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轻量化

  •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智能搬运机器人设计与开发

    机械手设计的基本要求与应具备的功能①应具有适当的夹紧力和驱动力。②手指应具有一定的张开范围,以便于抓取工件。③要求结构紧凑、重量轻、效率高,以利于减轻手臂的负载。④应保证手抓的夹持精度。

    标签: 单片机控制 搬运机器

    上传时间: 2013-12-19

    上传用户:标点符号

  • 一种新型的异步电动机软起动器

    提出一种以AT89C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新型异步电动机软起动系统,给出了单片机控制系统硬件电路结构、控制软件框图及其实现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有效地降低起动电流,且起动过程平稳,无冲击和振荡。可实现电动机的软停车、轻载节能及保护功能。

    标签: 异步电动机 软起动器

    上传时间: 2013-11-11

    上传用户:胡岸888

  • 单片机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指导书

    单片机体积小,重量轻,具有很强的灵活性,而且价格不高,越来越得到广泛的应用。而C语言是一种编译型设计语言。它兼顾了多种高级语言的特点,并具备汇编语言的功能。用C语言来编写目标系统软件,会大大缩短开发周期,且明显的增加软件的可读性,便于改进和扩充,以研制出规模更大、性能更完备的系统。用C语言进行8051单片机程序设计是单片机开发与应用的必然趋势。单片机的程序设计应该以C语言为主,以汇编语言为辅。而且采用C语言也不必对单片机和硬件接口的结构有很深入的了解,编译器可以自动完成变量的存储单元的分配,编程者就可以专注于应用软件部分的设计,大大加快软件的开发速度。采用C语言可以很容易地进行单片机的程序移植工作,有利于产品中单片机的重新选型。为此,特开设了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这门选修课。

    标签: 单片机 C语言程序 设计实验 指导书

    上传时间: 2013-10-19

    上传用户:851197153

  • NCV8675带复位和复位延时的低压差线性稳压产品简介手册

    NCV8675是一个精准的5.0V和3.3V固定输出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同时具有350mA的电流输出能力。对轻负载电流消耗的精细管理,加上低漏电工艺,使得NCV8675的静态接地电流仅为34μA。

    标签: 8675 NCV 复位 低压差

    上传时间: 2013-11-04

    上传用户:小草123

  • NCV8665带复位和复位延时的低压差线性稳压产品简介手册

    NCV8665是一款精准的5.0V固定输出的低压差线性稳压器,其具有150mA的电流输出能力。对轻负载电流消耗的精密管理,加上低漏电工艺,使得NCV8665的静态接地电流仅为30μA。

    标签: 8665 NCV 复位 低压差

    上传时间: 2013-11-04

    上传用户:sjyy1001

  • 利用TPM2定时器产生一通道语音信号输出,语音数据为PCM格

    利用TPM2定时器产生一通道语音信号输出,语音数据为PCM格式:PCM的概念脉冲编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PCM)是概念上最简单、理论上最完善的编码系统,是最早研制成功、使用最为广泛的编码系统,但也是数据量最大的编码系统。PCM的编码原理比较直观和简单,它的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在这个编码框图中,它的输入是模拟声音信号,它的输出是PCM样本。图中的“防失真滤波器”是一个低通滤波器,用来滤除声音频带以外的信号;“波形编码器”可暂时理解为“采样器”,“量化器”可理解为“量化阶大小(step-size)”生成器或者称为“量化间隔”生成器。

    标签: TPM2 PCM 定时器 语音信号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DXM35

  • 基于89S51单片机的微型热敏打印机软件设计

    介绍了基于89S51 单片机的微型热敏打印机的组成,分析了打印原理,详细给出了整体流程以及各个功能模块的软件设计。热敏打印头采用I/O 口模拟串行数据传输实现数据加载。设计的微型热敏打印机运用于实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关键词:热敏打印机 过热保护 步进电机 数据加载由于常用的微型针式打印机的速度慢,噪声大,无法满足某些场合的需要。微型热敏打印机具有打印速度快、噪音低、可靠性高、字迹清晰、机头小而轻等优点,可满足各种场合的打印要求,因此得到广泛应用。笔者在汽车行驶记录仪的开发过程中,根据厂家要求,选用较为先进的热敏打印机作为打印设备。但微型热敏打印头对打印时序和温度要求较高,一旦控制不当极易造成打印头烧毁。因此,在有合理的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软件设计也十分重要。本文使用某些软件设计替代了部分硬件电路,使打印机的控制电路得到了简化。

    标签: 89S51 单片机 热敏打印机 软件设计

    上传时间: 2013-11-14

    上传用户:digacha

  • 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灯光调光控制系统开发

    本文设计出一种新型灯光调光控制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智能功率模块((IPM)取代以往的可控硅作为功率变换器件,以Intel16 位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采用AC-DC-AC 变换技术使输出的波形较可控硅斩波后的波形有很大的改善,这不仅降低了变压器的损耗而且延长了灯的寿命,提高了系统的运行质量。现场总线CAN 的运用使得整个系统便于集中监控、管理。调光器是机场助航灯光系统的核心控制设备。目前,国内外使用的调光器主要采用可控硅斩波技术,这种调光器存在波形畸变大、电网要求高、对电网污染严重、效率低、负载适应能力差等缺点。针对以往系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正弦波调光器,它采用逆变技术,输出标准正弦电压,它的优点是对负载适应能力强、对电网要求低、污染轻、效率高、输出波形好等。正弦波调光器采用逆变技术,输出幅度可调的标准正弦电压,通过控制算法实现对灯光回路的高精度恒流控制。“正弦波调光器”将极大地提高调光器的技术水平,改善调光器的性能,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标签: 单片机 灯光 调光控制 系统开发

    上传时间: 2013-11-02

    上传用户:亚亚娟娟123

  • PCB可测性设计布线规则之建议―从源头改善可测率

    P C B 可测性设计布线规则之建议― ― 从源头改善可测率PCB 设计除需考虑功能性与安全性等要求外,亦需考虑可生产与可测试。这里提供可测性设计建议供设计布线工程师参考。1. 每一个铜箔电路支点,至少需要一个可测试点。如无对应的测试点,将可导致与之相关的开短路不可检出,并且与之相连的零件会因无测试点而不可测。2. 双面治具会增加制作成本,且上针板的测试针定位准确度差。所以Layout 时应通过Via Hole 尽可能将测试点放置于同一面。这样就只要做单面治具即可。3. 测试选点优先级:A.测垫(Test Pad) B.通孔(Through Hole) C.零件脚(Component Lead) D.贯穿孔(Via Hole)(未Mask)。而对于零件脚,应以AI 零件脚及其它较细较短脚为优先,较粗或较长的引脚接触性误判多。4. PCB 厚度至少要62mil(1.35mm),厚度少于此值之PCB 容易板弯变形,影响测点精准度,制作治具需特殊处理。5. 避免将测点置于SMT 之PAD 上,因SMT 零件会偏移,故不可靠,且易伤及零件。6. 避免使用过长零件脚(>170mil(4.3mm))或过大的孔(直径>1.5mm)为测点。7. 对于电池(Battery)最好预留Jumper,在ICT 测试时能有效隔离电池的影响。8. 定位孔要求:(a) 定位孔(Tooling Hole)直径最好为125mil(3.175mm)及其以上。(b) 每一片PCB 须有2 个定位孔和一个防呆孔(也可说成定位孔,用以预防将PCB反放而导致机器压破板),且孔内不能沾锡。(c) 选择以对角线,距离最远之2 孔为定位孔。(d) 各定位孔(含防呆孔)不应设计成中心对称,即PCB 旋转180 度角后仍能放入PCB,这样,作业员易于反放而致机器压破板)9. 测试点要求:(e) 两测点或测点与预钻孔之中心距不得小于50mil(1.27mm),否则有一测点无法植针。以大于100mil(2.54mm)为佳,其次是75mil(1.905mm)。(f) 测点应离其附近零件(位于同一面者)至少100mil,如为高于3mm 零件,则应至少间距120mil,方便治具制作。(g) 测点应平均分布于PCB 表面,避免局部密度过高,影响治具测试时测试针压力平衡。(h) 测点直径最好能不小于35mil(0.9mm),如在上针板,则最好不小于40mil(1.00mm),圆形、正方形均可。小于0.030”(30mil)之测点需额外加工,以导正目标。(i) 测点的Pad 及Via 不应有防焊漆(Solder Mask)。(j) 测点应离板边或折边至少100mil。(k) 锡点被实践证实是最好的测试探针接触点。因为锡的氧化物较轻且容易刺穿。以锡点作测试点,因接触不良导致误判的机会极少且可延长探针使用寿命。锡点尤其以PCB 光板制作时的喷锡点最佳。PCB 裸铜测点,高温后已氧化,且其硬度高,所以探针接触电阻变化而致测试误判率很高。如果裸铜测点在SMT 时加上锡膏再经回流焊固化为锡点,虽可大幅改善,但因助焊剂或吃锡不完全的缘故,仍会出现较多的接触误判。

    标签: PCB 可测性设计 布线规则

    上传时间: 2014-01-14

    上传用户:cylnpy

  • 单片机A/D和D/A应用接口技术

    18-2.  D/A转换器基本知识18-3. 光导智能小车硬件实现18-4. ADC0832基本应用方法18-5. 光导智能小车软件实现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分辨率  使输出数字量变化一个相邻数码所需输入模拟电压的变化量。常        用二进制的位数表示。        例如:12位ADC的分辨率就是12位,一个10V满刻度的12位ADC能分辨        输入电压变化最小是:                       10V×1/212=2.4mV量化误差 ADC把模拟量变为数字量,用数字量近似表示模拟量,这个过程称为量化。量化误差是ADC的有限位数对模拟量进行量化而引起的误差。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偏移误差      指输入信号为零时,输出信号不为零的值,所以有时又称为零值误差。满刻度误差 满刻度误差又称为增益误差。指满刻度输出数码所对应的实际输入电压与理想输入电压之差。线性度 线性度有时又称为非线性度,指转换器实际的转换特性与理想直线的最大偏差。A/D转换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绝对精度 在一个转换器中,任何数码所对应的实际模拟量输入与理论模拟输入之差的最大值,称为绝对精度。对于ADC而言,可以在每一个阶梯的水平中点进行测量,它包括了所有的误差。转换速率 指ADC能够重复进行数据转换的速度,即每秒转换的次数。而完成一次A/D转换所需的时间(包括稳定时间),则是转换速率的倒数。

    标签: 单片机 应用接口

    上传时间: 2013-11-25

    上传用户:banla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