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术了射频卡的应用规范和通信协议等。有助于开发者对射频卡有全面认识。
上传时间: 2022-06-20
上传用户:wangshoupeng199
STM32---SPI通信的总结(库函数操作)本文主要由7 项内容介绍SPI 并会在最后附上测试源码供参考:1. SPI 的通信协议2. SPI 通信初始化(以STM32为从机, LPC1114为主机介绍)3. SPI 的读写函数4. SPI 的中断配置5. SPI 的SMA 操作6. 测试源码7. 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和解决方法一、SPI 的通信协议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串行同步通讯协议,由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组成,主设备启动一个与从设备的同步通讯,从而完成数据的交换。SPI 接口一般由4 根线组成,CS片选信号(有的单片机上也称为NSS),SCLK时钟信号线, MISO 数据线(主机输入从机输出) ,MOSI 数据线(主机输出从机输入),CS 决定了唯一的与主设备通信的从设备,如没有CS 信号,则只能存在一个从设备,主设备通过产生移位时钟信号来发起通讯。通讯时主机的数据由MISO 输入,由MOSI 输出,输入的数据在时钟的上升或下降沿被采样,输出数据在紧接着的下降或上升沿被发出(具体由SPI的时钟相位和极性的设置而决定) 。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shjgzh
本文主要由7 项内容介绍SPI并会在最后附上测试源码供参考:1. SPI的通信协议2. SPI通信初始化(以STM32为从机, LPC1114为主机介绍)3. SPI的读写函数4. SPI的中断配置5. SPI的SMA操作6. 测试源码7. 易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和解决方法一、SPI的通信协议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是一种串行同步通讯协议,由一个主设备和一个或多个从设备组成,主设备启动一个与从设备的同步通讯,从而完成数据的交换。SPI 接口一般由4 根线组成, CS片选信号(有的单片机上也称为NSS),SCLK时钟信号线, MISO数据线(主机输入从机输出),MOSI数据线(主机输出从机输入) ,CS 决定了唯一的与主设备通信的从设备,如没有CS 信号,则只能存在一个从设备,主设备通过产生移位时钟信号来发起通讯。通讯时主机的数据由MISO输入,由MOSI输出,输入的数据在时钟的上升或下降沿被采样,输出数据在紧接着的下降或上升沿被发出(具体由SPI的时钟相位和极性的设置而决定) 。二、以STM32为例介绍SPI通信1. STM32f103 带有3 个SPI模块其特性如下:2 SPI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
MCU与WIFI通信概述一、MCU与串口硬件通信接口电路框图:WIFl模块与MCU设备采用串口通信方式进行通信,命令和数据通过串口协议进行相互交互。WIFI模块采用3.3V电源供电,MCU设备如果5V供电,在TXD线和RXD线串联470欧的电阻.如果3.3V供电,则不需增加线上串联电阻.UART参效设置:波特率:115200数据位;8位奇偶检验:无停止位:1位二、通信协议MCU发送通信格式:注:长度(H)(L)是从帧顺序号开始算起到结束的字节数。比如数据内容中共有10个数据字节,那么长度为13,长度(H)=0,长度(L)=13注:ACK/NCK ACK表示操作成功(0x56)NCK表示操作失败(0x15)数据内容:返回成功为0返回不成功的参数内容通信采用应答的格式,保证数据可靠性,同时也保证当前网络的状态
上传时间: 2022-06-25
上传用户:默默
SPI总线协议及SPI时序图详解SPI,是英语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的缩写,顾名思义就是串行外围设备接口。SPl,是一种高速的,全双工,同步的通信总线,并且在芯片的管脚上只占用四根线,节约了芯片的管脚,同时为PCB的布局上节省空间,提供方便,正是出于这种简单易用的特性,现在越来越多的芯片集成了这种通信协议。SPI是一个环形总线结构,由ss(cs)、sck、sdi、sdo构成,其时序其实很简单,主要是在sck的控制下,两个双向移位寄存器进行数据交换。上升沿发送、下降沿接收、高位先发送。上升沿到来的时候,sdo上的电平将被发送到从设备的寄存器中。下降沿到来的时候,sdi上的电平将被接收到主设备的寄存器中。假设主机和从机初始化就绪:并且主机的sbuff=0xaa(10101010),从机的sbuff=0x55(01010101),下面将分步对spi的8个时钟周期的数据情况演示一遍(假设上升沿发送数据)。
上传时间: 2022-06-28
上传用户:
本人用过最好用的UART调试助手,在调试NT-IOT和LOAR的AT指令时非常方便。它支持多条输入,可以将AT指令一次性输入完成,再分别点击发送,非常方便。另外该软件自带UART协议解析功能,可以按需要定制自己的通信协议,在做协议定制和解析时非常方便。
上传时间: 2022-07-02
上传用户:qdxqdxqdxqdx
目前,许多检测仪表、在线分析仪、工控机等均采用RS232或RS485协议通过串口与上位机进行通信,尤其是在钢铁、有色、热工等领域,用户通过串行通信可以实时访问远程设备的工作状况、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优化,通过指令反馈控制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行,从而实现生产的节能与质晕控制。此外,串行通信在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科技工作者采用串行通信接口能够方便快捷地对温度、浓度、流量、压力等过程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与分析,大大减少工业试验次数,在低成本、高质最前提下完成设备的调试。因此,串行通信技术的应用在质量控制、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是广大科研人员的迫切需求。鉴于此,本书采用简单易学的Visual Basic 语言,对串行通信进行了系统性、集中性的介绍,由浅入深,使读者能够快速掌握该项技术并应用到科研生产环节,实现技术到成果的转化。本书以 Visual Basic6.0 中文版为背景编写,从初学者的角度,在介绍VB串口通信基本概念、串口连接线的制作以及 MSComm 串口通信控件的某础上,主要列举典型测控应用实例,详细分析了电子秤量具、在线浓度分析仪以及指令型通信设备等的通信协议,并提供了具体可行的串行通信开发程序,引导读者举一反三,实现与各类型控制设备的串口通信及数据采集。该书具有独特的编写风格, 主要有两大特点: 第一,处理问题集中化, 即本书专门针对串口进行选材与分析, 在串口方面不惜笔墨,而与串口无关的内容却惜墨如金,全书紧紧围绕串口展开讨论,为读者展示了系统、详尽的知识内容; 第二, 学以致用思想,即本书通过对具有串行通信功能仪表设备的数据采集和界面控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之中,使读者做到举一反三, 学有所用, 切实掌握该项技术,从而达到培养科研和生产双重人才的目的。
标签: visual basic 串口通信
上传时间: 2022-07-09
上传用户:qingfengchizhu
本MFC源码是基于VS2010开发,其中集成了COM口组件,页面显示,对单片机的通信协议,对苦于希望开发MFC程序用于调试嵌入式单片机功能的而找不到RS232开发组件的同学具有非常好的帮助,该程序已经成功调试了嵌入式产品,该嵌入式产品已经成功的上市。MFC程序的UI设计只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将组件摆放在需要的地方即可,但是需要对该组件进行设置,比方说数据显示组件,则对该数据显示组件定义显示句柄,将通过RS232接收的数据更新到该组件即可显示。
上传时间: 2022-08-09
上传用户:kent
电力系统远程监控,即远动,就是应用通信技术对远方的运行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远程测量、远程信号传输、远程控制和调节等多项功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远程监控应用于电力系统和其他工业应用场合,人们对无人值班的需求越来越大,用户对远程监控的通信质量和通信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由于通信信道的制约和通信规约的不一致性,限制了系统的推广。目前,远程监控系统一直随着自动化、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要求系统和IDEs能符合全球变电站数字化和设备通用化的要求,因此对远程控制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基于远程监控的实际需求和对于降低通信的成本的考虑,简化通信的处理需求,以及广阔的市场需求,促使我们开展了对远程监控系统的研究。 本文对我国电力监控远程控制系统发展概况进行了综述,对国外典型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进行了分析;对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现状和通信协议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分析;对电力系统远程监控系统的通信信道、通信规约和后台监控平台等若干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实现基于
上传时间: 2013-07-31
上传用户:dreamboy36
航空蓄电池是重要的机载设备,在飞机安全飞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蓄电池充电设备的性能直接影响着蓄电池的电气性能和使用寿命,因此近年来航空蓄电池充电设备的研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论文研究一种采用上下位机联合控制的航空蓄电池充放电系统,对铅酸蓄电池和镉镍蓄电池进行智能充电、放电和容量分析。 论文在综合分析航空蓄电池充电器技术要求的基础上,运用现代电力电子技术,设计了集充电、放电功能于一体的功率电路,并研制了基于DSP芯片TMS320F2812的充放电控制系统。论文详细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方案、参数计算和控制方法。 论文以Visual Basic 6.0为开发环境,编制了航空蓄电池充放电系统的上位机软件,实现了显示、报警、打印、数据存储与管理等功能。根据系统上下位机通信的需求,制定了通信协议并设计了基于RS-232串口的通信程序,实现了信息的交换与控制。 论文基于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理论,建立了充电器控制系统的模型,并设计了以Buck电路为控制对象的系统仿真软件。通过仿真分析,调整PID控制器的参数,优化控制器的性能,并缩短了调试的周期。
上传时间: 2013-08-02
上传用户:Am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