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是利用FPGA平台实现以太网络接口。 首先,对论文的大致内容和组织结构做了简要介绍,并且比较分析了目前比较流行的网络接口实现的三种方法,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本文中重点介绍的基于FPGA 的网络接口实现方法。 其次,介绍采用以FPGA 做为主控芯片控制8019AS 网络控制芯片来实现从网络上接收数据帧的功能。FPGA 需要在上电时完成对于8019AS的初始化设置。在接收和发送数据报文时,对相应的寄存器进行控制和操作以完成网络数据帧的接收。对FPGA 与8019AS 之间的接口实现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最后,介绍了在FPGA 内部对于接收到的网络数据帧进行TCP/IP协议分析的具体过程和实现方法。分别详细介绍了接收模块、发送模块以及其中子模块具体功能和实现方法。说明了模块之间相互触发的具体关系。现有的网络接口一般是采用MCU 或者ARM 等专用控制芯片来实现的,而此次课题以FPGA 作为主控芯片来实现网络接口以及部分TCP/IP 协议分析是一个创意。而且由于FPGA 多管脚可以灵活配置,也使得系统的可扩展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上传时间: 2013-06-09
上传用户:huazi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CPLD/FPGA的嵌入式IP核设计。论文在阐述可编程逻辑器件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知识产权复用理念,MCU的复杂化设计以及数字信号传输与处理的速度要求。结合国内外对CPLD/FPGA的使用现状,引出了在CPLD/FPGA上开发嵌入式模块程序的理念并提出了设计实现方法和设计实例。课题的设计目标为开发一个基于CPLD/FPGA的USBIP模块,实现开发板与PC机之间的USB通信。设计过程首先进行硬件设计,在FPGA开发板上开发扩展板;其次用ISE开发软件进行FPGA数字化设计;在软件开发完成后,将配置生成的比特流文件通过JTAG电缆下载到FPGA开发板上,实现FPGA开发板与PC机之间的通信。 该设计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它进一步扩大了可编程芯片的领地,将复杂专有芯片挤向高端和超复杂应用;它使得IP资源复用理念得到更普遍的应用;为基于FPGA的嵌入式系统设计提供了广阔的思路。
上传时间: 2013-07-05
上传用户:隐界最新
模糊控制是智能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对那些不能建立精确数学模型的场合进行有效的控制;近年来,FPGA及EDA技术发展迅速。本论文就是要结合这两种先进技术,在一块FPGA芯片上实现一个双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控制器,并尝试将ADC和DAC集成在该芯片中,以简化系统设计。 首先阐述了模糊控制的理论基础,重点介绍了双输入单输出的模糊控制算法;然后在简单介绍FPGA结构和VHDL语言的基础上,采用自项向下的设计方法,应用主流EDA工具进行模糊控制各模块的设计,并对每个模块进行仿真;最后将各模块组成一完整的模糊控制器,在EDA工具上进行仿真验证和编程下载,并用一个温度控制实验验证了控制器的功能,证明该控制器满足一般控制应用的要求。 本论文是以VHDL和FPGA为代表的现代数字系统设计技术在智能控制领域应用的一个尝试,拓宽了模糊控制器的实现形式,相比于传统的以单片机为载体的模糊控制器,在系统的简单性、实时性和经济性方面都有显著的增强,是一种值得采用的方法。 由于在算法的处理上采取了一定的简化,所以损失了一定的精度。今后可以在算法上进行完善,设计出高精度的模糊控制器。
上传时间: 2013-06-07
上传用户:haoxiyizhong
本文分析了数字音频处理技术中数字滤波器的各种传统实现算法,尤其是研究了FIR数字滤波器的实现算法,在分析了数字滤波器的传统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家用和便携式音频处理系统,提供一种基于FPGA的音频处理器的实现方案,以适应便携式和家用设备对处理器体积和功耗小的发展要求.该方案对实现N阶FIR数字滤波器的传统算法进行了改良,将滤波器的系数用浮点数表示法来表示,使得原本至少需要一个乘法器和一个加法器来实现滤波功能,现在仅需要若干次加法和移位运算就可以实现,很大程度降低了设计的复杂度和系统功耗,也减少了芯片的面积.同时采用硬件描述语言VHDL实现了音频处理器各个模块的设计.
上传时间: 2013-06-02
上传用户:cknck
本文着重研究了多路数字节目复用器中的对多路预处理TS流复用的原理和基于FPGA的实现方法。首先论述了关于数字电视系统的一些基本概念,介绍了MPEG-2/DVB标准以及数字电视节目专用信息(PSI),并结合多路数字节目复用的基本原理提出了一套基于FPGA的设计方案。通过对复用器输入部分、复用控制逻辑和PCR校正等一系列模块的设计及仿真验证,达到了设计的要求,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上传时间: 2013-06-09
上传用户:bugtamor
随着国际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网络应用的不断丰富,Intenret已经从最初以学术交流为目的而演变为商业行为,网络安全性需求日益增加,高速网络安全保密成为关注的焦点,在安全得到保障的情况下,为了满足网速无限制的追求,高速网络硬件加密设备也必将成为需求热点。另一方面,IPSec协议被广泛的应用于防火墙和安全网关中,但对IPSec协议的处理会大大增加网关的负载,成为千兆网实现的瓶颈。本文便是针对上述现状,研究基于高性能FPGA实现千兆IPSec协议的设计技术。 目前,国外IPSec协议实现已经芯片化,达到几千兆的速率,但是国内产品多以软件实现,速度难以提高。本文采用的基于FPGA的IPSec技术方案,采用硬件实现隧道模式下的IPSec协议,为IP分组及其上层协议数据提供机密性、数据完整性验证以及数据源验证等安全服务。在以VPN为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构建了以KDIPSec为设备原型以IPSec协议为出发点的千兆网络系统环境模型,从硬件体系结构到各个模块的划分以及各个模块实现的功能这几个方面描述了KDIPSec实现技术,最后描述了一些关键模块的FPGA设计和和仿真。所有处理模块均在Xilinx公司的FPGA芯片中实现,处理速率超过1Gb/s。
上传时间: 2013-07-03
上传用户:wfl_yy
本文探索了自主系统CPU设计方法和经验,同时对80C51产品进行了必要的改进。 文章采用XILINX公司的Virtex-ⅡPro系列FPGA芯片,在相关EDA软件平台的支持下进行基于FPGA的8051芯片的设计。在已公开的8051源代码的基础上,对其中的程序存储器、指令存储器做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加了定时器、串行收发器的软件编写,VerilogHDL语句共6000余行(见附录光盘)。在设计中笔者特别的注意了源代码中组合逻辑循环的去除,时序设计中合理确定建立时间和保持时间,保证了工作频率的提高(工作频率由12MHz提高到约30MHz),串行收发器的下载实验验证了该模块频率的提高。对设计高频CPU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利用Modelsim进行了功能仿真和后仿真,利用Synplify进行了综合,仿真和综合结果达到了设计的预期要求,并为下载和组成系统作了准备工作(设计了外围电路的PCB板图)。
上传时间: 2013-06-28
上传用户:梧桐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细胞图像识别系统方案,该系统中FPGA处于核心地位,FPGA采用Altera公司的EP1K100QC208-1芯片,构造专用处理功能,实现彩色图像灰度化、灰度变换、中值滤波、低通滤波、灰度图像二值化等算法。这部分处理的数据量非常大,由于采用FPGA处理,产生的时延变得很小;最后系统机进行识别处理的是二值图像,数据量也很小。所进行的仿真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给出了部分源代码和实验结果。设计采用VHDL语言描述,并使用电子设计自动化(EDA)工具进行了模拟和验证。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xwd2010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PC104嵌入式工业控制计算机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的PCB测试机的硬件控制系统设计方案。方案中设计高效高压控制电路,实现测试电压与测试电流的精确数字控制。选用双高压电子开关形式代替高压模拟电子开关,大幅度提高测试电压。采用多电源方式在低控制电压下实现对高压电子开关的控制。设计高速信号处理电路对测试信号进行处理,从硬件上提高系统测试速度。 本设计中选用Altera公司的现场可编程器(FPGA)EP1K50,利用EDA设计工具Synplify、Modelsim、QuartusⅡ以及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完成了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及调试,解决了由常规电路难以实现的问题。
上传时间: 2013-06-04
上传用户:lizhen9880
逆变控制器的发展经历从分立元件的模拟电路到以专用微处理芯片(DSP/MCU)为核心的电路系统,并从数模混合电路过渡到纯数字控制的历程。但是,通用微处理芯片是为一般目的而设计,存在一定局限。为此,近几年来逆变器专用控制芯片(ASIC)实现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成为逆变控制器发展的新方向之一。本文利用一个成熟的单相电压型PWM逆变器控制模型,围绕逆变器专用控制芯片ASIC的实现技术,依次对专用芯片的系统功能划分,硬件算法,全系统的硬件设计及优化,流水线操作和并行化,芯片运行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首先引述了单相电压型PWM逆变器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的数学模型,以及基于极点配置的单相电压型PWM逆变器电流内环电压外环双闭环控制系统的设计过程,同时给出了仿真结果,仿真表明此系统具有很好的动、静态性能,并且具有自动限流功能,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紧接着分析了FPGA器件的特征和结构。在给出本芯片应用目标的基础上,制定了FPGA目标器件的选择原则和芯片的技术规格,完成了器件选型及相关的开发环境和工具的选取。然后系统阐述了复杂FPGA设计的设计方法学,详细介绍了基于FPGA的ASIC设计流程,概要介绍了仅使用QuartusII的开发流程,以及Modelsim、SynplifyPro、QuartusII结合使用的开发流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芯片系统功能划分,针对:DDS标准正弦波发生器,电压电流双环控制算法单元,硬件PI算法单元,SPWM产生器,三角波发生器,死区控制器,数据流/控制流模块等逆变器控制硬件算法/控制单元,研究了它们的硬件算法,完成了模块化设计。分析了全数字锁相环的结构和模型,以此为基础,设计了一种应用于逆变器的,用比例积分方法替代传统锁相系统中的环路滤波,用相位累加器实现数控振荡器(DCO)功能的高精度二阶全数字锁相环(DPLL)。分析了“流水线操作”等设计优化问题,并针对逆变器控制系统中,控制系统算法呈多层结构,且层与层之间还有数据流联系,其执行顺序和数据流的走向较为复杂,不利于直接采用流水线技术进行设计的特点,提出一种全新的“分层多级流水线”设计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复杂控制系统的流水线优化设计问题。本文最后对芯片运行稳定性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指出了设计中的“竞争冒险”和饱受困扰之苦的“亚稳态”问题,分析了产生机理,并给出了常用的解决措施。
上传时间: 2013-05-28
上传用户:ice_q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