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详细介绍了AMD64架构的指令,包括指令的助记语法,操作码,功能,影响标志和可能的异常。本卷介绍了64位(多)媒体指令与x87浮点指令,书末页有交叉参考索引。内容包括: 64位(多)媒体指令与x87浮点指令
上传时间: 2014-01-04
上传用户:zhouchang199
进行DES加密,通过此程序可以得到64位的加密结果
上传时间: 2013-12-23
上传用户:plsee
WINDOWS调试工具很强大,但是学习使用它们并不容易。特别对于驱动开发者使用的WinDbg和KD这两个内核调试器(CDB和NTSD是用户态调试器)。本教程的目标是给予一个已经有其他调试工具使用经验的开发者足够信息,使其能通过参考WINDOWS调试工具的帮助文件进行内核调试。本文将假定开发者熟悉一般WINDOWS操作系统和进程的建立过程。 本文的重点是集成内核模式和用户态模式的图形化调试器WinDbg。KD在脚本和自动化调试中更有用,并且在资深程序员中拥有一定地位,但是本教程将集中讨论WinDbg,只会偶尔提到KD。 本文讨论的是Windows NT 4.0,Windows 2000或以后的版本,而且目标电脑的处理器基于X86架构。对于64位平台,将不会特别提及。 总之,本教程由简单介绍调试器的安装开始,大体分成2部分,基础知识和选择技术。基础知识包括基本调试命令和常用调试命令。选择技术是其他命令和在很多情况下都有用的调查方法。后者并不是调查象deadlocks, memory corruption或者resource leaks的唯一方法。第一次阅读本教程,你可能会跳过选择技术。你可以停止阅读本教程而转向微软调试器讨论组,也可以通过调试器的反馈e-mai解决更多的问题。
上传时间: 2016-06-05
上传用户:1159797854
数据类型"socklen_t"和int应该具有相同的长度.否则就会破坏 BSD套接字层的填充.POSIX开始的时候用的是size_t, Linus Torvalds(他希望有更多的人,但显然不是很多) 努力向他们解释使用size_t是完全错误的,因为在64位结构中 size_t和int的长度是不一样的,而这个参数(也就是accept函数的第三参数)的长度必须和int一致,因为这是BSD套接字接口标准.最终POSIX的那帮家伙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创造了一个新的类型"socklen_t".Linux Torvalds说这是由于他们发现了自己的错误但又不好意思向大家伙儿承认,所以另外创造了一个新的数据类型.
标签: socklen_t Torvalds size_t POSIX
上传时间: 2014-01-05
上传用户:13215175592
利用ANSI X9.17标准模拟了一个伪随机数发生器,内核加密算法调用3DES算法,能够按照标准要求产生64位伪随机数和64位种子值。
上传时间: 2016-07-15
上传用户:manking0408
上海数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所有模块使用的都是2.4Ghz频段,直序扩频(DSSS)的通信方式;所有模块本身都具有不可更改的独一无二的,64位的身份编号。它们组成满足不同实际需要的无线数传网络平台
上传时间: 2013-12-21
上传用户:1109003457
上海数传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所有模块使用的都是2.4Ghz频段,直序扩频(DSSS)的通信方式;所有模块本身都具有不可更改的独一无二的,64位的身份编号。它们组成满足不同实际需要的无线数传网络平台
上传时间: 2016-08-22
上传用户:czl10052678
今天,64位计算正在逐步取代32位计算,并且,这个转换的过程会对当前软件的形式带来巨大的冲击。其中,转换需要移植相关的应用程序及重写系统软件,这当中还包括操作系统等等。在本文中,将主要探讨64位软件世界中的主角--64位Windows及64位的通用语言运行时库(CLR)的结构,另外,还将涉及移植到64位平台的种种有利之处。
标签:
上传时间: 2016-10-08
上传用户:阳光少年2016
在一些初始化处理后,MD5以512位分组来处理输入文本,每一分组又划分为16个32位子分组。算法的输出由四个32位分组组成,将它们级联形成一个128位散列值。 首先填充消息使其长度恰好为一个比512位的倍数仅小64位的数。填充方法是附一个1在消息后面,后接所要求的多个0,然后在其后附上64位的消息长度(填充前)。这两步的作用是使消息长度恰好是512位的整数倍(算法的其余部分要求如此),同时确保不同的消息在填充后不相同。 四个32位变量初始化为:
标签: 初始化
上传时间: 2014-12-20
上传用户:cccole0605
根据曼彻斯***的编码原则(参见本刊2001年第一期《一种采用曼码调制的非接触IC卡读写程序编制》),非接触ID卡采用上升沿对应着位数据“0”,下降沿对应着位数据“1”,微控制器通过检测U2270B输出数据位的跳变来实现对曼彻斯***的译码。在现实工作中,数据信号会受到调制、解调、噪声各种效应的影响,其上升沿和下降沿存在抖动,可采用键盘消抖的办法来消除抖动的影响。根据非接触ID卡64位数据循环发送以及其数据绪构特点,即数据流中第64位为“0”,第1位至第9位为“1”。据此,将“0111111111”作为读数据的起始标识,如图2所示。在确定了数据起始标识后,采用延时大于0.5T采样数据位的方法,如图3所示,来避开曼彻斯***编码中的空跳对数据译码造成的影响,简化了译码程序。 通过实验得到:480μs≤1T≤520μs,220μs≤0.5T≤280μs,由此取Tnext=300μs。为了便于对读出数据进行奇校验,读出数据每5位作为一个字节。因此确定起始标识和读取数据对时钟有严格要求,所以寻找起始标识和读取数据部分程序采用汇编语言编写。数据读以后,根据前面所提到的非接触ID卡的数据结构,通过比较奇校验算法与读出数据中的奇校验位来验证出数据的正确性。
上传时间: 2016-10-14
上传用户:xhz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