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关电源设计最全最完整资料。好东西,和大家共享!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wang5829
最全单片机入门资料,入门必备让你入门便让自己程序规范化!!!
上传时间: 2013-05-26
上传用户:sc965382896
包含硬件工程师的必备技能,是华为最全的一次硬件电路经验总结
上传时间: 2013-06-14
上传用户:y562413679
本文介绍了在LabVIEW环境下,利用NI公司的附加工具包中的数据库接口工具包LabVIEW SQL Toolkit进行Access数据库访问的方法。该方法易于理解,操作简单。关键词:LABV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安首宏A
ds12c887最全中文资料
上传时间: 2013-06-21
上传用户:fandeshun
嵌入式系统在众多工业领域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因嵌入式系统的资源受限缘故,导致在嵌入式系统上很难实现复杂计算算法。此外,当前嵌入式系统设计阶段和实现阶段的分离现状,致使嵌入式系统开发耗时且昂贵。为解决这些问题,本书提出了一种低成本、可重复使用且可重构的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实现集成开发环境。为了减少成本,该集成环境全部是采用自由和开放源代码软件,如Linux操作系统和Scilab计算平台等。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构建嵌入式Linux开发环境及移植相关软件包到嵌入式ARM平台,首先详细的描述了如何使用Buildroot工具包制作交叉编译器,并描述Minicom、TFTP和NFS等嵌入式开发相关工具,最后详细的描述了如何移植嵌入式图形用户界面TinyX和嵌入式窗口管理器JWM。 2、构建Scilab-EMB嵌入式计算平台,首先介绍了数值计算软件Scilab,然后详细的描述了如何在ARM系统上实现Scilab-EMB嵌入式计算平台。 3、开发Scilab数据采集工具包,实现Scilab与底层设备通讯,该工具包PC版和ARM版均支持串口和以太网接口,且均支持Modbus现场总线。PC版额外支持OPC协议。 4、基于Scilab构建虚拟控制实验室,验证该平台的可行性及性能。 本文创新点: 1、国内外率先提出了一种新的以Scilab为核心的嵌入式计算平台方案,并在国内外首次实现了Scilab到ARM平台的移植; 2、开发了Scilab-DAQ数据采集工具包,有效的实现了Scilab与底层设备的通讯。 通过虚拟实验室的建立,验证了该嵌入式控制平台能够胜任多种复杂算法。 该嵌入式计算平台解决方案和Scilab-DAQ数据采集工具包已经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并被多家科研机构、学校和公司所采纳和使用。
标签: Scilab-EMB ARM-Linux 嵌入式 计算
上传时间: 2013-05-30
上传用户:acon
雷达显示与控制终端是雷达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能够对雷达进行精确的控制,同时对从雷达获取的数据进行有效的处理,将获取的目标信息以直观、有效、准确的方式呈现给雷达控制者。本文开展基于ARM的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终端的研究与设计,采用目前先进的嵌入式系统技术,设计能够完成显示与控制的智能终端,这对提高便携式战场侦察雷达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便携式雷达终端的设计主要包括硬件平台的构建、软件开发平台的搭建和终端应用软件的开发。硬件平台的构建是整个设计的基础,硬件平台采用基于ARM920T的多接口高性能CPU S3C2410X处理器。软件开发平台的构建基于宿主机——目标机模式。雷达显示控制终端应用软件的开发包括:根据显控终端软件功能需求,进行软件模块划分;GUI界面程序的设计;电子地图的显示处理程序设计;雷达目标信息显示程序的设计;基于Qt/Embedded的串口通信程序的编写。考虑到雷达显示控制终端软件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实用性,软件设计基于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利用C++语言、Qt等相关软件工具包进行软件开发。 本文研究了嵌入式Linux与嵌入式GUI技术,在此基础上完成了便携式雷达终端硬件平台的构建和终端系统应用软件的编写与调试等工作,设计实现的便携式雷达终端符合现代雷达终端的各项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6-18
上传用户:asasasas
华为笔试大全(史上最全华为笔试题),软硬件全部收录。。
上传时间: 2013-04-24
上传用户:cooran
随着电信数据传输对速率和带宽的要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原有建成的网络是基于话音传输业务的网络,已不能适应当前的需求.而建设新的宽带网络需要相当大的投资且建设工期长,无法满足特定客户对高速数据传输的近期需求.反向复用技术是把一个单一的高速数据流在发送端拆散并放在两个或者多个低速数据链路上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再还原为高速数据流.该文提出一种基于FPGA的多路E1反向复用传输芯片的设计方案,使用四个E1构成高速数据的透明传输通道,支持E1线路间最大相对延迟64ms,通过链路容量调整机制,可以动态添加或删除某条E1链路,实现灵活、高效的利用现有网络实现视频、数据等高速数据的传输,能够节省带宽资源,降低成本,满足客户的需求.系统分为发送和接收两部分.发送电路实现四路E1的成帧操作,数据拆分采用线路循环与帧间插相结合的方法,A路插满一帧(30时隙)后,转入B路E1间插数据,依此类推,循环间插所有的数据.接收电路进行HDB3解码,帧同步定位(子帧同步和复帧同步),线路延迟判断,FIFO和SDRAM实现多路数据的对齐,最后按照约定的高速数据流的帧格式输出数据.整个数字电路采用Verilog硬件描述语言设计,通过前仿真和后仿真的验证.以30万门的FPGA器件作为硬件实现,经过综合和布线,特别是写约束和增量布线手动调整电路的布局,降低关键路径延时,最终满足设计要求.
上传时间: 2013-07-16
上传用户:asdkin
随着嵌入式控制在工业领域的不断渗入,进入21世纪之后,基于ARM体系Linux操作系统的嵌入式一体化工业控制系统成为了工业控制的主要发展方向,ARM芯片不仅体积小,功耗低,而且功能强;Linux由于其开源,稳定以及成本低的优点,在嵌入式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基于Linux操作系统ARM体系的嵌入式工控一体机设计与实现。该嵌入式工控一体机是基于Motorola公司研发的ARM9嵌入式系统和Linux操作系统的设备,整个系统体积小,结构精简,并有很高的执行效率。它根据特定的工业控制对象定制特定的模型与控制算法。另外,该设备自身还具备各种数字PID控制算法,实现PID闭环控制。可以应用于工业控制领域中的各类被控设备,以及为高校自动化控制实验和工业应用研究提供解决方案。它的软件编程由Qt集成开发环境实现,Qt是基于C++的针对构造图形用户界面(程序)所使用的GUI工具包,它速度块,易于使用,并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 本文首先对嵌入式系统进行选型,然后提出了系统的软硬件整体架构和系统的启动流程。接着介绍了系统开发环境的搭建,包括启动加载器的设计和实现,Linux内核的移植,设备驱动程序的编写以及图形用户界面的实现。最后,详细介绍了一个具有创新性的案例作为该嵌入式Linux工控一体机作为通讯和控制终端的典型应用。 该嵌入式Linux工控一体机具有极好的实用性和应用前景,并且其设计和实现过程对于其它嵌入式平台也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上传时间: 2013-07-27
上传用户:zhaiyan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