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ULER S ALGORITHM 5.1 * * TO APPROXIMATE THE SOLUTION OF THE INITIAL VALUE PROBLEM: * Y = F(T,Y), A<=T<=B, Y(A) = ALPHA, * AT N+1 EQUALLY SPACED POINTS IN THE INTERVAL [A,B]. * * INPUT: ENDPOINTS A,B INITIAL CONDITION ALPHA INTEGER N. * * OUTPUT: APPROXIMATION W TO Y AT THE (N+1) VALUES OF T. */
标签: APPROXIMATE ALGORITHM THE SOLUTION
上传时间: 2015-08-20
上传用户:zhangliming420
[输入] 图的顶点个数N,图中顶点之间的关系及起点A和终点B [输出] 若A到B无路径,则输出“There is no path” 否则输出A到B路径上个顶点 [存储结构] 图采用邻接矩阵的方式存储。 [算法的基本思想] 采用广度优先搜索的方法,从顶点A开始,依次访问与A邻接的顶点VA1,VA2,...,VAK, 访问遍之后,若没有访问B,则继续访问与VA1邻接的顶点VA11,VA12,...,VA1M,再访问与VA2邻接顶点...,如此下去,直至找到B,最先到达B点的路径,一定是边数最少的路径。实现时采用队列记录被访问过的顶点。每次访问与队头顶点相邻接的顶点,然后将队头顶点从队列中删去。若队空,则说明到不存在通路。在访问顶点过程中,每次把当前顶点的序号作为与其邻接的未访问的顶点的前驱顶点记录下来,以便输出时回溯。 #include<stdio.h> int number //队列类型 typedef struct{ int q[20]
标签: 输入
上传时间: 2015-11-16
上传用户:ma1301115706
三相步进电机的三相六拍工作方式,正转的绕组通电顺序:A、AB、B、BC、C、CA、A,反转的通电顺序:A、AC、C、CB、B、BA、B、A。 由于步进电机转子有一定的惯性以及所带负载的惯性,故步进电机的工作过程中不能及时的启动和停止,在启动时应慢慢的加速到预定速度,在停止前应逐渐减速到停止,否则,将产生失步现象。 步进电机的控制问题可总结为两点: 1、产生工作方式需要的时序脉冲; 2、控制步进电机的速度,使它始终遵循加速、匀速、减速的规律工作。
上传时间: 2015-12-01
上传用户:685
介绍利用VB6串行通信编程的方法,对采用了RS-232接口的仪器进行串行通信的计算机测控软件开发,以及实现仪器功能和指标的验收。
上传时间: 2015-12-03
上传用户:as275944189
LabVIEW是一个图形化的开发环境。LabVIEW有着强大的功能和广阔的应用 范围,但就目前国内的现状来看,绝大多数的用户还是把它作为虚拟仪器开发平 台,仅仅利用它来进行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显示,忽略了LabVIEW强大的控制功 能。以工业PC为硬件平台,PC操作系统为软件平台开发实时测控系统是当前工 业测控系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在硕士学位论文工作期 间将LabVIEW运用于工业PC实时测控系统,主要是围绕着提高LabVIEW的实 时性展开。
上传时间: 2015-12-27
上传用户:daoxiang126
dsp_can接口 世界向着网络化方向发展,测控系统也不例外。 CAN总线的出现,使控制系统的网络化成为可能,是国 际公认的一种现场总线协议。
上传时间: 2014-01-20
上传用户:sssl
基于msp430F1232单片机的最小系统protel电路图,适合msp430单片机的初学者,亦可做毕业设计参考用,只需简单修改即可做一些其他简单测控应用!
上传时间: 2014-11-30
上传用户:13215175592
传统的高校教学设备跟不上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设备淘汰加快,而要重新购买新的 技术设备,使得资金利用率降低。为了提高设备利用率,我公司在积累前几代产品的成功经验基础上,研制了一款多功能开放性实验仪——CUNSI-DSP 综合实验仪,学校和学生可根据当前技术方向自行设计模块。使之跟随日新月异的技术发展。完全适合电子信息、信号处理、自动化、通信工程、物理、测控、软件及图象处理等相关专业的实验及创新研发。同时本产品也是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最佳开发平台。
上传时间: 2016-05-08
上传用户:stvnash
本研究设计的智能压力传感器系统具有成本低、可靠性好、响应速度快、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通过对软、硬件进行了充分的调试,效果良好,在众多压力测控系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上传时间: 2014-01-15
上传用户:ouyangtongze
一、 设计的性质与目的: 性质:该设计是在学生学完《单片机原理与应用》和电子学相关课程的基础上,结合测控技术与仪器和机电工程专业的特点进行的具有一定难度和覆盖面的综合性实践环节。 目的:综合运用所学的《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理论知识,通过实践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具备设计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能力。
上传时间: 2014-02-02
上传用户:wlcap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