 系列,其内部有8K 的FLASH ROM,可以反复擦写,并有ISP 功能,支持在线下载,非常适于做实验。89S52 的P1 引脚上接8 个发光二极管,P3.2~P3.4 引脚上接4 个按钮开关,我们的任务是让接在P1 引脚上的发光二极管按要求发光。
上传时间: 2013-11-04
上传用户:467368609
Modelsim软件的入门教程
标签: ModelSim-Altera 6.5 仿真 入门教程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cursor
第1章 数字系统EDA设计概论 第2章 可编程逻辑器件设计方法 第3章 VHDL语言基础 第4章 数字逻辑单元设计 第5章 数字系统高级设计技术(*) 第6章 基于HDL设计输入 第7章 基于原理图设计输入 第8章 设计综合和行为仿真 第9章 设计实现和时序仿真 第10章 设计下载和调试 第11章 数字时钟设计及实现(*) 第12章 通用异步接收发送器设计及实现(*) 第13章 数字电压表设计及实现(*) 第14章 软核处理器PicoBlaze原理及应用(*) 注:带*的内容可根据课时的安排选讲
上传时间: 2014-01-08
上传用户:kao21
本资料是面向CAN 总线初学者的CAN 入门书。对CAN 是什么、CAN 的特征、标准规格下的位置分布等、CAN 的概要及CAN 的协议进行了说明。2. 使用注意事项本资料对博世(BOSCH)公司所提出的CAN 概要及协议进行了归纳,可作为实际应用中的参考资料。对于具有CAN 功能的产品不承担任何责任。 1. 概要....................................................................... 12. 使用注意事项.................................................................... 13. CAN 是什么?................................................. 23.1 CAN 的应用示例......................................................... 33.2 总线拓扑图................................................ 44. CAN 的特点................................................................... 55. 错误................................................................................... 65.1 错误状态的种类...................................................... 65.2 错误计数值.............................................................................. 86. CAN 协议的基本概念........................................... 97. CAN 协议及标准规格.................................. 127.1 ISO 标准化的CAN 协议................................................. 127.2 ISO11898 和ISO11519-2 的不同点...................................... 137.3 CAN 和标准规格....................................................................... 178. CAN 协议.................................................................................. 188.1 帧的种类.................................................................. 188.2 数据帧....................................................... 218.3 遥控帧.......................................................................................... 288.4 错误帧........................................................................ 308.5 过载帧......................................................................... 318.6 帧间隔................................................................ 328.7 优先级的决定..................................................... 338.8 位填充................................................................................. 368.9 错误的种类.............................................................. 378.10 错误帧的输出.................................................. 398.11 位时序........................................................................ 408.12 取得同步的方法................................................. 428.13 硬件同步.................................................................... 438.14 再同步.................................................................... 448.15 调整同步的规则....................................................... 45
上传时间: 2013-10-14
上传用户:清山绿水
ADS 是一个开发ARM 很好的环境,同样周立功单片机(www.zlgmcu.com)推出的EasyARM2104 实 验套件也是学习 ARM 相当超值的入门工具。由于配套实验书上对于如何做第一个实验方面给出的指导具 体步骤不够清晰,新手一般都要摸索一阵子,所以本人写了如下一个ADS 的使用例程,演示一个最简单的 程序的运行范例。
上传时间: 2013-10-22
上传用户:
解压包包含了C语言入门经典教程和Visuak c++软件 【基本简介】 Visual C++是一个功能强大的可视化软件开发工具。自1993年Microsoft公司推出Visual C++1.0后,随着其新版本的不断问世,Visual C++已成为专业程序员进行软件开发的首选工具。 虽然微软公司推出了Visual C++.NET(Visual C++7.0),但它的应用的很大的局限性,只适用于Windows 2000,Windows XP和Windows NT4.0。所以实际中,更多的是以Visual C++6.0为平台。 Visual C++6.0不仅是一个C++编译器,而且是一个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可视化集成开发环境(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IDE)。Visual C++6.0由许多组件组成,包括编辑器、调试器以及程序向导AppWizard、类向导Class Wizard等开发工具。 这些组件通过一个名为Developer Studio的组件集成为和谐的开发环境。 在Visual C++ 6.0 企业版的基础上集成官方的SP6升级补丁制作而成!免序列号,安装完即可使用,无需再打补丁! 【使用方法】 有些朋友反应在安装后出现 "Error spawning error" 可以看看下面绿色软件找到的一些解决方案: 点击VC“TOOLS(工具)”—>“Option(选择)”—>“Directories(目录)”重新设置“Excutable Fils、Include Files、Library Files、Source Files”的路径。很多情况可能就一个盘符的不同(例如你的VC装在C,但是这些路径全部在D),改过来就OK了。
上传时间: 2013-10-09
上传用户:hui626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