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系统是计算机技术、半导体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综合体,已经广泛应用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国防军事、自动化控制等各个领域。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和生活中广泛要求嵌入式系统终端能够完成网络通讯功能。论就是以ARM7 TDMII为嵌入式开发平台,开发具有网络通信功能的嵌入式终端。SOCKET是一个通信链的句柄,通过套接字向网络发出请求或者应答网络请求,用于TCP/IP协议的应用程序之间的相互通信。论文选择了ARM体系结构的嵌入式LPC2200处理器,根据系统的需求,在综合各种设计方案的基础上,选择移植带有TCP/IP协议的ucLinux嵌入式操作系统。裁剪和定制系统后,构建相关的文件系统。在此基础上,编写应用程序,调用系统的Socket通信函数,实现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通信。描述IP地址和端口,用于在两个论文成功的实现了嵌入式设备的网络接入功能,各个带有网络通讯功能的嵌入式终端可以相互通讯,扩大了和提高了嵌入式设备的应用范围,对嵌入式系统的发展有较大的意义。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
上面是一段实时目标识别的演示, 计算机在视频流上标注出物体的类别, 包括人、汽车、自行车、狗、背包、领带、椅子等。今天的计算机视觉技术已经可以在图片、视频中识别出大量类别的物体, 甚至可以初步理解图片或者视频中的内容, 在这方面,人工智能已经达到了3 岁儿童的智力水平。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就, 毕竟人工智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 就走完了人类几十万年的进化之路,并且还在加速发展。道路总是曲折的, 也是有迹可循的。在尝试了其它方法之后, 计算机视觉在仿生学里找到了正确的道路(至少目前看是正确的) 。通过研究人类的视觉原理,计算机利用深度神经网络( Deep Neural Network,NN)实现了对图片的识别,包括文字识别、物体分类、图像理解等。在这个过程中,神经元和神经网络模型、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以及处理器(尤其是GPU)强大的算力,给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本文是一篇学习笔记, 以深度优先的思路, 记录了对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的简单梳理,主要针对计算机视觉应用领域。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
组态软件是指一些数据采集与过程控制的专用软件,它们是在白动控制系统监控层一级的软件平台和开发环境,使用灵活的组态方式,为用户提供快速构建工业自动控制系统监控功能的、通用层次的软件工具。组态软件应该能支持各种工控设备和常见的通信协议,并且通常应提供分布式数据管理和网络功能。组态(configuration)意思就是模块的任意组合,采用组态技术构成的计算机系统在硬件设计上,除采用工业PC机外,系统大量采用各种成熟通用的1/0接口设备和现场设备,基本不再需要单独进行具体电路设计。这不仅节约了硬件开发时间,更提高了工控系统的可靠性。在软件设计上由于采用成熟的工控开发的工具软件,它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通用工具模块,用户不需要掌握太多的编程语言技术(甚至不需要编程技术),就能很好地完成一个复杂工程所要求的所有功能
上传时间: 2022-06-22
上传用户:qingfengchizhu
人工智能是20世纪下半叶兴起的一门新学科,被誉为20世纪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之一,并将在新世纪的网络经济时代发挥重要作用。作为计算机学科的登要分支,人工智能将渗透到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各行各业,促进这些行业乃至计算机软件产业本身的变革~所以,让信息学科(尤其是计算机和自动化领域)杠计算机应用密筷的其他学科的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学生掌握人工智能的基础性知识,已成为国内外许多高校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 措。浙江大学是国内最早进行人工智能研究的高校之一,井长期重代研究生和本科生的人工智能课程教学。基于科研和教学实践的丰富积累,我们认为人工智能技术是信息学科和其他学科领域提高计算机应用水平的重要工具,从而,“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定位在使这些学科领域的学生掌握人工智能技木的基本常识和培养开发应用的初级能力,为他们将来在各自学科领域开拓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奠定基础,为此,本书对“人工智能”课程的教学内容作了大胆的革新,强调从工程应用的争度,深入浅出地系统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原理、方法及应用技术,强化实用化介绍,并全面反映国内外研究和应用的新进展。全书分3个部分:绪论,基础篇和提高篇。 绪论即一章,阐述人工智能研究的发展和基本原则,基础篇由5章构成,第二~三章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包括搜索、旧约和逻铎推理等问题求裕的基本方法以及知识表示的理论和方法;第四、五、六章讨论人工智能技木的主要应用,包括基于知识的系统 ,自动规划和配置 ,以及机器学习和知识发现。提高篇由七、八、九3章组成,旨在拓广人工智能的研究和应用,包括非单调推理,不确定推理,模糊推理、神经网络等新型问题求解技术,与惑知相关的机器视觉和自然语言理祒技术,以及Agent 技术和信息基础设施的智能化。
上传时间: 2022-07-08
上传用户:
内容导读:一、连接网络摄像头,把电脑IP与摄像头IP改为同一网段内。测试用的摄像头IP为192.0.0.64,把电脑改为同一网段。二、注册海康威视摄像头OCX控件。在文件上右键点击打开方式,找到regsvr32.exe点打开,再确定。一、连接网络摄像头,把电脑IP与摄像头IP改为同一网段内。测试用的摄像头IP为192.0.0.64,把电脑改为同一网段。二、注册海康威视摄像头OCX控件。在文件上右键点击打开方式,找到regsvr32.exe点打开,再确定。三、在工程画面中点击插入通用控件.四、选择NetVideoActiveX23控件。五、添加控制按钮.六、更改字符串为需要显示文字.七、双击打开动画连接属性,点击按下时出现命令语言页面写入需要的命令点击确定退出。八、点击开发画面中文件--全部存,保存画面。
上传时间: 2022-07-24
上传用户:
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Python-第2版,本书的目标是教你像计算机科学家一样思考。这一思考方式集成了数学、工程以及自然科学的一些最好的特点。像数学家一样,计算机科学家使用形式语言表示思想(具体来说是计算)。像工程师一样,计算机科学家设计东西,将零件组成系统,在各种选择之间寻求平衡。像科学家一样,计算机科学家观察复杂系统的行为,形成假设并且对预测进行检验。对于计算机科学家,最重要的技能是问题求解 的能力。问题求解 (problem solving) 意味着对问题进行形式化,寻求创新型的解决方案,并且清晰、准确地表达解决方案的能力。事实证明,学习编程的过程是锻炼问题解决能力的一个绝佳机会。这就是为什么本章被称为 ‘‘程序之道’’。一方面,你将学习如何编程,这本身就是一个有用的技能。另一方面,你将把编程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随着学习的深入,你会更清楚自己的目的。
上传时间: 2022-07-26
上传用户:
基于Visual C# 的AutoCAD二次开发本书以实例形式介绍采用Visual C#语言对AutoCAD进行二次开发的技术。全书包括基础篇和应用篇两部分,其中基础篇主要介绍AutoCAD开发中常见的图形对象获取、图形绘制、图形编辑等实例,应用篇主要结合实际工程问题、基于数学理论知识、采用程序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本书内容深入浅出、易学易懂,并对各个实例都作了详细的分析说明,有助于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书中所有实例均给出了完整的程序源代码和注释。本书结构清晰、实用性很强,适合土木、水利等专业人员以及AutoCAD开发爱好者,也可作为高校计算机辅助设计类课程的教材。AutoCAD是由美国Aut odesk公司于二十世纪80年代为微机上应用CAD技术而开发的绘图程序软件包,经过不断的完善,以其优异的绘图功能、易学易用等特点,现已成为国际上广为流行的绘图工具。特别是其通用性强、具有多种工业标准和开放的体系结构,使得它在土木、水利、机械、电子、船舶等领域得到了极为广泛的应用。
上传时间: 2022-07-28
上传用户:
本章将介绍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的应用。在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中提供了丰富的演示实例,用MATLAB语言构造了典型神经网络的激活函数,编写了各种网络设计与训练的子程序,网络的设计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调用工具箱中有关神经网络的设计训练程序,使自己能够从繁琐的编程中解脱出来。MATLAB神经网络工具箱提供了许多进行神经网络设计和分析的工具函数,这些函数的MATLAB实现,使得设计者对所选定网络进行计算的过程,转变为对函数的调用和参数的选择,这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即使不了解算法的本质,也可以直接应用功能丰富的函数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有关这些工具函数的使用可以通过help命令得到,本章将对这些函数的功能、调用格式,以及使用方法做详细的介绍。
上传时间: 2022-07-28
上传用户:
eeworm.com VIP专区 单片机源码系列 66资源包含以下内容:1. MCS-51单片机实用子程序库实验(四).doc2. AT89C2051驱动步进电机的电路和源码.pdf3. MCS-51单片机实用子程序库实验(三).doc4. 按键识别方法实验及工作原理之一.doc5. MCS-51单片机实用子程序库实验(二).doc6. ADC0809 A/D转换器基本应用技术.doc7. 基于AP3768的高效率超低待机功耗的手机充电器.pdf8. 数字电压表工作原理及实验.doc9. 基于单片机的上网计时系统的设计.pdf10. 电子密码锁设计原理及实验.doc11. 基于单片机的红外转射频遥控系统.pdf12. 6位数显频率计数器工作原理及实验.doc13. 基于实时操作系统的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pdf14. 基于Atmega16单片机的低压配电网装置的设计.pdf15. 基于单片机的VSAT室外单元检测平台设计.pdf16. 基于单片机的小型家用燃气锅炉控制系统研究.pdf17. Atmel 20LIN系统基础芯片技术手册.pdf18. 基于双模式USB接口的便携式比色计设计.pdf19. PICmicro中档单片机系列参考手册.rar20. 基于P89V51RD2单片机的TPAM软启动装置的研究.pdf21. 51单片机及其C语言程序开发实例.rar22. DTMF Decoding with a PIC16xxx.rar23. 试验DTMF软解码.rar24. 基于单片机的CT实验仪控制系统设计.pdf25. S51编程器制作包.rar26. 基于AT89S52的消费积分系统终端设计.pdf27. 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家用采暖洗浴器设计.pdf28. 单片机在健身车转速测量中的应用.pdf29. 一款USBkey用MCU电路早期失效问题初探.pdf30. 基于单片机的恒张力控制系统设计.pdf31. 基于FPGA的单片机外围接口电路设计.pdf32. 基于I2C总线的单主多从单片机之间的通信.pdf33. 基于单片机的GPS手持导航终端设计.pdf34. 元件库.doc35. 基于单片机和VFP9.0的IC卡管理系统设计.pdf36. 开放式汇编器系统的设计.pdf37. 单片机多功能用电故障提示系统设计.pdf38. 一种基于8051核SoC引导程序的设计与实现.pdf39. 8086单芯片计算机显示接口的设计与实现.pdf40. 基于SST89E554RC的点阵显示控制屏的设计.pdf41. 基于DS18B20测温的单片机温度控制系统.pdf42. 电话单片机的应用.pdf43. 基于MSP430单片机的光纤旁路保护器的实现.doc44. DSP和MCU的集成处理器.pdf45. 基于RS485和单片机的排队机控制系统设计.pdf46. 基于CPLD与单片机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pdf47. 基于单片机节能控制的电子镇流器开发.pdf48. ADC单片机的应用.pdf49. MCS51背景调试服务例程的开发.pdf50. EDA9060开关量I/O 模块在电气控制柜中的典型应用.pdf51. HT46R22单片机在电磁炉功率控制中的应用.pdf52. 基于MPC8260的ATM驱动开发.pdf53. XL6003 300KHz 36V Boost 3W LED.pdf54. 基于MCS 51单片机的预应力张拉仪系统的设计.pdf55. 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无环流静止进相器.pdf56. 基于MCS 51单片机的PLC仿真器.pdf57. 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RF卡门禁系统设计.pdf58. 基于LPC2104的爬壁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pdf59. 基于AT89C51的智能电风扇控制系统.pdf60. 基于Ethernet的MCS51单片机通信.pdf61.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微型可编程控崩器.pdf62. 基于C8051单片机的足球机器人小车系统设计.pdf63. 基于AT89C51单片机的超声波测距系统设计.pdf64. 基于AT89S51的新型打铃器.pdf65. 单片机多机通信网络改进及数据通信容错技术.pdf66. 基于AT89C2051和ISD2560的录放音系统设计.pdf67. 自动检测80C51串行通讯中的波特率.pdf68. 基于AT89C2051单片机的智能电压数据采集系统.pdf69. 单片机I/O口的使用.ppt70. 51单片机及其应用.ppt71. RT0S在MCS-51系列单片机中的应用.pdf72. MCS51系列单片机在工程数据采集中的应用.pdf73. PCF8583的工作原理及在单片机接口中的实现.pdf74. 基于89C51单片机的计算机仿真系统设计.pdf75. 单片机温度采集器与PC104分站的串行通信.pdf76. 基于51单片机的网络连接控制器设计.pdf77. 基于CPLD的PSK系统设计.pdf78. 浅谈51系列单片机嵌入式程序设计.pdf79. 基于51单片机的脑手术钻的研制.pdf80. 基于CPLD和单片机的任意波形发生器设计.pdf81. 做DSP最应该懂得157个问题的回答.pdf82. 基于20C51单片机的PC键盘测试仪.pdf83. 基于AT89S51的多参数气体检测仪的研制.pdf84. 基于FPGA DSP架构的高速通信接口设计与实现.pdf85. 点阵式LCD与AT89C51单片机的接口技术.pdf86.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与控制系统研究.pdf87. 单片机烧录器制作.doc88. 单片机系统中标准汉字库的生成及应用.pdf89. 高速AD转换器AD7654与单片机接口电路设计.pdf90. 单片机线路修改方法.pdf91. 单片机软件监视抗干扰技术.pdf92. TMS320F240 DSP与C51单片机串行通讯的实现.pdf93. 单片机解密方法.pdf94. 带24位AD转换的51单片机MSC1210及其应用.pdf95. TMS320C6000 Assembly Language.pdf96. 串行EEPROM在MCS 51单片机系统中的应用.pdf97. 支持USB PS2 UART SPI CRC功能的凌阳8位单.pdf98. 程序简洁的单片机6位数字钟.pdf99. P89LPC913单片机数据手册.pdf100. P89V51系列单片机ISP下载简明操作步骤.pdf
上传时间: 2013-07-12
上传用户:eeworm
工程电磁场数值计算
上传时间: 2013-04-15
上传用户:eeworm