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区-PCB源码精选合集系列(23)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PCB线路板还原电路原理图.2. PCB布线知识面试题_PCB工程师必备.3. 新设计的电路板调试方法.4. PCB布局布线技巧100问.5. 高速PCB设计误区与对策.6. 如何做好pcb板详谈.7. PCB工序解析.8. 抑制△I噪声的PCB设计方法.9. PCB封装手册详解.10. PCB纯手工设计.11. 印刷电路板的电磁兼容设计—论文.12. PCB抗干扰技术实现方案.13. 焊接制造中的智能技术.14. 射频电路PCB设计中注意问题.15. 差分信号PCB布局布线误区.16. PCB覆铜高级连接方式.17. 高速PCB中微带线的串扰分析.18. 如何做一块好的PCB板.19. 高速PCB设计中的反射研究.20. CADENCE PCB设计:布局与布线.21. PCB设计的经验心得.22. PCB设计者必看经典教材.23. 印制板可制造性设计.24. 基于知识的印刷电路板组装工艺决策系统.25.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要点.26. PCB板设计中的接地方法与技巧.27. 《新编印制电路板(PCB)故障排除手册》.28. PCB走线的比例关系.29. PCB LAYOUT设计规范手册.30. PCB技朮大全.31. CTP知识全解.32. pcb高级讲座.33. PCB布线设计-模拟和数字布线的异同.34. protel 99se进行射频电路PCB设计的流程.35. PCB抄板密技.36. 提高多层板层压品质工艺技术总结.37. 充分利用IP以及拓扑规划提高PCB设计效率.38. 电路板噪声原理和噪声抑制.39. 电源完整性分析应对高端PCB系统设计挑战.40. 板载故障记录OBFL.
上传时间: 2013-07-20
上传用户:eeworm
VIP专区-嵌入式/单片机编程源码精选合集系列(115)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ALTERA FPGA/CPLD高级篇》高速DDR存储器数据接口设计实例.2. 《ALTERA FPGACPLD高级篇》高速串行差分接口(HSDI)设计实例.3. 一个运行在PDA上的线程程序.4. 《ALTERA FPGACPLD高级篇》LogicLock设计实例.5. 595实现渐变程序.6. 我的8个LED渐变的程序欢迎广大用户下载.7. dmx512灯光控制协义,欢迎广大用户下载.8. 学习嵌入式 mmu 代码 感觉不错 发给大家分享一下了 希望大家喜欢 不错的.9. dmx512接收程序.10. 数控开关电源程序+PROTEUS.11. 刚刚传错了.12. 串口32位点阵程序.13. s3c2410 测试程序的原理图.14. s3c2410的烧片工程.15. 嵌入式C语言程序设计这本书的书后光盘.16. 2407原理图 对于学习硬件设计有很大的帮助.17. 利用web camera对目标进行特征跟踪的程序 对于初学机器视觉的有些帮助.18. uCOS-II在gprs上的应用。 应用的芯片型号是lpc2220..19. 脉冲反褶积的实现.20. 利用键盘显示专用驱动芯片7290.21. 串行打印机RD32的驱动程序.22. 点阵显示,可用于许多场所,方便且视觉性很好,请大家来看看!.23. 9325驱动.24. 9320的 初如化 CODE.用于驱动9320.25. 自己写嵌入式系统的Web Server,基于Busybox的httpd,通过CGI可以实现交互式动态网页。.26. 是本人在前边一次上传的数字电压表的原理图包括PCB.27. Configuring and Updating the Boot Loader.28. 介绍了GPIB在开发mg369*仪器的自动控制方面的技巧和注意事项.29. AVRX实时系统,在AVR单片机上实现的实时系统,很少见的哦.30. 51串口实现多机通信.31. 设计一个简单的LED流水彩灯,12个彩灯共阴接地,阳极分别与EP1C3的8个I/O相连,来控制彩灯的灭亮,在不同时段,指示灯有不同的显示模式..32. 介绍了S3C44B0的使用 对整体的把握.33. 洗衣机的程序 洗衣机的程序.34. lf2407.35. SMDK2440_V1.0_BASE 底板原理图.36. 多个仿真例子.37. Demo for I2C Master and Slave.38. MiniGUI 1_3_3 移植详解.39. 嵌入式开发资料.40. 有关节74ls373的知识很有用.
上传时间: 2013-06-05
上传用户:eeworm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非均匀多导体传输线瞬态分析_齐磊.pdf 159KB2020-03-03 15:50 基于时域有限差分法的电缆系统电磁瞬态分析_齐磊.pdf 234KB2020-03-03 15:50 回流路径与传输线模型建构及信号完整性分析.pdf 730KB2020-03-03 15:50 非均匀多导体传输线耦合分析与计算_陈小平.rar 908KB2020-03-03 15:50 非均匀传输线综合的特征法_毛军发.pdf 374KB2020-03-03 15:50 多导体传输线时域响应分析的卷积_特征法_毛军发.pdf 555KB2020-03-03 15:50 多导体传输线的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_齐磊.rar 1.2M2020-03-03 15:50 电磁脉冲对传输线耦合规律的研究_张志军.rar 8.3M2020-03-03 15:50 差分走线和PCB信号完整性分析.pdf 144KB2020-03-03 15:50 不等长非均匀有损耗传输线FDTD瞬态分析_史凌峰.pdf 668KB2020-03-03 15:50 不等长多导体传输线瞬态响应的FDTD模拟_李莉.pdf 133KB2020-03-03 15:50 PCB传输线信号完整性及电磁兼容特性研究_陈建华.rar …………
上传时间: 2013-07-21
上传用户:eeworm
第一部分:课程介绍、学习方法及元件库的创建 第二部分:智能小车的原理图绘制及编译检查 第三部分:PCB封装库的创建方法及现有封装调用 第四部分:网表导入及模块化布局设计 第五部分:PCB设计规则设置及PCB手工布线 第六部分:PCB的DRC检查、拼版设计及资料输出 AD 20 4层智能车 素材.rar
上传时间: 2013-07-18
上传用户:eeworm
s3c6410 pcb 源文件图像 PROTEL DXP ALTIUM DESIGNER pads2007 orcad powerpcb
上传时间: 2013-07-23
上传用户:jennyzai
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的构成涉及微电子、微机械、微动力、微热力、微流体学、材料、物理、化学、生物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能量域并交叉耦合。为其产品的建模、仿真以及优化设计带来了较大的难度。由于静电驱动的原理简单使其成为MEMS器件中机械动作的主要来源。而梳齿结构在MEMS器件中有广泛的应用:微谐振器、微机械加速度计、微机械陀螺仪、微镜、微镊、微泵等。所以做为MEMS的重要驱动方式和结构形式,静电驱动梳齿结构MEMS器件的耦合场仿真分析以及优化设计对MEMS的开发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课题的研究对静电驱动梳齿结构MEMS器件的设计具有较大的理论研究意义。 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采用降阶宏建模技术快速求解静电梳齿驱动器静电-结构耦合问题,降阶建模被用于表示微谐振器的静态动态特性。论文采用降阶建模方法详细分析了静电梳齿驱动器的各参数对所产生静电力以及驱动位移的关系;并对静电梳齿驱动器梳齿电容结构的静电场进行分析和模拟,深入讨论了边缘效应的影响;还对微谐振器动态特性的各个模态进行仿真分析,并计算分析了前六阶模态的频率和谐振幅值。仿真结果表明降阶建模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多耦合域的求解。 2、从系统角度出发考虑了各个子系统对叉指式微机械陀螺仪特性的影响,系统详细地分析了与叉指状微机械陀螺仪性能指标-灵敏度密切相关的结构特性、电子电路、加工工艺和空气阻尼,并在此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陀螺的统一多学科优化模型并对其进行多学科优化设计。将遗传算法和差分进化算法的全局寻优与陀螺仪系统级优化相结合,证实了遗传算法和差分进化算法在MEMS系统级优化中的可行性,并比较遗传算法和差分进化算法的优化结果,差分进化算法的优化结果较大地改善了器件的性能。 3、从系统角度出发考虑了各个子系统对梳齿式微加速度计特性的影响,在对梳齿式微加速度计各个学科的设计要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各个子系统分别建立相对独立的优化模型,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其进行优化设计。证实了差分进化算法和多目标遗传算法对多个子系统耦合的系统级优化的可行性,并比较了将多目标转换为单目标进行优化和采用多目标进行优化的区别和结果,优化结果使器件的性能得到了改善。
上传时间: 2013-05-15
上传用户:zhangjinzj
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微控制器和数字信号处理器的性价比不断提高,数字控制技术已逐步应用于大中功率高频开关电源。相对于传统模拟控制方式,数字控制方式具有电源设计灵活、外围控制电路少、可采用较先进的控制算法、具有较高可靠性等优点。 高频开关电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输出纹波小等特点,现已逐步成为现代通讯设备的新型基础电源系统。针对传统开关电源中损耗较大、超调量较大、动态性能较差等问题,本文采用基于DSP的全桥软开关拓扑结构。全桥软开关移相控制技术由智能DSP系统完成,采样信号采用差分传输,控制算法采用模糊自适应PID算法,产生数字PWM波配合驱动电路控制全桥开关的通断。在输入端应用平均电流控制法的有源功率因数校正,使输入电流跟随输入电压的波形,从而使功率因数接近1。最后通过Matlab仿真结果表明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算法比传统PID控制算法在超调量,调节时间,动态特性等性能上具有优越性。 论文以高频开关电源的设计为主线,在详细分析各部分电路原理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的主电路设计、辅助电路设计、控制电路设计、仿真研究、软件实现。重点介绍了高频变压器的设计及模糊自适应PID控制器的实现。并将辅助电源及控制电路制成电路板,以及在此电路板基础上进行各波形分析并进行相关实验。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s蓝莓汁
随着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的进一步提高,模块化UPS 并联系统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模块化UPS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路结构,将其分为直流部分模块化和交流部分模块化分别进行讨论。整流环节对Boost-PFC 电路进行并联控制,实现直流部分的模块化;逆变环节在瞬时电压PID 控制的基础上,引入了瞬时均流的并联控制策略,实现交流部分的模块化。 介绍了有源功率因数校正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控制思路,分析了单管双Boost-PFC电路的工作过程,并将其简化等效成常规的Boost 电路进行分析和控制。根据控制系统的结构,分别对电流控制环和电压控制环进行了分析,得出了电感电流主要受电流指令的影响,而输入输出电压差的影响则相对比较小;输出电压主要受参考给定指令电压、缓启给定指令电压以及输出电流等因素的影响。根据电流环和电压环的解析表达式,给出了并联控制的方法及原理。 对单相电路、三相电路以及多模块并联电路分别进行了仿真验证,对多模块的并联系统进行了实验验证。建立了单相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并加入PID 控制器,得到了输出电压的解析表达式,得出逆变器输出电压与参考给定电压和输出电流有关。利用极点配置的方法得到了模拟域PID 控制器参数的计算公式,并采用后向差分法,将其转换到数字域,得到了数字PID 控制器参数与模拟域参数的换算关系。通过实验测试和曲线拟合的办法,得到了实际逆变器的电路参数。通过对所设计的数字PID 控制器进行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和计算。建立了PID 电压闭环的多逆变器并联系统数学模型,分析得出并联系统的输出电压主要由系统中各模块的平均给定电压决定,同时也受较高次的输出谐波电流影响,受输出基波电流影响相对较小;环流主要受模块的给定电压与系统平均给定电压的偏差影响。针对环流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种瞬时均流控制策略来减小系统环流对给定电压偏差的增益,从而达到瞬时均流的目的。 对两逆变模块并联的系统在各种工况下进行了仿真和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这种瞬时均流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ggwz258
altium designer是protel的最新版本,功能强大,该文档详细介绍了该软件的使用,对于初学者是个很好的教程。
标签: altium_designer 教程
上传时间: 2013-07-14
上传用户:lepoke
GSM是全球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无线通信标准,不仅在民用领域,也在铁路GSM-R等专用领域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由于无线信道具有瑞利衰落和延时效应,在通信系统的收发两端也存在不完全匹配等未知因素,因此接收的信号叠加有各种误差因素的影响。GSM接收机的实现离不开系统的同步,为了得到更好的同步质量,就必须对GSM基带同步技术进行研究,选择一种最合适的同步算法。GSM的同步既有时间同步,也有频率同步。 @@ 软件无线电是当前通信领域引入注目的热点之一。长期以来,GSM的接收和解调都是由专用的ASIC芯片来完成的,通过软件来实现GSM接收机的基带算法,体现了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思想,选择用它们来实现的GSM接收机具有灵活、可靠、扩展性好的优点。 @@ 论文主要讨论GSM接收机同步算法与基于FPGA和DSP的GSM接收机设计, @@ 主要内容包括: @@ 通过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设计验证了GSM基带同步算法。对FB时间同步,讨论了包络检测和FFT变换两种不同的方法;对SB时间同步,介绍实相关和复相关两种方法;对频率同步,给出了一种对FB运用相关运算来精确估计频率误差的算法。 @@ 设计了使用GSM射频收发芯片RDA6210并通过实验室的ALTERA EP3C25FPGA开发板进行控制的GSM射频端的解决方案,论文对RDA6210的性能和控制方式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设计了芯片的控制模块,得到了下变频后的GSM基带信号。 @@ 设计了基于RF前端+FPGA的GSM接收机方案。利用ALTERA EP2S180开发平台来完成基带数据的处理。针对ALTERA EP2S180开发平台模数转换器AD9433的特点使用THS4501设计了单独的差分运算放大器模块;设计了平台的数据存储方案并将该平台得到的基带采样数据用于同步算法的仿真。 @@ 设计了基于RF前端+DSP的GSM接收机方案。利用模数转换器AD9243、FPGA芯片和TMS320C6416TDSP芯片来完成基带数据的处理。设计了McBSP+EDMA传输的数据存储方案。 @@ 给出了接收机硬件测试的结果,从多方面验证了所设计硬件平台的可靠性。 @@关键词:GSM接收机;同步;RF; FPGA;DSP;
上传时间: 2013-07-01
上传用户:sh1983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