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注意:注意烧写的时候不要勾选SC0,SC1这两项加密项也不要选 初学51单片机或是业余玩玩单片机开发,每次总要不断的调试程序,如没有仿真器又不喜欢用软件仿真,那只有每次把编译好的程序烧录到芯片上,然后在应用电路或实验板上观察程序运行的结果,对于一些小程序这样的做好也可以很快找到程序上的错误,但是程序大了,变量也会变的很多,而直接烧片就很难看到这些变量的值了,在修改程序时还要不断的烧片实验,确实很麻烦,这时如果有一台仿真器就会变得很好方便了。但一台好的仿真器对于业余爱好者来说确实有一些贵,在这里介绍这种易于自制的51芯片仿真器虽然有一些地方不够完善,但还是非常适于初学51单片机的朋友和经济能力不是很好的业余爱好者。 这个仿真器的仿真CPU是使用SST公司的SST89C58或SST89C54(其它相容的芯片也可,这里主要讲述SST89C58),对于没有可以烧写SST89C58芯片的朋友应该选用CA版本的SST89C58芯片,这个CA型号的芯片出厂时已内置了BSL1.1E的固件程序。那什么是BSL呢?BSL就是英文BOOT-Strap Loader,意思就是可引导装载,形象来说就像电脑用DOS起动盘起动后可以装载应用程序并运行。只不过SST89C58是用串口来输入程序资料的。为了能把编译好的单片机程序HEX或BIN文件下载到SST89C58芯片上,SST公司还提供了一种叫EasyIAP的软件,IAP为In-Application Programming,有了这个软件就可以把SST89C54变为在线下载的实验器。
上传时间: 2013-11-18
上传用户:gonuiln
微处理器及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第一代微处理器是以Intel公司1971年推出的4004,4040为代表的四位微处理机。 第二代微处理机(1973年~1977年),典型代表有:Intel 公司的8080、8085;Motorola公司的M6800以及Zlog公司的Z80。 第三代微处理机 第三代微机是以16位机为代表,基本上是在第二代微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中Intel公司的8088。8086是在8085的基础发展起来的;M68000是Motorola公司在M6800 的基础发展起来的; 第四代微处理机 以Intel公司1984年10月推出的80386CPU和1989年4月推出的80486CPU为代表, 第五代微处理机的发展更加迅猛,1993年3月被命名为PENTIUM的微处理机面世,98年PENTIUM 2又被推向市场。 INTEL CPU 发展历史Intel第一块CPU 4004,4位主理器,主频108kHz,运算速度0.06MIPs(Million Instructions Per Second, 每秒百万条指令),集成晶体管2,300个,10微米制造工艺,最大寻址内存640 bytes,生产曰期1971年11月. 8085,8位主理器,主频5M,运算速度0.37MIPs,集成晶体管6,500个,3微米制造工艺,最大寻址内存64KB,生产曰期1976年 8086,16位主理器,主频4.77/8/10MHZ,运算速度0.75MIPs,集成晶体管29,000个,3微米制造工艺,最大寻址内存1MB,生产曰期1978年6月. 80486DX,DX2,DX4,32位主理器,主频25/33/50/66/75/100MHZ,总线频率33/50/66MHZ,运算速度20~60MIPs,集成晶体管1.2M个,1微米制造工艺,168针PGA,最大寻址内存4GB,缓存8/16/32/64KB,生产曰期1989年4月 Celeron一代, 主频266/300MHZ(266/300MHz w/o L2 cache, Covington芯心 (Klamath based),300A/333/366/400/433/466/500/533MHz w/128kB L2 cache, Mendocino核心 (Deschutes-based), 总线频率66MHz,0.25微米制造工艺,生产曰期1998年4月) Pentium 4 (478针),至今分为三种核心:Willamette核心(主频1.5G起,FSB400MHZ,0.18微米制造工艺),Northwood核心(主频1.6G~3.0G,FSB533MHZ,0.13微米制造工艺, 二级缓存512K),Prescott核心(主频2.8G起,FSB800MHZ,0.09微米制造工艺,1M二级缓存,13条全新指令集SSE3),生产曰期2001年7月. 更大的缓存、更高的频率、 超级流水线、分支预测、乱序执行超线程技术 微型计算机组成结构单片机简介单片机即单片机微型计算机,是将计算机主机(CPU、 内存和I/O接口)集成在一小块硅片上的微型机。 三、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发展概况 机器语言 机器语言就是0,1码语言,是计算机唯一能理解并直接执行的语言。汇编语言 用一些助记符号代替用0,1码描述的某种机器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就是在此基础上完善起来的。高级语言 BASIC,PASCAL,C语言等等。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源程序,它们必须通过编译或解释,连接等步骤才能被计算机处理。 面向对象语言 C++,Java等编程语言是面向对象的语言。 1.3 微型计算机中信息的表示及运算基础(一) 十进制ND有十个数码:0~9,逢十进一。 例 1234.5=1×103 +2×102 +3×101 +4×100 +5×10-1加权展开式以10称为基数,各位系数为0~9,10i为权。 一般表达式:ND= dn-1×10n-1+dn-2×10n-2 +…+d0×100 +d-1×10-1+… (二) 二进制NB两个数码:0、1, 逢二进一。 例 1101.101=1×23+1×22+0×21+1×20+1×2-1+1×2-3 加权展开式以2为基数,各位系数为0、1, 2i为权。 一般表达式: NB = bn-1×2n-1 + bn-2×2n-2 +…+b0×20 +b-1×2-1+… (三)十六进制NH十六个数码0~9、A~F,逢十六进一。 例:DFC.8=13×162 +15×161 +12×160 +8×16-1 展开式以十六为基数,各位系数为0~9,A~F,16i为权。 一般表达式: NH= hn-1×16n-1+ hn-2×16n-2+…+ h0×160+ h-1×16-1+… 二、不同进位计数制之间的转换 (二)二进制与十六进制数之间的转换 24=16 ,四位二进制数对应一位十六进制数。举例:(三)十进制数转换成二、十六进制数整数、小数分别转换 1.整数转换法“除基取余”:十进制整数不断除以转换进制基数,直至商为0。每除一次取一个余数,从低位排向高位。举例: 2. 小数转换法“乘基取整”:用转换进制的基数乘以小数部分,直至小数为0或达到转换精度要求的位数。每乘一次取一次整数,从最高位排到最低位。举例: 三、带符号数的表示方法 机器数:机器中数的表示形式。真值: 机器数所代表的实际数值。举例:一个8位机器数与它的真值对应关系如下: 真值: X1=+84=+1010100B X2=-84= -1010100B 机器数:[X1]机= 01010100 [X2]机= 11010100(二)原码、反码、补码最高位为符号位,0表示 “+”,1表示“-”。 数值位与真值数值位相同。 例 8位原码机器数: 真值: x1 = +1010100B x2 =- 1010100B 机器数: [x1]原 = 01010100 [x2]原 = 11010100原码表示简单直观,但0的表示不唯一,加减运算复杂。 正数的反码与原码表示相同。 负数反码符号位为 1,数值位为原码数值各位取反。 例 8位反码机器数: x= +4: [x]原= 00000100 [x]反= 00000100 x= -4: [x]原= 10000100 [x]反= 111110113、补码(Two’s Complement)正数的补码表示与原码相同。 负数补码等于2n-abs(x)8位机器数表示的真值四、 二进制编码例:求十进制数876的BCD码 876= 1000 0111 0110 BCD 876= 36CH = 1101101100B 2、字符编码 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ASCII码,用于计算 机与计算机、计算机与外设之间传递信息。 3、汉字编码 “国家标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GB2312-80标准),简称国标码。 用两个七位二进制数编码表示一个汉字 例如“巧”字的代码是39H、41H汉字内码例如“巧”字的代码是0B9H、0C1H1·4 运算基础 一、二进制数的运算加法规则:“逢2进1” 减法规则:“借1当2” 乘法规则:“逢0出0,全1出1”二、二—十进制数的加、减运算 BCD数的运算规则 循十进制数的运算规则“逢10进1”。但计算机在进行这种运算时会出现潜在的错误。为了解决BCD数的运算问题,采取调整运算结果的措施:即“加六修正”和“减六修正”例:10001000(BCD)+01101001(BCD) =000101010111(BCD) 1 0 0 0 1 0 0 0 + 0 1 1 0 1 0 0 1 1 1 1 1 0 0 0 1 + 0 1 1 0 0 1 1 0 ……调整 1 0 1 0 1 0 1 1 1 进位 例: 10001000(BCD)- 01101001(BCD)= 00011001(BCD) 1 0 0 0 1 0 0 0 - 0 1 1 0 1 0 0 1 0 0 0 1 1 1 1 1 - 0 1 1 0 ……调整 0 0 0 1 1 0 0 1 三、 带符号二进制数的运算 1.5 几个重要的数字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计数器微机自动工作的条件程序指令顺序存放自动跟踪指令执行1.6 微机基本结构微机结构各部分组成连接方式1、以CPU为中心的双总线结构;2、以内存为中心的双总线结构;3、单总线结构CPU结构管脚特点 1、多功能;2、分时复用内部结构 1、控制; 2、运算; 3、寄存器; 4、地址程序计数器堆栈定义 1、定义;2、管理;3、堆栈形式
上传时间: 2013-10-17
上传用户:erkuizhang
针对在51单片机上移植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的目的,以μC/OS-II工作原理为基础,结合51单片机堆栈空间少的情况,采用改变堆栈指针到不同任务寄存器组的方法,通过改变堆栈指针的实验,得出在堆栈空间较少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μC/OS-II在51单片机上的运行的结论。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hz07104032
其他控制模式: a、16bit/65536 级灰度模式,暂未开放10bit/1024 级灰度模式; b、每帧都会发送逐点校正数据和配置寄存器数据; c、配置寄存器1(CF1)使能奇偶校验,防止MBI6024 进入未知状态; d、配置寄存器2(CF2)设定“CKI 逾时时间”为“95~172 CKI 周期”;
上传时间: 2013-11-11
上传用户:xingyuewubian
鉴于MCS-51系统只提供“二级中断嵌套”,提出扩展51系统中断优先级的纯软件方法。其利用51系统内建的中断允许寄存器IE和中断优先级寄存器IP,通过屏蔽字机制来实现;以C51的形式,给出这种扩展方法的函数库实现,为该方法的使用赋予友好、简洁的用户接口。
上传时间: 2014-01-04
上传用户:nanshan
基于MCS-51单片机的数字钟设计 [摘要] III [ABSTRACT] IV 引言 1 1绪论 2 1.1 集成电路 2 1.2 主要技术的背景 2 1.2.1 发展历史 2 1.2.2 现状 3 1.2.3 发展趋势 3 2器件简介 4 2.1 LED显示器 4 2.1.1 LED显示器的结构 4 2.1.2 LED的接线形式 5 2.2 AT89C52简介 5 2.2.1 AT89C52主要性能参数: 5 2.2.2 AT89C52单片机的功能特性概述: 6 2.3 DS1302芯片 9 2.3.1 DS1302的性能特性: 9 2.3.2 DS1302数据操作原理 10 2.4 74LS164-八位移位寄存器 14 2.4.1 74LS64简介 14 2.4.2 74LS164逻辑介绍: 15 3硬件电路 17 3.1 线路的设计 17 3.1.1 电源转换模块 18 3.1.2 主控制模块 18 3.1.3 显示模块 19 3.1.4 键盘接口设计 20 3.2 电路图的绘制 20 3.3 电路板的焊接 20 3.4 打开电源前应注意的问题 20 4软件设计部分 21 4.1 阳历程序的设计 21 4.2 时间调整程序设计 21 4.3 阴历程序设计 23 5调试 28 6小结 29 7致谢 30 8参考文献 31 9附录 32
上传时间: 2015-10-17
上传用户:xuan‘nian
TLV1544与TMS320VC5402通过串行口连接,此时,A/D转换芯片作为从设备,DSP提供帧同步和输入/输出时钟信号。TLV1544与DSP之间数据交换的时序图如图3所示。 开始时, 为高电平(芯片处于非激活状态),DATA IN和I/OCLK无效,DATAOUT处于高阻状态。当串行接口使CS变低(激活),芯片开始工作,I/OCLK和DATAIN能使DATA OUT不再处于高阻状态。DSP通过I/OCLK引脚提供输入/输出时钟8序列,当由DSP提供的帧同步脉冲到来后,芯片从DATA IN接收4 b通道选择地址,同时从DATAOUT送出的前一次转换的结果,由DSP串行接收。I/OCLK接收DSP送出的输入序列长度为10~16个时钟周期。前4个有效时钟周期,将从DATAIN输入的4 b输入数据装载到输入数据寄存器,选择所需的模拟通道。接下来的6个时钟周期提供模拟输入采样的控制时间。模拟输入的采样在前10个I/O时钟序列后停止。第10个时钟沿(确切的I/O时钟边缘,即上升沿或下降沿,取决于操作的模式选择)将EOC变低,转换开始。
上传时间: 2014-12-05
上传用户:yepeng139
说明: Virtual51是一个动态可视化的MCS-51全功能模拟程序,可以让你在Virtual51上运行MCS-51程序就如同在硬体上一 样。提供8KB的程序空间,256字节的RAM,16KB的XRAM,2个16位的定时/计数器(T0 和 T1),一个实时时钟,一个 5X6的小键盘,一个128X64点阵的LCD,一个音频发生器,一个串口(未连接至电脑串口),一个打印口(连接至电脑 打印口),和5个有两个优先级的中断源。 Virtual51不可以载入大于8KB的51程序和大于16KB的XRAM数据文件,并且程序以固定的12Mhz时钟运行,编写程序时留意。 XRAM载入数据文件的实际大小,可从XRAMSH 和 XRAMSL 寄存器中读取。 例子说明: KeyPad---------简单演示KeyPad的使用; Music----------Virtual51演奏音乐; Picture--------LCD图形演示; Proc24c02------使用Virtual51从电脑打印口读写24C02A
上传时间: 2016-05-18
上传用户:wfeel
1.有三根杆子A,B,C。A杆上有若干碟子 2.每次移动一块碟子,小的只能叠在大的上面 3.把所有碟子从A杆全部移到C杆上 经过研究发现,汉诺塔的破解很简单,就是按照移动规则向一个方向移动金片: 如3阶汉诺塔的移动:A→C,A→B,C→B,A→C,B→A,B→C,A→C 此外,汉诺塔问题也是程序设计中的经典递归问题
上传时间: 2016-07-25
上传用户:gxrui1991
用VHDL语言写的程序包含如下功能:1.键盘扫描2.控制AD转换3.产生PWM信号与51系列CPU接口,接在51地址数据总线上,单片机通过访问地址总线上的数据寄存器来控制CPLD
上传时间: 2013-12-27
上传用户:咔乐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