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LTE物理层相关协议及算法实现,包括LTE协议栈结构、LTE时域、频域和空间域资源、下行参考信号、下行L1、L2控制信道、PDSCH信道、传输模式、上行参考信号、PUCCH信道、PUSCH信道、CSI资源指示、上行HARQ、下行HARQ、SR、BSR、DRX、MAC复用与逻辑信道优先级、上行同步、小区搜索过程、系统信息、随机接入过程、寻呼、载波聚合、SPS、TTI bundling、RLC等相关协议和算法,所涉及的专题内容分析非常细致,非常详尽,能很好地帮助读者深入理解LTE物理层相关协议。
上传时间: 2022-06-01
上传用户:
网络是怎样连接的_户根勤---解压密码:666666目录浏览器生成消息 1——探索浏览器内部1.1 生成HTTP 请求消息51.1.1 探索之旅从输入网址开始 51.1.2 浏览器先要解析URL 71.1.3 省略文件名的情况 91.1.4 HTTP 的基本思路 101.1.5 生成HTTP 请求消息 141.1.6 发送请求后会收到响应 201.2 向DNS 服务器查询Web服务器的IP 地址241.2.1 IP 地址的基本知识 241.2.2 域名和IP 地址并用的理由 281.2.3 Socket库提供查询IP 地址的功能 301.2.4 通过解析器向DNS 服务器发出查询 311.2.5 解析器的内部原理 321.3 全世界DNS 服务器的大接力351.3.1 DNS 服务器的基本工作 351.3.2 域名的层次结构 381.3.3 寻找相应的DNS 服务器并获取IP 地址 401.3.4 通过缓存加快DNS 服务器的响应 441.4 委托协议栈发送消息451.4.1 数据收发操作概览 451.4.2 创建套接字阶段 481.4.3 连接阶段:把管道接上去 501.4.4 通信阶段:传递消息 521.4.5 断开阶段:收发数据结束 53COLUMN 网络术语其实很简单怪杰Resolver 55第章11920用电信号传输TCP/IP 数据 57——探索协议栈和网卡2.1创建套接字 612.1.1 协议栈的内部结构 612.1.2 套接字的实体就是通信控制信息 632.1.3 调用socket 时的操作 662.2 连接服务器682.2.1 连接是什么意思 682.2.2 负责保存控制信息的头部 702.2.3 连接操作的实际过程 732.3 收发数据752.3.1 将HTTP 请求消息交给协议栈 752.3.2 对较大的数据进行拆分 782.3.3 使用ACK 号确认网络包已收到 792.3.4 根据网络包平均往返时间调整ACK 号等待时间 832.3.5 使用窗口有效管理ACK 号 842.3.6 ACK 与窗口的合并 872.3.7 接收HTTP 响应消息 892.4 从服务器断开并删除套接字902.4.1 数据发送完毕后断开连接 902.4.2 删除套接字 922.4.3 数据收发操作小结 932.5 IP 与以太网的包收发操作952.5.1 包的基本知识 952.5.2 包收发操作概览 992.5.3 生成包含接收方IP 地址的IP 头部 1022.5.4 生成以太网用的MAC 头部 1062.5.5 通过ARP 查询目标路由器的MAC 地址 1082.5.6 以太网的基本知识 1112.5.7 将IP 包转换成电或光信号发送出去 1142.5.8 给网络包再加3 个控制数据 1162.5.9 向集线器发送网络包 1202.5.10 接收返回包 1232.5.11 将服务器的响应包从IP 传递给TCP 1252.6 UDP 协议的收发操作1282.6.1 不需要重发的数据用UDP 发送更高效 128第章22.6.2 控制用的短数据 1292.6.3 音频和视频数据 130COLUMN 网络术语其实很简单插进Socket 里的是灯泡还是程序 132从网线到网络设备 135——探索集线器、交换机和路由器3.1 信号在网线和集线器中传输1393.1.1 每个包都是独立传输的 1393.1.2 防止网线中的信号衰减很重要 1403.1.3 “双绞”是为了抑制噪声 1413.1.4 集线器将信号发往所有线路 1463.2 交换机的包转发操作1493.2.1 交换机根据地址表进行转发 1493.2.2 MAC 地址表的维护 1533.2.3 特殊操作 1543.2.4 全双工模式可以同时进行发送和接收 1553.2.5 自动协商:确定最优的传输速率 1563.2.6 交换机可同时执行多个转发操作 1593.3 路由器的包转发操作1593.3.1 路由器的基本知识 1593.3.2 路由表中的信息 1623.3.3 路由器的包接收操作 1663.3.4 查询路由表确定输出端口 1663.3.5 找不到匹配路由时选择默认路由 1683.3.6 包的有效期 1693.3.7 通过分片功能拆分大网络包 1703.3.8 路由器的发送操作和计算机相同 1723.3.9 路由器与交换机的关系 1733.4 路由器的附加功能1763.4.1 通过地址转换有效利用IP 地址 1763.4.2 地址转换的基本原理 1783.4.3 改写端口号的原因 1803.4.4 从互联网访问公司内网 1813.4.5 路由器的包过滤功能 182第章32122COLUMN 网络术语其实很简单集线器和路由器,换个名字身价翻倍? 184通过接入网进入互联网内部 187——探索接入网和网络运营商4.1 ADSL 接入网的结构和工作方式1914.1.1 互联网的基本结构和家庭、公司网络是相同的 1914.1.2 连接用户与互联网的接入网 1924.1.3 ADSL Modem 将包拆分成信元 1934.1.4 ADSL 将信元“调制”成信号 1974.1.5 ADSL 通过使用多个波来提高速率 2004.1.6 分离器的作用 2014.1.7 从用户到电话局 2034.1.8 噪声的干扰 2044.1.9 通过DSLAM 到达BAS 2054.2 光纤接入网(FTTH)2064.2.1 光纤的基本知识 2064.2.2 单模与多模 2084.2.3 通过光纤分路来降低成本 2134.3 接入网中使用的PPP 和隧道2174.3.1 用户认证和配置下发 2174.3.2 在以太网上传输PPP 消息 2194.3.3 通过隧道将网络包发送给运营商 2234.3.4 接入网的整体工作过程 2254.3.5 不分配IP 地址的无编号端口 2284.3.6 互联网接入路由器将私有地址转换成公有地址 2284.3.7 除PPPoE 之外的其他方式 2304.4 网络运营商的内部2334.4.1 POP 和NOC 2334.4.2 室外通信线路的连接 2364.5 跨越运营商的网络包2384.5.1 运营商之间的连接 2384.5.2 运营商之间的路由信息交换 2394.5.3 与公司网络中自动更新路由表机制的区别 2414.5.4 IX 的必要性 2424.5.5 运营商如何通过IX 互相连接 243第章4COLUMN 网络术语其实很简单名字叫服务器,其实是路由器 246服务器端的局域网中有什么玄机 2495.1 Web 服务器的部署地点2535.1.1 在公司里部署Web 服务器 2535.1.2 将Web 服务器部署在数据中心 2555.2 防火墙的结构和原理2565.2.1 主流的包过滤方式 2565.2.2 如何设置包过滤的规则 2565.2.3 通过端口号限定应用程序 2605.2.4 通过控制位判断连接方向 2605.2.5 从公司内网访问公开区域的规则 2625.2.6 从外部无法访问公司内网 2625.2.7 通过防火墙 2635.2.8 防火墙无法抵御的攻击 2645.3 通过将请求平均分配给多台服务器来平衡负载2655.3.1 性能不足时需要负载均衡 2655.3.2 使用负载均衡器分配访问 2665.4 使用缓存服务器分担负载2705.4.1 如何使用缓存服务器 2705.4.2 缓存服务器通过更新时间管理内容 2715.4.3 最原始的代理——正向代理 2765.4.4 正向代理的改良版——反向代理 2785.4.5 透明代理 2795.5 内容分发服务2805.5.1 利用内容分发服务分担负载 2805.5.2 如何找到最近的缓存服务器 2825.5.3 通过重定向服务器分配访问目标 2855.5.4 缓存的更新方法会影响性能 287COLUMN 网络术语其实很简单当通信线路变成局域网 291第章52324请求到达Web 服务器,响应返回浏览器 293——短短几秒的“漫长旅程”迎来终点6.1 服务器概览2976.1.1 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区别 2976.1.2 服务器程序的结构 2976.1.3 服务器端的套接字和端口号 2996.2 服务器的接收操作3056.2.1 网卡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 3056.2.2 IP 模块的接收操作 3086.2.3 TCP 模块如何处理连接包 3096.2.4 TCP 模块如何处理数据包 3116.2.5 TCP 模块的断开操作 3126.3 Web 服务器程序解释请求消息并作出响应3136.3.1 将请求的URI 转换为实际的文件名 3136.3.2 运行CGI 程序 3166.3.3 Web 服务器的访问控制 3196.3.4 返回响应消息 3236.4 浏览器接收响应消息并显示内容3236.4.1 通过响应的数据类型判断其中的内容 3236.4.2 浏览器显示网页内容!访问完成! 326COLUMN 网络术语其实很简单Gateway 是通往异世界的入口 328附录 330后记 334致谢 334作者简介 335
标签: 网络
上传时间: 2022-06-02
上传用户:fliang
1.1 数字信号处理技术概述 1.2 FPGA技术 1.2.1 按颗粒度分类 1.2.2 按技术分类 1.2.3 FPL的基准 1.3 DSP的技术要求 1.4 设计实现 1.4.1 FPGA的结构 1.4.2 Altera EP4CE115F29C7 1.4.3 案例研究:频率合成器 1.4.4 用知识产权内核进行设计 1.5 练习第2章 计算机算法 2.1 计算机算法概述 2.2 数字表示法 2.2.1 定点数 2.2.2 非传统定点数 2.2.3 浮点数 2.3 二进制加法器 2.3.1 流水线加法器 2.3.2 模加法器 2.4 二进制乘法器 2.5 二进制除法器 2.5.1 线性收敛的除法算法 2.5.2 快速除法器的设计 2.5.3 阵列除法器 2.6 定点算法的实现 2.7 浮点算法的实现 2.7.1 定点数到浮点数的格式转换 2.7.2 浮点数到定点数的格式转换 2.7.3 浮点数乘法 2.7.4 浮点数加法 2.7.5 浮点数除法 2.7.6 浮点数倒数 2.7.7 浮点操作集成 2.7.8 浮点数合成结果 2.8 MAC与SOP 2.8.1 分布式算法基础 2.8.2 有符号的DA系统 2.8.3 改进的DA解决方案 2.9 利用CORDIC计算特殊函数 2.10 用MAC调用计算特殊函数 2.10.1 切比雪夫逼近 2.10.2 三角函数的逼近 2.10.3 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的逼近 2.10.4 平方根函数的逼近 2.11 快速幅度逼近 练习第3章 FIR数字滤波器 3.1 数字滤波器概述 3.2 FIR理论 3.2.1 具有转置结构的FIR滤波器 3.2.2 FIR滤波器的对称性……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第5章 多级信号处理第6章 傅立叶变换第7章 通信系统第8章 自适应系统第9章 微处理器设计**0章 图像和视频处理
上传时间: 2022-06-11
上传用户:
移动通信网络由于带宽和技术的限制,远远不能满足人们不断高涨的无线上网需求。Wi-Fi作为无线接入技术MLAN的主流标准口益成熟,它能够随时随地高速连接到Internet,极大地满足了用户对无线上网需求,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而越来越多的移动终端都集成了Wi-Fi功能,Wi-Fi和蓝牙样成为移动终端的标配。随之而来的是wi-Fi和蓝牙都工作在2.4CHZz ISM频段而引发的互相 扰问题,导致数据吞吐量下降,语音质量恶化失真,极端状况下甚至导致链路断开而不能正常工作。因此,必须寻求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实现两种技术在近距离的和谐共存,这已成为非常迫切的技术需要,也成为人们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难点。近距离WiFi和蓝牙互相1扰的问题,目前已经形成了非常多的有效解决机制,包括基于Wi-Fi的PTA(Packet Traffic Arbitration)、AWMA(Alternating Wireless Medium Access)和DSE(Deterministic Spectral Excision),其中PTA和AWMA机制在Wi-Fi側MAC层实现,通过协调Wi-Fi和蓝牙的帧发射时间来避免相互干扰:而DSE是在Wi-Fi侧物理层PHY实现,通过一个可编程带阻滤波器(Notch Filter)来阻止来白蓝牙的窄带干扰。还有基于蓝牙侧的AFH(Adaptive Frequency Hopping),它通过跳频,自动避开被干扰的频点,从而大大提高了蓝牙传输性能。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zhanglei193
摘要:由于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提高,网络伺服系统成为目前伺服系统的发展方向。把网路引入同服控制系统,在控制器和伺服驱动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数据通信,使控制器和驱动器之间数据传输在速度和可靠性方面大大的提高,同时也提供了精确的多轴同步功能。但目前由于-些特殊领域的应用,无网络接口的伺服系统仍被某些行业所使用。目前基于以太网的现场控制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现场控制领域。传统的以太网术采用CSMA/CD介质访问方式为竞争式的共享介质技术,对间歇传输、突发性长报文传输有着很高的效率。在节点数少、负载轻的情况下,以太网具有很好的效率。当节点数增多、数据通信量增大、负载加重的情况下以太网的效率下降很多。关键词:EtherCAT,SPI模块;设计实现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XuVshu
0引言当今国际上有影响的现场总线标准很多,众多的现场总线标准给控制系统的集成带来不便,使得各厂商生产的现场总线产品难以集成在一起,实现互可操作。在现场总线难以统一的情况下,以太网在工业自动化和过程控制领域获得了迅速增长。当前,不少厂商都为其生产的PLC及其远程1/0提供与以太网相连的接口和功能,提供把PLC和以太网相结合的产品,将基于TCP/IP协议开发的以太网与PLC控制器相结合,就可以构筑全分散、全开放的工业控制系统。1局域网技术与以太网局域网分布距离短,具有短小灵活和结构规整的特点,容易形成标准,因此局域网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中最为标准化的一部分。国际电子电工工程师协会IEEE在70年代就制定了3个局域网标准IEEE802.3(CSMA/CD).IEEE802.4< 牌总S).ПEEE802.5(令牌).UkAtIEEE802.3(CS-MA/CD)的一个典型产品,即一般把符合IEEE802.3的特定实现称为以太网。其中,CSMA/CD是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的缩写,含有两方面的内容:载波侦听(CSMA)和冲突检测(CD),CSMA/CD访问控制方式主要用于总线形和树形网络拓扑结构,基带传输系统。信息传输是以“包”为单位,简称信包。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
#include "W5500.h"/***************----- 网络参数变量定义-----***************/unsigned char Gateway_IP[4];// 网关IP 地址unsigned char Sub_Mask[4]; // 子网掩码unsigned char Phy_Addr[6]; // 物理地址(MAC)unsigned char IP_Addr[4]; // 本机IP 地址unsigned char S0_Port[2]; // 端口0 的端口号(5000)unsigned char S0_DIP[4]; // 端口0 目的IP 地址unsigned char S0_DPort[2]; // 端口0 目的端口号(6000)unsigned char UDP_DIPR[4]; //UDP( 广播)模式,目的主机IP 地址unsigned char UDP_DPORT[2]; //UDP( 广播)模式,目的主机端口号/***************----- 端口的运行模式-----***************/unsigned char S0_Mode =3; // 端口0 的运行模式,0:TCP 服务器模式,1:TCP 客户端模式,2:UDP(广播)模式#define TCP_SERVER 0x00 / /TCP服务器模式#define TCP_CLIENT 0x01 / /TCP客户端模式#define UDP_MODE 0x02 / /UDP(广播)模式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
W5500W5500是一款全硬件TCP/IP嵌入式以太网控制器,为嵌入式系统提供了更加简易的互联网连接方案。W5500集成了TCP/IP协议栈,10/100M以太网数据链路层(MAC)及物理层(PHY),使得用户使用单芯片就能够在他们的应用中拓展网络连接。久经市场考验的WIZnet全硬件TCP/IP协议栈支持TCP,UDP,IPv4,ICMP,ARP,IGMP以及PPPOE协议。W5500内嵌32K字节片上缓存以供以太网包处理。如果你使用W5500,你只需要一些简单的Socket编程就能实现以太网应用。这将会比其他嵌入式以太网方案更加快捷、简便。用户可以同时使用8个硬件Socket独立通讯。W5500提供了SPI(外设串行接口)从而能够更加容易与外设MCU整合。而且,W5500的使用了新的高效SPI协议支持80MHz速率,从而能够更好的实现高速网络通讯。为了减少系统能耗,w5500提供了网络唤醒模式(WOL)及掉电模式供客户选择使用。
标签: w5500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树莓派教程的PDF电子书.pdf - 文件:1.为你的树莓派准备一张 SD 卡 .................................................................................................. 31.1 概览 .................................................................................................................................... 31.2 你需要的............................................................................................................................. 31.3 下载一个镜像..................................................................................................................... 41.4 选择一个操作系统............................................................................................................. 41.5 选择一个发行版................................................................................................................. 41.6 制作一张操作系统 SD 卡 – Windows Vista/7 版 ............................................................. 51.6.1 步骤 1....................................................................................................................... 51.6.2 步骤 2....................................................................................................................... 51.6.3 步骤 3....................................................................................................................... 51.6.4 步骤 4....................................................................................................................... 51.6.5 步骤 5....................................................................................................................... 61.7 制作一张操作系统 SD 卡 – Mac 版.................................................................................. 71.7.1 步骤 1....................................................................................................................... 71.7.2 步骤 2................................................................
标签: 树莓派
上传时间: 2022-06-23
上传用户:kingwide
使用编译环境:MDK4.72A IAR6.30使用硬件环境:STM32F103RBT6使用函数库版本:STM32F10x_StdPeriph_Driver V3.50工程概要: 完成是MCU通过SPI2对w5500的读写操作,完成对IP,mac,gateway等的操作, 内网测试,请保证W5500的IP与测试PC机在同一网段内,且不冲突 如果是用网线跟PC机直连,请设置PC机本地连接地址IP为静态IP调试说明:此例程适用的调试下载器是J-link-ob,也可以用过串口下载调试程序,(请将串口线插在板子J1口 上,并打开超级终端或串口助手,配置波特率115200,8位,一个停止位,无校验位。
上传时间: 2022-06-26
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