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确保车灯的质量可靠性,提出了一种嵌入式车灯控制及电气参数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包括上位机监控终端和下位机控制节点,监控终端负责设置各车灯的工作参数和显示车灯的工作状态;控制节点采用基于Cortex-M3内核的嵌入式微处理器LM3S2965为核心,将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植入其中,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同时将我国自主研发的iCAN协议应用到系统中,从而实现对车灯的网络化监控。结果表明,系统最多可对63个车灯进行实时的电气参数检测与控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上传时间: 2013-11-06
上传用户:cccole0605
功耗成为重要的设计约束 以电池提供电源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高性能系统降低功率的要求 –高集成密度、高时钟频率、高运行速度 –为散热而增加的封装、冷却、风扇等成本 高功耗带来可靠性问题 –片上产生高温造成芯片失效 –硅互连疲劳、封装失效、电参数偏移、电迁移...
上传时间: 2013-10-23
上传用户:66666
文中介绍了半主动式电子标签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案,应用AS3933低频唤醒接收芯片实现了电子标签低频唤醒接收功能。针对低频唤醒接收模块,计算和讨论了其并联谐振电路相关的参数,并给出了电路和程序设计的方案。应用低频唤醒技术的半主动式电子标签可靠的低频通信距离可达3m以上,同时低频唤醒技术显著降低了电子标签的运行功耗。
上传时间: 2013-11-01
上传用户:zhf01y
为了适应下一代通信系统的需求,需要对无线网络资源进行科学的整体管理,提出了跨层设计这种新的系统优化方法。文中通过对各类跨层设计的分析、对跨层优化步骤的阐述和对跨层优化实现方法的描述,打破传统分层设计中"层"的界限,对物理层、数据链路层和应用层等参数进行联合优化,获得各种通信性能指标之间的平衡,使总体通信性能最优。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在一般信道信噪比的情况下,跨层设计对视频通信质量有明显的改善,峰值信噪比提高了0.6~1.0 dB。
上传时间: 2014-12-30
上传用户:hjshhyy
采用RFID(射频识别)芯片IA4420设计了一款主动式应答器,主要应用于矿井安全生产管理。其工作中心频率为905 MHz,数据通信的核心部分是印刷偶极子天线,从仿真结果来看:其相对带宽约为40%,增益约为4.236 dB,输入阻抗接近纯电阻 50 Ω,性能参数较好。
上传时间: 2013-11-12
上传用户:caiguoqing
为解决现Z-Stack定位程序代码量大,结构复杂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inyOS的CC2430定位方案。在分析TinyOS组件架构基础上,设计实现盲节点、锚节点与汇聚节点间的无线通信以及汇聚节点与PC机的串口通信。在此基础上实现PC对各锚节点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寄存器值的正确读取,确定实验室环境下对数-常态无线传播模型的具体参数,并采用质心算法来提高定位精度。实验显示,在由四个锚节点组成的4.8×3.6 m2矩形定位区域中,通过RSSI质心定位算法求得的盲节点坐标为(2.483 1,1.018 5),实际坐标为(2.40,1.20),误差为0.199 6 m,表明较好地实现对盲节点的定位。
上传时间: 2013-10-21
上传用户:whymatalab2
针对传统方法在监测野生动物时存在的一些问题,设计了一套野生动物的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野生动物相关参数前端采集、处理及GPRS远程传输。主要介绍了系统的软硬件实现方案,并在软件部分阐述了前端微处理器中体温数据纠错功能,通过对环境温度和动物体温这两组温度数据的对比,实现了对动物偷猎行为的预警作用。
上传时间: 2013-11-22
上传用户:siguazgb
以嵌入式ARM9控制器LPC3250为核心,并采用同时采样A/D转换器,设计了手持式三相不平衡度测试仪。可以同时测量8路交流信号的有效值、相位及三相电压电流的序量和不平衡度,且具有良好的人机界面。系统通过提高采样率并引入全相位FFT算法,可大幅提高幅值与相位测量精度,从而提高不平衡度的测量精度。系统可以将被测参数、趋势值、波形数据等存入SD卡,并通过网络接口实现远端通信,从而实现远程监控。
上传时间: 2013-11-19
上传用户:看到了没有
PE管道热熔对接焊的工艺参数随管道尺度和环境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同时还受人为因素的影响,对焊接机自动化程度要求很高。介绍了基于ARM嵌入式热熔焊接机智能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的设计方案。此方案符合焊接各个阶段工艺参数指标,并具有操作纠错及错误信息管理功能,最大程度地消除了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焊接质量,并具备焊接数据的可追溯性,便于管理人员对焊接工程的管理。
上传时间: 2014-12-31
上传用户:515414293
非接触感应式静电测量仪表,读数要经过乘数k与测量距离d的关系换算才能得出被测静电体的静电电压,为解决这一人工换算及测量过程繁琐问题,提出了利用超声测距技术与非接触式静电测量技术一体化静电测量方式及其设计方法,研究了超声测距技术用于非接触式静电测量一体化设计的参数与精度要求和相对测距方法应用,进行了超声测距与非接触式静电测量一体化原理与整机结构设计的可行性验证。
上传时间: 2013-11-03
上传用户:windyp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