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子商务市场也随之经历着高速的发展。伴随着业务扩展和需求迭代,电商平台往往需要为越来越多的功能提供支持。对于传统单体架构电商平台的开发实现,随着需求不断增多,功能之间耦合严重、代码臃肿维护困难、上线成本高、业务伸缩性差等问题将会变得越来越严重。针对单体架构电商平台的这些问题,本论文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微服务架构的电商平台。
上传时间: 2020-04-26
上传用户:小小小白.
本书介绍:涉及LQ最优控制、LQ随机控制和随机鲁棒控制的Riccati矩阵微分方程的迭代法的新成果,最优控制的一些新方法。
标签: 最优控制中的数学方法
上传时间: 2021-11-03
上传用户:nhhrzh
第 1 章 计算机科学:将抽象机械化........... 11.1 本书主要内容 ........................................... 31.1.1 数据模型 ....................................... 31.1.2 数据结构 ....................................... 41.1.3 算法 ............................................... 41.1.4 基本思路 ....................................... 41.2 本章主要内容 ........................................... 41.3 数据模型 ................................................... 51.3.1 编程语言数据模型........................ 51.3.2 系统软件的数据模型.................... 61.3.3 电路的数据模型 ........................... 71.3.4 习题 ............................................. 101.4 C语言数据模型....................................... 101.4.1 C语言类型系统........................... 111.4.2 函数 ............................................. 141.4.3 C语言数据模型中的操作........... 141.4.4 数据对象的创建和销毁.............. 141.4.5 数据的访问和修改...................... 151.4.6 数据的组合 ................................. 151.4.7 习题 ............................................. 161.5 算法和程序设计 ..................................... 161.5.1 软件的创建 ................................. 161.5.2 编程风格 ..................................... 171.6 本书中用到的一些C语言约定 ............... 171.7 小结 ......................................................... 191.8 参考文献 ................................................. 19第 2 章 迭代、归纳和递归........................... 202.1 本章主要内容 ......................................... 212.2 迭代 ......................................................... 222.2.1 排序 ............................................. 222.2.2 选择排序:一种迭代排序算法 ............................................. 232.2.3 习题 ............................................. 272.3 归纳证明 ................................................. 272.3.1 归纳证明为何有效...................... 292.3.2 检错码 ......................................... 302.3.3 习题............................................. 332.4 完全归纳 ................................................. 352.4.1 使用多个依据情况进行归纳...... 352.4.2 验证完全归纳 ............................. 362.4.3 算术表达式的规范形式 ............. 362.4.4 习题............................................. 402.5 证明程序的属性 ..................................... 412.5.1 循环不变式 ................................. 412.5.2 while循环的循环不变式 .......... 452.5.3 习题............................................. 462.6 递归定义 ................................................. 472.6.1 表达式 ......................................... 492.6.2 平衡圆括号 ................................. 502.6.3 习题............................................. 542.7 递归函数 ................................................. 552.8 归并排序:递归的排序算法 ................. 592.8.1 合并............................................. 592.8.2 分割表 ......................................... 622.8.3 排序算法 ..................................... 632.8.4 完整的程序 ................................. 652.8.5 习题............................................. 662.9 证明递归程序的属性 ............................. 672.10 小结....................................................... 692.11 参考文献 ............................................... 69第 3 章 程序的运行时间............................... 70。。。
标签: 计算机科学
上传时间: 2021-11-28
上传用户:slq1234567890
信道编码技术能够显著改善通信系统的性能,带来编码增益,提高通信系统的容量。一直以来,人们都在寻找一种信道容量可以达到香农极限的编码。2007年,E.Arikan提出了一种名为极化码(Polar Code)的编码技术,在二进制离散无记忆信道条件下,理论上被证明可以达到香农极限,并且编解码具有较低的算法复杂度,成为信道编码史上一个重大突破。极化码作为一种新兴的编码技术,引起了无线通信界广泛的关注,成为编码领域最受瞩目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系统的阐述了极化码,分析了极化码的编解码原理,然后将其与Turbo码、LDPC码进行了仿真比较。首先介绍了信道极化现象(Channel Polarization),然后详细讨论了信道合并(Channel Combining)和信道拆分(Channel Spitting)的过程,以及信道极化的重要特性。接着重点介绍了极化码的编解码构造方法,系统地推导了极化码生成矩阵的形成过程,总结了极化码信息位选取的方法,并深入研究了极化码的错误概率的上下界限。最后,对极化码的编解码进行了仿真实现,探讨了不同的编码块长度、不同的编码速率及不同的迭代次数对极化码性能的影响。并将极化码与Turbo码、LDPC码进行仿真比较,分析了这三种编码的性能以及优缺点。关键词:信道编码、极化码、信道极化现象、sC解码、Turbo码、LDPC码本章中,首先简单地描述了数字通信系统,概述了信息传输过程中具体的信道模型,然后详细回顾了信道编码理论与技术的研究现况和发展历史,以及简要地概述了极化码的发展历程、编解码特点、硬件方面及其应用研究,最后简要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给出了全文的详细内容安排。
标签: 极化码
上传时间: 2022-06-15
上传用户:
本教程由Magnus Lie Hetland著,袁国忠译。本书包括 Python 程序设计的方方面面:首先,从 Python 的安装开始,随后介绍了 Python 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包括列表、元组、字符串、字典以及各种语句;然后,循序渐进地介绍了一些相对高级的主题,包括抽象、异常、魔法方法、属性、迭代器;此后,探讨了如何将 Python 与数据库、网络、C 语言等工具结合使用,从而发挥出 Python 的强大功能,同时介绍了 Python 程序测试、打包、发布等知识;最后,作者结合前面讲述的内容,按照实际项目开发的步骤向读者介绍了 10 个具有实际意义的 Python 项目的开发过程。本书内容涉及的范围较广, 既能为初学者夯实基础, 又能帮助程序员提升技能, 适合各个层次的Python 开发人员阅读参考。第1章 快速上手:基础知识第2章 列表和元祖第3章 使用字符串第4章 当索引行不通时第5章 条件、循环及其他语句第6章 抽象第7章 再谈抽象第8章 异常第9章 魔法方法、特性和迭代器第10章 开箱即用第11章 文件...
标签: python
上传时间: 2022-06-24
上传用户:
本书是首本系统讲解 RT-Thread 的中文书籍,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从 0 到1 教你写 RT-Thread 内核”,即重点讲解 RT-Thread 的原理实现,从 0 开始,不断迭代,教你怎么把 RT-Thread 的内核写出来,让你彻底学会线程是如何定义的,系统是如何调度的(包括底层的汇编代码讲解) ,多优先级是如何实现的等等操作系统最深层次的知识。 第二部分是“RT-Thread 内核应用开发”,重点讲解 RT-Thread 的移植,内核每个组件的应用,比起第一部分,这部分内容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标签: RT-Thread
上传时间: 2022-07-02
上传用户:得之我幸78
Python 最好的品质之一是一致性。当你使用 Python 工作一会儿后,就会开始理解 Python 语言,并能正确猜测出对你来说全新的语言特征。然而,如果你带着来自其他面向对象语言的经验进入 Python 的世界,会对 len(colleciton) 而不是 collection.len() 写法觉得不适。当你进一步理解这种不适感背后的原因之后,会发现这个原因,和它所代表的庞大的设计思想,是形成我们通常说的“Python 风格”(Pythonic)的关键。这种设计思想完全体现在 Python 的数据模型上,而数据模型所描述的 API,为使用最地道的语言特性来构建你自己的对象提供了工具。数据模型其实是对 Python 框架的描述,它规范了这门语言自身构建模块的接口,这些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序列、迭代器、函数、类和上下文管理器。
标签: python
上传时间: 2022-07-09
上传用户:
《现代通信系统盲处理技术新进展---基于智能算法》主要由以下8章组成: 第1章简要介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和发展概况,以及其盲处理算法的相关知识。第2章介绍人工神经网络及相应知识,从BP神经网络若手研究盲处理问题,同时给出复数域BP神经网络的信号盲处理方法和该类方法的优缺点说明。在第3章中介绍智能体的概念,并给出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盲处理方法。第4章介绍基于支持向量机框架下的盲处理算法,介绍支持向批机的原理,给出基于ε- 支持向量回归机的信道估计新方法,并介绍基千支持向批回归方法的MPSK和QAM的盲信号处理方法,然后引入星座匹配误差函数,并根据线性支持向搅回归和有序风险最小化原则,由恒模和星座匹配误差函数联合组成的新经验风险项构造一个新的代价函数,进而通过迭代求解优化问题获得均衡器。第5章介绍神经动力学和反馈神经网络的相关知识,特别地从神经动力学角度论述连续反馈神经网络可有效飞作的原因,论述反馈神经网络权值矩阵对吸引子和相轨迹的影响。并给出如何根据系统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子空间关系,构造一个适用于现代通信系统中的盲检测的特定性能函数和优化问题。第6章分别展示如何基于连续多阈值神经元Hopfield网络模型实现通信信号盲处理的理论和方法,针对多相制信号的特点给出两种连续相位多阙值激励函数形式,并分析讨论该两类激励函数参数的选择、分别给出连续多阈值神经元 Hopfield 网络工作于同步和异步模式下的新能队函数及其相关证明。介绍采用幅相连续激励法解决稀疏QAM 信号的盲检测思路,并针对 QAM 信号的特点,分别给出连续幅度和相位多阙值激励函数形式,分析讨论该类激励函数的特点。第7章则电在从另一个角度提出采用同相正交振幅连续激励法解决密集QAM信号盲检测方法。介绍如何从激励函数角度分析放大因子选择的范围;给出该特定问题的同步和异步运行模式下的新能量函数形式;并证明和分析所设计的能量函数部分定理;介绍在基于反馈神经网络的信号盲处理方法这一研究课题中发现的几类现象,包括当信号的统计信息缺失或失真情况下,连续多阈值神经元反馈神经网络的盲检测能力:通用高阶QMA的激励函数被使用作为低阶QAM信号盲检测问题时的适用性......
上传时间: 2022-07-09
上传用户:
欢迎来到Arduino的世界!Arduino是一个开源的开发平台,在全世界范围内成千上万的人正在用它开发制作一个又一个电子产品,这些电子产品包括从平时生活的小物件到时下流行的3D打印机,它降低了电子开发的门槛,即使是从零开始的入门者也能迅速上手,制作有趣的东西,这便是开源Arduino的魅力。通过本书的介绍,读者对Arduino会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1.1什么是Arduino什么是Arduino?相信很多读者会有这个疑问,也需要一个全面而准确的答案。不仅是读者,很多使用Arduino的人也许对这个问题都难以给出一个准确的说法,甚至认为手中的开发板就是Arduino,其实这并不准确。那么,Arduino究竟该如何理解呢?1.1.1Arduino不只是电路板Arduino是一种开源的电子平台,该平台最初主要基于AVR单片机的微控制器0和相应的开发软件,目前在国内正受到电子发烧友的广泛关注。自从2005年Arduino腾空出世以来,其硬件和开发环境一直进行着更新迭代。现在Arduino已经有将近十年的发展历史,因此市场上称为Arduino的电路板已经有各式各样的版本了。Arduino开发团队正式发布的是Arduino Uno和Arduino Mega2560,如图1-1和图1-2所示。
标签: arduino
上传时间: 2022-07-18
上传用户:xsr1983
高频开关电源由于其在体积、重量、功率密度、效率等方面的诸多优点,已经被广泛地应用于工业、国防、家电产品等各个领域。在开关电源应用于交流电网的场合,整流电路往往导致输入电流的断续,这除了大大降低输入功率因数外,还增加了大量高次谐波。同时,开关电源中功率开关管的高速开关动作(从几十kHz到数MHz),形成了EMI(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骚扰源。从已发表的开关电源论文可知,在开关电源中主要存在的干扰形式是传导干扰和近场辐射干扰,传导干扰还会注入电网,干扰接入电网的其他设备。减少传导干扰的方法有很多,诸如合理铺设地线,采取星型铺地,避免环形地线,尽可能减少公共阻抗;设计合理的缓冲电路;减少电路杂散电容等。除此之外,可以利用EMI滤波器衰减电网与开关电源对彼此的噪声干扰。EMI骚扰通常难以精确描述,滤波器的设计通常是通过反复迭代,计算制作以求逐步逼近设计要求。本文从EMT滤波原理入手,分别通过对其共模和差模噪声模型的分析,给出实际工作中设计滤波器的方法,并分步骤给出设计实例。
标签: emi滤波器
上传时间: 2022-07-24
上传用户:slq123456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