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虫首页| 资源下载| 资源专辑| 精品软件
登录| 注册

计算机联锁

计算机网络由一组结点和链络组成。网络中的结点有两类:转接结点和访问结点。通信处理机、集中器和终端控制器等属于转接结点,它们在网络中转接和交换传送信息。主计算机和终端等是访问结点,它们是信息传送的源结点和目标结点。
  • 锁相环寄存器

    锁相环寄存器

    标签: 锁相环 寄存器

    上传时间: 2013-11-21

    上传用户:小码农lz

  • 合工大--单片微型计算机技术资料

    合工大--单片微型计算机技术资料

    标签: 微型计算机 技术资料

    上传时间: 2013-11-07

    上传用户:wxhwjf

  •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初步认知

    单片微型计算机的初步认知

    标签: 微型计算机

    上传时间: 2013-11-13

    上传用户:ewtrwrtwe

  • PIC16C54C锁相环程序

      PIC16C54C为8位单片机,指令字长12位,全部指令都是单字节指令,系统为哈佛结构,数据总线和程序总线各自独立分开,数据总线宽度为8位,程序总线宽度为12位,内部程序存储器为512×12位,内部数据寄存器为32×8位。   PIC16C54C有12根双向可独立编程I/O引脚,分为PortA和PortB两个端口,其中PortA为RA0~RA3,PortB为RB0~RB7,每根I/O引脚可由程序来编程决定其输入输出方向。   PIC16C54C提供四种可选振荡方式:   - RC,低成本的阻容振荡方式   - XT,标准晶体/陶瓷振荡   - HS,高速晶体/陶瓷振荡   - LP,低功耗,低频晶体振荡 更多锁相环知识请访问 http://www.elecfans.com/zhuanti/PLL.html

    标签: PIC 16C C54 54C

    上传时间: 2013-12-23

    上传用户:dianxin61

  • C51单片机在三值光计算机编码器中的应用

    摘要:采用C51单片机作为三值光计算机编码器的控制核心,实现了可以长时间稳定工作的三值光计算机编码器模型。C5l单片机主要完成了与上位机通信和控制液晶单元工作的功能。文中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对使用的单片机系统进行了详细讨论,着重介绍了单片机系统中硬件的设计、实现方法和软件流程及核心程序段。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目前已在360位的三值逻辑光学处理器模拟机中使用。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三值光计算机;编码器

    标签: C51 单片机 三值光 中的应用

    上传时间: 2013-12-02

    上传用户:lxm

  • LCD液晶驱动PCF8562级联应用指南

    LCD液晶驱动PCF8562级联应用指南

    标签: 8562 LCD PCF 液晶驱动

    上传时间: 2013-10-16

    上传用户:hzht

  •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践》课件简介

    《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践》是《计算机网络基础》独立设置的实践类课程,现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所有本科专业必修课,共计32学时(实验讲解8学时,独立实验24学时),另可以作为连续两周的集中实践内容。

    标签: 计算机 网络基础 实践

    上传时间: 2014-01-19

    上传用户:31633073

  • 一种基于MCS51的微型计算机数控系统设计

    本文开发出一套小型计算机数控系统。在硬件上,由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构成。上位机采用PC机或工控机,主要实现与用户交互.,完成数据处理。下位机采用MCS-51单片机系统,主要实现通讯及强实时信号的处理。下位机控制软件使用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μC/OS-II进行开放式数控系统的开发。软件设计部分,上位机采用Visual Basic为开发工具,下位机采用C51、51汇编。

    标签: MCS 51 微型计算机 数控

    上传时间: 2014-08-14

    上传用户:assef

  • 计算机学院--单片机原理

    一、DVCC-51NET实验仪系统部分原理系统部分原理图如下图所示,系统部分由CPU8XC51、上电复位电路、低位地址锁存器74LS373、地址译码器74LS138、仿真插座、全部总线(P0口作数据总线D0~D7、经74LS373锁存输出的低位地址线A0~A7、P1口、P2口作高位地址总线A8~A15、P3口)引出插孔、用户晶振插座等组成。CPU8X51位置在仿真调试用户实验程序时,用于接入小仿真器;对调试好的实验程序,可以由专用编程器写入CPU8X51芯片后直接插入该位置,即可独立运行用户实验程序。

    标签: 计算机 单片机原理

    上传时间: 2014-12-27

    上传用户:alex wang

  • PIC16F877 单片机的键盘和LED 数码显示接口

    PIC16F877 单片机的键盘和LED 数码显示接口 1 PIC16F877单片机与键盘和LED数码显示的硬件接口电路单片机的许多应用都需要进行人机对话,最简单的人机对话需要LED 数码管显示数字和少量字符;键盘是解决计算机输入的简单手段;借此可以向计算机输入程序、置数、送操作命令、控制程序的执行等等,所以使用非常广泛。图1 键盘、LED数码显示与PIC16F877 单片机的接口电路本例中采用8 个按键组成的小键盘,4 只共阴极的LED 数码管,采用4 片74LS373 驱动数码管,采用的驱动方法是静态方式。使用1 片74LS245 作为键盘的接口;这些外围器件与PIC16F877 单片机的接口电路如图1 所示,这种连接方法与51 系列的单片机连接方法一样,其他的连接方法还有好几种,PIC16F877 单片机的键盘输入接法还有其他特殊而十分方便好用的方式。8 键键盘通过74LS245 与单片机相连,键盘按键状态的数据输入由RC3 输出脚控制;当RC3=“0”时,键盘状态从74LS245 的A 端输出到单片机的PORTB口,此时读PORTB口的数据即为键盘状态。为了及时地响应键盘操作,需要经常对键盘进行扫描;扫描的方式有许多种,我们将键盘的扫描程序安排在主程序的循环执行过程中的方式,并采用20ms延迟来消除按键的抖动问题,此外,为了实现每按键一次只响应一次的功能,在执行相应的按键程序之前,必须确保按键已经松开;在本例中这一措施有效的防止了数据抖动过快的问题。LED 数码显示有动态扫描和静态显示两种方式(图1 采取的方式为静态方式),在动态扫描方式中,各数码显示是轮流点亮的,即控制数码显示的位选信号和相应的要显示的数码的字形代码同时逐一送出,反复不已,由于视觉的暂留现象,却好象全都点亮着,这种电路的接法以后再介绍。在静态方式中,只要将数据送出锁存以后,各数码显示的数据不需要刷新,只要数据不需改变,就可以不去管他,所以称为静态显示。在图1 电路中,输出显示的操作简化为对74LS373 的并口操作而已。由于静态方式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编程也比较直观简单,程序间的相互关联很少。因此编程容易,但要增加硬件,成本较高;与之相比,动态扫描的编程虽然要复杂一些,但因其所用硬件少,成本低。由数码转化为字形代码可采用软件译码、硬件译码等两种方式。软件译码是将各数码的字形代码构成一个表格存储于内存之中,在显示数码时,通过执行查表程序而得到相应的字形代码,再将之送入数码显示输出电路进行显示,本例即采用这种方式,这种方式的编程与单片机有关,在程序中给出了PIC16F877 的编程例程,对需要熟悉PIC16F877 单片机的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硬件译码则采用CD4511、74LS46、74LS47、74LS48、74LS49等BCD 码—7段锁存、译码、驱动芯片直接译出字形代码,点亮LED。74LS373 由LE 端对要显示的数据进行锁存控制,实现LED 的静态显示。采用了PIC16F877 的端口输出操作,模拟74LS373 的数据锁存时序,即由软件实现数据锁存,这种方法可以十分容易的改变时序和延迟长短,使高速设备可以与低速设备联系配合好,设计简单方便,不好的地方是编程较长和稍微复杂一点。这种编程方法在下面的程序中有很好的体现。

    标签: F877 PIC 16F 877

    上传时间: 2013-10-29

    上传用户:cuiyashu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