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通信节点

  • 基于AT89C51应用系统的串行通信设计

    基于AT89C51应用系统的串行通信设计:介绍了基于AT89C51应用系统中的串行通信软硬件设计方法和实现过程,在基于红外成像技术的电力设备状态检测系统中,将红外测温仪检测到设备的温度数据传给控制电路,进行数据格式的转换后,在RAM 中存储,同时上传给PC机。系统利用MAX232实现RS 232C的EIA 电平与单片机的TTI 电平之闻转换,利用通用串口芯片8251A扩展串行接13',实现PC机与单片机之问的串行通信。 关键词:串行通信;单片机;接口;RS232C

    标签: 89C C51 AT 89

    上传时间: 2014-12-21

    上传用户:aeiouetla

  • CAN通信实验报文对象的FIFO缓冲器应用

    关键词 CAN报文对象的FIFO模式应用摘 要 CAN通信实验

    标签: FIFO CAN 通信 实验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kernor

  • CAN节点设计基于32位Luminary ARM

    关键词 LM3S2016、CTM系列隔离CAN收发器摘 要 基于32位Luminary ARM的CAN节点设计

    标签: Luminary CAN ARM 节点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0-13

    上传用户:guanliya

  • 采用UART做LIN总线的从节点应用

    采用UART做LIN总线的从节点应用:本应用例使用SPMC75F2313A和通用LIN Bus收发器TJA1020(或ATA6661)实现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是低成本的汽车网络的传输。1.2 LIN Bus规范LIN 是低成本网络中的汽车通讯协议标准,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是低成本的汽车网络,它是现有多种汽车网络在功能上的补充由于能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LIN 将是在汽车中使用汽车分级网络的启动因素。LIN 的标准化将简化多种现存的多点解决方案且将降低在汽车电子领域中的开发生产服务和后勤成本。LIN 标准包括传输协议规范、传输媒体规范、开发工具接口规范和用于软件编程的接口LIN在硬件和软件上保证了网络节点的互操作性并有可预测EMC的功能。

    标签: UART LIN 总线 节点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

  • 采用UART做LIN总线的主节点应用

    采用UART做LIN总线的主节点应用:本应用例使用SPMC75F2313A和通用LIN Bus收发器TJA1020(或ATA6661)实现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是低成本的汽车网络的传输。1.2 LIN Bus规范LIN 是低成本网络中的汽车通讯协议标准,LIN(Local Interconnect Network)是低成本的汽车网络,它是现有多种汽车网络在功能上的补充由于能够提高质量、降低成本,LIN 将是在汽车中使用汽车分级网络的启动因素。LIN 的标准化将简化多种现存的多点解决方案且将降低在汽车电子领域中的开发生产服务和后勤成本。LIN 标准包括传输协议规范、传输媒体规范、开发工具接口规范和用于软件编程的接口LIN在硬件和软件上保证了网络节点的互操作性并有可预测EMC的功能。

    标签: UART LIN 总线 主节点

    上传时间: 2013-10-15

    上传用户:AISINI005

  • PC机与单片机通信实例-表决器

    PC机与单片机通信实例:表决器单片机要同时处理很多部分的功能,如:按键处理、LED处理、通信处理等。而单片机程序是串行执行的。如何让众多任务同时进行或者看起来同时进行?并行:真正意义上的同时进行。并发:宏观上是同时的,而在微观上是轮流进行的。即看起来是同时进行的。例如:面前的CRT显示器,电子束是逐点顺序点亮荧光屏上的像素。由于点亮的速度足够快,很短时间便可扫过整个屏幕,以致于在宏观上看,所有的像素都是同时刷新的。

    标签: PC机与单片机 通信 表决器

    上传时间: 2013-10-28

    上传用户:spman

  • PC机之间串口通信的实现

    PC机之间串口通信的实现一、实验目的 1.熟悉微机接口实验装置的结构和使用方法。 2.掌握通信接口芯片8251和8250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学会串行通信程序的编制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基本要求主机接收开关量输入的数据(二进制或十六进制),从键盘上按“传输”键(可自行定义),就将该数据通过8251A传输出去。终端接收后在显示器上显示数据。具体操作说明如下:(1)出现提示信息“start with R in the board!”,通过调整乒乓开关的状态,设置8位数据;(2)在小键盘上按“R”键,系统将此时乒乓开关的状态读入计算机I中,并显示出来,同时显示经串行通讯后,计算机II接收到的数据;(3)完成后,系统提示“do you want to send another data? Y/N”,根据用户需要,在键盘按下“Y”键,则重复步骤(1),进行另一数据的通讯;在键盘按除“Y”键外的任意键,将退出本程序。2.提高要求 能够进行出错处理,例如采用奇偶校验,出错重传或者采用接收方回传和发送方确认来保证发送和接收正确。 三、设计报告要求 1.设计目的和内容 2.总体设计 3.硬件设计:原理图(接线图)及简要说明 4.软件设计框图及程序清单5.设计结果和体会(包括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 四、8251A通用串行输入/输出接口芯片由于CPU与接口之间按并行方式传输,接口与外设之间按串行方式传输,因此,在串行接口中,必须要有“接收移位寄存器”(串→并)和“发送移位寄存器”(并→串)。能够完成上述“串←→并”转换功能的电路,通常称为“通用异步收发器”(UART: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典型的芯片有:Intel 8250/8251。8251A异步工作方式:如果8251A编程为异步方式,在需要发送字符时,必须首先设置TXEN和CTS#为有效状态,TXEN(Transmitter Enable)是允许发送信号,是命令寄存器中的一位;CTS#(Clear To Send)是由外设发来的对CPU请求发送信号的响应信号。然后就开始发送过程。在发送时,每当CPU送往发送缓冲器一个字符,发送器自动为这个字符加上1个起始位,并且按照编程要求加上奇/偶校验位以及1个、1.5个或者2个停止位。串行数据以起始位开始,接着是最低有效数据位,最高有效位的后面是奇/偶校验位,然后是停止位。按位发送的数据是以发送时钟TXC的下降沿同步的,也就是说这些数据总是在发送时钟TXC的下降沿从8251A发出。数据传输的波特率取决于编程时指定的波特率因子,为发送器时钟频率的1、1/16或1/64。当波特率指定为16时,数据传输的波特率就是发送器时钟频率的1/16。CPU通过数据总线将数据送到8251A的数据输出缓冲寄存器以后,再传输到发送缓冲器,经移位寄存器移位,将并行数据变为串行数据,从TxD端送往外部设备。在8251A接收字符时,命令寄存器的接收允许位RxE(Receiver Enable)必须为1。8251A通过检测RxD引脚上的低电平来准备接收字符,在没有字符传送时RxD端为高电平。8251A不断地检测RxD引脚,从RxD端上检测到低电平以后,便认为是串行数据的起始位,并且启动接收控制电路中的一个计数器来进行计数,计数器的频率等于接收器时钟频率。计数器是作为接收器采样定时,当计数到相当于半个数位的传输时间时再次对RxD端进行采样,如果仍为低电平,则确认该数位是一个有效的起始位。若传输一个字符需要16个时钟,那么就是要在计数8个时钟后采样到低电平。之后,8251A每隔一个数位的传输时间对RxD端采样一次,依次确定串行数据位的值。串行数据位顺序进入接收移位寄存器,通过校验并除去停止位,变成并行数据以后通过内部数据总线送入接收缓冲器,此时发出有效状态的RxRDY信号通知CPU,通知CPU8251A已经收到一个有效的数据。一个字符对应的数据可以是5~8位。如果一个字符对应的数据不到8位,8251A会在移位转换成并行数据的时候,自动把他们的高位补成0。 五、系统总体设计方案根据系统设计的要求,对系统设计的总体方案进行论证分析如下:1.获取8位开关量可使用实验台上的8255A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因为只要获取8位数据量,只需使用基本输入和8位数据线,所以将8255A工作在方式0,PA0-PA7接实验台上的8位开关量。2.当使用串口进行数据传送时,虽然同步通信速度远远高于异步通信,可达500kbit/s,但由于其需要有一个时钟来实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同步,硬件电路复杂,通常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只采用异步通信。3.由于8251A本身没有时钟,需要外部提供,所以本设计中使用实验台上的8253芯片的计数器2来实现。4:显示和键盘输入均使用DOS功能调用来实现。设计思路框图,如下图所示: 六、硬件设计硬件电路主要分为8位开关量数据获取电路,串行通信数据发送电路,串行通信数据接收电路三个部分。1.8位开关量数据获取电路该电路主要是利用8255并行接口读取8位乒乓开关的数据。此次设计在获取8位开关数据量时采用8255令其工作在方式0,A口输入8位数据,CS#接实验台上CS1口,对应端口为280H-283H,PA0-PA7接8个开关。2.串行通信电路串行通信电路本设计中8253主要为8251充当频率发生器,接线如下图所示。

    标签: PC机 串口通信

    上传时间: 2013-12-19

    上传用户:小火车啦啦啦

  • CAN总线与USB的转接技术

    简要介绍了CAN总线技术与USB总线技术的特点,给出了通过将两特点相结合,并选用微控制器AT89C52尧USB控制芯片CH372和独立CAN控制芯片SJA1000实现USB-CAN数据传输系统的设计方案遥该系统不但能实现CAN总线与USB总线之间的数据转化,并可在两台主机配合下完成两个节点之间数据的透明传输。关键词 通用串行总线USB CAN总线 数据通信

    标签: CAN USB 总线 转接技术

    上传时间: 2013-10-15

    上传用户:plsee

  • 8251A可编程通信接口

    串行通信的特点串行通信是主机与外设交换信息的一种方式。串行通信中字节数据经一条传输线按位串行发送与串行接收。串行通信节省通信线路,可远距离传送,成本低,广泛应用在通信及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串行通信中,数据传输速率低,控制较复杂。光纤技术的出现与发展,为串行通信开辟了美好前景。串行通信的术语全双工、半双工、单工全双工: 通信双方均有发送器和接收器,经两条独立的传输线相连, 双方可同时接收与发送。                                      全双工、半双工、单工半双工:通信双方均有发送器和接收器,经一条传输线相连, 在某一时刻双方只能一个方向传输信息,线路切换后可改变传输方向。                        全双工、半双工、单工单工:通信一方为发送器,另一方为接收器,一条传输线相连, 进行单向传输。同步与异步通信方式同步方式:通信双方用统一时钟控制通信过程,                          信息传输组成数据包(数据帧)。每                          帧头尾是控制代码,中间是数据块,                          可有数百字节。不同的同步传输协                          议有不同的数据帧格式。                                     

    标签: 8251A 可编程 通信接口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wvbxj

  • 用单片机实现温度远程显示

    用单片机实现温度远程显示摘  要:文章介绍了用AT89S8252单片机的串行接口与智能温度巡回检测仪(XJ-08S)通过RS—485总线相互通讯实现热水温度远程显示的一种低成本解决方案,内容涉及RS—485总线通讯、单片机驱动数码管显示、数据转换以及键盘处理软硬件设计等内容。关键词:单片机  RS—485总线  数码管显示  数据转换  键盘处理一、前  言目前检测温度一般采用热电偶或热敏电阻作为传感器,这种传感器至仪表之间一般都要用专用的温度补偿导线,而温度补偿导线价格很贵,并且线路太长也会影响测量精度。在实际应用中往往需要对较远处(1KM左右)的温度信号进行监视。现有的解决方案有很多,例如:1、 在现场用智能仪表对温度信号进行测量,用计算机作上位机与智能仪表进行通讯来实现远程温度监测(采用这种方案要增加计算机设备及相关计算机软件)。2、 NCU+DDC实现远程温度监测。用两个DDC,一个安装在现场测量温度,另一个安装在监视地,两个DDC通过NCU进行通讯从而实现远程温度监测。但以上方案都存在成本高的问题,有没有低成本的解决方案呢?其实,在单片机应用日益广泛的今天,完全可以用单片机以极低的成本来实现远程温度监测。二、问题的提出我单位管理的锅炉房同时给两栋建筑物内的两家酒店供应蒸汽,由安装在两栋建筑物地下室的热交换器进行热交换后产生热水送给客房。从锅炉房至两个热交换站的距离分别约600米,值班人员要不停地奔波于两个热交换站与锅炉房之间进行设备巡视,检查热水温度是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这样不仅增加了值班人员的劳动强度,同时也使锅炉房经常无人(因每班1人值班)。如果能在锅炉房显示两个热交换站内各热交换器的热水温度,则值班人员仅在热水温度异常时才需到各热交换站检查设备,这样便可解决上述问题。我公司曾就此问题找专业公司作过方案,其报价在人民币10万元左右,后因种种原因该项目未实施。经过分析,本人发现可以用单片机+智能仪表以低成本实现温度远程显示,并且经过实验取得了成功,现将设计方案简述如下:三、控制要求及解决方案选择 1、 两个热交换站分高低区共安装有8个热交换器,正常水温在45oC至65oC之间;两个热交换站与锅炉房的距离分别为500米和600米左右。2、 要求在锅炉房能以巡回及定点两种方式显示8个热交换器的热水温度,巡回方式以3秒为周期轮流更新及显示各热交换器热水温度。定点方式时每按上键或下键一次则显示上或下一个热交换器热水温度,每3秒自动更新数据一次。3、 根据控制要求选择单片机+智能仪表的解决方案:用带通讯接口的智能仪表安装在现场测量温度,设计制作一个单片机装置完成与智能仪表的通讯及数据显示。四、通讯协议、智能仪表选择及其参数介绍因热水温度信号变化较慢,因而对通信的速度要求不高,对于这种低速率远距离的通讯选用RS-485总线适宜。RS-485是EIA(美国电子工业联合会)在1983年公布的新的平衡传输标准,是工业界使用最为广泛的双向、平衡传输线标准接口,它以半双工方式通信,支持多点连接,传统驱动器允许创建多达32个节点的网络,且其具有传输距离远(最大传输距离为1200M),传输速度快(1200M时为100KBPS)等优点。其连接方法如下图所示。

    标签: 用单片机 温度 远程显示

    上传时间: 2013-10-12

    上传用户:luopoguixi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